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生健康教學衛生飲用水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4550
2024-09-08
15頁
60.54KB
1、中學學生健康、教學衛生、飲用水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學生健康檢查及健康檔案管理制度第一條 學校學生健康檔案管理,是學校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智體全面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保障學生受教育的權益,明確學校在學生健康管理方面的責任,深化學校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學生在校期間的健康管理,消除安全隱患,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本制度依據的國家法律、教育法規、地方法規、部門規章依次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2、作指導意見、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招生體檢醫學建議書制度等。第三條 本制度適用的學生范圍:我校在校學生。第四條 學校設立由主管校長負責的學生醫療保障管理部門,負責制定服務細則,指導、協調各部門工作,建立相關部門協調管理機制。第五條 體檢分為新生入學體檢、畢業體檢。新生入學體檢、畢業體檢是常規健康體檢。學校按教育部規定對在校學生進行常規健康體檢后,應建立體檢健康檔案。第六條 新生入學體檢時間為入學后第一學期;其余各年級學生體檢由學校統一安排。第七條 新生入學體檢所涉及的與學籍管理的有關異常健康情況,學校必須如實上報有關部門,不得拖延、漏報、瞞報。第八條 新生入學體檢中發現異常3、時,學校應當在有效時間內進行復核,經學校定點醫院診斷不宜在校學習的,學習將疾病診斷及處理建議提交給基礎教育科,由基礎教育科返回意見后,教務處根據規定辦理休學。第九條 學生畢業體檢后,學生健康體檢表交教務處,按規定歸入學生個人檔案。第十條 學生入學后,學校應當建立在校學生個人健康檔案,以寫實的形式記錄學生在校期間體能測試,重大疾病,因病休學、復學情況,體檢資料等內容。第十一條 學生體檢后,學校及時匯總、上報體檢數據給上級主管部門,并對學生存在健康問題進行分析,制定預防措施。晨 檢 制 度為增強學校疾病預防與控制力度,提高師生防病意識,保障師生身體健康,防止各類傳染病的發生,特制定學校學生晨檢制度4、。1、每天早上學生進班后,由班主任作為檢查人負責進行晨檢工作。晨檢主要采取詢問、觀察、觸摸等形式,如發現學生身體不適,特別是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癥狀以及不能確定的其他癥狀時立即通知校長室及學生家長,同時將學生送衛生院進行檢查。2、對未到校的學生,班主任應及時進行電話聯系,問清原因并盡量與學生本人通話,以確定學生的真實情況。如果學生有病要問明病情及去向,如實登記到晨檢統計表上,并做好過程跟蹤了解,直至學生痊愈。 3、班主任填寫好晨檢統計表簽字后8:30前交總務處。做到認真、細致,無遺漏。 4、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及家長宣傳工作,提倡學生之間相互督察。告知學生在家或校外出現發燒、咳嗽、咽痛等流5、感癥狀或其他不明癥狀時不能到校,應盡快報告學校并到醫院診斷治療。 5、病情痊愈,持縣級以上醫院痊愈證明到學校教導處開具返校通知單方可回班上課。因病缺勤病因登記制度 為了保障廣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效防止傳染病疫情在學校的發生,早期發現傳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離,早治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制定本校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1、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2、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學校疫情報告人。3、學校疫情報告人要進行進一步排查,以6、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4、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報告人。5、學校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追查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6、各班主任負責每天班內因病缺課同學的聯系工作,密切關注其健康狀況,學生憑醫療機構痊愈證明方可返校。7、學校疫情報告人對因病缺課情況進行統計,并按要求上報有關部門。8、學校突然出現大量學生不明原因缺課時,要及時上報衛生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新生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及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進7、一步加強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認真執行接種證查驗制度,規范學校內預防接種工作,特制定本制度。