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附教師專業成長檔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3005
2024-09-08
23頁
156.56KB
1、中學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附教師專業成長檔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中學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為了加強校本教研管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品位,打造學校良好形象,特訂立此制度。一、理論學習制度1、成立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主抓教學的副校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負責教師理論學習的組織、檢查和落實。 2、考勤管理。每次集中學習時實行簽到考勤,凡因事不能參加學習的必須向學校請假,每次集中學習到會率要達95%以上。 3、集中學習。學校雙周星期三組織教師進行集中學習,集中學習以專題輔導、中心發言、心得體會和調2、研報告交流等為主要形式。教導處要負責做好學習的組織工作,并訂閱教育教學雜志或期刊,為集中學習提供相關學習資料。 4、個人自學。教師要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安排自學,增強自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并認真自學指定必讀書目,做好自學筆記。每位教師每學期要閱讀一本教育專著,摘抄1000字自學筆記,教導處要對教師自學情況進行定期的督促和檢查。 5、理論學習檔案管理。教導處要做好集中學習的有關記載。集中學習記錄完整詳細,充分真實地反映學習的全過程。及時收集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文章和發表的文章,并裝訂成冊,立卷歸檔。教師要做好個人學習專用筆記,做到項目齊全,內容詳細,并妥善保管,以備個人學習總結和組3、織的檢查。二、領導與教研組聯系指導制度學校業務領導與各教研組建立聯系指導,通過走下去、交流座談、親自執教示范等方式和教師共同感受、發現、提煉課程改革實踐中遇到的典型問題,為教研活動的開展確定針對性目標。 1、學校業務領導與教研組建立聯系指導,明確職責,對所負責教研組的教研活動進行督導、管理與評價。 2、學校業務另每期必須參加至少2次所負責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并對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及時的指導。 3、幫助解決具體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確保教研活動的正常開展。 4、指導教研組認真記錄每一次的教研活動情況,匯集教研資料,并整理歸檔。 三、領導聽課制度 學校業務領導要堅持經常深入教學一線,掌握分管學科的教學教4、研情況,有針對性地聽課,評課,及時做出評價,以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1、每期校長、主抓教學的副校長和教導主任聽課均不少于30節。2、聽課分推門課、抽樣聽課、教師自報課和每月學校集中安排的校本研討課等,推門課、抽樣聽課事先不打招呼。3、每次聽課后,要檢查講課教師的教案、傾聽講課教師的教學反思,組織本教研組的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研討,指出問題與不足,明確改進的方向。 4、認真做好聽課記錄,并在每學期末將聽課筆記交教導處存檔。 5、利用例會或學校集體教研時間,及時將聽課中發現的教師教學機智、問題與不足與全體教師交流、研討,推廣并宣傳好的經驗。 四、教師教學反思制度 反思即研究。自我5、反思是開展校本教研的基礎和前提,是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因此重視教學反思,培養自覺反思的習慣,可促使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成為教學研究的主人。 1、教師做好每一課的課堂教學反思,并將其書寫在教案指定的地方。教師在教學后,自覺、主動地對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進行即時、即興的反思。反思的內容 包括:精彩回顧、教學缺憾、教學機智、學生智慧火花、學生學習狀況、改進提高。 2、撰寫教學隨筆。教師要有撰寫教學隨筆的習慣,用平實的語言講成功的故事,也講教學缺憾,形成扎扎實實的反思軌跡。 3、回顧課堂教學。對課堂教學的實況進行回顧,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6、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口。 4、與專家、同行對話反思。教師與骨干教師、教研員、專家組成實踐共同體,參與備課、講課、聽課、議課的全過程,共同研討、交流、對話,產生思維碰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五、教研活動制度 1、學校各教研組每月進行一次教研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2、教研組活動做到“六定”,即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主題,定主持人,定記錄員。 3、全體教師要積極認真地參加所任學科的教研組活動,不遲到,不早退。 4、教研組長要結合每次活動所議的問題搜集相關資料,下發給本組教師,開拓教師視野。 5、教研活動中教師要結合所研討的主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從同伴中獲得信息,獲7、得經驗,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6、每次教研活動要認真填寫教研活動記錄,并及時整理歸檔,如有條件要對活動過程進行錄象或錄音。