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檔案管理制度立卷歸檔分類等.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5082
2024-09-08
12頁
32.54KB
1、學校檔案管理制度(立卷、歸檔、分類等)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檔案是學校工作和教育教學活動的真實記錄和歷史反映,學校各部門在教育教學及其它各項工作中形成的各類檔案,應由學校檔案室集中統一管理。加強學校檔案的科學管理,逐步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學校檔案室是學校的內設機構,由學校行政校長分管,日常工作由校長辦公室、教務處具體領導。檔案室負責統一管理全校的黨群類、行政類、教育教學類、基建類、聲象類、設備類、榮譽實物類的所有檔案。一、學校檔案室的基本任務1、結合學校實際,建立健全學校檔案2、管理制度和各類材料及時歸檔制度。2、及時收集、整理、保管和統計學校的全部檔案,編制檢索工具,提供校內網上查尋,并積極提供檔案利用,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等各項工作服務。3、負責對全校各處室的檔案收集、歸類整理、上交檔案室等工作進行指導、監督、檢查,并納入學校對各處室考核檢查的內容。4、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二、檔案室立卷歸檔范圍、原則和注意事項 1所有學校檔案必須集中統一管理,確保真實、完整、準確、系統和安全。學校各處室要積極負責本處室檔案資料的收集、積累、歸類、整理、上交工作,保證歸檔文件材料收集完整齊全,并按時移交到學校檔案室。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把檔案材料據為己有。如一項工作、一次活動由幾3、個處室聯合組織的,涉及多個部門的,文件材料由牽頭主辦的處室負責歸檔,其他處室協助提供相關材料。2嚴格執行文件、材料的形成單位及教科研課題組立卷歸檔制度,堅持做到“三納入”、“四同步”:即將立卷歸檔工作納入學校及各處室、各部門、課題組的工作計劃和規劃,納入管理制度,納入有關人員的工作職責范圍;在布置、檢查、總結、考核各項工作的同時,布置、檢查、總結、考核檔案工作。3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保存已辦理完畢的文件、材料,不得擅自銷毀文件、材料。如確需要銷毀的文件、材料要由檔案室登記造冊,經校長批準后專人監銷。干部、職工在調動離開原工作崗位時,要徹底清理文件、材料,及時辦理文檔材料的交接手續。 4、凡是反映4、本校重大工作與活動,具有考查利用價值的文字、聲像制品、圖片等資料均屬歸檔范圍。凡屬歸檔的各種文字材料,必須要求字跡、圖象清晰、書寫工整,所有會議記錄和文字材料均禁止使用圓珠筆、鉛筆、純藍墨水書寫。立卷單位應負責將材料收集齊全,核對準確,按文件的自然形成規律,系統整理,并在封面上填寫檔案名稱,編寫卷內目錄。根據檔案的保存價值和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準確劃分保存期限。凡反映學校重大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有長期利用價值的檔案,列為永久保管;凡是反映學校一般工作活動,在較長時間內有參考利用價值的文件,列為長期保管;凡是在短時間內對本校有參考利用價值的,列為短期保存。5、文件類的歸檔材料實行以件為單位歸檔。5、校內發文要附文件正本、底稿、發文單、附件等。底稿及發文單均不得使用圓珠筆、鉛筆、純藍墨水、紅墨水,發文單上必須在簽發欄內由領導簽字,正文上的公章應蓋在發文單位和日期處。6、請示類文件要附相關批復材料。上級來文需要辦理并上報相關材料的,要求將上報的相關材料附上。各處室如報表、名冊、學生素質報告存根、圖冊等已裝訂并符合裝訂要求的材料,以冊(本)為單位移交檔案室。7、德育、師德教育活動、教學、科研、基建、校內小報、設備、學校撤并校舍置換、教育現代化驗收資料等專題性的歸檔材料,仍以卷為單位進行整理、立卷,需裝訂的案卷材料歸檔部門要裝訂后方可移交。8、立卷歸檔的材料必須是原件,復印件不得歸檔。凡不符合檔6、案歸檔要求的文件材料,必須按要求進行整理后方可移交。移交的文件材料要求字跡清楚、用紙規范(A4紙)。9、歸檔材料必須完整,兼職檔案員在整理過程中要逐卷(件)檢查,不要缺項、漏項,不要把屬于一個內容的檔案材料人為地分割開或遺漏。10、移交的歸檔材料左邊裝訂處要預留25mm左右的裝訂線。 