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教師繼續(xù)教育校本培訓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2754
2024-09-08
7頁
24.50KB
1、中小學校教師繼續(xù)教育校本培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學校校本培訓管理制度一、指導思想緊緊圍繞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校本培訓示范學校管理辦法的要求,通過校本培訓,使我校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需要,為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奠定基礎;同時促進教師向現(xiàn)代型教師轉變。建立主動參與,開放高效,滿足教師自主性選擇學習需要的教師培訓機制。更新教育觀念,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適應課程改革需要的現(xiàn)代型教師隊伍。培養(yǎng)2、一批在課程教材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師。 二、培訓目標1、逐步完善校本培訓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師崗位成長的“教學、教研、培訓”一體化的有效運行機制,構建學習化組織。 2、繼續(xù)進行新課程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全體教師具有現(xiàn)代理念,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專業(yè)水平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3、繼續(xù)實施名師工程,進行骨干教師評比,使我校各級骨干教師增加到教師總數(shù)的20%,做到學科、年齡、知識結構分布合理,使他們成為我校課堂教學、科研教改的學科帶頭人。4、全校教師普遍接受計算機應用能力培訓,大部分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開展輔助教學,并且充分利用網(wǎng)絡自主學習,提升自我3、。5、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把新的發(fā)展性評價理念貫穿在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中去,探索發(fā)展性評價模式。6、進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使每位教師真正樹立課程開發(fā)意識,既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開發(fā)者。7、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指導教師學會學習,提高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教師自主成長和提高。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業(yè)務素質(zhì),實現(xiàn)學科教學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和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適應新課程改革和發(fā)展的需要。三、校本培訓的主要內(nèi)容1、教學常規(guī),包括如何備課,如何上課,如何評課,如何批改,如何輔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等。2、教材教法的學習及班級管理工作,包括如何做好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思想教育4、工作等。3、師德培訓,包括教育政策法律法規(guī)、科學發(fā)展觀、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等。4、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學科課程標準及解讀、新教材研究與分析、新課程教學實踐與反思、新課程教學策略等。5、加強對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知識的培訓。6、進行教科研基本知識、方法培訓。7、學習我校自編的校本培訓教材創(chuàng)新學習與教育創(chuàng)新(共三冊)。四、培訓方式1、以學代培鼓勵教師以自主學習為主,多讀書,讀好書,認真寫好讀書筆記、教學筆記、經(jīng)驗總結,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參加投稿及各項征文、比賽活動,被選登或獲獎者給予表揚和獎勵,從而促進教師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2、以課代培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讓學校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實踐,鍛煉和提高自身5、素質(zhì)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通過開課、聽課、評課,共同學習提高。教師全學年聽課不少于12節(jié),行政人員聽課不少于25節(jié)。3、以結對代培積極開展“師徒結對子”活動。通過學科帶頭人帶教學能手,教學能手帶學科老師,共同開展備課、聽課、評課、反思等活動,以此培養(yǎng)更多的學科帶頭人、更多的教學能手。4、以研代培構建由“一線教師教研組學科組學校”組成的四級立體式教研網(wǎng)絡,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設,真正讓教研組動起來,“開展自己的教學研究”、“解決自己的教學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學實踐”,促進交流,共同成長。五、校本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校本培訓6、領導小組,了解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實際現(xiàn)狀;明確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發(fā)展目標;制訂校本培訓整體方案;落實校本培訓具體活動;評估教師參加校本培訓的實際效果。六、校本培訓管理辦法1、加強校本培訓的組織領導,認真落實培訓方案。2、加強校本培訓的過程管理,有專人負責管理教師參訓的考勤、記錄、考核、總結等,促進學習和研究的良性互動。(由教導處主任專門負責)3、建立校本培訓檔案。校本培訓檔案資料包括“各級領導職責、各項規(guī)章制度、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培訓教材(錄像、軟件等)、培訓記錄、考核成績、科研成果、培訓總結等有關材料。4、建立健全校本培訓教師個人檔案,及時收集相關資料和成果。5、建立健全校本培訓考核制度。7、學期末校本培訓考核小組對教師進行考核。七、校本培訓的保障措施1、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校本培訓制度,包括考勤、考核、獎懲等。各學科要管理到位,保證校本培訓的學習研究有序而高效地開展,提高培訓的整體質(zhì)量。2、校本培訓工作在“學校領導、年級組長、教研組長”指導下開展。各部門要加強協(xié)作,各級部、各學科要按照學校的統(tǒng)一部署和要求,結合本學科實際,制定計劃和實施意見,認真抓好學科典型,確保校本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3、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成員要幫助各教研組制定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訓模式,并指導組織實施。通過培養(yǎng)校本培訓的骨干力量,發(fā)揮他們在校本培訓中的骨干、帶頭和輻射作用。4、要加強對校本培訓工作的評估檢查和督導力度,校本培訓實行單獨考核。學校要把此項工作列入教師教學工作專項考核。開展“校本培訓先進教研組、個人評選活動”。期末在所有學科、教研組、教師中,評選出先進教研組、先進個人。對評選出的先進教研組、先進個人,期末予以表彰、獎勵。5、對校本培訓工作要做到人人重視,尤其是分管領導要做到層層管理,確保實效性。學校為校本培訓專設培訓經(jīng)費投入項目,每年投資不少于2萬元,確保校本培訓年度經(jīng)費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