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基本要求等.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3353
2024-09-08
12頁
35KB
1、中學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基本要求等)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2021中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包括計劃、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復習與考試、綜合實踐活動、聽課和評課等九個主要環節,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對以上環節提出下列基本要求:一、計劃的基本要求1、每學期開學二周內各備課組制定學期教學計劃,交教研組長審核后上傳教務處存檔備查。2、制定計劃要求: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掌握全學期的教材內容,做到教學目標完整、具體,要求適度,措施得力,進度適宜,有改革意識和創新意識。32、教學計劃應具備以下環節:(1)教材分析(2)學生分析(3)教學目標(4)具體措施(5)教學進度(含測驗安排)(6)課外輔導與活動二、備課的基本要求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教師一項基本功。教師要認真備課,做到上課必須備課,不備課或不認真備課應視為瀆職行為,提前一周進行單元備課和課時備課。1、集體備課。堅持以備課組為單位每周一次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做到“三有”(有中心議題、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四定”“”(定時、定點、定人、定主題)、“五統一”(同類型班級統一進度、統一資料、統一作業、統一測試、統一評價)。2、個人備課。在集體備課形成統一教學案的基礎上,教師必須根據個人和所教班級情況進行“二次3、備課”(1)備教材。結合課程標準,深挖和提煉教材,用好教材,全面育人。(2)備學生。了解所教學生的思想動態、知識基礎、學習習慣、興趣特長等,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3)備教法。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具,提倡使用電化教育手段和直觀教具,提高教學效果。(4)備學法。以“學為主體,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變“課堂”為“學堂”。(5)備作業:在“統一作業”的基礎上,根據班級情況精心選擇與設計練習,同一班級可設必做題和選做題,做到有選擇、有梯度。3、編寫教案(教學案)(1)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教師要認真編寫教案,教案要有單元教案、課時教案,可以劃分課時4、,確定課時教學主要內容、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方法;課時教案必須有下列內容:課題、本課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具、教法、教學過程、課堂練習設計、作業布置、板書設計、教學札記。(2)五年教齡以下的青年教師必須寫詳細教案。教案要求體現出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老教師要常教常新,在新字上下功夫。(3)使用電子教案的教師學期初向教務處提出申請,并遵守南周中學關于電子教案管理辦法相關要求。4、寫教學課后記。一要記教學中成功的做法;二要記學生在課堂上反映的問題;三要記課后體會。(提倡編寫和使用教學案,但暫不做硬性規定,待教科室完善方案后再全面施行。)三、上課的基本要求總的要求:觀點正5、確,概念清楚,教書育人,因材施教,儀表端莊,教態自然,培養智能,講求實效。1、教師在上課前應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準備教具或實驗儀器。沒有教案不能進課堂上課。2、教師應按時上課、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拖堂,不開手機,未經教務處或年級組(臨時調課)的批準,不得無故缺課、加課和擅自調課。3、要認真組織教學(如上、下課的儀式),嚴肅課堂紀律,課堂內發生問題,應由任課教師為主負責,在課后及時處理。上課儀式:教師在預備鈴響后走上講臺,目注學生、待學生安靜后,老師叫“上課”,班長叫“起立”、老師:同學們好!學生:老師好!教師示意坐下,學生坐好后,即開始上課。下課儀式:下課鈴聲響后,老師:下課,班長:起立6、,老師:同學們再見!學生:謝謝老師!學生目視老師先離開課室。4、認真執行教案,貫徹備課意圖,緊扣教學目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寓德育于教學之中,把“學教一體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5、教師上課應儀表端莊,穿著得、教態親切自然,善與學生溝通,教學氛圍寬松,師生關系和諧。不在教室抽煙,除特殊情況批準外不要坐著講課。體育教師應該穿運動衣、運動鞋上課,如遇場地或天氣原因無法在操場上課,必須在教室上理論課。6、教師上課要講普通話,語言要簡練準確、寓有啟發性和吸引力,聲音要響亮,7、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比較熟練地制作各種教學課件;教學手段直觀,運用多種教學媒體為學7、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板書簡要工整,布局合理,層次分明。8、尊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謾罵學生。9、實驗課、習題課、復習課、講評試卷課、作文講評和閱讀課,要提前備課,認真講解,做好引導。10、精心選擇作業內容,作業形式多樣、具有層次性,合理布置作用,學生負擔合理。11、教師應注意課后的教學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積累教學資料。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質量,杜絕“滿堂灌”。12、除正課外,早晚自習輔導、活動課等也要按上述要求規范操作。四、作業的布置和批改的基本要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是鞏固知識,培養能8、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精心選題,認真檢查,批改,并做好講評,避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1、作業適當。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布置適當事先教師做過的課外作業,布置作業要立足中等生,照顧優差生,容量適當,深廣度適宜,有梯度,注重雙基訓練和綜合靈活應用,不搞偏題怪題,切忌多而濫。可針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業。2、形式多樣。作業不限于書面形式,讀背看、手工制作、實踐活動等均應視為作業。3及時處理。無論哪種形式的作業,教師要及時檢查、反饋、講評;對沒有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的學生要有跟進措施。一般而言,前一堂課布置的作業必須在下一堂課前批閱并反饋給學生。