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備課管理制度附板書設計要求.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3455
2024-09-08
10頁
20.60KB
1、中學教師備課管理制度附板書設計要求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規范我校教學工作,全面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此備課制度。一、備課的意義備課是教師上課之前的準備工作,如果課前教師對所講內容達不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和比較深刻的理解,對各方面的情況沒有充分的準備,倉促上陣,課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說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二、備課的方式教師必須進行集體備課(有2人以上組成的備課組),集體備課每兩周不得少于一次。備課組內的每一個教師要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2、教案。三、集體備課的內容1、交流對教材、教法的分析情況,確定統一的單元目的要求,教學重點和難點。2、確定統一的單元練習及統一的單元進度,交流解決難點的辦法及確定統一的單元評價題目。3、要求在新的學期開始,各備課組長把備課分好工,主備人在集體備課活動前,提前一至兩天把教案打印好發給組員,由各組員先行閱讀,提出自己的看法;在集體教研時,由主備人先說課,其他人評論研說,并記錄在教案上。為了提高備課質量,使備課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特提出以下要求:備課要有學期(全冊)備課、單元備課、課時備課。學期(全冊)備課總要求(有關內容可參見教師教學用書)一、備課要求:1、要吃透課標要求,熟悉教材內容,確定教學3、目標和深廣度,挖掘教材的重點、難點,把握技能和能力要求,找準思想教育的因素,掌握本冊教材在整個初中學段的地位和作用及相關學科的聯系;2、掌握本冊編排體系、知識結構及各單元、各章節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學中運用的授課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等。二、備課內容:1、教學目的:本學期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要求。2、教材分析:重點是對教材的編排體系,知識結構,能力點,教育因素的分析。本學期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創新思維能力。3、學情分析:分析上學期和本學期學生學習本科的基本情況,本學期學習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及解決措施。4、教學方法:上學期教師教學方法的得與失及本學期采取的教學方法。5、教學時4、間分配:根據學校教學計劃,標明章節單元所需時間,課題實驗、參觀實踐等教學活動的內容和時間,期中、期末復習考試的時間安排。注:每單元的總課時(機動課時也應該安排進去)格式:第單元(含機動)6、教改計劃:本學期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計劃措施落實情況。7、目標測試:包括單元或章節、課時測試的內容及形式。8、第二課堂:本學期興趣小組活動安排(內容、時間、地點、人員、方式等)9、開展活動:本學期根據學科特點舉行哪幾項競賽活動。10、教研課題或實驗項目單元備課要求一、備課要求:單元、章節備課即集體備課,要做到“三定六統一”,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主備人;統一教學進度、目標、重點、難點、作業、測試,備5、課組長要做好記錄,記錄內容為:時間、地點、研究課題、參加人員、中心發言人,研究內容,獨特見解(記錄每位組員發言內容)。集體備課應重點對教材的處理,對重點難點內容的突破,對課堂教學及結構進行研究,拿出統一的辦法。二、單元或章節備課1、內容(教材第幾頁第幾頁),可分項列出:可列課文標題,可列小標題,可列各節條目2、教學目的和要求。知識目標: (分項列出)能力目標: (分項列出)情感目標: (分項列出)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分項列出)難點:(分項列出)并備出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5、學情分析6、注意事項7、教學方法建議8、課時安排(具體到每一教學內容的課時安排,含機動課時)(分課時列出)第1課時:6、第2課時:課時備課要求(練習課、試卷評析課也要寫教案)一、教學內容分項列出二、教學目標要按三維目標設置教學目標,著重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進行設置。格式如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分項列出)難點:(分項列出)四、教具和學具準備如果沒有,可以不寫。寫了就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五、教學過程。(以新授課為例)1、導入不同的知識采取不同的導入方法,要靈活多樣。2、探究新知一定要體現出讓學生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大膽創新等新課標精神,對學情預設應有所體現。該部分可以分項列出具體步驟。3、課堂演練a、練習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梯度性。b、備課時應注意教師的指7、導,學生的學法要有所體現,不要只是教學環節的羅列。c、如果習題有多種解法的要羅列出來;d、對學生在練習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應在備課中有所預設。4、課堂小結5、課堂作業a、課本上的練習題。b、作業的布置應體現因材施教,分層設計;6、板書設計(新授課)7、教學后記a、主要寫本節課教法的成敗、學法的成敗,寫出自己教完本節課的感想。b、五十周歲以下的老師每個練習授課結束寫一次。備課注意事項1、實行集體備課是為了集思廣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減輕負擔、提高效益,在此基礎上,提倡個人創造性教學,體現個人教學風格和特色。2、備課時要注明備課時間,使用時間。3、杜絕不備課就上課或課后補備現象,上課之前要復備,準備8、好教學用具。4、學校對教師的備課實行“周查制”,并將分數記入個人考核檔案。附:板書設計要求1、要有高度的概括性,板書一般應包括課題、分題、中心要點和結論。2、要有較強的針對性,不同的班級板書內容不盡相同,有的班可以簡單些,有的班可以詳細些。總之,要做到信息量適中。板書的針對性還表現在對學生易混淆易鍺的知識的特殊處理上。3、要有清晰的條理性,突出了知識的本質和內在聯系,使教材內容條理化、系統化。板書時切忌邊講邊寫邊擦,使板書失去完整性和條理性。4、要有嚴謹的科學性,科學性是指板書的內容要準確無誤、結構合理。凡書寫內容時都必須做到知識要正確、內容要完整、用詞要準確、書寫要工整、字體要清晰。5、一定9、的啟發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板書內容設計要有啟發性,板書的形式和布局要有啟發性。6、較強的美感性,板書要做到不空不繁,不錯不雜,綱目層次清楚,內容準確無誤,形式結構合理,文字工整流暢,圖像符號清晰美觀,布局勻稱得體,大小顏色適度(適當用彩色粉筆書寫)。講授與板書的前后順序有以下幾種情況:其一,先板書后講授。利于學生對全課內容的概括了解。其二,寫一個分題講一個分題。這是最常用的方式。這種板書講寫結合,能較好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便于學生使用教科書。其三,講完一段再板書。在教學改革中,一些發現法或探索法教學,教師先組織學生觀察發現或10、探索,或先進行實驗后得出結論,教師再板書,這種板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可加深學生印象。其四,全課講完再板書。有些課教師采用討論式,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分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最后老師總結歸納寫出板書。有時教師利用電化教學手段,通過電影或錄相進行教學,最后發動同學總結出板書內容。這樣做,保證了教學活動的完整性或電教內容的連續性。總的說來,什么時候寫板書,怎樣寫,并無定法,教師將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運用。一般說,板書從黑板左側開始,整個板書約占黑板的或。黑板右側,是教師根據需要寫一些較重要的名詞術語,易錯的字等內容的地方,這種板書常稱做“副板書”。為了強調板書的完整性、系統性,在課堂結束前應把副板書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