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及教育科研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2974
2024-09-08
11頁
99.54KB
1、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及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第一章 規劃制度第二章 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制度第三章 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制度第四章 學科競賽培訓制度第五章 教科室檔案管理制度第六章 教育科研獎勵制度第七章 附則為了實現我校創建“省內一流、國內馳名、國外知名”的國家級現代化示范性完全中學的目標,有效地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充分調動學校各層次教育科研人員的研究積極性,如期地按計劃完成學校規劃的預定目標,特制定以下制度。第一章 規劃制度第一條、學校教科室在校長室的指導下,負責制訂學校的中長期教育科研規劃,以2、便使群眾性的教育科研活動方向一致,目標明確,協調配合。第二條、制定教育科研規劃的主要依據:一是一個時期內全省市教育科研規劃和區域性科研規劃;二是我校教育科研的實際狀況、學校辦學目標和發展規劃。第三條、教科研規劃應包括指導思想、教科研目標、階段任務及實施方法、措施等。制訂規劃時,要把科研項目輕重緩急、難易程度、規模大小,區分出不同的層次,突出重點,量力而行,教科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三年。第四條、教科室按照科研規劃制訂年度實施計劃,明確主攻方向和具體任務,落實具體措施,做到統一部署,密切協調,使學校的全部科研活動形成一個有機系統。各課題的科研規劃,由課題組組長制定,并申報教科室審定執行。第二章 教師3、繼續教育管理制度為進一步提高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培養“名”、“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形成教師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并落實長沙市園丁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健全獎懲機制,建立一支適應二十一世紀教育教學要求的新型教師隊伍。特制定我校在職在崗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制度。 第一條、指導思想 1、對所有在職教師進行提高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的培訓,是深化教育改革和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大舉措,是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長期戰略任務。 2、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需施教,學用結合,注重質量和講求實際的原則,堅持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重點培訓與普遍提高,講授輔導與自學自練4、,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 3、我校教師繼續教育以五年為一個周期,分別完成本周期的培訓任務,每位教師在一個周期內要接受一輪繼續教育培訓,完成不少于240課時的學習,其中面授或集中培訓不少于120課時。 4、參加繼續教育是全校每位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條、培訓內容 1、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內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修養、專業知識及更新與擴展;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技能訓練和現代教育技術;現代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普通話和用字規范化等。 2、非學歷教育: (1)新任教師培訓:培訓新教師,增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觀念,提高教學基本功水平,5、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水平。 (2)教師崗位培訓:為不同職級的教師能適應本崗位要求而設置的培訓。 (3)骨干教師培訓:按教育教學骨干的要求進行的更高標準進行的培訓,使其成為學科帶頭人或教育教學專家。 3、學歷教育:對不具備合格學歷的教師進行學歷培訓,對具備合格學歷的教師進行的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 第三條、培訓目標 1、師德建設目標:培養教師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能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業,依法執教,使全體教師具有五種精神: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 2、崗位培訓目標:在規定時間內,幫助教6、師掌握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提高管理能力;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被訓教師取得計算機、普通話等項目的相應合格證書和繼續教育結業證書。 3、骨干教師培訓目標: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隊伍,按照20%、10、1的比例選拔和培養一批市級、省級、國家級骨干教師。 