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場地消毒與人員隔離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5917
2024-09-08
4頁
18.08KB
1、學校場地消毒與人員隔離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場所消毒1、學校食堂的餐廳開窗通風,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配餐間每天使用前用紫外線進行一次空氣消毒。紫外線燈消毒超過1000小時要更換。2、季節性傳染性疾病流行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爆發,需對食堂采取醫學措施時,必須積極協助相關消毒工作。對教室、功能室、辦公室的消毒,可使用有效含氯量500mg/L的消毒液用含氯消毒液噴灑、揩擦。對發生傳染病的班級(疫點消毒)要增加消毒次數,可請疾控中心操作或指導下進行,消毒結束后要通風換氣。(二)學校飲水機消毒要2、求1、每天安排專人對學校每層樓的飲水機進行衛生清潔、消毒。2、每臺飲水機均由供水商進行檢測,定期(三個月或半年一次)為飲水機檢修、消毒,并有檢修、消毒的時間標識。3、由飲水機公司定期更換濾芯,以保證學生有足夠、安全、衛生的飲用水飲用。4、做好飲水機清潔消毒、檢測和更換濾芯等工作的日常記錄。(三)消毒滅菌保障措施1、有消毒滅菌器材,如噴霧器、紫外線消毒燈。2、有常用必需的消毒藥(劑),如過氧乙酸、消毒片等,并定期檢查消毒藥(劑)有效期限。3、掌握配制消毒藥(劑)濃度及用量技術,準確配制消毒藥(劑)濃度及所需消毒液用量。(四)隔離措施1、對疑似傳染病或確診傳染病患者,責任人要及時填報傳染病報告卡送3、衛生室(保健室),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教育、衛生行政管理部門。2、患水痘、麻疹、風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學生必須回家(或學校專設隔離室)隔離治療,不得帶病上課,直至病情痊愈、隔離期滿,憑病愈證明方可回班級上課。在隔離期間,校醫(保健教師)、班主任要跟蹤了解學生病情好轉情況,學生痊愈后出示醫院證明并經學校同意后方可回校學習。發熱學生退熱48小時后才能回校。回校時必須持病歷到衛生室(保健室)辦理有關手續后才能回課室上課。患有氣管炎、胃腸炎等常見病、慢性病的學生,在發病時期,以學生身體健康為主,指導就醫,勸其回家休息治療,不帶病上課,以免貽誤病情。3、衛生室(保健室)每天根據“晨午檢”情況及時進行匯總,4、對發熱學生、教職工進行列冊登記,出現重大疫情或可疑情況時應立即向當地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報告。4、班主任分別對疑似傳染病患的學生進行每日隨訪、追蹤,及時了解其診治情況。隔離病人做到“二不”(不上課、不外出活動)。因晨、午檢不負責任,疏于職守而至校園或班級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有關人員要負相應法律責任。對緩報、瞞報、漏報者,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5、晨、午檢時間以外師生中發現有疑似傳染病患者,全校師生人人有責任及時報告。6、一旦發生疫情,校醫(保健老師)及時做好登記統計,按要求上報有關部門。當同一個班級、同一樓層或同一宿舍里1天內出現3例或3天內出現有5例及以上發熱(體溫N38C),伴咳嗽、咽痛、肌肉酸痛、頭痛等類似流感癥狀的學生,及時電話報告。逐級上報主管部門和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教育學生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適,要求家長帶去醫院診治,不要帶病上學。對正在治療而要求上學的學生及家長要做好說服勸止工作,留在家中治療休息,隔離期滿,痊愈后才能上學。8、傳染病流行期間學校應盡量減少集體活動。發生傳染病的班級在該傳染病的最長潛伏期內學生要與其他班級學生相對隔離,寄宿生隔離在隔離宿舍,禁止與其他學生用餐、游戲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