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全員育人導師評價制度及實施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4720
2024-09-08
10頁
42.07KB
1、中學全員育人導師評價制度及實施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切實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滿足學生成長的個性的需求,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學校育人體系,學校決定試行開展“全員育人導師制”活動。現制訂如下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按照對學生“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學習輔導”的總體要求,堅持“人本關愛,因材施教”,動員多方力量2、,整合多種教育資源,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整體成長,狠抓細節管理,發揮情感教育的力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做到思想教育與知識傳授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相結合,嚴格管理與言傳身教相結合,積極探索學校德育工作管理新模式,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二、目的意義:1、拓寬德育的實施途徑,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學校德育管理,實施個別教育,初步形成學校“全員育人”的局面。2、發揮教師對學生的親和力,深入學生心靈深處,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創新一種個性化、親情化的“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3、“讓學生成長,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促進學校更3、好更快地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學校。三、實施步驟:學校建立工作機制,加強過程管理,注重工作實效。1、組織領導。學校成立“全員育人導師制”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指導全校育人導師制工作的實施、評估工作。德育處和少先隊大隊部具體負責實施的日常工作,做到分工負責,目標明確,責任到人。組 長:副組長:成 員: 2、宣傳發動。召開全體教師會議,組織學習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分析當今學生弱勢的根本原因,提高認識,說明活動意義。要求全體教師充分認識全員育人導師制對學校科學管理、促進學生主動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3、摸底調查。(1)調查并確定能夠勝任導師的教師。(2)以班級為單位,調查需要受導的學生及輔導的主要4、內容(學習、道德、行為、心理等);受導學生名單由各班主任提供并填寫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主要針對行為有偏差、家庭教育不良、心理有障礙、學習有困難、個性發展有特殊要求的學生為“全員育人導師制”的實驗對象。四、工作職責:育人導師是學生樹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學生思想成長的培育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是學生全面發展的輔導員。因此,每位導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工作職責。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2、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檢查和督促學生的行為習慣。3、教育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努力提高學習5、成績。4、幫助學生解決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學生心理上的醫生,生活中的益友。5、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積極爭取家長在教育學生方面的支持。五、工作制度:1、檔案制度。為每位受導學生建立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家庭詳細情況、學生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和學業跟蹤檔案等,建立受導學生成長的檔案袋,記錄受導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2、家訪聯系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訪、電話聯系制度,每月至少與受導學生家長聯系一次,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幫助和指導家長改進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求教育方法。3、談心和匯報制度。導師每月至少一次與學生個別談心,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在學習方法、生活、6、行為等方面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六、獎勵制度:1、學校每學期對導師的工作情況進行一次考核評價,每學年評出若干名“校級優秀學生導師”,并享受校級綜合榮譽。2、學校根據對導師的考核情況記入教師考核和教師業務檔案。中學全員育人導師制度一、指導思想面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和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了加強我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營造優美的育人氛圍,樹立良好的校風,抓出實效,構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務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機制,針對目前學校生源實際狀況和7、教育學生難度增大等問題,與時俱進,改進創新,制定全員育人導師制度。