4、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目標:初中專任教師具本科學歷的達到90,高中階段專任教師具本科學歷和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比例達到100和8。第四條、組織管理1、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組織管理機構,具體工作由學校教科室組織管理。2、學校按照以下條款,對繼續教育給予必要的條件保障: (1)經費:根據我校具體情況安排如下: 7、計算機:一切費用自理(校內培訓由學校負責)。 普通話:由學校集體組織的培訓,培訓費用學校承擔;自行參加其他培訓的,培訓費用個人承擔;考試費,工本費,書藉費等自理; 崗位培訓培訓費學校承擔,書籍費、辦證費自理。 學歷培訓費用自理,憑畢業證給予獎勵:研究生課程班憑結業證報銷學費的20;在職研究生學歷培訓憑畢業證報銷學費的50;專科生經學校同意對口進修本科學歷獎勵學費的40%(原已報銷的經費在獎勵經費中扣除)。(2)繼續教育期間教師的待遇見學校結構工資方案。3、考核與獎懲: (1)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評優等目標。 (2)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結業證是中小學教師轉正定級、評聘、晉升的必備條件8、之一,到繼續教育一個周期之滿時,凡未獲得繼續教育證書者,不得聘用上崗晉職晉級。 (3)教師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繼續教育的學習任務,被取消入學資格或留級處理者,當年不得評優和晉升高一級職務,且參加下一期培訓的經費自理。第三章 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制度第一條 課題申報一、 申報對象1、 凡長沙市中學的教職員工,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均可成為學校科研項目的申報人。2、 一般每位申報人在同一年度中只申報一項課題。二、 申報條件1、 選題方向符合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對學校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能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提供科學的依據或先進的操作經驗。2、 課題研究目標和內容明確具體,研究思路9、清晰,研究步驟切實可行。3、 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有較好的工作責任心,分工明確落實,具備按計劃完成課題研究的能力。三、 申報程序1、 由學校教科室下發課題申報通知,明確具體要求,由各教研組、年級組或其他處室擇優推薦選送。2、 申報人須填寫申報表1份,并附具體的課題研究方案。3、 申報表須經主管領導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后方為有效。4、申報表的受理部門為本校教科室。5、市級及市級以上課題的申報,應經學校教科室審核同意。第二條 課題評審1、 申報課題由學校教科室組織評審。2、 課題評審分初評、終評,均以評審會方式進行,其程序一般為:(1)根據申報課題的具體內容,由相關的專業研究人員對申報表進行認真審10、閱。(2)由專人分別對申報課題的選題方向、研究內容、價值等提出審閱意見。(3)集體討論、評議,征求有關方面意見。(4)半數以上評審人員同意并報主管領導審批同意的即為評審通過。3、市級及市級以上課題的評審,按相應部門的規定辦理。第四條 課題立項1、由學校教科室下達立項課題通知。2、凡批準立項的課題應根據專業人員的評審意見對課題進行修改完善,并制訂具體的課題研究方案和計劃。3、 凡批準立項的課題需填寫課題協議書一式二份,并于規定時間內交學校教科室。經蓋章后,1份存檔,1份送還課題負責人。4、市級及市級以上課題的立項,按相應部門的規定辦理。第五條 課題管理1、 凡在學校立項的課題,均由教科室統一管理11、,市級及市級以上課題實行雙重管理。2、 課題研究人員必須參加教科室組織的課題報告會、課題論證會、課題評估會等會議,并積極參加本組課題的研究。無故缺席各類會議或未進行實質性研究者,取消其研究資格。3、 每個課題每學期必須依據實驗目標、實驗方法、實驗手段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并要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論文、課件、調查報告、公開課(錄像帶)、教案、課題計劃及總結等。研究成果須自留一份,交教科室一份.4、 學校教科室組織的課題評估小組每學期期中、期末對各課題研究進展進行考核,評價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評為優秀者按教育科研獎勵制度規定的標準發放研究津貼,評為良好、合格者分酌情扣發部分津貼,不合格者12、不發津貼;優秀、良好、合格課題結題后獲獎者,按獲獎等第相應標準足額發放獎金。第四章 學科競賽培訓制度第一條、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學校創建“省內一流、國內馳名、國外知名”的國家級現代化示范性完全中學的目標。積極探索適合我校生源、師資及辦學硬件條件的學科競賽培訓活動的方式方法。鍛煉教師,組建起一支能勝任競賽培訓的師資隊伍。使一批高素質的學生在各類考試和競賽活動中考出優異成績,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學校成立以主管校長為組長的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具體指導競賽培訓工作。培訓工作采用主教練負責制。第三條、 工作職責:領導小組職責:1、確定教練組組成人員名單,并安排必要的培訓。2、審核由教練組13、制定的培訓計劃,并檢查考核其完成情況。3、協調教練組的工作外部環境,保障教練組成員完成培訓任務的工作條件與相應的待遇。主教練職責:1、在與各方面充分研討的基礎上,負責制定培訓工作的實施方案。2、負責培訓學生的選拔工作。學生在教練員的初步認可后自愿報名,采取適當方式模底測驗,由主教練、教練員會同年級組長共同確定培訓學員名單。3、承擔培訓學生在培訓期間的管理工作。