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校園安全工作基礎規范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5779
2024-09-08
8頁
30.50KB
1、小學學校校園安全工作基礎規范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一小校園安全制度為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保護學生健康成長,杜絕或盡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確保平安、減少損失的原則,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管理制度。一、加強對校園安全工作的領導和管理(一)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制定學校各類人員安全責任制和各方面的安全措施。(二)建立重大事故報告制度校內外學生出現的重大傷亡事故及時報告教育主管部門;學生遲到、曠課、出走等情況,班主任及時進行家訪。(三)建立健全領導2、值日、教師值日制度填寫值日登記表,做好校內的巡視工作,注意對校園內外環境的巡查,發現社會不良分子對學生騷擾及各種事故,要針對不同情況及時報告,保護學生的安全。 (四)建立安全工作定期例會檢查制度學校要經常檢查校內圍墻、池塘、欄桿、扶手、門窗、樓梯以及各種體育、課外活動、消防、基建等設施的安全情況,對有不安全因素的設施要立即予以維修和拆除,確保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場所的安全。二、加強對師生安全教育工作(一)認真落實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提高防范和救護能力。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會、黑板報、健康教育課等多種形式,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定期舉行全校性的安全教育報告會,提高全體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3、;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傳授發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護知識和基本技能;每學期進行一次緊急事件應急演練,提高學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二)根據地域、環境等特點,把放假前、開學初、冬夏季來臨前作為安全教育的重要時段,重點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飲食衛生、校內外活動安全和防中暑、溺水、煤氣中毒等方面的專題教育。(三)加強校園安全法制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學校各種宣傳陣地和設施,開展安全法制教育。學校要積極發揮校外法制副校長的作用,每學期對全體師生進行法制安全講座,提高師生守法意識。(四)加強對班主任的工作管理指導,提高班主任安全責任意識,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三、確保學校教學設施安全學校教學樓等各4、場室的疏散通道保持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明顯,應急照明燈完好,消防栓、防火器材等消防設施完好,用電線路等無安全隱患,并加強各項設施的整改、維護管理。(一)教室安全管理1、教室的門窗必須常年保持完好,任何人不得故意損壞。2、門窗發現損壞,班主任有責任及時報修,同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3、教室門的鑰匙應指定專人保管,門窗每天落實值日生關鎖好,教室內不準私接電源,亂設插座,亂充電等。 4、不準學生在無保護措施情況下擅自登高擦洗戶外窗玻璃,防止發生意外事故。5、嚴禁學生課間在走廊和樓梯追逐、打鬧和逗留。(二)辦公室安全管理1、辦公室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實行教師辦公室值周制度。值周教師負責辦公室外來人員了5、解,電腦和用電以及辦公設施的管理。2、辦公室的鑰匙不得轉交本室以外的人員使用,嚴禁將外人或學生單獨留在辦公室內看書,學習或玩耍。 (三)電腦室安全管理制度 1、必須安裝防盜門窗和報警裝置。2、電腦室的管理由專人負責,嚴格控制進出人員,嚴禁火種進入,不準在機房內吸煙,更不得使用明火,操作人員離開時切斷機房電源。3、學生使用電腦,必須服從老師的指揮,按程序操作,注意愛護公物,防止人為損壞。教師使用電腦室,必須實行使用登記制。4、發現電腦電源損壞,要及時報修,以防造成更大的損失。(四)功能室安全管理制度 1、專人管理,實行使用登記制度。2、使用人員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學生應服從老師指揮。3、人離6、教室要隨手關窗鎖門,并注意切斷電源,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五)門衛室安全管理制度 1、學校出入口設專職門衛,門衛工作有專人管理,門衛工作制度健全,責任明確。2、門衛值班室安裝報警電話,門衛人員要堅持值班。3、門衛人員按單位規章制度認真檢查出入本單位的人員、物資等,對非本單位人員的進入,要逐個嚴格實行登記手續。4、上課期間家長不得隨便進校,學生進校后不得擅自離校,來訪人員經門衛同意、登記后可進入學校。 5、家長提前接小孩離校的要經過班主任同意,簽寫提前離校通知單,門衛方可允許學生離校。6、管理好校園車輛出入,上課期間,任何車輛不允許進入小校園,教師車輛按規定地點和標準停放。7、嚴禁小販進出,無關7、人員禁止進校。8、門衛人員晝夜做好校內巡邏工作,及時檢查學校各樓層防盜門的關鎖工作。四、確保教學安全(一)室內課教學安全1、各科教師在教學活動時要嚴格按照學科教學要求保證學生的安全,上課期間,教師不得中途離開教室。2、各科教師重視學生課間休息活動的安全教育,行政值日、值日教師應加強課間站崗,及時發現和處理危及學生安全的因素,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 3、教育學生課間不追逐打鬧,不攀樓梯欄桿,文明游戲,規范活動,以免發生意外事故。(二)室外課堂教學安全1、體育活動實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老師組織學生體育活動,要認真檢查體育設備,對已損壞、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嚴禁學生使用,并及時報修并出示警示標志。2、8、開展活動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明活動要領,做好示范,運動前做好各項準備活動。3、學生必須遵守課堂常規。教師和學生必須穿運動服、球鞋,學生必須聽從指揮,不遲到、早退。4、老師不得指導學生開展有危險性的活動,學生不準離開老師自行開展有危險的活動。5、在體育活動中老師有組織、指導的責任,因此,組織指導過錯造成學生身體傷害事故的,老師要負責任。6、不要強行讓學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運動。7、體育課或課外鍛煉中,凡出現受傷情況,應及時送往醫院,并及時向學校匯報。五、確保各種活動的安全(一)集會、大課間的安全管理1、學校集會、大課間應由學校體育教師專人負責統一指揮。2、學校集會、大課間應以班為單位排隊進9、場,上下樓時不要擁擠,不催促學生快跑,進出會場要有序, 嚴防擠壓踩踏事故的發生。3、開展活動要保持所有通道暢通無阻,開關靈活,便于隨時打開。4、大型活動要指定專人負責安全工作,突發事件有專人負責指揮疏散撤離。學生的活動一般提倡在校內進行,組織者應落實好安全管理責任制,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5、加大對學校規程隊的管理力度,堅持每星期星期一進行一次規程隊整治活動,并進行評比,評比結果納入級組評優中。教育學生嚴禁早上學、放學按時回家,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六、完善緊急事件應急處理方案(一)做好防病、防疫、防中毒的安全管理,認真做好預防各種疾病消毒工作。(二)做好防火災、防地震、防踩踏事件等的教育和演練工作,堅持每學期進行12次緊急疏散演練。本制度由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