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準確、規范,做到有批、有9、改、有評語、有時間。4重視講評。作業講評可分為集體講評和個別面批面評兩種。對于作業中出現的普遍性錯誤應課堂講評,即集體講評;個別學生存在的錯誤,可采用面批面評的形式。五、課外輔導的基本要求1、在規定的下班輔導時間(含早晚自習),輔導老師必須按時到班輔導,不得在辦公室、走廊閑談。2、下班輔導以個別輔導和重點輔導為主,不準利用下班輔導時間進行全班性的統一講課。3、對作業、測驗、考試中發現的問題,教師應組織部分或個別學生予以指導、補缺。學生主動尋求幫助,教師應熱情指導,不應拒絕。4、課外輔導遵循“先查病、后治療,再進補”的原則,做到“三補五多”,即:補態度、補方法、補知識,課堂多提問、課后多輔導、平10、時多淡心,練習多面批、方法多指導。5、開學第三周內,由年級組確定學困生輔導名單,每位科任教師至少負兩名學困生轉化,教師應對學困生全面分析,根據學生的問題所在,確定輔導措施、辦法,認真填寫個別輔導情況登記表。6、對“尖子生”的競賽輔導要注意提高層次(如深度、難度、廣度),在每學期初,備課組制定計劃,報教務處審批。六、復習和考試的基本要求1、教師應根據學科特點和教材內容安排階段性的復習,在復習中應注重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2、中段考、期末考前安排一段時間進行系統的復習。復習前應對照大綱要求,評估半學期或一學期來教學要求的掌握程度,根據學校安排的復習課集體備課活動,認真擬定復習計劃,安排復11、習內容,編寫復習教案,復印同步練習提綱。強調:復習不是一味地簡單重復教學內容,而應在平時教學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應通過復習達到鞏固、加深、聯系、綜合等目的。3、單元考、平時考由備課組統一安排、組織,試卷要及時批改、分發。中段考、期末考、全校模擬考由學校統一組織進行或參加全市統考,統一集中流水評卷或上交市教研室按要求評卷。4、考試不宜過于頻繁,但也不能不進行考試,試卷的命題不應超出教學大綱要求,從時間上,題型上在平時就與普通高考(中考)接軌。5、嚴肅考風考紀,遵守考場紀律,監考教師應恪守職責,堅守崗位。6、試卷命制必須嚴格、規范、科學,不得出任何差錯,命題老師必須與教務處或年級組簽訂保密責任狀,以12、確保考試公平公正。7、試卷評改原則上以備課組為單位采用流水作業。考試當晚,由備課組長及時組織本組人員進行評卷、統分工作,并第一時間將成績提交年級組和班主任。8、每次考試后,要認真進行成績統計與質量分析。七、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1、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不可缺少的手段。組織、指導課外活動是教師的職責。綜合實踐活動包括思想教育活動,科技創新、學科競賽、各種類型興趣小組、體育鍛煉、文藝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分別由教育處、團委、教科室、年級組、教研組具體實施。學校成立領導小組,負責統一安排時間,調配地點。2、綜合實踐活動具體安排見南周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八、聽課、13、評課的基本要求聽課評課是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教學教研活動一種形式,通過教師之間互聽互評、使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總結、完善和推廣教學經驗,以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提高教學質量。(一)聽課的基本要求1、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聽課15節,教齡不滿3年的教師不少于30課時,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聽課不少于16節。分管教學的校長聽課不少于40節,其他校長聽課不少于20節,教務處行政聽課不少于20節。2、每學期學校舉行大型公開課,要求聽課節數不少于公開課總節數的1/3。3、全校實行課堂“開放”。聽課可隨堂聽課、可跨年級、跨學科聽課,任課教師應自覺歡迎教師聽課,誠懇地聽取同事的意見和建議。414、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上一堂公開課,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組織好本教研組和備課組的教師參加聽課、評課,并將本組教研公開課提前通知教務處,學校將協助組織好教師聽課。5、聽課人應做好祥細聽課記錄,要標明聽課日期、授課、教學班級,要有課堂評價或教學建議,不要出現未聽課卻有聽課記載的現象。6、教研組長對本組教師聽課情況如實登記,期末上交教務處并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二)評課的基本要求1、教研組長或備課組長要及時組織聽課教師評課。原則上當天聽課當天評課,特殊情況不超過三天。2、評課要實事求是,既要肯定示教老師的優點,又要敢于指出存在問題,提出自已的建議,注意應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建議結合學校的評課標準、研究課題、15、課堂教學改革從下列六方面進行評議:(1)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是否能根據三維目標、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2)教學內容是否嚴謹、科學、適度:能否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是否明確;能否讓學生體驗“過程與方法”;能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3)課堂結構是否嚴密、合理:是否既有準確的針對性,又有嚴密的邏輯性;是否能合理分配并有效利用好40分鐘,教學各環節是否層次分明,銜接自然,有條不紊;是否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的密度、梯度、難度是否適當;是否隨時注意學生的反饋,靈活調整教學的活動;課內活動是否新穎、實用、形式多樣;是否注意教16、學衛生。(4)教學方法是否得當、靈活、有效;能否正確處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關系;是否符合學科特點與學生年齡特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是否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訓練學生養成獨立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教師在課堂中提的問題是否明確、有啟發性,提問的對象是否普遍性,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善于利用直觀教具,教學儀器及其它現代經教學手段,切實為教學服務。(5)教學效果是否顯著:教師的授課是否既面向全體學生又注意因材施教;是否有意識地自我檢查教學效果;是否落實了雙基、開發了智力、培養了能力,絕大多數學生是否能夠當堂理解、掌握所傳授的知識,基本技能得到提高,課內提問、練習測試的成績良好;是否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6)教學基本功是否過硬:教態是否親切自然,衣著整潔、儀表端正;語言是否準確、清晰、精煉,具有啟發性;講普通話,語速與音量適中,專業術語表達規范;板書設計合理、巧妙,能成為學生理解并識記知識的思路圖;書寫工整清楚,字體大小適中;時間掌握恰當,按時上下課,不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