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德育管理制度及教師行為規范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3662
2024-09-08
11頁
41KB
1、中心小學德育管理制度及教師行為規范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中心小學德育管理制度1、德育工作要認真執行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小學德育綱要。 認真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等。2、建立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建立校長(書記)、教導處(少隊部)、班級的三級責任教育。校長根據情況的不斷變化,負責德育目標的制訂與督導;教導處(少隊部)負責日常德育工作的監督、管理與協調;負責逐日的檢查、評比、協助處理偶發事件;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的教育、2、管理、家訪和后進生的跟蹤轉化及工作檔案的整理。做到分工明確,職責落實。3、少隊輔導員全面負責學生的德育工作。制定每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定期檢查。組織各種針對性活動,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4、要發揮少先隊的德育功能,參與學校管理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定期召開會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5、班主任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身體發育狀況。建立起良好的班集體,開好主題班會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和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習慣。在教育工作中,堅持正確的德育工作原則和方法,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出發,以正面教育、啟發引導、表揚鼓勵為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3、行,循循善誘,寓教于樂。嚴禁挖苦、諷刺、侮辱、孤立、打擊、訓斥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6、科任教師要協助班主任老師做好班級工作,做到教書育人,要寓德育滲透于各科教學之中。7、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包括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社會調查、警民共建等。8、辦好家長學校。每學期最少召開一次家長會。班主任應定期做好家訪工作。9、 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等教育,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發生。10、認真執行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定期體檢,定期舉行運動會。11 、做好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優秀學生、優秀班集體評選活動。12、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德4、育工作網絡。學校和班級要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和做好家訪工作,并做好記錄。13、建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例會制度 。定期召開會議,針對學校各方面的情況,討論研究德育工作,對學生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德育管理和教育。14、每周一上午舉行升國旗儀式,要完善國旗下講話制度,使國旗下講話成為教育學生的重要途徑。德育工作制度根據小學管理規程和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要求,制定本制度。第一條 全體教職工要努力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落實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精神。利用一切工作渠道,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達到使學生“學做人、會求知、能創新、健身心、有特長、出人才”的育人5、目標。第二條 建立校長負責德育工作的體制,加強德育工作隊伍的建設,成立校德育領導小組,每學期至少三次召開有關學校德育工作的會議,針對德育現狀,提出教育措施。第三條 分管德育領導要協助校長制定每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全面負責學生的德育常規工作。每周一升旗儀式后對上周工作進行評述。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組織各種針對性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第四條 少先隊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和任務變化、配合學校落實大綱要求,進行學生干部培訓,參加學校管理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充分發揮組織作用。第五條 班主任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身體健康狀況。建立起良好的班集體(每周開好一次主題班會),培養學生良好的思6、想道德行為和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習慣。全體教師應把德育滲透于學科教學之中,面向全體學生,堅持正面教育原則,嚴格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反對任何挖苦和歧視學生的現象。第六條 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功能。定時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包括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社會調查、益民服務、軍訓、軍民共建等活動,充分發揮校外輔導員、德育基地的作用。德育工作十點要求一、加強思想教育 強化行為規范二、加強班隊建設 抓好常規教育三、美化綠化校園 實現“五無”班級四、重視安全教育 實施防范措施五、爭取社會力量 密切家校聯系六、面向全體學生 注重個性發展七、開展集體活動 培養高尚品德八、制定德育計劃 總7、結德育經驗九、部門齊抓共管 教師盡職盡責十、認真教書育人 做到為人師表教師行為規范細則根據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精神,結合當前教育熱點問題和學校實際,制定本規范。1、為人師表,把健全的人格、優秀的品質、高尚的情操展現給學生;以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敢于創新、永不滿足的求知精神感染學生。2、言行一致,以身作則,起好表率作用,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生的活動;真誠地關愛每一位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朋友式師生關系。3、著裝整潔大方,符合時代潮流與職業特點;用普通話與學生交談,盡量多用禮貌語言,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4、了解學生,主動與學生交流談心,走進學生心田;理解學生,對有8、過失的學生要寬容,要學會“搭梯子”;尊重學生,不挖苦、諷刺、訓斥、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敢于向學生承認錯誤。5、對學生的評價要客觀公正,能夠傾心聽取學生提出的建議或意見。6、向學生學習,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的形式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努力創設民主氛圍,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嚴禁教職工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規定依據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規定。一、教師是教育者,應當關心、愛護學生,特別要厚愛后進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以自身的模范表率行為去教育、影響學生。在對學生的教育過9、程中,嚴禁教師采用打、罵學生,或采用罰站、罰跑、罰抄書、罰勞動、停課等變相體罰以及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二、凡教師有體罰、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除批評教育外,并視情節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響,給予以下處理:1、對學生體罰、變相體罰或采用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雖情節較重,但沒有造成后果者,除必須向學生本人和家長道歉外,取消學期或本年度參加各項先進的評選資格,必要時須令其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做公開檢討。