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學教師電子備課管理制度附課時安排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5283
2024-09-08
14頁
70.54KB
1、鄉村小學教師電子備課管理制度附課時安排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促進我鄉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交流借鑒教學經驗,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并規范電子備課,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現針對教師電子備課的過程管理及使用情況,根據我校實際,特制定小學教師電子備課要求及管理辦法于2011年秋季起執行。一、過程管理1、實行電子備課的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操作水平和網絡應用能力,并于學期初向學校教務處提出申請,各村進行操作過關,得到批準,方可進行電子備課,教務處要統計參加電子備課的教師,作到記錄備案,便于日后管理。2、學2、校要對教師電子教案設計出樣稿,對教案頁邊距、行距、字體、字號、格式設計做出統一規定,保證教師教案的和諧統一。具體要求:課題用宋體三號字、加粗,正文宋體小四號字,行間距一般為最小值0磅,為了節省紙張,打印時頁面設置:上2,下2,左2,右2。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小標題加粗,可視具體情況稍作調整。(各校也可以做統一要求,但要形成文件,以便檢查時好作為參照)3、學校要組織專人不定時對教師電子教案文檔進行檢查,主要檢查備課內容的可操作性及課后反思;還要步入課堂,檢查教師的電子教案是否與上課內容、思路相符合,要與教師加強交流,進一步規范電子備課。每次教案檢查,各校要對教案打印稿登記蓋章。4、學期末學校組3、織教師電子教案評估,檢查合格者可在下學期繼續使用電子備課,不合格者將恢復手寫備課。5、電子備課后要在書上備課,備簡單的教學思路和教學中的重難點之處,學校連并教案一起檢查。教材上的思路要與教案上的思路相符。6、其他過程月考核按小學教師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月考核量化細則執行。二、備課要求:教案要求1、教案組成:全冊教材分析課時安排、單元分析備課、課時備課。2、教師電子教案必須保證項目齊全,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材和學情分析、教學內容、作業布置、板書設計、課后反思等不可缺項。每一篇教案都必須有反思記錄,課后反思要及時有效,結合教學實際,以手寫形式出現,寫在教案末尾,也可課中(教案中間)反思4、,但要寫出在教學本課或本小節中的得與失,以及改進辦法,要言之有物,不能流于形式。(數學的教學反思每一個小節的知識點寫一個反思)(注:教材和學情分析可以以單元來寫,附在每個單元的前面。)3、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適當借鑒網絡優秀教案,但必須根據本班學生實際作出切合實際的修改和補充,并且與課堂教學保持一致。堅決杜絕完全抄襲網絡教案或無主體完善的網上下載則視作無教案,學校聽課過程發現教案與課堂教學過程不一致也視作無教案,每一次扣除教師年終績效考核總分值5-10分,并追究校長和教導相關責任,扣除年終績效考核總分值3-5分。4、教師要做到提前一、二天進行備課,不得期初一次打印完畢應付檢查,否則取消電子備課資5、格。5、 電子備課必須要有封面及相關頁面(范本附后),紙張:統一用A4紙雙面打印,封面務必與中心校下發的內容一致,期末時必須裝訂成冊。無論是電子備課還是手寫備課,教學反思一律用黑色筆。手寫備課要求:備課做到教學環節清晰,板書設計合理。教師教案必須保證項目齊全,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板書設計、課后反思等不可缺項。其中每一篇教案都必須有反思記錄,課后反思要及時有效,結合教學實際,以手寫形式出現,寫在教案末尾,也可課中(教案中間)反思,但要寫出在教學本課或本小節中的得與失,以及改進辦法。1封面要求:(居中排列) 小學電子教案學科_年級_教師_學年 第 學期2、內容要求6、:封面學科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單元備課:單元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課時目錄課時備課: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作業布置、板書設計、課后反思后附教案樣本: (居中排列) 小學電子教案 學科_年級_教師_學年 第 學期字體統一用仿宋-GB2312全 冊 教 材 分 析本冊教材分析:全 冊 課 時 安 排課 題課 時課 題課 時1、我們愛你啊,中國2課時2、鄭成功3課時 (居中排列) 小學第 單元電子教案 學科_年級_教師_學年 第 學期字體統一用仿宋-GB2312課 時 安 排第1課 我們愛你啊,中國2課時第2課 鄭成功3課時第3課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2課時第4課 古詩兩首2課時習作17、3課時練習13課時單元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情分析:第17課 草原教學要求:1、掌握生字詞,理解重點句。2、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后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4、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麗,她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必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理解重點句子。教學準備:有關草原的圖片、資料;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教學課時:二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8、同學們,你們看見過草原嗎?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自由談自己心中的草原)2草原遼闊無際、一碧千里、牛羊肥壯、野花遍地,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吧。(出示草原美景圖或放映草原的錄像片)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們有什么感受呢?4是的,我國現代著名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正是帶著這種感覺寫下了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第十七課草原的。5板書課題:17 草原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1教師范讀課文。2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還要注意讀書姿勢要正確。3指生讀生字、生詞,教師及時正音。(可采用指名讀、輪讀、齊讀等方式)4你覺得哪個生詞的意思比較難理解,而你已經理解了,介紹給大家。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個別生詞意思9、:翠色欲流、一碧千里、墨線勾勒等。5你覺得哪個生字容易寫錯,請提醒大家。6指生逐段朗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錯的字詞。7默讀思考:課文的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內容?一會兒把你讀懂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8學生讀書思考后回答問題,教師及時板書: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寫景)。第25自然段分別寫:遠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內、聯歡話別(這部分敘事)。三、精讀課文,理解和體會草原美景。1初讀課文后,草原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2圍繞草原“景色美”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你從哪些字詞、句子和段落感受到草原的美麗景色。3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草原景色的描寫和自己的感受兩個方面,品味草原美景。描寫:天空、空氣、一碧千里,10、而并不茫茫,小丘線條柔美,羊群,等;感受: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駿馬和大牛靜立不動,好像,等。4,在引導學生理解內容的同時,進行朗讀和背誦指導。5指導學生課上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1師生回憶:課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2指一生背誦課文,全班背誦課文。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體會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1指生朗讀課文。2默讀思考、標劃:你從哪里體會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3學生匯報,教師及時引導、歸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體會: (1)遠道迎客一群馬,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幾十里外歡迎遠客,等。 (2)蒙古包11、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也不知道誰的手,總是熱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內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干部、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再舉杯,再回敬,鄂溫克姑娘既大方,又有點羞澀,等。 (4)聯歡話別飯后,小伙子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民族舞蹈,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等。4面對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我們”有哪些表現呢?(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描寫中,體會客人們的表現有禮貌,親熱,一點兒也不拘束,依依惜別)。5指導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三、延伸拓展。1引導學生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2在話別的時候,主人會對客人說些什么?客人又會對主人說些什么?如果客人中有北京人,有新疆人,等等,他們會對主人說些什么呢?3本文只是表達蒙古族和漢族人民的團結互助嗎?如果不完全是,那么,老舍先生還想表達些什么?(引導學生理解本文要表達的各民族團結互助,情誼深厚的主題)四、總結全文。五、作業。1書寫字詞。2背誦第一自然段。3搜集表現各民族人民團結互助的故事。板書設計:17 草原景色美風景如畫草原民族團結互助人更美熱情好客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