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學校疫情隔離觀察處置終末消及聯防聯控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2804
2024-09-08
6頁
34.04KB
1、XXXX有限公司 XXXX管理制度培訓學校疫情隔離觀察處置、終末消及聯防聯控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疫情隔離處置制度學校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疫情,要立即響應,啟動應急程序。病例要立即住院救治,密切接觸者要隔離觀察,病例接觸過的地方開展消毒,同時做好病例康復后的復學、復工等工作。一、隔離觀察學校發現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者,應嚴格執行隔離觀察相關文件要求和制度,規范流程,做好清潔消毒,確保工作人員和隔離觀察人員防護安全。1.立即報告:第一發現人要立即報告學校疫情報告人,疫情報告人報告給學校疫情領導組,啟動學校2、響應;2.立即就診:由相關人員或班主任護送至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3.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由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將密切接觸者轉運至隔離觀察室,并進行隔離觀察;4.每日檢查:每日晨午檢,自覺發熱時隨時測量并記錄;發現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癥狀時,及時就診;5.通風:將隔離觀察人員安排在通風較好的單間房間隔離,開窗通風; 6.專人送餐:隔離觀察室統一由專人送餐,并使用一次性餐盒或相對固定餐盒送餐。送到隔離區域后由衛生保健人員逐一收發,餐飲具使用后及時消毒,獨立存放;7.心理支持: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室的作用,開設心理輔導熱線,給予師生心理關懷;8.工作防護:進入隔離場所后,每4小時更換1次醫用外科口罩,3、做好手衛生措施。一般情況下與隔離者接觸時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9.常規消毒:隔離觀察室空氣、地面、物品等每天消毒2次; 10.及時消毒:隔離觀察區域內嘔吐腹瀉物、生活污水、垃圾等處理都應經嚴格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生活垃圾經消毒后,按醫療廢棄物處理;11.終末消毒:疑似或確診病例轉移至定點醫院治療隔離后,由疾控人員對原隔離場所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二、健康觀察培訓學校發現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者,應立即通知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并第一時間安置在健康觀察室。1.立即報告:第一發現人要立即報告學校疫情報告人,疫情報告人報告給學校疫情領導組,啟動學校響應; 2.通知家長:學校要立即通知家長前來接回學生,居家觀察或4、去醫院發熱門診就診;3.安置在健康觀察室:在家長接回之前,學校將學生安置在健康觀察室,并有專人陪伴與觀察癥狀變化情況;4.密切接觸者的觀察:通知密切接觸者的家長密切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有發熱、咳嗽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要向學校報告,并就醫;5.全面消毒:學生被家長接走后,健康觀察室區域內進行全面消毒,產生的生活垃圾經消毒后,按醫療廢棄物處理。三、學校出現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時應急響應1.與屬地衛生健康部門以及家長保持信息暢通,得知在醫療衛生系統有本校學生或教職員工診斷為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時,立即啟動應急程序;2.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學校應配合屬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的專5、業技術人員調查、采樣、終末消毒、密切接觸者排查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反映有關情況;3.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觀察:在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的指導下,有條件的校醫院對密切接觸者在校內進行隔離觀察,或者由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安排專門場所開展醫學隔離觀察; 4.學校應在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的指導下對病例接觸的區域進行終末消毒;5.必要時停課: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學校按照衛生健康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建議,必要時采取班級乃至全校停課措施;6. 學校加強宣傳教育,安定人心,穩定學校秩序。四、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學校應與屬地教育主管部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療機構(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等單位建立工作網絡,明確聯系人及6、聯系方式,加強溝通與交流,實施聯防聯控。建立學校、班級、家庭防控工作聯系網,及時收集和反饋師生信息。見圖1。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教育主管部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所在社區學校 圖1 學校疫情聯防聯控網絡結構圖五、復課(工)證明查驗學生和教職員工病愈或隔離期滿后,須持醫院病愈證明或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具的解除隔離證明到學校校醫院(保健室)或者學校其他指定部門及指定人員處復核確認登記,持有校醫(保健老師)或學校指定人員出具的復課(工)查驗證明方可上課或工作(表1)。表1學校復學(工)查驗證明查驗日期: 年 月 日 查驗人員簽名:姓名性別年級班級學號/工號(無學工號填寫身份證號碼)人員類別 學生; 教職員工聯系電話:因何原因停課(工) 治療; 隔離發病(隔離)時間 年 月 日治愈(解除隔離)時間 年 月 日復課(工)時間 年 月 日*學校年 月 日-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