2、對學生體罰、變相體罰或采用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情節較重,造成一定傷害由此引發一定后果,除必須向學生本人和家長道歉外,取消本學期或本年度參加各項先進的評選資格,必要時須令其在全校教職10、工大會上做公開檢討,并給予行政紀律處分。3、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所造成的傷害,或學生家長提出要進行檢查、治療、所需的各項檢查、治療和其他有關費用一律由教師本人承擔。4、對個別屢教屢犯者,除批評教育外,必須從嚴處罰,并視情節給予行政紀律處罰直至停聘。三、本規定的解釋權在xx中心小學。升掛國旗制度一、尊重和愛護國旗是熱愛祖國的具體表現。升國旗儀式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形式。二、每周星期一上午8:30時,由大隊部主持,全校師生參加舉行升國旗儀式。三、舉行升國旗儀式時,選三名優秀少先隊員,一人持旗,兩人護旗,在出旗樂曲中,莊重地步向旗桿,在國歌聲中緩緩升起國旗。四、在國旗升起過程中,參加者列隊整齊(學生11、穿校服、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面向國旗肅立致敬,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五、下午5:00降旗。仍由三名優秀隊員負責執行,在升降國旗中停止校內的一切活動,全體師生就地肅立致敬,行注目或隊禮,值日老師要堅守崗位指導,確保升降國旗順利進行。六、學校要保持國旗完好、鮮紅。家長會議制度一、各班每學期應至少召開1次全體或者部分(80%)家長會。二、家長會旨在加強學校、家長、學生三者間的相互了解。讓家長了解學校,讓家長了解子女在校情況,使學校掌握家庭現狀和學生在家的活動情況。三、由班主任擬好家長會提綱并主持會議。四、在家長會上,班主任、教師應熱情接待,不訴苦、告狀,不歧視后進生家長,要多提建設性意見,共同教12、育好學生。五、全體科任教師都有責任認真準備和積極參加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學生本學科學習情況,并虛心聽取家長意見。六、由班主任負責做好家長會會議記載,并將有關內容報學校備案。七、家長學校授課時間與家長會同步,班主任、科任老師為家長學校常任授課教師。家校聯系制度1、學校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進一步推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要積極創造條件舉辦家長學校或成立家長委員會。2、每學期深入每位學生家中不少于1次。3、積極向家長宣傳黨的有關教育法規如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讓家長熟悉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家長能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子女自覺遵守規范,明確送子女13、入學是家長的義務。4、建立家訪登記制度,設立教師家訪登記冊,教師要認真填寫,及時上交學校統一存檔。5、定期召開家長會。6、講求家訪實效。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講究方法,實事求是地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挑明優缺點,引導家長用科學的方法培養教育子女,反對告狀式的家訪。少先隊廣播站工作制度一、廣播站由大隊輔導員負責,成立播音組和采編組。二、每天播音三次,時間為:7:408:00,11:4012:10 ,16:4517:00。三、廣播內容應報道學校新人、新事、新成果、頌揚少先隊員中的先進事跡、助人新風等,批評不良現象。四、播出的稿件要提前一天交負責人進行嚴格審查,注意實效性。xx中心小學德育管理制14、度一、學校全面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實施全面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堅持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方針,實行全員德育,整體德育。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從不同角度結合各自工作的特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實現學校育人目標,培養健全的“四有”新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全面發展的較高素質人才。二、學校實施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基礎的素質教育,把樹立師生對社會主義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他人、對自身的高度責任感,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引導師生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起來,更好地為祖國和人民服務。三、學校注重學生優秀素質的形成和身心15、的健全發展,從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培養,立足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使學生發憤努力學習,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規范和心理品質,成為特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四、學校重視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建設。我們一定要嚴格管理,使學校成為有良好校風和學風,有整潔寧靜的校園,設備先進而充滿文化氛圍的現代化學校。五、校長在上級黨委和教育主管部門領導下,緊緊依靠黨組織,對學校德育工作進行全面領導。副校長、黨支部書記協助校長進行領導。德育處主任在校長領導下,負責德育的具體領導和管理工作。年級組長是年級德育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領導者,對年16、級德育工作全面負責。班主任是班級德育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領導者,對班級德育工作全面負責。六、學校強調全校教職工集體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事事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教育學生。以高度的責任感、良好的師德、創造性的勞動去實現教師的價值與尊嚴。七、促成“學生主動參與”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積極引導學生以主人公的姿態,積極參與學校各項德育工作,既是受教育者,又是主動參與者。學校德育必須緊密聯系社會,聯系實際,要努力創造條件,制訂各種制度,通過“學雷鋒做好事活動”、“社區教育活動”、“捐資希望工程”的扶困濟貧等活動,積極引導17、師生接觸社會、接觸生產勞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倡艱苦奮斗的作風,采取有效措施,讓學生在實踐中經受磨練,經受考驗。八、學校重視德育學科課程的建設與教學,在各學段內分別安排思想品德、政治、社會主義理論、辨正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國情教育、“兩史一情”、法制教育、人口教育、形勢教育、心理品質教育等內容,對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教育。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聯系學生思想實際和社會實際,講求實效,力爭好效果。九、各科教學是學校實施德育、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經常、最基本的途徑。各科教師都要堅持教書育人的方針,結合學生的特點,寓德育于各科教學的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善于把握滲透德育的著眼點,結合點,發揮學科教學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十、學校的德育活動課主要有:班會課、入學前新生軍訓課、學前訓練、晨會、升旗儀式、團隊活動及學校各類校園文化課等。教師要善于通過德育活動課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十一、建設好學校德育工作網絡。要把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發揮整體優勢,全面做好德育工作。十二、各年級、各班級都要加強和家長與社會的聯系,積極宣傳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方針,宣傳學校德育工作的原則和措施,爭取家長和社會的最大支持,主動配合學校作好教育工作。十三、加強德育方面的科研工作,定期召開德育研討會議,總結經驗,研究新問題、新方法,不斷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