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職工考勤會議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057
2024-09-08
9頁
26.54KB
1、學校教職工考勤、會議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教職工考勤制度 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工作秩序,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規定。一、全校教師必須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學校規章制度。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二、嚴格按功課表上課,遵守作息時間,不遲到早退和曠缺課,否則除負責任外,按不同情節分別處理:1、無故曠課,除記入教師業務擋案外,曠課一節扣10元,曠課一天扣30元(遲到10分鐘算曠課一節)2、學期累計曠課一個月作自動離職論處,報市教育局2、處理。3、教師無故不來上課、辦公、公假、病假又無證明或者沒有教導處同意私下調課的,作曠課一節處理。三、教師因病請假,必須辦理請假手續。請假者持醫師建休證明(市級及以上醫院)和請假報告,3天內向教導主任請假,3天以上7天以內,向校長請假,一周以上向市教育局請假。經批準后,方可作病假處理。教師住院(不包括家庭病房)期間,預算內按浙人薪(1981)5二號、(1994)67號、(1997)163號文件發放,預算外經費按以下有關規定處理。1、一周以上,一個月以內的扣校補20%。 2、一月以上,校補不發,按比例扣發學期獎(包括日際考核獎)。四、教師有事請假,一天以內由教導處批準,一天以上三天以內由校長批準3、,請假三天以上的由學區教辦或市教育局批準。但功課必須自行安排到位并向教導處匯報,預算內按浙人薪(1995)79號、(1997)163號文件處理,預算外經費按以下規定處理:1、一個月內事假滿一周(7個工作日),停發當月發預算外補貼。2、一學期累計超過一周以上,半個月以內,扣發學期獎1/3;半個月以上,一個月以內的扣發學期獎一半;一個月以上的扣發學期獎。3、教職工因事出國出境假期工資待遇按浙人薪(1995)67號文件規定執行。五 產假假期及待遇1、產假假期正常分娩者,給予產假90天,其中產前要求安排適當天數休息的,休息天數計算在90天產假之內; 提前分娩或超期分娩的,均按90天計算。難產的增加產假4、15天;多胞胎的每多一胎增加產假15天。 2、產假待遇產假期間基本工資、省定職務崗位津貼、省定工作人員補貼和地方崗位補貼等津補貼照發,不影響晉級、調整工資。六、妊娠假假期及待遇1、妊娠假期妊娠三個月內自然(人工)流產的,產假2030天;妊娠三個月以上七個月以下自然(人工)流產的,產假50天;妊娠七個月以上早產的,按正常產假處理。七、哺乳假假期及待遇1、哺乳假假期女職工符合計劃生育規定分娩,產假期滿后撫育嬰兒有困難的,經本人申請,領導批準,可請哺乳假。 生育第一個子女并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哺乳假6個月,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照發(發至子女滿14周歲)。 生育第二個子女,哺乳假3個月(按計劃生育5、條例允許生育第二個子女的)。 2、哺乳假待遇 有條件的單位,也可給獨生子女的女職工哺乳假一年(包括產假),哺乳假期間工資照發,但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不發。 請3個月、6個月哺乳假的工資,均按本人基本工資加省定職務崗位津貼、省定工作人員補貼和地方崗位補貼的80%發給,不影響晉級,調整工資并計算工齡。 請一年(含法定產假)哺乳假的,基本工資照發,省定職務崗位津貼、省定工作人員補貼和地方崗位補貼停發。不影響晉級、調整工資并計算工齡,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不發。 雙生以上的女職工,可實行產后休息一年,其產假以外的工資,按本人基本工資的80%發給。八、若遇教師家庭出現紅、白喜事,學校視其實際情況給予請假6天,6、以便處理,其范圍是:1、紅喜事指的是教師子女結婚。2、白喜事指的是教師及配偶的父母以內的直系親屬。3、祖父母之故,兩天假期。4、學校在第二點范圍內送花圈一個,花籃一對。以上事假期間,功課由教導處安排代課金由學校支出。九、其他請假制度,以上級文件精神為準。十、教師必須參加政治業務學習,不得遲到早退。早讀及集會教師要做到跟班自理。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案例分析及有關教學方面文章的,已上交學校教導處,一次獎20元(抄襲他人不發)。