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生人身安全保障制度及大課間活動運動安全保障措施.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4538
2024-09-08
9頁
36.54KB
1、XXXX有限公司 XXXX管理制度學校學生人身安全保障制度及大課間活動運動安全保障措施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學校學生人身安全保障制度1.學生在校期間,校門衛要看好校門,學生不得無故出校門。2.任何單位、個人到校找學生都要經過傳達室批準,并由保安或教師派人到教室通知。如有事必須請假離校的,學生持由班主任簽字的假條交給門衛方可。學生生病中途離校必須由家長陪同,持班主任簽名假條交給門衛,方能離校。住宿生離校不能在宿舍就寢的,班主任必須通知宿舍管理員。3.走讀學生有事必須中途離校的,取自行車時要有班主任的批條。42、.任何教師、班主任不得隨意把學生驅逐出教室或校門,如有違反,學校將給予批評。5.任何教師、班主任不得體罰學生。不準歧視個別生理有缺陷和“后進”的學生,所有學生在政治上、人格上一律平等。6.沒有經過德育處的同意,任何人不得把學生從課堂帶走。上課期間,教師要負責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若違反規定導致學生發生意外的,由該教師負主要責任。7.學校任何人無權對學生進行人身搜查、限制人身自由、扣壓身份證或正常書信,更不準私拆他人信件、包裹。8.學校適當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對于有危險的勞動項目不得安排學生參加。 9.全體教職員工都有義務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如遇學生遭受外來人員侵害或對有可能產生不良后果的3、行為視而不見者,學校將給予嚴厲處分。10.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實驗員都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學生擦二樓以上的窗戶玻璃,班主任必須在場,并教育學生注意安全。不準學生用濕抹布擦電器和電器開關。禁止學生隨意動開關、電器。實驗員要在大掃除之前把實驗室的危險品存放好,并在打掃結束后檢查危險品是否完好。體育安全保障制度一、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上體育課必須堅持“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的原則,要充分考慮天氣、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盡量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二、學校每位教職工都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學生的健康和安全,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要立刻給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學生出現傷害事故,要及時給4、予救助。三、學生到校外參加體育考試、體育比賽或其它體育活動,視具體活動內容,必須有學校領導、體育教師、班主任等相關人員帶隊,并事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四、體育組每學期對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進行一次安全檢查,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學校,學校要及時對體育設備、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五、體育教師上體育課要做到: 1、上課集合整隊,記錄考勤;切實加強責任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體質較弱學生、特異體質學生和特體學生。不能上體育課的特質學生必須和班主任溝通。 3、室外課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對服裝、鞋不符合上課要求的學生要求其予以更換。 4、講5、明動作要領,做出動作示范,提出具體要求、注意事項等,并加強安全保護。 5、發現有學生打鬧或做出危險動作,要馬上糾正或制止。 6、下課集合整隊,做簡單講評;若發現學生身體有強烈的不良反應,要及時通知班主任。 六、 如果體育課上,發生學生嘔吐、暈倒、受傷等突發情況應立即采取以下處置措施: 1、迅速通知校醫、班主任(相關領導)和學校領導。 2、校醫對病(傷)學生做出初步診斷及必要的處置,事后要及時做好學生病(傷)情及臨時處置情況的記錄,并上報學校。 3、如果學生病(傷)情況較為嚴重,要立即送往就近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 4、 班主任(相關領導)要及時將學生病(傷)情況通知到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視具體情況6、上報教委相關部門。 5、體育教師事后及時寫出現場情況書面報告,并上交學校。 七、 學校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對學生在體育活動或體育課中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善后處理。 學校大課間活動中學生運動安全保障措施一、學生安全意識及自我防護能力的培養現象:學生在大課間活動過程中,因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識和運動常識,采取不正確的活動方式或錯誤地使用場地、器材,導致自己受傷或傷及他人。 分析: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從心理層面去保證活動的正常進行,自我防護、救治技能的培養是從行動層面去避免或降低運動損傷的程度。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進行自我防護、自救技能的培訓,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認知水平;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身免疫力;7、有助于預防和制止傷害事故的發生;有助于把傷害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救護能力培養及時、到位,能有效提高學校大課間活動的安全系數。