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地方課程管理規章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5646
2024-09-08
8頁
25KB
1、小學學校地方課程管理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鎮xx小學地方課程管理制度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校基礎教育地方課程建設,完善和規范地方課程教材立項、編寫、審定及使用的管理,提高中小學地方課程教學質量,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地方課程管理指南和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精神,特制定本辦法。第一條 地方課程的性質、目標1、地方課程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國家課程的必要補充,是根據南充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體實際,滿足地方對學生發展的具體要求而設置的課程。它與國家課程、學校課2、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實現課程模式的多樣化和課程結構的優化起著重要的作用。2、地方課程的目標、建立和完善我市地方課程體系和管理機制,全面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使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相互配合,形成目標一致、內容開放的課程體系;、加強課程與地方社會發展、學生社會生活的聯系,優化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適應性,使地方課程的設置與南充市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形成我市基礎教育地方課程的特色,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原則,增進學生對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會、文化、科技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學生對家鄉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培養3、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藝術素養,激發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主動探究的意識,發展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我市基礎教育課程研究、課程管理隊伍和課程研究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課程管理與開發課程的能力。第二條 地方課程的內容3、地方課程的內容包括兩個類型,一是根據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由本市開發和管理的課程,主要包括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鄉土地理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等。二是本市自主開發、管理的課程,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鄉土藝術、綜合知識講座以及當地經濟、人文歷史等方面的內容。4、地方課程的內容既要體現地方的傳統、特色,又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體現開放性、時代性、地方性、實效性的原則,使地方4、課程切實成為國家課程的必要補充,并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效益。第三條 地方課程教材的立項、編寫和審定5、地方課程用書(以下簡稱“地方教材”)開發國家實行立項、核準、審查制度。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市地方教材的規劃設計、市級立項申請審核。為了減輕中小學的負擔,控制地方課程用書的份量和數量,我市目前只進行市一級的地方課程用書的立項、核準。6、編寫地方教材須向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立項申請,經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同意,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向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呈送立項報告及有關材料,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正式批準后方可進行。7、編寫地方教材立項申請,應提交以下有關材料:、申請編寫教材的單位、團體或個人的基本情況5、;、申請編寫教材的名稱、適用范圍、編寫目的和指導思想;對國內外現行同類教材的分析;擬編教材的主要特點; 、教材主要編寫人員的基本情況:個人學習、工作簡歷(附學歷證書、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復印件)及任職情況;教材編寫方面的相關經歷及相關研究成果;兩名資深專家的推薦意見;所在單位和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意見;(見附件教材主要編寫人員情況表)、申請編寫教材的體系結構、篇幅、體例、樣章及說明。8、地方教材編寫立項申請的受理時間為每年2月和9月。申請受理后,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將組織或委托市級教研部門的有關專家對申請者的資質、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體系結構及教材的適用范圍等進行審核。9、國家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團6、體和個人編寫符合我市中小學教學改革需要的高質量、有特色的地方教材。 地方教材的編寫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正確的政治觀點,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能團結協作;、能正確理解黨的教育方針,了解中小學教育的現狀和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有較好的教育理論基礎,熟悉現代教育理論、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了解中小學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熟悉教材編寫的一般規律和編寫業務,文字表達能力強;、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完成教材的編寫及試驗工作;、主要編寫人員具有相應學科的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有較深的學科造詣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有改革創新精神,對本學科的現狀及改革發展趨勢有深入的分析和研7、究;10、教育行政部門和國家公務員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教材編寫工作。國家和省級教材審定機構的審定委員,被聘期間不得邀請擔任教材編寫人員。11、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立項的地方教材,完成編寫后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委托市級教研部門組織有關的專家,按以下審定原則進行初審: 、觀點正確,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體現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體現基礎教育的性質、任務和培養目標,符合國家頒布中小學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內容科學,觀點正確,材料、數據準確、可靠,編寫順序合理;、符合廈門的市情,體現時代精神;、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反映社8、會、科技發展的趨勢,具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能根據學生所能接受的程度,從學生所熟悉的環境和事物出發,做到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注重結合基礎知識、基本訓練以及調查、考察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容量和深、廣度適當,內容精煉、深入淺出,可讀性強,富有啟發性;、符合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文字、插圖的技術質量標準:、語言文字要規范、簡練,注意中小學各年級年齡階段學生的語言特點。形式要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照片、地圖、插圖和圖表要和教材內容緊密配合,地圖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引文、摘錄要準確。、名稱、名詞、術語均應采取國際統一名稱或國家統一規定名稱。外國人名、地名采用通用譯名。簡化字要符合9、國家正式公布的字表。 、標題、字母、符號、體例必須規范、統一。、計量單位采用國際單位制和國家統一規定的名稱和符號。12、經市級初審通過的地方教材,編寫者須聯系一家具有國家教材出版資質的正式出版社,制作出定型的成品教材(清樣),并提出送審報告,送審報告應包括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與原則、教材體系結構、教材特色和適用范圍等。由編寫者將成品教材(清樣)和送審報告,上報四川省基礎教育教材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四川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進行教材審查。經審查通過的,報省教育廳批準后,送出版社正式出版,并編入四川省基礎教育地方課程用書目錄,供全市中小學有關年級使用。第四條 地方課程的教學實施和評價13、地方課程10、可以在義務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地方和學校課程”,或普通高中“選修二”的課時中統籌安排,既可集中安排課時,也可分散安排課時,具體方式根據課程內容與教學要求確定。14、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省頒課程方案(計劃),結合南充市實際制定具體的地方課程實施方案,選擇和開設地方課程的門類、年級和課時分配等,并報省教育廳備案。15、市級教研部門應積極參與地方課程研究、開發與實施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利用各類課程資源,加強對學校實施地方課程的指導。17、學校要將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學校課程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確保課程全面實施。實行學分制度的普通高中,學校要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規定每個學生畢業時應當獲得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共6學分。18、市、區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地方課程實施的督導和評價,督促學校切實開好地方課程。要把地方課程的實施納入學校辦學質量的綜合評估指標之中,其中根據國家課程標準規定開發和管理的地方課程,要納入有關年級學科的市級結業會考。要鼓勵教師承擔地方課程的教學工作,將地方課程的教學任務計入教師工作量,并納入教師考核、評聘和晉級的內容。要引導、組織學校和教師進行評價方法的改革,采取考試、考察、演講、演示、競賽、成果展示、總結等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19、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