六、和其他相關制度組成本校完整校本教研管理體系,具體制度見附件。 附件一:中學校本教研考核及獎勵辦法附件二:中學校本研究組織機構 附件三:中學校本教研制度三級管理制度附件四:中學校本培訓制度附件五:中學校本教研評價辦法附件六:中學校本研究教師專業成長檔案附件七:中學校本教研評價量化標準表附件八:中學校本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評價量化標準表附件一中學校本教研考核及獎勵辦法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點必須放在教學和課程改革實驗中所8、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推進新課程實施。 校本教研是指以學校為實驗基地,以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研究內容,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為形式的教研活動。為了加強教師的教研意識及能力,真正做到教研興校、教研促教,從而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學校特制定中學校本教研考核及獎勵辦法。一、校本教研考核內容(一)學校整體教學研究工作考核 教學管理者必須做到: (1)自覺參與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科研素質。 (2)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有效開展校本教研工作。 (3)組織好師徒結對,切實9、開展幫扶工作。 (4)根據教研組或課題組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指導與幫助。 (5)每學期聽課達到規定要求。 (二)課題組組長的主要考核內容 (1)組織學習教育科研理論,端正教育思想,明確工作方向。 (2)組織集體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明確課題組成員的研究任務。 (3)切實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包括理論研討、課堂實踐、測試統計、分析總結等,做到每次活動有計劃、有總結,及時向學校推薦組內教師的科研論文、經驗總結。 (4)每學期至少組織成員召開四次相關主題的研討會。定期向學校教導處匯報課題研究進展情況,有階段性總結并認真做好課題結題的各項準備工作。 (5)科學、規范地建立課題研究管理檔案。 (三) 教師教研考核內10、容 (1)認真積極參加學校和上級部門舉辦的教研培訓學習、講座等活動,形成進行教學反思的習慣,外出學習的教師應做好學習筆記,回校后在相應范圍內及時傳達。 (2)每次校本教研活動,相關教師要按時參加并積極發言,與同伴互助,共同進步。 (3)教師參加校本教研必須完成以下常規工作 (4)按時參加教研組、備課組或課題組等校本教研活動,并把研究貫徹落實到課堂 以及其它教育活動中。 (5)主動承擔公開課(示范課、優質課及匯報課),按學校要求積極足量聽課。 (6)自覺自學相關教學研究理論與教學案例。二、校本教研獎勵制度 1、根據教研考核內容進行量化考核記分,納入教師量化考核實施辦法。 2、對校本教研活動中表現11、突出的教師個人優先派出參加各級專業培訓。 3、對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考評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平時考評(50分)。 平時考評指的是每個月對教師校本教研工作的考評。平時考評主要從出勤、態度、教研質量三個方面進行。 1、出勤占10分 (1)要求教師無特殊情況,不準請假、曠會或者早退。 (2)請假一次扣除積分0.5分;早退一次扣0.5分;曠會一次扣1分。 2、態度占10分 (1)要求教師認真虛心、刻苦鉆研,相互求教,不恥下問。 (2)不能認真參與、對校本教研活動態度漠然,拖拖拉拉者,此項考評視為不及格。 3、教研質量占30分 在校本教研中,能積極闡述自12、己的觀點,且很具有啟發意義;認真完成每一次理論學習者為優秀(30分)。能認真完成理論學習,但效果不大明顯者,為良好(20分)。以上都不能完成者,視為不合格(10分)。第二部分:校本教研活動占50分 主要指能在新理念指導下,不斷創新、改革自己的教法,在學校舉辦的校本教研活動中,成績突出。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很快,學生學習質量高。 2、能認真組織上好研究課。 3、能寫出具有特色的教案。 4、能進行一次高質量的案例分析。 5、能總結出比較好的教學經驗。 其比值為各占10%,按照優、良、中、差的等級進行考核。中學2012-02附件二中學校本研究組織機構網絡校長教務處語 文 教 研13、 組數 學 教 研 組英 語 教 研 組理化生教研組史地政教研組勞教音體美研組信息技術教研組 中學教學研究小組組織機構一、 領導小組組 長:副組長:成 員:二、 教務處主 任:唐偉著三、 教研組長語文教研組組長: 楊賢標數學教研組組長: 伍善良英語教研組組長: 羅艾云理化生教研組組長: 張松波史地政教研組組長: 艾和平音體美勞教研組組長: 張衛東信息技術教研組 張衛東(兼)附件三中學校本教研制度三級管理制度1、校級管理層面(1)校長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負責人提供開展教研活動的經費、時間、場所、硬件支持。為教師提供相關的培訓機會,幫助教師獲得專業性指導。確保積極參與研究的教師有優先外出學習的機會。在14、各項教師評價標準中,要增加教學研究成果考評的權益。(2)學校教導處研究本校的教學現狀,向校長,分管業務的副校長提供教學導向性意見,總結,推廣好的教法與經驗,制定學校教研制度,并逐步落實。(3)負責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強對學校教師的教學研究的指導與管理,組織各教研組教研成果的匯總、統計工作,檢查教研工作的落實、進展情況和交流情況。2、教研組層面(1)學期初組織教師學習本學科課程標準,明確本學期課程的目的、任務、教學內容、重難點及相關策略。