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中心小學體育工作聯席會議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3762
2024-09-08
12頁
22.87KB
1、鄉中心小學體育工作聯席會議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7號)和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試行)的通知(教督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決定建立上鄉中心學校“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工作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制度”。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聯席會議主要職能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根據中央7號、3號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工作的相關政策措施;協調解2、決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活動中的存在問題;討論確定年度工作重點并協調落實;指導、督促、檢查各年級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情況。二、聯席會議成員聯席會議由校長室、教導處、總務處、體衛教研組等單位組成,校長室為牽頭單位。分管校長任聯席會議召集人,各職能科室有關負責同志為聯席會議成員。聯席會議成員因工作變動需要調整的,學校應及時提出調整人員。三、聯席會議主要職責體育衛生工作聯席會議要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及有關政策精神,按照“加強領導、協調力量、落實政策、研究發展、督促落實”的要求,在市局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1制定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發展規劃,切實推進青少年體3、育衛生工作,增強青少年體質。2研究解決體育衛生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制定促進學校體育衛生事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3團組織主要負責營造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輿論環境。4協調各方面力量,加強家庭和社區的青少年課外體育活動,形成學生、家庭和社區的合力。四、聯席會議主要議題聯席會議原則上每半年召開1次例會,根據需要可臨時召集。1.傳達貫徹中央、省、市、鎮的有關政策、文件精神和領導的指示精神。2.聽取職能科室對青少年體育衛生工作情況匯報。3.研究、協調解決青少年體育衛生工作中的有關問題,提出政策措施和意見建議。4.督促、檢查、指導青少年體育衛生工作。聯席會議以會議紀要形式明確會議議定事項,同時上報鎮4、中心校。五、聯席會議工作要求按照職責分工,主動研究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工作中的有關問題,積極開展工作。按要求參加聯席會議,認真落實聯席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和議定事項。加強信息溝通,相互配合支持,充分發揮聯席會議的作用。鄉中心學校體育教研制度為加強學校體育教研組建設,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提高師資業務水平和教育質量,建立教學、研究一體的工作模式,使教學工作正常化、制度化、科學化,特制定本制度。1、開學初,應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本校實際,制定體育工作計劃,嚴格按計劃開展活動,每周對照計劃檢查活動落實情況,學期結束前應認真總結。2、認真組織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每次活動有主題及中心發言人,有活動記5、錄。教研活動要以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體育教材為主線,要以學法、教法研究為重點,要以優化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為核心。3、定期組織公開課、研究課,每位教師每學期開課不得少于一節。每節課要有明確的主題,要進行充分的研討,并有詳細的記錄。每學期組織二次全體教師參加的聽課交流會,對校內外聽課情況進行分析交流。4、備課是抓教學的先導,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各備課組長組織好每周的集體備課活動,每次備課組活動必須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地點),主題明確,共同研討,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進度,統一練習及訓練要求。5、要加強教師參加教研組活動的管理和考核,督促教師參加各級教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6、加強教研6、組的常規管理和特色建設。制定有利于教研組建設的教研組長職責,實行教研組長負責制。7、期前有計劃,期中有檢查,期末有總結,能及時上交學校和區教研室指定的各種材料,及時完成各項工作。8、開展傳、幫、帶或“導師制”活動,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形成有利于青年教師成長的培養、評價、任用的機制鄉中心學校體質健康監測制度為規范我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保證學校獲取客觀準確的學生體質健康資料,推動全體學生健身活動的開展,促進我校教育教學的發展,特制定本規定。1、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的任務是:對監測對象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數據庫;統計與分析監測數據;公布監測結果,為相關教育教學工作決策和研究提供7、服務。2、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應堅持科學、統一、系統的原則,做到組織嚴密、取樣客觀、操作規范、結果準確。3、教導處負責我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學校總務處協同體育組、共同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同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4、我校每年開展一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5、體質健康測試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程序,遵守操作規定。6、我校對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實行統一公布制度。7、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由教導處公布。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公布后,各班級可以公布本班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8、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資料屬保密資料。學校各科室應當采取必要的保密及安全措施,對有關工作人員進行保密教育8、,做好監測數據和資料的保管、保密工作。未經學校同意,不得向任何個人提供監測數據和資料。9、經學校批準,有關科室在遵守保管、保密制度的情況下,可無償使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和資料。10、學校學生可以通過監測結果公告和監測報告等獲取有關信息。鄉中心學校體育活動、體育教學安全制度一、體育活動1、體育活動,實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體育組長要具體負責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管護,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老師組織學生體育活動,要認真檢查體育設備,對已損壞,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嚴禁學生使用,并及時報修并出示警示標志。2、開展活動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明活動要領,做好示范、指導以及防護工作,運動前做好各項準備活9、動。3、老師不得指導學生開展有危險性的活動,學生不準離開老師自行開展有危險的活動,學生要聽從教師指導,學會正確的運動技術和自我保護。4、在體育活動中老師有組織、指導的責任,因組織指導過錯造成學生身體傷害事故老師要負責任。5、不要強行讓學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運動。