十一、值周教師按規定時間來校簽到(按作息時間,上午提前20分鐘,下午提前1小時離校),并認真履行職責,按時認真做好值周工作,每天獎20元。十三、上課、開會期間不準會客和接打電話7、。十四、教師若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指的是8小時工作范圍內),或玩忽職守,造成或發生事故的,視其情節輕重上級部門給予處罰和行政處分,直到責任追究。學校會議制度 會議制度是學校全體師生共同遵守參加會議的活動準則和規范,人人必須嚴格執行會議制度,使各種會議的活動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一、會議制度 為了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有序性、規范性,保證各級精神,各項工作的傳達順暢,落實到位,組織得力,反饋周到,調整及時,特制定如下會議制度:、校董事會會議。由校長主持,副校長、教導主任、科研主任、總務主任、工會主席、團支部書記、民進主任、大隊輔導員等共同參加。每學期召開1次,商議學校大事,如校長工作報告,學校重大改革方8、案及教師聘用、考核、獎懲等事宜。、行政會議。由校長主持,有副校長、校長助理、辦公室主任、中學部主任、小學部主任、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總務主任、團隊輔導員共同參加。根據會議內容,也可邀請有關人員參加。行政會議一般每周四召開一次,主持研究和決定日常行政工作的重要問題。、教研組長會議。一般由教導主任主持,必要時請校長參加。每學期召開2-3次。主要研究討論教學中的重大問題。如制訂教研計劃,教學經驗交流,對學生考試的統一要求以及成績評定的統一標準或進行各科知識競賽等有關問題。、班主任(輔導員)會議。由分管副校長主持,邀請大隊輔導員參加。必要時請黨支部書記或校長參加。一般每月召開一次。主要研究學生的思想9、品德教育和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問題,交流班主任工作經驗等。、學校周前會議。由校長或副校長主持召開。主要小結學校各組室工作進展情況和布置下周工作要求。、教師、學生座談會。由黨支部書記、校長或副校長主持。一般每學期召開一次,主要了解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等情況,調查有關需求,反映對領導及各部門的意見。、家長會議。全校學生家長會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根據需要,有時召開年級或班級家長會,或部分學生家長座談會。全校性家長會由校長或副校長主持,報告學校工作情況(班組性家長會議由班主任主持,報告班級情況。)或提出學校的有關要求。無論哪種形式的家長會都要征求家長對辦學的意見,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10、育緊密結合起來。、家長學校。為了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為家長排憂解難,為家長服務,進而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在小學一年級舉辦家長學校。根據當前家教和我校學生、家的實際情況,確定家長學校的課程。分兩部進行,通讀班課程分八講,分別由學校領導和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授課。全托班結合家長開放日,每學期授課一次。教職工會議制度 (一)教職工參加政治學習和各種會議,要求還不遲到、不早退,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分組討論要踴躍發言,組長做到有記錄、有匯報。 (二)會議時間: 1、例會按規定時間進行,不另行通知;遇特殊情況不能如期進行,由會議召集人負責通知; 2、嚴格控制非常規會議,凡各處室遇特殊情況需要召開校級會議,報請校長同意后,方可臨時召集相關人員開會。 (三)會議主持者在會前對會議的內容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不開無準備之會。 (四)會議紀律 1、不遲到、不早退; 2、不得交頭接耳; 3、手機應置振動狀態;原則上不接手機,確定情況特殊,應到會場外面接,不得影響他人; 4、不得帶小孩子參加會議; 5、不得看報、看書,或做與會議無關的事; 6、要做好記錄。 (五)會議記錄:校長召集的會議由校辦主任負責記錄;其它會議由召集人指定專人記錄。各類會議記錄由校辦設計統一格式,要在期末交檔案室存檔。 (六)會議考勤:教職工因病、因事對應參加會議需要請假,須向會議記錄人請假;由記錄人負責考勤;按學校獎罰辦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