11、移交檔案時,交接雙方應當面檢查,按立卷歸檔要求進行驗收,不符合要求的要退回歸檔部門返工,直至驗收合格后方可辦理移交手續。移交檔案材料時應填寫檔案移交清單,清單一式二份,經交接雙方簽字后各留一份備查。12、檔案室應堅固安全,安裝防盜門窗、窗簾,有條件可配備空調、電腦。13、應繪制檔案柜案卷存放示意圖。14、借7、閱檔案,必須填寫“借閱檔案審批表”,經領導同意簽字后,方可借閱,借閱人不得擅自拆卷抽取、拍照、復制卷內文字材料,借閱人不得泄密、遺失、涂改、污損,更不得私自轉借給他人,違反規定者,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15、定期組織人員對檔案保管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三、規范分類,及時整理歸檔建檔所有檔案要及時整理,規范分類,登記歸檔。檔案類目和基本范圍:(一)黨群類 1、學校黨組織的計劃、總結、文件、批復等材料;2、黨員大會、支委會、民主生活會會議記錄;改選、增補委員報告、批復;3、黨員名冊、年報表、發展黨員和轉正材料;組織建設、黨員教育、宣傳、主題活動、紀檢等方面的材料8、;4、工會、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召開代表大會、工作會議、組織活動的全套文件和材料;各群團組織的計劃、總結、經驗交流材料、會議記錄;換屆大會材料;改選報告和批復;5、政治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設材料;6、開展各項專題活動的材料;7、出席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的名單;8、表彰、處分材料;9、綜合治理、平安建設文件、材料。(二)行政類1、學校年度、學期工作計劃、總結、報表;2、行政會議記錄、教師會記錄、政治學習記錄、學校召開的各種工作會議,專業會議材料;3、學校規章制度、崗位職責、獎懲辦法、考核檢查資料;4、上級機關頒發的文件,上級機關召開的需要貫徹執行的會議主要會議材料;5、學校文件、會議資料;教9、代會資料;6、專題報告;學校重大事項的調查、匯報和處理情況的報告 ; 7、人民代表、政協委員、上級機關領導視察、檢查本校工作時的重要指示、講話、題詞、照片和有特殊保存價值的聲像材料;8、學校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文件;各處室的請示與學校的批復文件;9、學校及其各處室在各項工作、活動中形成的計劃、總結、報告和活動過程的資料;10、學校檢查各處室工作,調查研究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11、學校的各種統計報表和統計分析資料(包括計算機盤片等);12、學校領導人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的重要信件、電話記錄,從外機關帶回的與本校有關的未經文書處理登記的文件材料;13、本校的歷史沿革、大事記、年鑒、反映本校重要活動事10、件的剪報、聲像材料、榮譽獎狀、獎勵證書、有紀念意義和憑證性的實物以及展覽照片等材料;14、干部任免、調配、培訓、專業技術職務評定、聘任、教職工花名冊、報表、各類領導小組人員名單以及職工的錄用、轉正、定級、調資、工資年報、退職、復職、退休、評殘、撫恤、死亡及獎懲等文件材料;15、本校財產、物資、檔案等交接憑證、清單;16、本校編印的情況反映、簡報、校報及有關刊物的定稿和印本;編輯出版物的定稿、樣本;17、學校與有關單位及個人簽訂的各種合同,協議書等文件材料;18、各種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字材料;19、教師、職工、職員、退休人員名冊、勞模、優秀教師、先進班主任、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名冊和檔11、案;教職工受表彰登記表;受處分人員的檢查、情況調查、處分決定或文件;20、死亡人員名冊和檔案;21、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專業材料(具體內容按會計檔案規定);22、特困學生“兩免一補”登記表、“助學育苗”工程登記表、學生助學金發放登記表;23、對行政經費民主審查的記錄材料;24、學校綠化、食堂管理、校產管理的有關材料;25、校辦廠資料。