鋼鐵公司職工醫院放射科X射線防護操作與管理規定.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2368
2024-09-08
14頁
69.50KB
1、鋼鐵公司職工醫院放射科X射線防護操作與管理規定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職工總醫院放射科X射線防護 操作與管理規定 在放射防護工作中,要認真施行X射線診斷檢查的正當化、放射防護最優化、不超過規定的劑量當量限值的三項基本原則,把輻射危害減少到盡可能低的水平。 一、防護設施 1、透視、攝影、CT掃描均為隔室操作。 2、移動式床旁X光機施行遠距離操作(大于2m)或穿鉛衣,并對周圍人員爭取防護措施。 3、對受檢者配備鉛防護毯、防護頸套、防護巾、防護三角巾和高領坎肩式防護圍裙等。 二、診斷X射線防護操作要求及被檢者2、防護 1、X射線工作者必須熟練掌握業務技術和射線防護知識,注意掌握其范圍、正確、合理地使用X射線診斷。 2、除了臨床必需的透視檢查外,應盡量采取攝影檢查。 3、攝影時,X射線工作者應嚴格按所需的照射部位調節照射野,受檢者的非透照部位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4、攝影時,X射線工作者必須在隔室等防護設施內進行曝光,除正在接受檢查的受檢者外,其他人員不應留在機房內,對攜扶者也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5、對受X射線檢查者的性腺部位要特別注意保護,孕婦一般不宜作 X射線檢查。 6、對兒童進行X射線檢查,嚴格掌握適應癥,必須注意非檢查部位的防護,特別應加強性腺及眼晶體的屏蔽防護。 三、個人防護措施 1、盡量3、縮短接觸射線的時間。 2、盡量增加與X線管的距離。 3、正確運用各種防護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 4、保持個人劑量監測與定期健康體檢。 四、防護監督管理 1、科室領導負責X線診斷防護管理工作。 2、監督實施科室制訂的X射線防護操作與管理制度。 3、搞好受檢者和陪護者的防護。 4、對兒童和孕婦實施X線檢查,要用先進的X射線設備,并由經驗豐富的放射診斷醫師、技師實施。 5、配備一定數量的供受檢者使用的屏蔽防護用品。 6、建立評比制度,嚴格控制丙片和廢片率。 xx職工總醫院 2005年9月 放射科醫療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設備操作規程、放射防護制度要求人人掌握。 2、每年進行一次放射防護知4、識培訓。 3、設備應做到五防:(防火、防盜、防水、防電、防碰)。 4、定期安全檢查,交接班巡視機房交班并記錄。 5、科內設有安全員,定措施、定時間、定負責人。 6、安全檢查內容包括: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現場、查隱患等。 7、安全檢查與獎金掛鉤,對于差的進行批評教育,按規定罰款500元,并限期整改。 放射科安全管理方案 1、醫療安全教育的宣傳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醫院的安全目標。 2、新入科工作人員,先進行醫療安全教育,安全知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 3、定期安全檢查,交接班應巡視機房交班,并作出記錄。 4、24小時急診服務崗位,施行崗位交接班制度,包括醫療、設備、電器、防火等5、。 5、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安全使用普通X線機及CT、MRI醫用設備,由工程師定期檢修。 6、急重癥影像檢查,應由臨床醫護人員陪同前來檢查,預防意外事故發生。 7、需要介入或CT、MRI增強檢查,先經放射科值班醫生看過病人及病歷,無禁忌者,方可預約檢查,檢查時必須由醫生在場。 放射科質量工作管理制度 1、落實醫院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制度,科成立質控領導小組。 