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附活動登記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4899
2024-09-08
11頁
100.04KB
1、中心小學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附活動登記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制度建立宗旨1. 適應形勢需要。新一輪課程改革,需要校本教研作為實施基礎;2. 適應學校需要。學校要持續性發展,要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要適應社會,必須進行有自己特色的校本研究。3. 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新課程的實施,教育教學出現了許多始料未及的問題,需要學校校本教研來解決,來推動。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4. 適應教師本人需要。社會的飛速發展,需要高素質人才;教育的日新月異,當然也需要與時俱進的教師。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師研究能力的發展,自我2、發展、自我創新,形成新的學校文化,新的教師隊伍??傊?,促進學校學習型組織建設,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是必然二、 組織機構1、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校本研究業務組組長: 副組長:主要組員 : (校本教研評價與獎勵管理) (教師研究課題的管理) (各學科校本教研活動的組織管理) (校本培訓的校務管理及資料收集) (交流、展示等活動的組織管理) (校本培訓、網絡資源管理)研究成員: 全體教師2、建立校本教研網絡。為使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順利開展,學校建立以教研室、學科教研組、備課組、教師組成的四級校本教研網絡。三、 研究內容:1、 本校特色活動研究2、 不斷改進教學研究3、 學生健康成長研究4、 學3、校組織管理研究四、 實施措施A:明確責任分工1、 校長-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校長及領導成員是學校教學研究的身體力行者,要分包學科或課題,要聽課評課,要參加活動、,要指導教研,并幫助教師解決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和經費保障,要建立校本教研的激勵機制,激發和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 教研室-校本教研工作的具體責任部門。教研主任是主要責任人,負責制定教研常規管理制度,計劃并具體落實、檢查教研活動,以保證教研效果。3、 學科組-校本教研工作的具體實施部門。以學校教學工作的特點,依次設置語文、數學、英語、音美、體育、科學等學科教研組、備課組,又交叉設置校本課程4、綜合實踐活動等適應新課程的綜合教研組,以及跨學科教研協作組,以加強教師、學科之間的溝通和整合。4、 個體教師-校本教研的確切參與者,研究的主體每學年初,每位教師制定理論學習計劃,有具體的學習內容、學習形式和學習時間表。每學年,學校為每位教師訂閱一份教學業務雜志,并在辦公室交流傳閱。每學期,每位教師要提交一份學習筆記、一篇理論學習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的教學反思。教師每學期上一節校級以上(包括校級)研討課,每單元撰寫一篇課后反思,每月提供一個問題(每周向同年級同學科教研組或備課組提供一個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值得探討的問題),每次考試后提交一份試卷分析報告。B:措施具體到位1、健全集體備課制度。 落5、實師師互動的集體備課制度,備課組活動做到“三定”:即定時、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發揮集體優勢,每周集體備課1次,共同商討優秀的教學設計,共同開發優質的課件、教具,共同研究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共同確立課題實施策略。在集體備課中注重以下問題的探索。 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教學程序要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基本按“感受新知建構新知運用新知拓展新知”四個環節設計。 運用教學方法必須做到三個符合:符合教學目的和任務;符合學科性質、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實際情況。使方法利于發揮教與學的積極性、互動性,特別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單元備課的基礎上,寫好互動教案。教案重在把準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在落實6、“雙基”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具體做到“六備”: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情況、備反思。2、 建立校本培訓制度。校本培訓分兩項內容:一為理論培訓,二是業務培訓。專家引領成為理論培訓的主要手段。專業人員、專家參與、引領,是校本教研的理論支持。如果沒有他們,校本研究就會在同一水平上重復,就后邁不開實質性的步伐,甚至會停滯不前。因此,學校要發揮科研人員、教研人員、大學教授、學術專家的專業引領作用,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聘請他們進課堂,為課改實驗把脈、會診,解決課改疑難問題,努力為教師提供理念服務、信息服務和案例服務。每學期至少一次。理論講座、走出去培訓學習、聽專7、家評課、議課。 業務培訓也是校本教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衫帽拘9歉山處熧Y源,定時定地,部分或整體進行培訓。并將教師參加教研培訓計入繼續學習學時,教研工作,當然包括校本培訓,開展如何將作為科組及個人評優、評先的重要條件,通過扎實地培訓,使全體教師在理論與業務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順利進行校本教研。3、 建立良性的讀書制度。讀書沉淀智慧,讀書使人美麗,讀書是種略帶憂傷的享受。把讀書當作自己生活的一種精神寄托,他能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們規定每位教師每學期讀教學理論專著,教學故事,教學案例,教學散文,教學反思等,但不管怎樣,都必須要求寫出讀書筆記,進行讀書匯報會。同時,我們把讀書8、的范圍擴大到讀影相資料,如教學電影,教學錄象上。4、 建立推門聽課制度與課后反思制度。課堂是實施教學方法的主戰場,是學生傳授知識的陣地,是檢查教育教學效果的主營地。