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保健環境衛生及預防控制傳染病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5976
2024-09-08
12頁
36KB
1、小學教學、保健、環境衛生及預防傳染病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小學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制度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以科學的觀點,人本的意識,和諧的主題為中心,構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管理和應急機制,切實做到對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保證學校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和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提高師生身體素質,創造一個整潔、優美、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并結合學校實際,特訂本制度。二、教學衛生(一)教師應保障學生每天學習2、的時間,適當安排課內外作業,盡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二)學生應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廣播操,上好體育體活課,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三)教師要準時下課,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休息。夏季班主任可組織學生進行半小時左右的午睡。(四)班主任每周要調整學生座位,矯正學生視力。(五)各科教師要嚴格培養學生正確閱讀坐姿、握筆、聽講的姿勢。三、保健衛生(一)學校應明確學生個人衛生的要求,各班班主任要切實做好學生的晨檢工作,加強學生個人衛生檢查,及時上報因病缺勤學生的名單。(二)班主任及相關任課教師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學生的計劃免疫工作。(三)班主任教師要做好衛生保健工作指導,并通過班主任加強學生對常見病的預防3、進行教育,并確保得病(傳染病)學生按規定時間進行休息,防止傳染病在校內蔓延。(四)班主任、體育教師要根據分工組織好學生的體質測試工作,并及時做好相關資料的記錄、上報工作。(五)學校在招生時應及時收取學生的兒童計劃免疫接種證,并要求學生進行健康體檢。(六)學校應組織師生員工進行定期體檢,建立學生和教職工健康檔案并做好保管工作。四、環境衛生(一)學校設立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全校的環境衛生檢查考評工作。同時明確環境衛生的包干責任范圍和衛生標準,確保日常環境衛生和突擊性環境衛生都有教職工負責。(二)學校建立衛生檢查評比制度。辦公室的日常衛生由行政值日人員負責。(三)全校教職工都應加強學生衛生4、習慣的教育與培養,幫助學生養成文明衛生習慣,以確保墻壁無手腳印,地面無痰跡,桌椅無刀痕,使校園真正做到凈化和美化。五、傳染病預防體系,了解傳染病及學校常見傳染病的癥狀與預防措施(一)有關傳染病的簡述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不可能傳播。以流行性感冒為例說明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當流感患者講話、咳嗽、打噴嚏時,會從鼻咽部噴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懸浮于空氣中,周圍的人吸入了這種帶有病毒的空氣后,病毒進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見,流行性感冒的傳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傳播途徑是飛沫、空氣傳播,易感人群則5、可以包括大多數人。1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切斷三個基本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1)控制傳染源:不少傳染病在開始發病以前就已經具有了傳染性,當發病初期表現出傳染癥狀的時候,傳染性最強。因此,對傳染病人要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患傳染病的動物也是傳染源,也要及時處理。這是預防傳染病的一項重要措施。(2)切斷傳播途徑: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主要是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使病原體喪失感染健康人的機會。(3)保護易感者: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該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6、染源接觸,并且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蒼蠅、蚊子、老鼠、臭蟲等傳播疾病或病的動物,對于控制傳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2預防傳染病的具體措施:(1)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3)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休閑。(4)常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5)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是宿舍、電腦室、教室等。(6)合7、理安排好休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7)不食、不加工不清潔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不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8)不隨便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不隨便吐痰、打噴嚏。(9)出現發熱或其他不適癥狀及時就醫;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二)學校常見傳染病的癥狀與預防1流感也就是流行性感冒。流感是感染了流感病毒后發生在呼吸道以及中耳的急性病毒感染,比感冒來勢更兇猛,持續時間也更長。流感還會引發身體多系統病變,包括中耳炎、支氣管感染和哮喘。流感最嚴重的并發癥是肺炎,經常危及體弱者的生命,因此預防流感要做到:(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8、洗手、勤換衣物。(2)教室、寢室里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3)加強體育鍛煉,均衡飲食,平衡心態,增強自身的抵抗力。(4)接種流感疫苗,提高身體免疫力。(5)流感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如網吧、商場、游戲廳等。如果學校發生流感爆發疫情時,要及時隔離治療病人。2流腦。“流腦”是一種經呼吸道感染和傳播的一種疾病。它可使患者出現高熱、頭疼、精神減退,甚至出現噴射狀嘔吐、嗜睡、昏迷、抽風等癥狀,少數患者還可出現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險情況。預防“流腦”,要注意以下幾點:(1)由于春天是流腦多發的季節,氣候冷暖不定,要注意增減衣服。(2)盡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風效果差的場所去。(39、)要保持居住環境的空氣清潔和流通。(4)要堅持鍛煉身體,合理飲食。(5)要按時接種流腦疫苗。3少年兒童也是水痘的高發群體。水痘可伴發熱,體溫38攝氏度以上,頭痛、咽痛等癥狀,部分可并發腦炎、肺炎等。怎樣預防呢?(1)注意平時空氣流通,做好日常隔離消毒,加強晨檢。(2)對易感兒童亦可接種水痘病毒疫苗。(3)發熱時要讓病人休息,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飲食,要多喝開水和果汁水。 (4)囑咐孩子不要用手抓破痘疹,特別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皰疹被抓破化膿感染,若病變損傷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發生,要把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潔。