1、新學生辦理入學手續時,應要求其家長或監護人必須出示接種證。2、學校班主任負責查對學生各疫苗免疫劑次和標準免疫程序,檢查學生是否完成規定劑次的疫苗接種,并對學生的預防接種情況記錄在花名冊上,接種證交還兒童家長保存。3、當發現無接種證的兒童時,應告知家長到兒童原來接受預防接種的預防接種門診去補辦接種證。暫時難以補辦接種證的,可由原來接受預防接種的預防接種門診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據證明。4、對必須接種而尚未接種的學生要求及時進行補種。學校應主動與當地預防接種門診取得聯系。當地預防接種門診的醫生應盡快到學8、校對登記記錄進行核對,學校負責通知家長去進行接種。5、學校對學生查驗接種證登記和疫苗查漏補種的資料存檔,以備疾控部門和教育部門的檢查。學校飲用水消毒制度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學生飲用水衛生,保障學生的飲水安全,依據食品衛生法、生活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一) 認真執行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堅持滅“四害”等病媒生物防治的常規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飲水安全。(三)對學校飲用水設施進行必要的保養,以確保供水設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學校的供水蓄水池每學期至少進行五次清洗,每年至少采水樣送縣疾控中心檢測一次。師生的飲水機由供9、水方定期進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兩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記錄。所用的凈水劑和消毒劑必須符合衛生要求和有關規定。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和水質情況,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飲用水的干凈和衛生。(四)從事蓄水池和飲水機清洗消毒人員應有有效健康體檢證明,并按清洗消毒規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有有效的衛生許可批件。(五)師生直接飲用的桶裝水必須是標有生產日期和QS認證標志的,并每月向供水方索取檢驗報告,以確保廣大師生用上安全、放心的純凈水。(六)學校在校內醒目位置設置飲水衛生公告欄,告知學生飲水安全須知,包括不宜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一旦發現生活飲用水水質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10、化及水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時,學校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衛生及教育主管部門。(七)注意安全、節約用電。當天工作、學習結束后必須關閉房間所有電源,包括飲水機電源。嚴禁學生自行拆御飲水機,如有故障及時到總務(后勤)處更換。(八)鍋爐房供水設備每學期使用前必須進行排污、清洗。鍋爐房提供教師飲用的開水須保證達到100。(九)飲用水管理工作人員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型肝炎、活動型肺結核以及化膿性、滲出性皮膚病,不得從事飲用水管理工作。(十)學校應制定飲水突發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辦法。并自覺接受當地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和業務指導。二、學校生活飲用水索證制度 (一)采11、購飲用水消毒藥品,必須索取商家的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消毒藥品的檢查合格證復印件.(二)采購所有的飲用水消毒藥品時,須認真仔細查看所購產品的生產日期、生產地址、注冊商標、保質期限、標簽等,禁止采購“三無”和偽劣產品。(三)所有的消毒藥品索證材料需保存好,以備待查。三、學校供、管水人員體檢培訓制度(一)供、管水人員須參加基礎衛生培訓、持有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健康證時效為一年。(二)供、管水人員辦理健康證須統一組織在指定地點進行體檢。(三)體檢不合格的供、管水人員(如發現有傳染病患者或健康帶菌者)應立即時調離工作崗位,體檢不合格的人員,不予從事該工作。(四)供、管水人員在健康證即將失效前10天,由學12、校食品衛生管理員統一組織供、管水人員體檢辦證。(五)學校食品衛生管理員須每天對供、管水人員個人健康、衛生情況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六)待聘供、管水人員須在健康證辦理處進行初步的衛生知識培訓。(七)新員工須經崗前紀律、安全、衛生培訓后方可上崗;如因特殊事由未能參加崗前培訓的,學校應另行安排時間為其進行“補課”。(八)每年對供、管水人員進行兩次以上系統的飲用水衛生知識培訓,并至少保障每年有一次由衛生監督部門指導的培訓。(九)待聘供、管水人員參加崗前培訓后,經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上崗,直到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工作。四、學校清洗消毒制度(一)對學校飲用水設施進行必要的保養,以確保供水設施的完13、好正常使用。