校本教研成功與否,課堂上能得到檢驗。因此,作為校長,學校領導,時刻有權利,有業務推門聽課,作為一名教師,有義務接受推門聽課。不僅如此,聽課后的評課要及時跟上?;ピu、自評等,教學反思要跟上。自我反思,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后反思,經驗加反思就能使自己的專業化得到成長。5、 建立同伴互助制度。特別是要發揮骨干教師的“扶、幫、帶”作用,“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等,在互助中學習,在互助中成長。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以促進教師的9、專業成長。6、 建立多元的評價制度。A、 對教師的培訓情況評價;B、 對教師的教研情況評價;C、 對教師的上課情況評價;D、 對教師的校本研究的評價;E、 對教師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的評價。以上評價都以等級分數作量化。全優5分,不參加1分,參與中等得3分,其余略差、略好分別為2分,4分。所得總分全放入教師成長記錄袋,作為全年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數值。五、運行操作 1、加強組織管理。校長領導全校研究活動。通過研究促使實現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提高。2、加強教學教研管理。教研室,教導處組織各科教師不斷研究和改進課堂教學,實驗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3、加強校務管理。結合本職職務10、組織開展研究活動。 4、開發校本課程。依據學校已有的硬件與軟件資源,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社區資源,開設合乎學校持續性發展需要的校本課程。5、作好校本小課題的研究。校本教研的最大特點是以校為本。教師是研究的主體;學校內各項工作實際,如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問題是研究的內容及基本對象;研究的結果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為我所用,提高效率。所以,“問題即課題”。在學校大課題背景下,每位教師都可以圍繞它做服務于教學的子課題研究。課題的規劃、立項、開題、研究過程管理、結題、驗收、檔案管理均由教研室與教研組負責完成。6、制定周密而又切實可行的計劃每學年初,每位教師制定理論學習計劃,有具體的學習內容、學習形11、式和學習時間表。每學年,學校為每位教師訂閱一份教學業務雜志,并在辦公室交流傳閱。每學期,每位教師要提交一份學習筆記、一篇理論學習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的教學反思。教師每學期上一節校級以上(包括校級)研討課,每單元撰寫一篇課后反思,每月提供一個問題(每周向同年級同學科教研組或備課組提供一個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值得探討的問題),每次考試后提交一份試卷分析報告。7、發揮網絡優勢。教研室和教研組還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環境建立網上教學論壇、教育博克、個人主頁,建立學科專題網站等,拓展教學研究的時間和空間。8、加強同伴交流。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教學經驗交流會,由教研室負責出3-5期教學經驗交流材料,以促12、進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共享,促進共同提高和進步。9、加大評價力度。每學年評選一次校本教研優秀教研組,校本教研先進個人,校本教研優秀課題,對校本教研的優秀成果(論文、課件、教具等)也要予以獎勵。附1:中心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登記表附2:中心小學評課反思記錄表附3:中心小學校級課題申報表附4:中心小學校本教研獎勵條例部門學科時間地點學時數參加人員(簽到)請假人員缺席人員中心發言人記錄人主要內容或中心議題活動記錄附1: 中心小學_至_學年第_學期校本教研登記表附2: 中心小學評課反思記錄表研究課課題授課班級授課教師評課教師反思時間個人觀察分析結果本課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為什么?怎樣借鑒?本課有哪些不足13、的地方?為什么?怎樣改進? 集體交流與討論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討論中形成的共識: 討論中的分歧:反思對分歧的問題,你支持哪些觀點?有沒有新的證據?對方的觀點對你有何啟發?對方的證據有何缺點?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你的收獲是什么? 附3: 小學校級課題申報表課題名稱負責人姓名 性別 學 歷專業職稱 出生年月 研究專長課題組主要成員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學歷研究專長課題研究實施計劃預期研究成果序號成果名稱成果形式承擔人預計完成時間123學校審批意見附4: 中心小學校本教研獎勵條例一、 總則1、 為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及管理的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制定本條例。2、 本條例適用于14、中小學全體在編在崗和雇傭在崗的教職工。凡在教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或為學校的教學研究工作及發展作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均在獎勵范圍。二、 獎勵條件(一)先進個人條件1、 積極參加校本教研活動,熱心校本教研工作,自覺完成各項任務;2、 承擔校級以上(含校級)的研究課題并取得成果。3、 積極撰寫教學研究論文并獲獎或發表,研究成果突出,專業成長快。(二)先進集體條件1、 學科教研組每學期均有符合本組實際的校本教研計劃,目標、任務明確并落實。2、 能按計劃完成校本教研任務,措施得力,分工明確,責任落實,組內經常開展活動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圍。3、 本組人人參與研究,積極性高,組內每位教師的專業水平都不同程度得到發展。4、 校本教研物化成果數量多,質量高,居各教研組前三名者。三、 獎勵項目及辦法1、 先進集體及個人每學期評選一次,頒發獎狀,或根據學校情況頒發獎金。2、 成果獎勵項目及金額(單位:元):(參見南園小學貢獻獎勵制度)項目等級級別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校級優秀課例(課堂教學)一等二等三等優秀論文一等二等三等發表論文優秀課題科研成果
表格合同
上傳時間:2021-02-12
10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