目的是引導廣大教職工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確任務,加強管理,落實學校辦學目標,推進我校爭辦示范校進程。該方案采取定人、定時、定標的方法,面向全體,側重后進生,對教育對象實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納入學校目標管理系統。二、具體內容1、全員育人導師制全員育人導師制,就是在教務處、德育處和年級組的統一組織下根據學生的學科學習實際、思想狀況以及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在學生和教師間進行雙向選擇的基礎上,經必要的調整后,使每個教師成為3名學生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導師。學校通過導師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強化導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促8、使教師從辦公室自覺主動地走到學生中間,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學習指導和生活引導,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全面地發展。“德育導師制”是學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補充。具體說就是在“整體、合作、優化”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將學校班級德育的諸多目標、諸多任務分解到擔任“導師”的任課老師身上。導師依據“用心溝通,以德樹德;竭誠交流,以情動情;刻意磨練,以志礪志;修身垂范,以行導行”的育人原則,既教書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導,從而形成整體合作、優化班級管理教師群的一種班級管理模式。針對以往教師育人目標難以落實以及學校實施“分層教學”后學生動態流動、班級管理難度增大的問題,學校提出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實施導師制,使9、所有教師都成為學生的導師,不僅有效地彌補了班主任難以深入到每一個學生中的缺陷,而且順應了個性化教育的發展趨勢,使教師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也使教書育人有了制度上的保證。導師育人制,即強化“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機制和重內容、重方法、重實效的原則,使全體教師認識到德育不是光靠專職教師上課或班主任管一管就能解決問題,而是必須依靠全體任課教師的共同努力,齊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實效。三、具體辦法第一、每學年教務處向各年級組提供各年級課任教師名單,由年級組長統一協調,征求班主任意見,各任課教師根據各班實際及本人任教班級,按照年級統一安排,分別選定1名困難學生,進行“學習扶貧”、“思想扶貧10、”;選定4名優秀學生,進行“學習排雷”、“心理解惑”。第二、每名導師帶3名學生,兩周至少與學生談心一次,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在學習時間、學習方法等方面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第三、建立指導學生成長的檔案袋,記錄所帶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點,對癥下藥,制訂學生的改進和發展目標并指導其完成。第四、每月與學生家長聯系一次,建立家長聯系本,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幫助和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持。第五、學校成立了以班主任為核心、任課教師為成員的導師組,在學習、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第六、導師與班主任要及時溝通、匯報,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11、況。導師遇到特殊案例、問題可要求年級組長在本年級進行“會診”,制定教育方案,建立特殊案例、問題“會診”制度。第七、各年級組建立導師工作記錄袋,記錄師生活動的全過程。第八、為確保該方案的落實,教育處制定相應量化考核方案,通過導師過程材料、班主任年級組長評價、學生思想進步學業成績、家長滿意程度等項目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體現在每個教師手冊上,教學處把該工作納入年度評優工作中去。實施辦法突出“有計劃、有記錄、有過程、有實效。”建立完整的導師制工作制度,包括檔案制度、家長聯絡制度、談心與匯報制度和特殊案例“會診”制度等。德育導師制工作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改變以往任課教師只管教、不管導的狀況,使任12、課教師的育人責任明確,真正落實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時該項工作也是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的有力措施之一;有助于改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感情;增強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滿意度。學校的每一名教師都承擔著育人的責任。每個導師都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工作的針對性,提高實效。青年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與學生近距離的優勢,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中老年教師要不斷調整心態,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貼近學生,使學生在得到智慧啟迪的同時得到更多的人生啟迪,獲得做人與做學問的雙豐收。學校將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此項工作的透明度,開展導師與小組成員的互動及交流活動。2、首遇責任制首遇責任制,就是要求所有13、教職員工,在校內外遇上學生權益受侵犯的,或學生違紀、惹事的,都有責任及時制止、當面教育,并將事情經過及處理結果及時上報年級組或教育處。