(2)根據教學實際,圍繞學校實際確定教研組和個人每學期的教研任務,做好組內職責分工、任務布置工作,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3)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研究15、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反思、交流、推廣教學經驗,加強與校外教學教研的溝通和交流。(4)提升全組教師的理論水平。鼓勵并組織本學科組教師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結合教改,確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課題,組織全組成員學習新理念,不斷總結教學成果,推廣教學新經驗。(5)每次教學檢測后,及時召開各年級組的質量分析會,并針對薄弱教師,或薄弱學科,或薄弱班級進行跟蹤聽課,進行專題分析。組織好新老教師的結對指導和同伴互助。(6)注意積累資料和總結經驗,每位教師建立課程資源包。(7)鼓勵每位教師每學期提出一項教改建議。3、教師個人層面(1)每學期開學初,每位教師認真分析本學期所重點關注的教學問題、研究任務。認真完成教16、研組布置的各項教研任務。(2)每學期開學初,每位教師自我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教研組及同伴的協助下根據教學問題思考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確保問題在教學行動中逐步改善。(3)認真參加校內各項教研活動,態度端正,在教研組討論時要認真準備,積極發言。無故不參加教研活動者,按曠課一節處理。相關人員要參加相應學科的教研活動。(4)認真參與課堂觀摩。教師校內聽課、評課每學期不少于15節。(5)教師每年至少完成以下成果:思想道德素質總結或者師德師風演講稿1篇;教育教學反思1篇;優質教學案1篇;毛筆字、鋼筆字各1篇;學習心得體會2000字;班團主體活動教案1篇(限班主任)。 中學2月附件四中學校本培訓制度17、一、教師個人自學制度1、每位教師每周至少要有1個小時的自學時間,學習教育理論,落實自學筆記,提升自身素質。2、教師隨時要苦練基本功(特別是三字),學校每期組織比賽評比。3、每位教師每學期要上有質量且運用電教媒體的公開課一節、上交經驗論文或者教學反思一篇,上交優質教案一篇。4、加強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和請教,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0節。二、教師集體學習制度1、教導處每學期考試制定業務培訓時間表,定期開展業務理論學習和培訓。2、教師參加業務培訓時要認真,達到“聽講認真、筆記認真、反思認真”。三、其他培訓制度1、學校要加強專業引領的培訓,定期請教研和教改專家或者取得重大成就的同行來校組織講座、咨詢18、。2、 加強外出教師的學習和培訓工作,做到“不聽講、不筆記、不上有質量的匯報課”學校不報賬,并且取消今后的任何培訓。四、請假和獎勵制度1、學校安排的任何培訓工作和任務,參訓教師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一律不得請假和中途離開,如有違反繼續教育學分不登記。2、對于在教育教學和教研上有突出成就的,學校按照獎懲辦法給予一定的獎勵。 中學2月附件五中學校本教研評價辦法一、評價方法 (一)學校教導處設計適合學校課題研究的教師發展檔案,通過檔案內容為評價教師工作和成長情況提供可靠依據。 (二)對教師的評價采用“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和家長評價、同事評價、學校或管理者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1、教師自我評價教師自我評價主19、要是針對教師個人在教育教學“六認真”工作展開自我評價,對學生的教育要有思想性、知識性、創新性、科學性;教學過程要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原則,既要給學生以知識教育,又要對學生進行靈魂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對于這些內容的評價采用教師專業成長檔案和評價量標進行。2、學生和家長評價。 學生和家長對任課教師的評價,在班干部會議、團員會議、學生代表會議、家長會議、家訪各個環節中進行,利用談話、調查、填表付諸實施和落實。 3、同事評價由于教師與教師之間在教學目標、方法和過程以及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方面有相似之處,因此,教師可以從同事的評價中獲取大量的有價值的信息經驗,采取的方法一是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開展相互20、間交流工作得失,彼此之間得到了解,從中得出評價結果。二是根據學校確立的評價內容召開座談會,通過座談的形式教師之間開展評價。三是制發評價表進行評價,然后分析匯總得出評價結果 4、學校對教師的評價 (1)評價目的。使教師了解自己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從而調整自己的發展計劃,強化成就,改進不足,激勵教師更好地發展。 (2)評價原則。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多元科學、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體現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承接性。 (三)評價工作分值比例,教師自我評價占10%,家長和學生評價占30%,同事評價占10%,校長或管理者評價40%。 (四)堅持評價工作公示制,對教師的全面評價工作結束后,要將每個教師的21、評價結果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進行公示,接受教師的監督,從而使教師能夠了解自己在專業發展方面的成效與失誤,便于教師及時反思工作,改進工作,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二、獎懲辦法 1、每學期根據實際情況評比先進教研個人、“常規管理優秀班級”、“先進班主任”,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校本教研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個人,優先派出參加各級專業培訓,把學習和培訓作為福利進行獎勵。 