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中心學校教師學習交流制度異地輪崗支教.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022
2024-09-08
8頁
238KB
1、鎮中心學校教師學習交流制度(異地、輪崗支教)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教師學習交流制度 為集思廣益、博采眾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促進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向正規、科學、深入的方向發展,特制定以下制度: 1、嚴格落實學習制度。學校每學期要制定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計劃,由政教處和教導處輪流主持,利用每周一次的固定時間,與全體老師共同學習交流一些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等。 2、教研組學習活動。各教研組(備課組、學科組)舉行周周教學研討活動,可以是理論學習,也可以討論學習一些教科研的經驗成果等。每次活動2、教研組長要定內容、定主講人、定討論題;也可以根據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共同探討。并配合教科研室做好其他相關工作。 3、校內交流。原則上第二學期舉行學校教科研工作總結、表彰會和成果交流會,對教科研工作總結的同時,對教師的課題(專題)研究、教育教學論文組織交流,讓教師在交流活動中互相學習、互相啟發、有所認識、不斷提高。 4、對外交流。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科研評比活動。學校不定期邀請有關專家、領導、名師來我校舉辦教科研講座,通過講座進行教育新理念的學習、教育新課程改革的介紹、教科研經驗的推廣等。 5、外出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外出學習培訓等活動,要求教師將外出學習內容,學習體會向組內教師傳達,以達3、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6、每學期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教學實踐,撰寫教科研論文、教學反思和讀書筆記等。撰寫科研論文不同層級老師不同要求。一般老師堅持每月寫一篇有關教育或文學類的讀書筆記或隨筆、反思等小文章,每學期不少于4篇。7、網絡學習。充分利用學科教研網絡平臺上的資源進行各種教育教學科研的學習交流活動和專題讀書活動,以多種方式和手段豐富教師學習內容。8、鼓勵學校教導處、學科組等合作匯編校刊校報等,以便于教師互相學習交流與成果推廣。9、學校建立教科研成果歸檔制度。凡本校的教科研成果材料,如課題結題材料、發表或獲獎的論文、獲獎課件等原件須及時向教科室申報、登記、歸檔。一方面學校作為教科4、研檔案保存;另一方面也用于作為獎勵的依據。10、學校要建立點名考勤制度。除政治學習遵守請假制度外,參加教研組學習也要遵守請假制度,對無故遲到、缺勤的教師教研(備課、學科)組長做好詳細記錄,并納入期末教師勤的考核。 xx鎮中心校教研室 xx.02中小學教師交流制度為推進我鎮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各校教育教學整體素質和水平,促進全鎮教育均衡發展,根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全面推行中小學教師交流制度。一、異地交流1、全鎮中心校所屬中小學校教師,凡男45周歲、女40周歲以下,在同一學校工作時間較長的原則上都要分批進行交流。交流以縣教學名師、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小5、學高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和高級教師為主。交流面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原則上小學每年在10%左右,初中在2%-5%。2、教師交流自每學年始執行,交流時間不低于三年。交流前,要與學校確定交流的工作目標,交流期滿時進行考核,對未實現交流目標的教師適當延長交流時限。3、編制限額內,教職工在本鄉鎮范圍內流動的,由中心校具體負責,并報縣教體局備案。超編學校應通過競爭上崗方式,將富余人員分流到本鄉鎮缺編以及薄弱學校。4、教職工跨鄉鎮流動,由縣教育局根據編制余缺、學科需求情況,統籌考慮,實行有序流動。5、采取有力措施,鼓勵中小學教師從超編學校向缺編學校、優質學校向薄弱學校、城鎮學校向農村學校流動。嚴格控制教師向6、城鎮學校、優質學校及超編鄉鎮流動。7、本著人才合理流動的原則,嚴格控制優秀教師、名師能手、骨干教師在任期內向縣直學校流動。二、輪崗支教進一步推進全鎮中小學校教師對口支教工作,采取上掛、下派、輪崗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師交流。輪崗支教重點是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扶持力度。(一)范圍和對象1、全鎮各中小學校、中心校在職在編教師均有支教義務。2、年齡在45周歲以下,具備相應教師資格,身體健康的在職教師,根據工作需要實行輪崗支教。3、支教期限為1-2年。支教期間,實行頂崗教學。輪崗支教人數:中學每學年安排2-4名,小學每學年安排1-3名。4、支教的范圍是我鎮教學水平相對薄弱的學校。5、教學水平相對薄弱學校、偏遠學7、校每年可選派1-2名優秀教師到有支教義務的學校掛職或頂崗任教。6、教師輪崗支教派出單位,于每學年開始前,將安排情況上報中心校同意后實施。派出單位編制不足的,由薄弱學校上掛教師跟(頂)崗。7、定期選派中小學校校長到同級學校交流任職,鄉鎮學校校長到縣直學校掛職鍛煉,任期一般為半年至一年。(二)輪崗支教人員待遇1、支教人員在支教期間,行政、工資關系不變,并享受原單位同職、同崗、同類人員的同等待遇。派出單位對支教人員可按有關規定給予其適當的生活補助。受援學校要妥善安排和解決好支教人員的生活問題。2、支教人員表現突出,在評先樹優等時給予優先考慮。(三)輪崗支教人員的管理1、輪崗支教人員受派出單位和受援單8、位雙重管理,以受援單位為主。支教人員每年要提交支教工作總結,由受援學校進行認真評議后,上交派出單位、中心校和縣教體局,并進入個人檔案。2、中心校將定期對支教工作進行檢查評估。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進和持續提升全鎮中小學校學校各項工作開展的水平,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xx年全鎮中小學校學習交流制度。 一、指導思想:加強全鎮各中小學校的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要求,是建設經濟強鎮、文化大鎮、教育重鎮的迫切要求,是創建學習型社區的重要載體,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因此,全鎮中小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要以更新觀念為先導,認識和實踐社區教育的新內涵,以學9、習交流,不斷總結經驗來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發展。 二、具體學習交流制度如下: 1、每學期各中小學校校長學習交流一次,認真學習上級黨委和教育部門的指示、決定,堅持全鎮學校的辦學宗旨要充分體現公益性、群眾性、服務性,要把規范育人的工作放在首位。 2、每月各中小學校干部學習交流一次。學習上級有關文件,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交流各自學校開展群眾性各項活動的情況。取長補短,相互學習。 3、各中小學校每周有規定的全體教師政治學習時間。學習上級有關文件及時事政治。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分析研究。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協商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4、每季度定期與名師能手、骨干教師學習交談、研究討論教育、教學情況。5、每學期開學前與任課老師學習有關文件。研究教學進度,分析研究學生學習情況,研究教材使用情況。 6、每月召開一次教務主任、班主任、學科班長學習交流會。研究任課老師的教育、教學情況、分析解決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解決學生的意見和要求。 7、每兩月召開一次全鎮中小學干部教師經驗交流會。學習兄弟學校的辦學經驗,交流各自想法。 xx鎮中心校教研室 xx.02 1一 月二 月三 月產品名稱數量金額利潤產品名稱數量金額利潤產品名稱數量金額利潤合 計合 計合 計四 月五 月六 月產品名稱數量金額利潤產品名稱數量金額利潤產品名稱數量金額利潤合 計合 計合 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