對于突出的典型案例在教育研討會上交流,對優秀的教育人員進行表彰與獎勵。3、課堂突發事件處理原則及程序原則:第一、堅持對一般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如說話、睡覺等)采取暗示、提醒辦法處理。第二、堅持對嚴重干擾正常課堂秩序事件(如學生打架、病倒等)采取及時處理的原則。堅持先上課后解決問題的原則。尤其是初中九年義務教育,不允許隨便剝奪孩子上課的權力。在課堂避免與學生正面沖突,必要時可采取冷處理辦法,保證課堂教學按計劃實施,課上學生的問題課下解決。程序:第一、病倒同學及時通14、知班主任或年級組長告知監護人,及時送衛生院救助。第二、對嚴重干擾課堂教學的學生送至班主任或年級組長處批評教育,如班主任、年級組長不在辦公室送至教育處進行批評教育。由任課教師及時通知該生導師,進行談話教育,導師負責及時通知監護人該生在學校的表現,請家長支持學校的教育工作。同時應反映在課堂常規評比表上。對課堂突發事件處理原則及程序作了明確規定,幫助教師以理智的心態應對課堂突發事件,以正確的方式處理突發事件,以有效的途徑確保課堂教學質量。4、教師值周制由于學校規模大,學生多,建立年級教師值周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防止突發事件發生的有力措施。由年級組統一安排,每天有一名本年級教師,負責對本年級學生中午、放15、學后至靜校管理,重點是巡視,發現學生問題及時糾正處理,解決學校中午午休及放學后教育教學秩序難以保證的問題。中學全員育人導師制評價制度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體現“平等、尊重、關愛”的育人原則,構建“全員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德育工作體系,幫助廣大教師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真正做到“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為此我校結合上級文件精神開展“全員育人導師制”工作制度。為使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讓每個受教育者享受到同等的關愛和尊重,特制訂如下考核方案。一16、明確職責。育人導師是學生樹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學生思想成長的培育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是學生全面發展的輔導員。因此,每位導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工作職責。(1)對受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保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學校、愛生活,愛學習,培養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質,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爭做遵紀守法,明禮誠信的好學生。(2)教育受導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輔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努力提高學習成績。(3)關心受導學生課外生活,指導學生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興趣和個性特長。(4)協助學校、班主任17、對受導學生進行安全、衛生、文明禮儀等方面的教育。(5)經常與受導學生家長取得聯系,積極爭取家長在教育學生方面的支持。(6)與班主任及其他任課教師要經常溝通交流,并對受導學生的操行品德及評定提出意見和建議。(7)每位導師應為學生作好有關成長檔案記錄,如活動記錄、談心記錄、家訪記錄等,注意積累素材并撰寫成功的育人案例,每一期至少一篇。二、建立制度。(1)摸底調查,建立檔案。調查各班需要導師輔導的各類問題學生,為他們建立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家庭詳細情況、學生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和學生跟蹤檔案等,記錄受導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措施。(2)家訪聯系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訪、電話聯系18、制度。每學期至少與受導學生家長聯系一次,每位導師必須對受導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對其家庭情況進行簡要分析,密切與家長聯系,共同探索有利于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有效方法,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幫助和指導家長改進家庭教育方法。(3)談心和匯報制度。導師堅持每學期至少與學生個別談心二次,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在學習方法、生活、行為等方面幫助其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同時要求受導學生每月向“導師”匯報生活、學習情況。建立導師工作手冊,記錄師生活動全過程。(4)“全員育人導師制”領導小組不定期舉行導師、受導學生座談會、聽取導師育人情況匯報。三、考核細則。1、認真填寫好受導學生的成長檔案。(每位受導生記1分19、,共計2分)2、對受導學生的家訪作好記錄,每學期對每個受導學生上門家訪不少于1次。(上門家訪每次記2分,封頂6分。)3、做好受導學生的談心記錄,要有學生談心后的認識反饋。全學期每位導師對受導學生談心不少于2次,談心一次記1分,封頂5分。4、認真寫好家訪散記,每學期不少于1篇。(每篇散記字數250字左右,每篇記4分,封頂8分。)5、教育案例分析或育人論文,每學期1篇。(案例或論文字數500-2000,500字以上記5分,1000字以上記7.5分,1500字以上記10分,2000字以上記12.5分。)6、受導學生和家長對導師的評價。(有書面材料反映,每位記2.5分,封頂5分。)7、期末寫好育人小結。(記3分)8、受導學生如有特別明顯的進步,另加分幅度不低于5分。9、案例、家訪散記、德育論文如被市級以上錄用或獲獎,按獎懲制度另加分。10、創新育人渠道,如在育人過程中有創新的做法或亮點則酌情加分。備注:以上考核細則解釋權在校長室、政教處,本考核細則公布之日起實施。 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