2、校本評價結果與教師個人年度考核、職稱晉升掛鉤,促進教師不斷進取。對校本教研工作無故不參加、態度差的教師年度考核不得被評為優,更不得參與各類評優評先活動。中學2月附件六中學校本研究教師專業成長檔案一、 個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出生 年月22、參工時間所學專業最高 學歷教師資格類型專業技術資格擔任何年級學科教育教學崗位參加學術團體名稱、 任何職務學校課題實施階段任課變化情況時 間任教年級任教學科二、個人成長系列A、課題實施階段近三年成長目標規劃時 段成 長 目 標 規 劃年年年B、課題實施階段學習培訓情況 起止時間學 習 內 容學習地點成 績C、課題實施階段獲得的教育教學獎勵(包括獲獎文章、證書附復印件)獲獎時間獲獎級別獎勵名稱、文章名稱及發表刊物名稱D、課題實施階段承擔公開課教學情況上課時間級 別學 科 課 題效 果E、課題實施階段制作課件情況課 件 基 本 內 容使用效果F、課題實施階段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師德表現情況(此類為實物23、)三、評價系列A、階段性自我評價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B、階段學生評價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四、課題實施階段存在的問題與分析附件七中學校本教研評價量化標準表 教師: 任教學科: 評價時間: 年 月項 目評 價 細 則得 分教師自評(10分)積極學習和收集所任教學科的新鮮知識,并合理的運用到教學中對學生的教育注意了知識性、創新性、科學性、思想性相結合課堂教學注意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結構合理、寓教于樂能夠制作并運用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的試卷、作業能夠做到按時、按質批改學生、家長評價(30分)教學手段新穎,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技能、學會了做人課堂教學注重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自主獲24、得知識,效果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并且效果好老師做到了因材施教,各類學生有了不同的提高深入家訪,經常與家長座談、溝通以及探討教育方法和途徑同事評價(10分)“六認真”工作扎實有效注重培養學生能力,耐心輔導教學方法新穎,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思想素質高,注重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團結同志,互幫互助學校評價(40分)自覺學習研究教育教學理論,并留有各類筆記積極參加業務理論學習及教研教改活動,認真留有筆記認真參加校內外聽評課活動,并留有書面記錄積極參加電化教學、實驗教學觀摩和計算機學習認真備課,在備課中體現兩主和分組教學思想授課環節齊全,傳授知識準確,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教研能力強,教25、學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市級以上考試、競賽中獲獎,發表市級以上論文教學、教研成績優異能圓滿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突擊性教學教研任務服從領導,團結協作總 分綜合評價附件八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評價量化標準表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主要觀測點分值評分教學工作態度教學態度加強業務理論的學習。工作認真,治學嚴謹,嚴格管理課堂。按時上下課,不無故調課、停課,無教學事故。10為人師表言談舉止符合教師職業要求。教書育人,以身作則,尊重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危險面前做到保護學生。5教學姿態規范, 著裝得體,儀表大方。 上課時不抽煙、關機或調至振動。5課堂教學質量教學內容內容充實新穎,注意前沿性,適當拓展,容量適度。 重26、點突出,例證得當。難度適宜,難點講解清楚。10能力培養理論教學密切聯系實際,把握準確。突出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能力。10方法手段方法得當,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和項目教學等有效方法。選用適合教學內容的教具及現代技術。10教學素質語言規范流暢,條理清晰。教材熟練,闡述準確,不照本宣科。 板書(或課件)設計合理,工整。操作或示范動作規范,指導到位。10教學效果課堂氣氛活躍,師生形成良好互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教學秩序良好。學生較好地理解和掌握主要的課堂教學內容,形成一定技能。10其他教學環節作 業作業布置及時合理,批改及時、認真,符合學校規定要求,按質按量。6考 試考試(或考查)突出能力考核,難易適度,用時合理 。試卷評閱規范,成績評定公平合理。試卷分析客觀、全面。考試后有合理詳盡的輔導措施與落實的記錄。6備 課認真備課,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各環節適合學生的學習實際,重難點突出,層次清晰。8教研活動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參與討論,提出建議。積極參與或組織專業(課程)建設。注重自身的學習和提高。10評價對象: 評價人: 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