2、以質量管理為手段,以四化(技術標準化、操作正規化、管理規范化、認識統一化)為目的,力爭影像診斷與技術質量控制、檢驗結果取得良好效果。 3、放射科質量管理必須專業技術與行政管理相結合,科主任為實施質量管理的主要負責人,各組長為組6、織成員。 4、嚴格執行放射科查對制度,嚴格遵守機器操作規程,安全使用各種機器。 5、完善集體閱片及照片評比制度,注重分析廢片原因。 6、影像與手術、病理追查工作落實到人,記錄詳細及時,每半年作一次回顧、討論、分析工作,總結經驗教訓。 7、建立機器維修保養制度,機器由專人負責,監督維修保養。 8、改善X線防護裝置,減少人員受射線輻射損害,每年堅持進行X 射線防護知識培訓宣傳。 9、選派人員外出進修,不定期舉辦短期培訓班。 放射科集體閱片制度、病例隨訪、 病例討論與報告審簽制度 1、每日有科主任或主治醫師主持閱片會,全體醫師、技術人員及實習進修人員參加,討論前一天或當天的有關檢查疑難病例。 2、病7、例由各組值班醫生挑選出提供討論,討論結果有專人作出記錄。 3、由專人負責與手術、病理結果記錄對照,做好影像結果與臨床隨訪追蹤記錄,每月一次。 4、診斷報告以集體討論主要結論為主,堅持三級醫師負責制。 5、每月進行一次病例回顧分析,以提高診斷水平。 6、為保證診斷質量,診斷報告除當班醫師簽名外,應經主任或主治醫師簽發。 放射事故預案處理 1、放射裝置依照放射防護條例規定,有市衛生局頒發放射裝置許可證,并定期進行射線防護和輸出計量檢查,合格方可使用。 2、建立切實可行的放射防護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定期檢修放射裝置和安全報警系統,發現問題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3、一旦發生放射事故,應立即停止導8、致事故的操作,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4、射線裝置是在高壓下產生射線,應立即切斷電源,即可停止照射損害,受到異常照射的人員迅速撤離現場,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療觀察。 5、因射線裝置輸出異常,除妥善處理受照人員外,應及時檢修射線裝置,并進行輸出量計量校準。 6、保護事故現場,保留導致放射事故的材料、設備和工具等,并按照規定進行事故報告。 放射科專業簡介 放射科醫務人員26人,其中放射診斷專業15人、放射技術專業9人、維修人員2人,具備副高職稱1人、中級職稱10人、大學本科5人。擁有300mA以上普通X光機6臺,1000mA數字X光機1臺、螺旋CT機1臺、核9、磁共振機(MRI)1臺。 X線透視普遍應用于檢查肺、心臟、大血管、急腹癥、金屬避孕環等;普通X光法對胸部疾病、骨折列為首選??蛇M行胃腸道、肝膽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泌尿系統X線造影檢查。CT可用于全身各部位檢查,主要對實質性器官(如:肝、膽、胰、脾、腎、腦等)病變檢查。MRI對心臟及大血管異常的診斷能力提高,對腦、脊柱病變的診斷根據優勢。與臨床科室結合可行CT導引下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肝腎串肺硬化劑治療、胸腹部腫瘤射頻消融治療。 CT檢查前準備、適應癥、禁忌癥 一、檢查前準備 1、去處掃描范圍內病人穿戴的金屬物體,例如:發卡、耳環、假牙、金屬拉鏈、皮帶扣等。 2、腹部檢查前48小時應禁食(急診10、除外)。掃描前兩天不服瀉藥,少食水果和蔬菜。掃描前一周不作胃腸鋇劑造影,不服金屬藥。掃描前口服11.5%泛影葡胺8001000ml,使胃腸道充盈。 3、盆腔檢查前需憋尿,其它部位不需禁食和特別準備。 4、胸腹檢查前應訓練病人平靜呼吸與屏氣。 5、兒童或不合作病人可用鎮靜劑以制動,危重病人需采取監護,并準備急救措施。 6、CT增強的患者應預先作碘過敏試驗,并使用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等預防過敏藥,檢查后嚴格觀察三天。 