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學學校醫務室相關工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3766
2024-09-08
14頁
46.50KB
1、鄉村小學學校醫務室相關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務室工作制度一、學校衛生人員應在教導處的領導下,認真開展工作,業務上受衛生防疫站的指導,為全體師生服務。每學期初要制定學校衛生工作計劃,二、定期組織學生體格檢查,對學生發育和健康狀況做出比較、評價和分析,建立健全學生健康檔案。三、有目的、有計劃向學生進行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衛生員培訓工作。四、做好教學、體育、勞動、設備、環境、飲食及個人等各項衛生監督。五、積極開展近視、沙眼、腸道蠕蟲感染、營養不良、貧血、齲齒及牙周疾病等學2、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六、加強傳染病防治管理,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控制蔓延,負責學生預防接種的組織工作。七、做好師生常見疾病及一般外傷的治療救護或轉診工作。醫務室管理制度1、遵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加強對學生個人衛生、環境衛生的管理,按要求制定學校衛生工作計劃,年末要有總結。2、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加強飲食衛生管理及營養指導。3、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做到健康教育“五有”,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4、做好師生健康的管理,定期組織學生及教師進行體格檢查,建立學生及教師體質健康檔案。對體格檢查中發現學生有器質性疾病的,配合學生家長做好轉診治療。5、認真做好近視眼、弱視、沙眼、3、齲齒、寄生蟲營養不良、貧血、脊柱等學生常見疾病的群體預防和矯治工作。抓好學生的眼保健操。新學年負責教會一年級新生做眼保健操。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學生近視率。6、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做好急、慢性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對季節性傳染病進行口頭通報,墻報宣傳防治知識。發現傳染病要及時報告衛生防疫部門,并立即采取隔離、消毒措施,適當給予藥物治療,情況嚴重的,應及時送醫院診治。7、隨時處理學生的跌打損傷及小病小痛等,對偶發病、急診病及時送醫院就診治療。8、醫務室內必須保持整潔衛生,不能亂丟亂放雜物及私人物品。室內藥品要分類,擺放整齊,床鋪要經常清洗消毒。9、妥善保管醫療器械,按要求做好清4、潔消毒。10、抓好學校的清潔衛生工作,并進行督促檢查評比。校醫工作職責1堅守工作崗位,做到主動熱情,認真負責為學生診治疾病。2堅持以預防為主的醫療方針,配合上級醫療單位完成各項預防接種工作。3了解學生健康狀況,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及體檢檔案。4協助學校抓好學校衛生面貌,做好發動和指導學生滅鼠、滅蒼蠅,除四害工作。并積極開展衛生宣傳工作。5工作中認真、仔細,合理用藥,及時處理,對危急重癥患病學生做到及時與班主任、校領導聯系,及時做好交托轉送工作。6保管好醫務室的藥品,避免藥品變質失效,及時補充常用藥,定時盤點。7建立傳染病登記薄及傳染病報告卡,如發現法定傳染病,按規定時間及時上報市疾控中心。8遵守工5、作制度,醫務室周日下午下周六下午門診,周日下周五兩醫生輪流值夜班,做好交接班工作,無特殊原因不得停診、脫崗。學校晨檢制度一、每天早上學生進班后,由班主任作為檢查人負責進行晨檢工作。晨檢主要采取詢問、觀察、觸摸等形式,如發現學生身體不適,特別是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狀以及不能確定的其他癥狀時,立即通知校醫及學生家長,同時將學生送醫院進行檢查確診。二、對未到校的學生,班主任應及時進行電話聯系,問清原因并盡量與學生本人通話,以確定學生的真實情況。如果學生有病要問明病情及去向,如實登記到晨檢統計表上,并做好過程跟蹤了解,直至學生痊愈。三、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及家長宣傳工作,提倡學生之間相互督察。告知6、學生在家或校外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流感癥狀或其他不明癥狀時不能到校,應盡快報告學校并到醫院診斷治療。四、病情痊愈,持醫院痊愈證明方可回校上課。五、校醫要指導班主任做好晨檢工作,并負責好全校學生晨檢的匯總、統計和上報工作。學生因病缺課登記制度一、落實因病缺課病因追查工作。晨檢應在學校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行,由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時,應當及時告知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要進行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二、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因7、病缺課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原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學校的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追查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對因傳染病未來校的孩子,應詳細記錄患者的姓名、班級、病因、診斷醫院、家庭住址、家長姓名及聯系電話,以做到對傳染病人的早發現。三、對因病缺課病因追查結果為傳染病時,及時上報教育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務室藥品儲存養護制度1藥品儲存區應選擇干燥、通風、溫濕度適宜,與生活、診病場所隔離。2藥品與非藥品應分類分開擺放。貴重藥、內服藥與外用藥、串味藥、拆零藥、中草藥等分別整齊陳列,無倒置現象。3實行藥品的有效期儲存管理。4報廢、待處理及有問題的藥品8、必須與正常藥品分開,防止錯發,造成帳貨混亂和嚴重后果。5對庫存藥品做好養護工作。每季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6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做好溫濕度管理工作,冷藏藥品杜絕超溫保存。7保持庫房、貨架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清理檢查,做好防盜、防火、防潮、防鼠、防污染工作。醫務室消毒隔離制度一、嚴格執行衛生部消毒管理辦法,按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進行嚴格消毒與滅菌。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后及時進行毀形,直接污染針頭等應及時消毒處理,按規定進行統一回收和無害化處理。