教練員職責:1、認真研究本學科競賽的相關資料和近年的競賽試題,全面把握競賽的要求。2、嚴格執行培訓工作的實施方案,按要求完成培訓任務,包括授課、輔導、批閱作業等。每次培訓課都必須編制一張培訓資料,其中包括:知識要點、方法總結、精典題型、考14、題示例、學生作業。第四條、培訓管理1、培訓工作的具體管理機構是學校教科室。2、培訓的時間安排由主教練提出方案,經教科室確認后,應報教務處同意。3、培訓學生獲獎后,教練員的獎勵按教育科研獎勵制度執行。第五章 教科室檔案管理制度第一條、檔案歸檔范圍包括:1、教科室制定的各種制度、計劃、總結。2、上級所發各類文件、函件。3、參加教科研會議所帶回的各類重要材料(經教科室主任認定)。4、由教科室組織的各類活動、會議,講座的專題資料。5、科研課題的相關資料。6、校本課程與其他興趣型課程的材料。7、教師再教育材料。8、教師所獲得科的研成果材料。9、教科室篇印的各種資料、報刊、建議書等資料。10、各學科競爭及15、競爭培訓的相關資料。第二條、歸檔與借閱要求1、教科檔案由教科室主任認定后,交由指定教科員負責整理。2、要建立堅固、規范的檔案保管柜,做到防火、防潮、防蛀、防盜,確保檔案安全。3、檔案柜不準存放無關物品。4、經主管主任同意方可借閱教科檔案,閱檔時不準在材料上任何印記,不準折疊,不準拆散和損壞檔案材料。嚴禁抽煙或喝水時閱檔。5、需借出檔案室,必須書面申請、出具借條,并經主管主任同意方可提檔。借出檔案要按時歸還,并經檢查無損后,退回借條。6、借出檔案如有損壞或遺失,由責任人在一個星期內修復或補辦,并處以二十至五十元人民幣的罰款;無法修補的除照章賠償外,處以五十至一百元人民幣的罰款。第六章 教育科研獎16、勵制度第一條、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從事教育教學研究,撰寫教育教學論文,輔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第二條、學校教科室為教育科研管理常設機構,凡取得成果者,于當年12月31日以前,持獲獎證書原件、復印件或作品原件、復印件到教科室登記,學校將按規定給予獎勵。第三條、獎勵或津貼的發放條件及標準一、論文:1、獎勵條件:在報刊上發表的屬于教職工工作性質的專業論文或宣傳學校的通訊報道。發表文章的刊物必須是有正規刊號、按期出版的雜志或報紙;(不含雜志社的增刊及報刊雜志上的測試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科院所或其所屬的正規專業委員會為主辦單位的各類評獎的獲獎文章;同篇文章獲得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獎勵的,按單項應得最高17、獎發放獎金2、獎勵標準: 、發表文章:教師刊物論文或通訊報道學生刊物、通訊報道或只有內部刊號的面向學校(教師)的刊物獎金A類2000字以上/200元/篇B類12002000字2000以上150元/篇C類6001200字12002000字100元/篇D類600字以下6001200字以下60元/篇E類/600字以下40元/篇 、獲獎文章:(級別指各級教育局、教科院、所或學校;設特等獎的比賽,特等獎視同一等獎,依此下推。)國家省級市級一等30015080二等20010050三等15080/二、課題:1、課題認可條件:指在各級教科所、電教館或學校正式立項的課題;2、課題研究津貼:每期經學校教科室組織的18、課題評估小組檢查合格的課題,按國家級500元/年、省級300元/年、市級150元/年、校級60元/年發放基本研究費,每個課題不論級別按實際研究人數另發40元/年人給課題組,由課題負責人支配;(各級課題的子課題按標準折半發放)3、課題獲獎獎金:(教科所立項課題按下表發放,電教館立項課題按下表標準的60%發放)國家省級市級校級一等500030001000400二等30002000500200三等20001000200100三、各類比賽(設特等獎的比賽,特等獎視同一等獎,依此下推)1、賽 課:國家省級市級校級一等200050020060二等100030010040三等50020060302、公開課:19、教師在由教育行政部門或教科所組織的學術活動中上公開課的,按省級100元/節、市級50元/節給予鼓勵;3、課件制作比賽:校級與賽課標準相同,其余按賽課獎勵標準折半計算;四、輔導學生競賽:1、學校的各類學生競賽輔導,采用主教練負責制。競賽獲獎的獎金由主教練根據學校有關規定分配和使用。2、學校對經教科室同意開辦的競賽輔導班實行實時管理,給輔導班的教練員發放課時津貼費,具體發放辦法由教科室比照興趣性校本課程標準確定。3、學生競賽獲獎,學校按以下規定給相應教練員發放獎金:由市教育局或其二級機構組織的正式比賽決出的名次算市級;由省教育廳或其二級機構組織的正式比賽,由省內各市、縣選拔選 手決出的名次算省級;20、由國家教育部、科技部或國家級科研院所組織的,在全國范圍內由各省選拔選手決出的名次算國家級;參加國家代表隊代表國家在國際奧賽中獲得金銀銅牌的算國際級。所有按賽區取名次的,降低一個等第發獎。數、理、化、生、計算機奧賽:按最高獎1人計算,其余酌情計算。政府部門、各級教委或教科院所組織的其他競賽,按數、理、化、生、計算機奧賽標準折半計算;非正規途徑的競賽不計算獎金。國際奧賽 國家(高中)國家(初中)省級(高中)省級(初中)市級(高中)市級(初中)一等100000500003000050 003000150120二等80000200001200080050010080三等600001000060002021、01506040科技或勞技比賽:(按最高獎1人計算,其余酌情計算。)國家(高中)國家(初中)省級(高中)省級(初中)市級(高中)市級(初中)一等15001000500 300150100二等1200800 3002008 060三等8 005001501004030外語口語、作文競賽或小論文競賽:(最高獎按1人計算,其余酌情計算。)國家省級市級一等40010050二等20050/ 三等100/ /五、指導學生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習作,且注明了指導老師的,按省級40/元篇獎勵指導老師。 六、其他:1、在教育行政部位或教科所組織的研討會上作中心發言者,按省級80元、市級40元給予鼓勵(有書面打印材料);2、在省、市教科所其專業委員會邀請下,為老師們上公開課者,按省級100元、市級60元給予鼓勵。第七章 附則第一條 本制度未作規定的情況,由教科室提出處置方案,報校長室批準執行。第二條 本制度的解釋權屬教科室。如有爭議由校長室仲裁。第三條 本制度自學校教代會通過,校長批準后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