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校本培訓獎懲學習考勤考核及培訓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4345
2024-09-08
7頁
31KB
1、學校教師校本培訓獎懲學習考勤考核及培訓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校本培訓獎懲管理、學習考勤考核及培訓制度一、校木培訓獎懲管理制度1、參加校本培訓是每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全體教師必須按規定完成相應的培訓內容。2、成立領導小組組長:陳永強副組長:韓澤平成員:全體行政領導、各科教研組長、專業微機老師負責制定、組織實施校木培訓方案和年度培訓計劃。計劃耍有針對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3、校本培訓組織者和實施者必須按照校本培訓方案規定的內容組織培訓活動,并記好筆記,每次有出 勤統計,有過程記載。每學年對教師參加2、校木培訓的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分合格、不合格兩個等次, 無故不參加校本集中培訓三次以上視作不合格。4、校木培訓的考核情況將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評優,職務聘任、晉升的必備條件。5、教師培訓的方式要靈活多樣,切實可行,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對不同層次教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 求,但都應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使教師由逐步實現由初任向勝任轉化,由勝任向骨干轉化,由骨干向知名 轉化,由知名向專家轉化的奮斗冃標。6、做好校木培訓的考核與總結工作。考核耍堅持嚴格、全面的原則;總結中耍肯定成績,發現問題, 對培訓工作進行全而分析,總結經驗,提出改進措施,保證培訓工作沿著正確的軌道健康發展。7、經費保障。學校積極籌措資金,3、加大投入,為順利開展校木培訓提供必耍的物質基礎。8、后勤支持。校本培訓獎懲管理、學習考勤考核及培訓制度校本培訓獎懲管理、學習考勤考核及培訓 制度。后勤為培訓服務,主動、及時提供物質保障。9、繼續教育成績領先者,在評選優、晉職方而,同等條件下優先。10、對不完成繼續教育任務或校木培訓任務者,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更不得晉升高一級職稱。二、校本培訓學習考勤考核制度教師是校本培訓的主導力量,要著重和保護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枳極性和創造性,増強教師職業 信心,積極為教師開展繼續教育校本教研創造條件。要逐步發現和培養一批骨干教師,發揮他們的帶頭作 用,形成目標一致、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的優秀教4、師群體。1、學期初要根據本人實際情況寫好校本培訓自培計劃。2、按時參加校本培訓,及時在簽到冊上簽名。統計學分時以本人簽到為準給予學分。如有特殊情況耍 向負責人請假,否則作曠課處理。事后應補齊有關學習記錄筆記。3、參加培訓耍認真作好筆記,整理資料,統計學分時上交,憑資料給予學分。4、在校外參加培訓,要憑學分卡到負責人處登記學分。5、計算學分耍嚴格按照要求計算。6、學期結束前兩周要做好學分自評,再交教研組考評,最后由考核小組考評。三、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訓制度教研及培訓目標1、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能設計符合學生能力及特點的有層次的導學案,能夠勝任年級 組內及教研組內的集體備課需要,更新知識5、結構和能力結構,使之具有綜合教育的能力和銳意創新的能力。2、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并創出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3、進一步拓寬科學文化視野,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進一步提高理論功底和科研能 力,使之成為學科骨干,為教師的成長和成功鋪設方便之路。培訓以抓師徳、抓教改、抓科研為主要途徑, 引導青年教師拔尖,促進青年教師成名。同吋逐步構建校本培訓模式,形成校本培訓體系,建立校本培訓 機制,使校木培訓逐步科學化、規范化、系列化。校本教研及培訓的主要內容1、內部挖潛,擇木校之能人,訓木校之教師。結合開學初的課改實際,較系統地進行“導學案寫法” 和“教師6、在導學案課堂模式下的角色及其職責”的培訓。2、年級組內集體備課培訓(各備課組長)3、教研組內學科教研:新課標的學習、考試大綱4、建立教師成長檔案相關事宜的培訓5、學校微機教師繼續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繼續對教師進行簡單的幻燈片的制作、課件的制 作、網頁的制作及有效課堂模式教學等培訓,創新教師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6、利用政治學習時間進行師德培訓。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教師的師德培訓,培養一支受學生喜歡、家長 放心、品徳高尚的師資隊伍。培訓方式1、單人講授 學校領導或學科骨干對某項內容的細致解析。2、以學代培大力倡導和鼓勵全校教師以自主學習為主,通過自學不斷更新觀念,強化內在,更新自 己7、的教育教學方法,口覺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學校要廣泛地通過教師自學、學歷達標培訓學習以 及其他有專業特長培訓學習等促進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3、以結對代培 充分發揮新老教師的特點,達到老帶新、新促老、互幫互學、各得其所的目的。對教 師新老結對,學校要有明確的H標、要求,要監替結對培訓的過程,年終進行檢查評估驗收和獎勵。4、以研代培 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教學研究活動。促使教師不斷提高反思、學習、研究的口覺性。要求 教師自主自立積極參加課題研究,人人有奮斗的目標。5、以會代培耍冇計劃冇層次地組織教師參加校內外各級各類學術研討會、專題報告會、經驗交流會、 教學觀摩展示會等,促進教師繼續學習。在校內要組織教師教學經驗交流、課堂教育教學技術展示會等, 讓教師在交流實踐經驗、探索方法、交流成果、學習借鑒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枳極性和創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