6、學生在參加田徑和賽跑及召開校運會時,要事先了解學生病史,身體不適者、特異體質者嚴禁參加。二、體育教學:、任課教師必須在上課時講清楚運動注意事項,準備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嚴格實行體育用具使用前的安全檢查。2、學生必須遵守課堂常規,按時上課,聽從指揮、不遲到早退。3、上體育課任課教師必須穿運動服、球鞋。4、認真做好準備活動。5、學生要聽10、從教師指導,學會正確的運動技術和自我保護。6、體操練習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相互保護、幫助。7、體育課或課外鍛煉中,凡出現受傷情況,應及時送往校醫務室或醫院,并及時向校長室匯報。鄉中心學校體育工作定期檢查評估制度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進一步加強校體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學生形成熱愛體育、崇尚運動的良好風氣,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條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一)要設立學校體育工作管理干部和專職體育教研員,指導學校貫徹落實工作,成立有學校領導負責的體育工作領導小11、組。(二)要把貫徹落實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總結、評選先進、建立任期目標和崗位責任制時,都必須明確有體育工作的內容和要求。(三)要建立學校體育工作機制,在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的協調下,形成有政教、教研、教務、總務、體育教研組、衛生、學生會等多個部門密切合作,齊抓共管的學校體育工作網絡。班主任必須把體育工作作為班級管理的重要內容,教育、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第二條保證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認真落實每天體育活動一小時(一)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學校要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加強素質教育,努力促進青少年學生生動活潑、積極12、主動地發展。要切實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體育鍛煉。(二)學校要按照國家課程改革的要求,以育人為根本,引導學生參加鍛煉,培養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校要按規定設置體育課時。小學要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保證中小學生體育課課時的通知規定,設置體育課程,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三)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學校要在開足開齊體育課的基礎上,認真開展大課間操、課后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集體體育鍛煉并將其列入教學計劃13、;要全面實行大課間操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廣播體操或開展集體體育活動;寄宿制學校要堅持每天在校內出早操。學校要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探索,不斷豐富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要制定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具體措施并認真抓好落實。第三條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建立和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一)學校必須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努力提高學生達標率、優秀率。建立測試報告書制度、公告制度和體質健康測試制度,將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體育考試成績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存入學生檔案。(二)學校要按時將本校國家學生體質健14、康標準測試數據上報國家數據庫。第四條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和體育訓練與競賽(一)廣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建立學校群眾性體育鍛煉和競技運動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機制。學校要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堅持“小型多樣,基層為主,勤儉節約”的原則,整合民族體育與現代體育資源,開發出學生喜聞樂見、趣味性強、有本校特色、健身價值高以及對場地器材設施要求不高的群眾性體育活動項目。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強身健體活動,形成校內外“陽光健身活動”的熱潮。(二)學校每年要定期組織多層次、多形式的體育競賽。學校每年要召開春、秋季運動會,開展冬季長跑、校園廣播操、集體舞等群15、眾性體育活動,并形成制度,以激勵青少年自覺參加體育鍛煉,做到人人有體育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校校有體育特色,形成生動活潑、生龍活虎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第五條加強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建設和安全管理(一)學校每年應拿出不少于年度核定總經費的1%用于體育工作,以確保學校體育工作能正常開展。(二)建立學校體育安全教育管理機制。學校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加大學校體育活動安全宣傳教育力度,加強對學生體育鍛煉時的安全意識教育,指導青少年科學鍛煉。進一步規范各項體育教學和活動中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強化體育設施的安全運行、維護和管理。建立健全體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各種體育安全崗位責任制,明確安全16、責任,完善安全措施。要加強對大型體育活動的管理,做好應急預案,防止發生群體性安全事件。所有學校都要建立健全校園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機制。第六條建立和完善學校體育工作的督導檢查評估機制(一)完善學校體育工作的督導檢查制度。要按照上級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保證體育課課時、學生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學校體育基本條件達標、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建立學校體育工作督導工作制度,在對學校的合格性評估、示范性評選和評優評先等綜合性教育評估中,必須有反映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學校體育工作水平的指標。(二)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基本條件達標評估制度。要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17、中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等規定,定期對學校體育基本條件進行評估,對學校現有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建設及體育教師不達標的學校,要限期分批建設達標。(三)建立健全獎懲制度。根據檢查和督導評估結果,對貫徹落實體育工作管理辦法成績突出的,將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表彰。新生入學體質測試制度為全面了解學生情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我校將根據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入學新生實行體質測試制度。一、體質測試由學校聯系區衛生院的醫務人員進行,由區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制定測試方案,或根據學校實際辦學情況由班主任進行測試。二、體質測試內容包括學生的身高、體重、胸圍、肺活量、視力、心胸肺功能,并記錄學生的既往病史。三、體質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必須認真負責,準確記錄學生的體質狀況。四、完成新生入學體質測試后,將測試結果通知家長或監護人,建立專門資料管理檔案,存檔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