二、CT檢查適應癥 主要適應癥有: 1、中樞神經系統:主要用于經內腫瘤,膿腫與肉芽腫,寄生蟲病,外傷性血腫與腦損傷,腦梗死與腦出血,先天性畸形,椎管內腫瘤與椎間盤突出等。 2、頭面頸部11、:對眼眶和眼球良惡性腫痛,眼肌病變,乳突及內耳病變,耳的先天發育異常,鼻竇和鼻腔的炎癥及腫瘤,鼻咽部腫瘤,喉部腫瘤,甲狀腺腫瘤及頸部腫塊等有較大診斷價值。 3、胸部:用于診斷氣道、肺、縱隔、胸膜、胸壁、隔肌、心臟、心包和主動脈疾病等。 4、腹盆腔:主要用于肝臟、胰、脾、腹膜腔及腹膜后內隙,以及泌尿生殖疾病的診斷,尤其是占位性、炎癥性和外傷性病變等。 5、脊柱和骨關節:用于脊柱退行性病變和椎管狹窄、椎間盤病變、脊柱外傷和脊柱腫瘤等診斷。 三、CT檢查禁忌癥 無絕對禁忌癥。 相對禁忌癥包括: 1、煩躁或精神障礙,不能配合的病人 2、檢查部位有劇烈、不自主運動的病人,以及不能平臥的病人。 3、對碘劑12、過敏的病人禁忌作增強檢查。 CT室工作制度 1、上班人員要堅守工作崗位,離崗要請假。 2、文明行醫,禮貌待患,不準推諉病人。 3、按時交接班,并認真做好值班記錄。 4、下班時應鎖門,注意用電、用水安全。 5、急診開機須確認病人交費后方可開機,并做好記錄。 6、職工作CT檢查必須核對有關手續和證件,對私自作免費檢查,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7、嚴格遵守安全工作制度、CT機技術操作規程,安全使用CT機,由工程師定期檢修并做好記錄。 8、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機器的工作原理、運行狀況,嚴格按申請單檢查相應部位和器官。 9、重癥CT檢查,應由醫護人員陪同前來檢查,預防意外事故發生。 10、需要介入、CT增強和其13、它特殊檢查,先經CT醫生看過病人、無禁忌癥者,方可預約檢查。 醫療設備保養維修制度 1、機房每日做好衛生清潔工作,保持環境整潔衛生。 2、所有機器使用完畢后,應及時做好外觀表面的整理工作,清除灰塵、雜物,更換一次性床單等,保證機器隨時投入新的運行。 3、維修人員要經常關注設備運行記錄,定期檢查各臺(套)設備狀態,及時更換過濾材料,補充潤滑油,使設備處于良好的潤滑、冷卻、循環狀態。 4、維修人員應根據設備運行及檢查情況,制定出各臺(套)設備的年大中小修計劃,并嚴格按計劃執行,制冷設備要力爭在夏季前完成檢修。 5、要認真組織好設備備件的編報、供應、保管工作,確保機器發揮最大效率。 6、認真建好設備14、保修檔案,作好運檢記錄,完善資料收集及保存,使設備管理更加科學化。 CT室安全工作制度 1、值班人員應按時到崗,堅守崗位,不準脫崗。 2、白夜班實行當面交接班制度,并做好記錄。 3、非工作期間大門應上鎖,搞好防盜、防水、防火、防鼠工作,注意用電安全。 4、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室內嚴禁吸煙,不準閑雜人員進入機房重地。 5、確認水電正常方可開機,先開空調后開CT機,機器由工程師定期檢修。 6、重癥CT檢查,應由醫護人員陪同前來檢查,預防意外事故發生。 7、需要介入、CT增強和其它特殊檢查,先經CT醫生看過病人后、無禁忌癥者,方可預約檢查。 8、熟練掌握CT機操作規程,嚴格掌握CT適應癥、禁忌癥,杜15、絕人機安全事故發生。 螺旋CT機技術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必須持有全國大型醫用設備上崗合格證方可上機操作。 2、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經過培訓學習方可上機。 3、必須熟悉機器的工作狀況并做好開機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然后按步驟進行操作。 4、開機前,先確認電、水源正常,室內環境合適,然后依次開空調、除濕機等,保持室內溫度在203范圍內。 5、確認機房環境、機器各部狀態無誤后,即可按先后次序啟動整個系統(電源總開關UPS計算機操作臺調程序)。 