三、消毒液使用必須規范,器械消毒浸泡液不得使用新潔爾滅、酒精等低效消毒劑。消毒液必須按規定進行定期更換,并標明日期。四、有菌、無菌物品必須分別存放9、,標志明顯。醫務室三查七對制度一、工作人員為保證病人安全,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工作中必須嚴肅認真,思想集中,熟練掌握本職業務知識,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二、服藥、注射等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即:處置前查、處置中查、處置后查,對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和用法。三、用藥前要注意藥品有無變質,包裝有無破損,有否過期,標簽是否清楚等。四、易致過敏的藥物,給藥前應詢問有無過敏史,用多種藥物時要注意有無配伍禁忌。醫務室傳染病報告制度一、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認真履行傳染病報告、登記、預防和控制等相關責職。二、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炎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10、人時,城鎮十二小時內、農村二十四小時內,發現丙類傳染病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出傳染病報告卡。XX鄉小學校傳染病突發事件防控工作應急預案學校是傳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場所,也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為了確保師生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進一步做好學校流感、群體性發熱、水痘、流腦等各種傳染病的預防處理,防止疾病在校園傳播,保護青少年身體健康,特制定此應急預案。一、接報校內出現疑似傳染病病例(病癥為發熱體溫38度以上、頭痛、咳嗽等癥狀)后,在“第一時間”(1小時內)打電話以口頭形式上報教育局、衛生局有關部門,然后根據要求寫出書面報告。并積極主動爭取和配合有關疾病控制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疫情處11、理與控制工作。二、對疑似病例患者由老師負責送往留觀室隔離,并由班主任老師負責通知家長或打120聯系車輛及時送到醫院檢查診斷治療。三、總務處安排專人對相關教室、辦公室根據相關規定進行消毒,若出現“傳染病”患者,則在疾控機構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并積極配合疾控中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處置工作。四、疑似病例患者所在班級學生暫時不到學校公用教室上課,班主任老師負責嚴密觀察班級學生身體狀況。政教處負責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五、教導處負責通知涉及的家屬,配合做好消毒、隔離工作。衛生突發事件的報告制度一、衛生突發事件的內容:(1)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有3人(含3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12、癥狀。(2)群體發熱:一個教學班一天內有5人(含5人)以上發熱38度以上癥狀。(3)法定傳染病:有1人診斷為法定傳染病。(4)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或其他衛生異常事件。二、衛生突發事件上報時間:發生上述衛生突發事件,在“第一時間”(1小時內)打電話以口頭形式上報教育局、衛生局有關部門,然后根據要求寫出書面報告。三、衛生突發事件上報的內容:(1)衛生突發事件的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2)本單位和相關單位的名稱、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3)目前狀況和緊急處理措施。(4)報告時間和報告人。四、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管理:(1)救治病人: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做好登錄、通知家長。(213、)配合調查: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3)控制事態: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4)保護現場: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必須停止供餐,保留造成或導致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5)必要的情況下及時上報公安、工商等部門。學生傳染病愈返校復課醫學證明查驗制度一、凡在校學生患有傳染病一經病確診,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即刻進行回家治療,不得繼續在校上課。二、一經確診應及時向學校提供相關傳染病證明,留檔保存。三、病愈返校時應提供相關醫院病愈診斷證明,經學校審查后方可進入班級復課。四、學校根據規定做14、好相關記錄。學生健康管理制度一、建立學生健康檔案,每學年對學生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并把檢查情況及時用書面形式告知家長。根據上級要求認真完成各項預防接種工作。二、學校衛生室和各班應定期進行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工作,特別是根據季節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常見病和傳染病預防知識教育。三、廣泛開展形式靈活的健康教育,加強常見病、傳染病、性病及艾滋病的預防與了解。四、加強學生食品衛生的管理,教育學生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掌握預防營養性疾病的基本知識,了解平衡膳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五、科學制定作息時間,充分利用大腦的活動特點,注意用腦衛生,合理安排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六、學校和各班要切實做好學校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工作,定期組織衛生檢查評比活動,使學校環境整潔美觀,學生人人講衛生。七、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兩操,每個科任老師應及時糾正學生坐、立、讀、寫的姿勢及眼保健操的穴位。八、建立預防疾病應急制度。發現學生有病及時讓學生到衛生室就醫,若發現重大疾病或傳染病應在十分鐘內上報學校主要領導。衛生室根據病人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保證病人得到及時科學的治療,防止疾病傳播。九、每周對學校內食堂提供的食品、生活用品等進行檢查。十、應勸告患病學生及時治療,并在家休息,禁止患有發熱等傳染病的學生帶病來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