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二)師生的飲水機由供水方定期進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兩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記錄。(三)學校供水蓄水池每學期至少進行五次清洗、消毒,并做好定期消毒記錄。所用的凈水劑和消毒劑必須符合衛生要求和有關規定。(四)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和水質情況,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飲用水的干凈和衛生。教學衛生制度l、學生每日在校學習時間(包括自習)不超過6小時。2、學生每日課外作業量:一年級不布置課外作業,二、三年級不超過30分鐘,四年級不超過45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一小時。3、教學內容方法要適合學生生理發育水平和年齡特點,多用直觀教具和形象14、教法,語言簡潔清晰,語氣和藹,教師板書工整、清晰、規范,演示圖形要大而清楚,左右兼顧,印刷品字跡、圖表要清楚。4、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5、教室采光好,每個教室不少于4盞日光燈。6、黑板光滑平整,保證無反光,無裂縫。7、課桌椅根據學生身高配套,第一排課桌椅的前緣距離黑板不少于2米。8、教師要按時上課,遵循兒童身心、心理發展規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時間,不拖堂,課堂作業課內完成。9、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腰板直,坐端正,做到“三個一”,即眼離書本一尺,身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10、每日做好兩次眼保健操,教育學生注意用眼衛生。、認真上好體育課,形式多樣,要根據不同年齡、體質情況15、提出不同要求。要積極創造條件,完善體育場地建設和器材添置。該項工作要符合衛生和安全要求。防止事故發生。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學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組,并貫徹落實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等有關部門關于健康教育的各項工作要求。并結合學校師生健康狀況及各時期防病工作重點制定和實施健康教育工作計劃。2、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由健康教育小組主管;學校全體師生、其他員工有參與和配合執行各項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責任和義務。配備1名以上專(兼)職健康教育人員3、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包括健康體檢和隨訪制度、健康信息傳播制度、健康環境促進制度等。4、學校實行健康體檢和隨訪制度。至少每2年對全體學生、教職工進行健康16、普查,建立健康檔案并科學管理。對存在健康缺陷或疾病的學生、教職工進行跟蹤隨訪,督促他們盡早矯正和診治。主要由校醫務室或(或總務處、行政辦公室、后勤處等)負責。5、學校要結合師生健康狀況及各時期防病工作重點,通過課內外教育活動,利用宣傳欄、視頻、廣播、幻燈片、讀物、報刊、雜志等載體,定期向師生傳授身心發育發展知識和傳染病、學生常見病、食品衛生與營養、慢性疾病預防、安全與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并做好健康教育檔案工作。同時,要通過參與式、體驗式的各種活動,讓師生掌握各種維護自身健康的生活技能。6、每學期要對學校環境噪聲,室內空氣質量、采光、照明,黑板、課桌椅的設置按國家有關標準進行定期檢查監測。要按能滿17、足師生需要的原則設置足夠的廁所和洗手設施,并定期清潔消毒。7、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等文件精神。8、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領導機構,成立領導小組。9、校領導掌握學校整體健康教育工作情況,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定期向領導匯報工作,領導小組定期例會。10、校醫和學校領導每學期都要聽健康教育課。11、每學期初要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學期末要有健康教育工作總結。12、健康教育工作要規范化、檔案化、微機化管理。13、健康教育教師位專職教師或校醫擔任,并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14、保證健康教育課的開課率,課表中安排的健康教育課不能被隨意占用。15、每學期對學生的健康教育知識、態度、行為進行一次考18、核。16、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咨詢室。17、把健康教育課納入到學校教學計劃的日程之中,定期召開會議。18、按時上好健康教育課,有教學計劃和教案,期末有考核成績。19、定期出衛生宣傳板報,宣傳內容要有記錄。20、做好學校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使常見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2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傳染病的發生。