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規章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5041
2024-09-08
6頁
21.50KB
1、小學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小學傳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市、縣衛生局、教育局的有關規定要求,為預防學校傳染病的發生、流行,保障師生健康,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一、部門職責1、加強領導,落實傳染病管理責任制,建立校長責任制。保證傳染病防治的必要經費,按照衛生部門和教委要求,組織校內各項傳染病防治措施落實。2、學校設立專職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制定專人(學校醫務室校醫)具體負責本校傳染病疫情收集、報告、學生健康晨檢或巡查、學生健康教育、校內食堂、飲水衛生檢查、免疫預防2、等傳染病防治工作。3、學校應主動與所在地衛生防疫部門加強溝通,接受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所在地衛生防疫部門的技術指導、培訓、督導檢查等工作。4、發生疫情后應協助與配合當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醫療機構開展調查、病人救治、控制措施落實等工作。二、傳染病疫情報告(一)報告病種1、法定報告的甲類和按照甲類控制的乙類傳染病學校內發現甲類(霍亂、鼠疫)傳染病疑似或確診的散發病例,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確診散發病例。2、法定報告的乙、丙類傳染?。?)呼吸道傳染病。學校內在疾病最長潛伏期內發生麻疹2例及以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3例及以上,丙類傳染病中流行性感冒、風疹、流3、行性腮腺炎10例以上。(2)腸道傳染病。學校內在疾病最長潛伏期內發生急性病毒性肝炎、傷寒、副傷寒5例及以上、痢疾及丙類腸道傳染病10例及以上。3、非法定報告的傳染病。學校班級內出現集聚性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傳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應立即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4、發熱事件。同一班級內在近3天內突然出現有5例以上的體溫大于38度,并伴有頭痛、咽痛、肌肉酸痛等類流感癥狀的病人應向學校保健教師報告;同一學校內在近3天內突然出現有3例以上的體溫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類流感癥狀的病人應立即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5、食源性疾病學校在短期內發生因4、食品原因引起的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有發熱癥狀的病人10例及以上,應立即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二)報告要求1、學校校長、老師以及教育行政部門分管領導為傳染病信息報告的責任人。學校指定專人(校醫)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應建立相關工作制度和傳染病報告登記簿(附件),加強對師生健康情況晨檢或巡查,及時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及時報告。2、學校師生中一旦發現有上述情況的,學校保健教師應做好學校傳染病病人登記,在第一時間內以電話和網絡形式報縣教育局辦公室或體衛科藝科,同時報告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校醫院或保健科的臨床醫生診斷為法定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應立即電話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報告,同時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在2小時內傳真至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同時報縣教育局辦公室或體衛科藝科。3、發現學校內上述傳染病暴發或流行、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集體性發熱事件和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傳染病暴發疫情應立即電話向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做好新續發病人的動態報告。三、傳染病預防1、學校應認真執行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做好對新生的預防接種憑證入學,配合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所在地的社縣衛生服務中心做好相關疫苗免疫接種、傳染病監測等工作。2、學校每年應撥出一定比例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專項經費,用于學校腸道、呼吸道傳染病暴發疫情的6、應急預防控制,包括應急藥物儲備、疫苗儲備、消毒藥械以及現場疫情控制等。3、每年組織對校內從事飲食、飲水、保育行業人員定期體檢,發現屬法律規定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應及時調離崗位。4、加強對學校內食堂衛生工作管理,建立規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過程中交叉污染。做好師生飲水衛生、確保提供師生安全、衛生、合格的食品與飲用水。做好校內糞便管理和蒼蠅、蚊蟲等媒介昆蟲消殺滅工作。5、做好對學生健康查檢和巡查,進行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的健康教育。四、傳染病疫情調查處理1、發現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做好登記;配合協助社縣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做好病人的流行病調查;根據疾控專業人員劃定的密切接觸者協助做好每天醫學觀察,做好宣傳教育、飲食、飲水衛生等控制措施。2、發現傳染病暴發疫情、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衛生部門指導下及時護送病人就醫治療;對現場予以保護;如認為屬共同食用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引起的,應暫停供應,并保留污染食品或水;同時積極配合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調查、樣品采集、消毒等工作;按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確定的密切接觸者協助做好醫學觀察、預防性服藥及應急接種;做好學校內衛生宣教、飲水飲食衛生和學生健康狀況的晨檢或巡查;根據控制疫情需要和疾控機構提出的暫停集體活動、停課、停學等緊急措施,經主管教育部門和當地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