6、檢查過程中,要引導病人及陪護愛護設備,不得污染碰撞設備;不得亂動各處開關;檢查完畢后,要督導病人安全離開機房,并及時清除遺留雜物,保持16、室內整潔。 7、系統啟動后,必須經過校準后方可檢查病人,運行期間要密切注意系統狀態,有無異常聲音、運行、氣味等。有異常時應緊急關機并通知值班工程師。 8、工作完畢后,嚴格按操作步驟關閉系統(與開機順序相反)。夜間急診開機做病人,檢查完畢后必須等20分鐘,待CT球管冷卻再關機。 9、機器運行期間,遇到意外或停電水通知,應首先采取緊急退程序并關機,以免造成事故或事故擴大,并立即通知工程師處理。 10、認真做好設備運行記錄,病人檢查記錄。 快速自動洗片機使用規程 1、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操作人員必須確認機器狀況并認真做好開機前各項準備工作。 3、開機前先確認誰電源正常方可17、開機。進入洗片程序方可洗片。 4、確認開機條件無誤后,按總電源機上電源順序開機。 5、預熱至洗片機進入使用狀態后方可洗片。 6、運行中要注意觀察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7、工作完成后按步驟關機。 8、認真做好設備運行記錄。 1、在放射科主任領導下,負責CT片閱片,書寫CT診斷報告。遇疑難病例請示上級醫師會診后簽發報告。 2、負責每天閱片的準備工作,做到申請單與CT片上病人姓名、CT 號、日期相一致。不一致時必須核對清楚再寫報告。 3、CT報告要做到書寫工整,及時準確。報告要求一式兩份(一份發給病人,一份CT室保存)。 4、負責CT檢查疑難和特殊檢查病例的技術指導工作,督導技師較好的完成臨18、床要求的部位和器官的CT檢查。 5、負責有意義病例的登記、拷盤和病例追蹤對照等,及部分圖像的工作站后處理工作,做好CT檢查陽性病例登記。 6、負責并督促病人及家屬對特殊檢查同意書、碘造影劑志愿書的簽字,負責造影劑過敏反應的搶救治療,及時做好重度過敏反應急救用藥登記和急救要定期更新計劃。 1、必須持有全國大型醫用設備上崗合格證方可上機操作。 2、必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安全開關機,安全檢查病人。 3、嚴格執行螺旋CT機技術操作規程,杜絕人機安全事故發生,嚴格掌握CT檢查適應癥、禁忌癥等。 4、負責接診病人,安排CT檢查及檢查前準備工作。 5、根據臨床CT申請單,檢查做到三查三對(查病人證件或手續、19、查登記、查部位或器官,對病人姓名、對日期、對CT號裝袋)。 6、特殊及疑難病例CT檢查,必須在CT醫師指導下檢查,以免誤檢、漏檢等。 7、負責顯影、定影、水洗、烘干等CT片沖洗工作,并及時督導套藥的更新。確保洗出優質CT片。 CT維修工程師(助理)崗位 工作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本科室醫療器械及設備的檢修保養及分管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 2、定期檢查大型醫用設備的使用、運行情況,并進行技術指導。如發現故障,應盡快組織維修,做好記錄登記,以備后查,并向科主任匯報。 3、應根據設備運行及檢查情況,制定出各臺(套)設備年大中小修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4、認真組織好設備備件的編報、供應、保管工作,確保完成機器開機率大于95%以上。 5、嚴格遵守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6、負責科室分管的值班輪轉制度。 CT室登記和膠片保管員 崗位工作職責 1、負責接待并作好來科病人的檢查登記、預約、劃價及核對證件、收費手續等工作。 2、認真管好申請單、報告單及CT膠片、光盤等,填寫索引卡,保持貯片庫整潔衛生。 3、按時向統計室報送工作統計,CT檢查陽性率統計報表,向考核部門報CT收入等。 4、認真做好CT檢查前,病人準備工作。 5、負責做好科主任分配的各項工作。
地產商業
上傳時間:2022-04-25
10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