(三)教育教學類1、學校制定的各種教學制度、辦法、規章、條例;有關教學工作的各類會議文件、紀要、安排、總結;2、學籍管理材料(學籍卡、新生登記表、成績冊);學籍變更材料(升級、留級、休學、復學和退學、轉學材料);學生獎懲材料、招生、分配工作材料(12、招生計劃、招生工作總結、新生名冊、畢業生鑒定、登記表、畢業生總結材料、畢業班合影照、畢業證書存根);學生素質報告單存根;3、總課程表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總結 ;4、各教研組計劃、總結;教科研計劃、總結、活動記錄;個人教學計劃、備課、聽課、政治業務學習筆記、校本培訓記錄,教學大綱、各課程學期授課計劃,教師任課、任職安排;各課程考試題、成績單,成績統計表及試卷分析,教學質量調查材料;教學實習計劃、總結;班主任名單;各類競賽成績和名次;5、本校編制的電化教學錄音、錄像帶等;6、有關教學經驗的總結,教學方法的研究,教學手段的改進,教學效果的反饋,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學術論文,專題發言等原始資料;公開課13、教案、評課材料、教學基本功競賽材料、名次;有價值的課程建設的全套材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案、題庫、試卷、習題集、自編講義、主編、參編、主審、參審教材、實習計劃、實習講義、實習指導書、教學總結);7、教職工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發表的文章、在各種學術會議上交流的文章以及各種研究成果的獎勵文件;各級教育科研課題的成果、結題報告及其審查鑒定文件;教職工編譯正式出版的各種學校專著、教材、教學參考資料等;兄弟學校有參考價值的教學資料;教師發表、獲獎的論文和證書;8、師資培訓計劃、考核、總結、教師業務檔案等有關材料; 9、教師學歷進修、普通話、現代技術、考核材料;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青名師工程培14、訓的材料;10、德育工作計劃、總結;各種活動的材料、檢查評比的材料、先進班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登記表、學生獎懲的材料;11、本校學生軍訓、入學教育、國旗下講話、開學典禮、學期結束會、校會、重要集會等重要材料;12、師生參加本校體育、文藝活動和比賽的材料;13、本校組隊參加各類比賽的運動員名單、成績;本校最高記錄;14、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成績統計表;學生體質、保健、近視統計表。(四)基本建設類1、有關本校區域變化、布局調整、解決地界、征用土地等文件材料或會議紀要、各種文件和證書、圖紙(含平面圖、紅線圖、批準書、契約、合同、房產證、土地證、事業單位代碼證等);2、本校的土木建筑(含教學用房、生15、活用房、庫房等)及抗震加固工程形成的技術文件材料;3、校舍平面圖和有關文件;4、基建項目報批材料、審批文件、施工圖紙、工程預算、決算、審計、竣工驗收資料;5、消防、衛生、水電設施的圖紙、鑒定、檢查的資料。(五)聲象類錄音帶、錄象帶、照片、計算機磁盤等。(六)設備類1、各種大、中型物品、器具、設備、動力機械、電子儀表、儀器、微機、語音設備、各種車輛、文印設備等;各類圖紙、照片、計算書、說明書、合格證、代碼證、驗收記錄、測定數據,性能鑒定材料、運行記錄、技術操作規程、檢修記錄、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及處理報告、事故記錄、審計報告、校舍設計圖紙、工程交付驗收結論、校舍危房鑒定報告、危房維修工程結算報告、設備養護維修和大修過程中產生的技術文件材料等;2、設備申購報告和批復;合同、說明書;設備安裝、調試、驗收、維護協議;使用、故障和維修記錄;3、本校自制或改造更新的各種設備的全套設計文件和圖紙。(七)榮譽實物類各種獎品、有歷史價值的證書、獎狀、獎杯等實物。四、充分發揮檔案作用,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服務檔案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是為滿足利用者的需求,就要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們提供檔案材料,或進行咨詢服務。如學生的學籍檔案對招生、招工、分配、征兵等用人單位的外調,提供出有益的和高效率的服務,使學生走上新的工作崗位之前,用人單位就已掌握其在校的基本情況和特長,有利于做到人盡其用,各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