(5)患者的被褥要勤曬,衣服要清潔寬大,防止因穿過緊的衣服和10、蓋過厚的被子,而造成過熱引起疹子發癢。4風疹。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經空氣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風疹的早期明顯表現為低熱、頭痛、乏力、咳嗽、打噴嚏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癥的癥狀,可持續6-7天。發熱一兩天后,面、頸部首先進入出疹期。皮疹很快蔓延到全身。學校該如何預防風疹呢?(1)加強晨檢,一旦有發熱和出疹的癥狀,應立即至醫院就診,發現病情班主任應立即向校醫療保健室報告,并做好隔離措施。有病例的班級,應對其教室、寢室進行徹底地消毒。(2)寢室、教室要保持開窗通風,盡量到空氣流通處活動。(3)疾病流行期盡量減少寢室間竄門、聚會、聚餐等室內的聚集性活動。(4)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11、潔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潔的毛巾和紙擦干,不要共用毛巾。(5)注意均衡飲食、經常運動、充足休息、減輕壓力,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體的抵抗力。5手足口病。近年來,手足口病也開始在學校蔓延開了。它是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人群對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該病主要通過患者的糞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泡亦會傳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患者的糞便在數周內仍具傳染性。雖然手足口病目前還沒有什么疫苗,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1)要勤洗手,搞好環境衛生、食品和個人衛生,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2)手足口病常在嬰幼兒聚集場所發生,12、因此,托幼機構、學校等單位要做好晨檢,及時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應及時消毒處理,衣物置陽光下暴曬,保持室內通風換氣。(4)預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糞便等排泄物的處理,切斷傳播途徑。(5)該病流行期間家長要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6)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以上是校園內常見的幾種傳染病,學校除了做好預防與控制,也應從監督、制度、管理等層面上做好預防與控制工作。六、學校預防控制傳染病管理工作(一)建立完善的傳染病管理機制1健全學校傳染病防13、治工作制度。各學校應按照要求建立傳染病防控工作責任制,應將防控責任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和具體責任人,確保職責到位、檢查到位,共同做好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學校應建立健全的制度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學生晨檢制度;師生定期體檢制度;教學場所通風與重要場所定期消毒制度;課堂、宿舍、公共場所衛生清掃制度;個人衛生清潔制度;食品衛生安全制度;體育活動衛生制度;學生健康檔案管理制度等。2加強學校傳染病監測與報告工作。按照傳染病防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即“四早”原則),學校需要建立由學生到教師、到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到學校領導的傳染病發現、疫情監控與報告機14、制。(1)學校應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根據學生人數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或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應負責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日常工作和疫情報告工作。(2)學校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應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師生員工的健康檔案(包括因病缺課登記等),隨時了解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情況。(3)學校應堅持實施晨檢制度,加強對學生身體狀況的監測。a.晨檢應在學校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指導下,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及時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b.發現可疑傳染病患者15、,特別是請病假的學生應追查病因,教師或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應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早發現。c.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癥狀者,學校應根據傳染病的不同類型,及時采取隔離、通知家長將病人送至定點醫院或在家隔離治療等措施,以保證傳染病不蔓延。d.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學校應以年級、班級或宿舍為單位,采取相應的排查措施,發現有傳染病早期癥狀者,應督促其立即到醫院就診。學校應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制定和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e.在確認疫情的第一時間內,疫情報告人在報告校領導的同時,應立即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上報疫情。f.學校出現傳染病病例或疫情后,要16、配合當地衛生部門及時對病例進行調查,并對病人所在場所進行終末消毒。發生大面積疫情時,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對病人接觸過的其他人員進行預防性接種或服藥,對所在場所進行定期消毒。g.學校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與班主任教師要嚴格掌握學生病愈返校的時間。病愈返校學生須經醫師證明已無傳染性后,方可準許復課。3建立應對傳染病疫情流行的應急預案。為了確保學校出現傳染病突發疫情事件時處置有序高效,各學校對疫情發生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疫情,要有專人指揮,有人值班,有隔離、消毒、防護、救護等具體措施和物質保證,確保在第一時間內控制疫情的發展,阻斷一切可能傳播的途徑,遏制校內傳染病17、的暴發和流行,確保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六、健康教育(一)多學習、了解傳染病防治健康知識,提高個人預防傳染病的意識。(二)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食生冷食品,不吃不潔凈的食物,把好“病從口入關”,提高個人防病能力。(三)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抵抗疾病能力;在傳染病流行季節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做好個人防護。在家時要經常開窗通風,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四)出現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就醫,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并做好消毒工作,有效控制傳染病源,防止疾病的傳播。(五)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要及時接種相應的疫苗,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六)積極主動參加愛國衛生運動,消除滋生地,改善環境衛生,有效控制病媒生物,預防蟲媒傳染病的傳播。 新鄉市紅旗區xx鎮xx小學 20xx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