對策:第一,把安全教育作為學校維護學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它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第二,把安全教育和自我救護技能培養納入教育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救護能力,促使學生養成安全活動的習慣,防患于未然;第三,學校根據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特點及致因,結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結構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第四,加強學校組織紀律教育。二、項目設置中的安全防范現象:部分學校大課間活動過程中,開設的項目較多,但因為場地、器材限制,學生活動人數眾多,各8、活動項目產生干擾、沖突,進而出現傷害現象。 分析:出現上述運動傷害現象,與學校大課間活動開設的項目直接相關。目前,中小學普遍存在場地小、學生多,人均活動面積遠遠不達標的問題。合理設置運動項目,確保學生安全運動,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活動項目的選擇,應充分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注重項目的健身價值,突出運動項目的健身功能;其次,增加活動項目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再次,考慮場地、器材的限制及項目的可操作性;最后,盡量避免開設具有較大安全隱患的項目。對策:第一,多選擇一些集體性、對抗性小且易于組織的項目。諸如,廣播操、武術操、有氧健身操等項目。第二,多開設一些占地少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健身類項目9、。諸如,各種花樣跳繩、小球類項目和球類游戲、田徑類的走跑結合等。第三,開設球類項目活動時,應適當降低活動的對抗性,多選擇一些基本技術練習和有限制的比賽。如,籃球的運球、投籃,以及各類基本技術的綜合運用練習;排球的墊球、傳球,以及基本技術的綜合運用等。 第四,盡量避免開展一些對抗性強、運動強度較大的項目。如:籃球、足球等的對抗比賽,快速跑等。三、組織過程中的安全防范 現象:學生在前往活動場區過程中,因為時限,往往出現樓道擁堵;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某些運動區域人數過多;學生活動過程中,因場地限制,項目之間存在干擾;諸如此類,造成大課間學生安全活動隱患。分析:合理的大課間活動方案,應包含科學的組織方式。10、地少人多是目前活動組織的一大難題。針對上述現象,聯系學校實際,學校組織大課間活動時,首先應充分分析學校的場地器材資源,在此基礎上設置合適的活動項目和方法,同時確定場地的人數容量;其次,制定合理的進場路線,盡量避免學生入場時出現擁堵現象;再次,盡量避免學生在活動中相互干擾或碰撞,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事故。另外,作為學校層面的群體活動,其組織管理必須集各部門之合力。各部門分工明確、通力合作,才能保障活動的有序開展。因此,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其領導、協調作用,組織好全校性的大型體育活動。對策:第一,制訂科學、合理的活動方案;第二,組織過程要簡單有序、可操作性強、安全系數高;第三,對班主任、體育11、教師作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第四,充分發揮學校各部門的作用,形成合力提高大課間活動的實效;第五,責任到人,到崗到位,確保活動的有序進行,同時,充分發揮學生會的協管作用;第六,體育教師在指導學生運動過程中也應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以便時刻監控學生的活動過程。 四、場地、器材的安全防范現象: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因場地不夠平整或有異物導致絆倒、滑到;因籃球架、框松動導致學生活動時摔傷;因器材檢查、更換不及時導致器材破損傷人等。分析:場地是學校體育活動進行的必要條件,合理布局與利用場地顯得尤為重要。學校開展大課間活動時應特別注意場地的平整度,及時清除小石塊,防止絆腳引起不必要的傷害事故的發生。其次,器材的放置12、要考究。活動過程中器材放置要不影響活動,要減少標志物的擺放,要防止球類器材隨意滾動傷人。另外,器材的檢查要及時。學校運動場區固定設施的牢固程度,如足球門,籃球架、籃球框,排球網架,室外體操健身器材等,同時,應及時更換損耗程度較大的小型運動器械,如羽毛球拍,各類球具等。對策:第一,活動進行前要清除場地硬物、異物,防滑措施要到位(下雨天室外就停開,進行室內活動,室內換鞋或擦干水,地面不要有積水,做到因地制宜);第二,場地安排的人數適宜,按年級教室位置和活動內容確定相對固定活動場地;第三,檢查和維修固定器材,教育學生愛護運動器材,保潔運動場地,及時送還器材;第四,器材的擺放要合理,不影響學生展開活動13、; 第五,思想高度重視、以預防為主,做到器材保護與人員保護相結合。五、學校安全防范制度的建設現象:活動時間集中,學生人數多,場地緊張;學校各種器材(包括學生自制器材和學校舊器材)的利用;以“搞運動”形式開展活動;活動運動量統一性較強,很難做到因人而宜;出現傷害現象,處理不能做到及時、到位。分析:參加活動的學生自身健康水平是否適合某項運動和運動負荷;由于場地和運動器材緊張,學校的破、舊場地和自制器材是否影響運動安全;學校的大課間活動組織形式有沒有安全隱患;出現傷害事故如何及時、有效處理。從學校制度層面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利用制度規范活動的過程,降低學生安全運動的影響因素,合理規避傷害事故的責任,能有效降低學生運動傷害的發生。對策:第一,學校組織學生購買安全保險; 第二,建立和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 第三,制訂學校大課間活動方案,不斷優化組織過程; 第四,制訂學校場地器材管理(包括檢查、維修)制度; 第五,制訂學校陽光體育活動安全緊急預案; 第六,全體參與管理和輔導的領導和教師簽訂安全責任狀。-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