22、對學校發生的傳染病要“管起來”,及時上報有關部門領導。同時尊醫囑對患者隔離或休學。23、教育學生不吸煙,不酗酒,遠離毒品。校園垃圾處理制度校園垃圾,作為生活在校園里的師生自身產生的垃圾,雖然比較單一,但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學校的環境,而且還會產生一定的污染。針對學校的實際19、情況,制定了本制度。 在當今社會,環保意識越來越濃厚,合理的處理垃圾和促進環保對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學校要加強這方面的宣傳,讓師生充分了解其重要性。 一、按照衛生管理制度切實做好每日日常衛生保潔,同時做好垃圾分類,建立分類方法。 二、各班、各辦公室設置收集箱,標明“回收”、“不可回收”標志。校園內設置分類回收垃圾箱。三、各班、各辦公室垃圾分類回收,并有明顯標志。 四、學??倓仗幵O置不可回收垃圾箱,各班各辦公室每天定時將不可回收垃圾統一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箱。五、各班、各辦公室在每周五中午統一將本班、本辦公室收集的可回收物品統一交到學校指定地方,然后賣給廢品回收站,作學校綠色環保行動基金使用。 20、六、學校與村環衛所簽訂協議,每周定時來校清理不可回收垃圾。 七、學校實驗室、醫務室等垃圾另作處理,并按照相應處理制度執行,保證垃圾處理安全、環保。編號分類代表種類回收步驟注意事項一1、廢紙類2、紙容器類1、白紙、混合紙、報紙、牛皮紙類2、紙杯、紙餐盒等1、除去塑膠封面、釘針2、鋪平、疊好3、紙容器洗凈疊好1、油墨紙、衛生紙不回收二1、鋁箔包2、牛奶紙盒1、各種飲料2、光明牛奶等1、去除吸管、膠膜2、清洗3、盡可能壓扁三塑膠瓶優酪乳、酸奶、洗發乳等清洗四塑料瓶礦泉水、可樂等清洗、壓扁注意安全五鋁罐一些碳酸飲料罐清洗、壓扁注意安全六鐵罐殺蟲劑等略為清洗七塑料袋統一收集八其他類1、損壞勞動工具2、大21、型廢棄物3、燈泡、燈管4、教具、學具不可回收:塑料軟管、果皮、各種筆類、光盤、錄影帶、軟盤、旅行袋、球類等。學校飲用水管理制度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飲用水衛生,保障學生的飲水安全,依據生活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一) 認真執行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堅持滅“四害”等病媒生物防治的常規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飲水安全。(二)學校學生生活飲用水及桶裝水,應經縣疾控中心水源水質監測合格后,方可作為供水水源。(三)對學校飲用水設施進行必要的保養,以確保供水設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師生的飲水機由供水方定期進行清洗、消毒,夏季22、每月一次,冬季每兩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記錄。所用的凈水劑和消毒劑必須符合衛生要求和有關規定。經常觀察飲水設施內外部的衛生和水質情況,及時清除污垢,保證師生飲用水的干凈和衛生。(四)師生直接飲用的桶裝水必須是標有生產日期和QS認證標志的,并每月向供水方索取檢驗報告,以確保廣大師生用上安全、放心的純凈水。(五)學校在校內醒目位置設置飲水衛生公告欄,告知學生飲水安全須知,包括不宜飲用生水、提倡喝開水,一旦發現生活飲用水水質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及水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時,學校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衛生及教育主管部門。(七)注意安全、節約用電。當天工作、學習結束后必須關閉房間所有電源,包23、括飲水機電源。嚴禁學生自行拆御飲水機,如有故障及時到總務處更換。(八)鍋爐房供水設備每學期使用前必須進行排污、清洗。鍋爐房提供師生飲用的開水須保證達到100。確保學生安全。(九)飲用水管理工作人員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型肝炎、活動型肺結核以及化膿性、滲出性皮膚病,不得從事飲用水管理工作。(十)制定飲水突發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辦法。并自覺接受當地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和業務指導。公共廁所管理制度一、學校公共廁所(盥洗室)必須切實加強管理,落實專人負責清潔衛生和設施維護工作。二、公共廁所(盥洗室)應每天打掃二次,保持地面、便槽、洗水池內無垃圾雜物。逢衛生大掃除,安排班級學生打掃,重點清除墻面、門窗灰塵、污垢。 三、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大小便、不亂涂亂畫、不亂扔便紙。四、公共廁所(盥洗室)應確保正常供水,在頻繁使用時段,水沖式廁所要保持間歇沖水,防止糞便堆積、外溢。五、每周兩次以上對公共廁所(盥洗室)進行消毒除臭處理。蒼蠅、蚊蟲孳生季節積極采取滅殺措施。要做好通風、采光、清除異味。六、經常檢查公共廁所(盥洗室)供水和水沖設施,發現損壞及時維修。定期清理化糞池和出口通道,保證暢通無堵塞。七、師生要文明入廁,愛護公共廁所(盥洗室)設施,講究清潔衛生,洗手和沖洗后要關緊水龍頭,要節約用水。大小便要入槽,便后要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拋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