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科研科研課題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110
2024-09-08
10頁
30.50KB
1、小學教育科研、科研課題管理制度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教育科研是運用科學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教育規律的認識活動。教育科研對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推進學校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抓手,是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的途徑與保證。同時,教育科研又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載體,促進教師的專業更好發展。為有效進行教育科研,促進教育科研穩步發展,特指定如下制度。1 、 教育科研是教學、教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長期不間斷性的科研活動是每個教師必須履行的職責,每位教師都應認同學校的科2、研方向,并主動地、能動地成為教育科研的主人。要求每個科(級)組圍繞小學校各時期主課題擬定科研子課題,35周歲教師做到“人人齊參與,個個有項目”。 2、學校科研工作采用“校長、分管校長領導教科室具體管理課題組負責落實”的管理模式,其中教科室是管理科研的職能部門。學校、科(級)組、教師開展課題研究要有五個基本環節:(1)項目確立;(2)開題論證;(3)開展研究;(4)總結成果;(5)成果評價。 3、教育科研課題的負責人以及科研組長要根據學期進程周期性的特點做好管理常規工作。期初,主要對前一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情況進行分析,以便結合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制訂新課題或抓好結轉課題,即診斷性管理。 期中,主要以3、課題計劃所規定的目標,檢查實驗研究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進行過程性管理。期末,主要作好實驗檢測、結果統計寫好實驗報告、進行終結性管理。 4、學期中定期開展活動,確保活動的實效性。各課題組至少兩周活動一次,活動時間為雙周四晚上,采用點名制度,活動要有詳細記載。各課題組負責人每月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一次,交流、匯報研究進展情況。 5、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了解新信息。要求教師利用繼續學習的時間結合自己研究課題,主動地、有針對性進行理論學習,作好學習筆記,教科室定時檢查。每學期檢查繼續教育記錄本各一次。6、明確每個課題組成員在本課題研究中的任務與角色。對于沒有參加實質性研究的教師,課題組長有權提出4、更名。學校一經發現,并經查實,取消年度考核欄目的課題研究資格分數,以杜絕虛掛名現象發生。7、科研與教研相結合,教師要把課題研究自覺地落實在平時的備課、上課、崗位練兵以及各種教育活動中,根據實驗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合理、系統地操作實施。8、注意原始材料的積累,分類歸檔。 課題負責人和有關的實驗教師要收集以下科研資料交到學校教科室存檔,結題報告、證書交學校檔案室(每學期期末收繳): (1)計劃性資料。包括總體實驗設想、設計實驗方案及開題報告。 (2)基礎性資料。實驗對象的基礎情況。如學生居住地址、家庭成員、父母職業、文化程度;實驗班學生的基礎狀況;實驗教師的情況,學歷、教齡、教學水平、科研成果等,5、填寫小學教育科研工作手冊。(3)過程性資料。如實驗課教案,典型實驗課紀實,課后分析研究記錄,課外活動的設計、實施及學生活動的情況。教師實驗研究的觀察記錄、隨筆,以及社會、家長、學校、學生的反映等。(4)專題性資料。包括專題講座、專題報告、專題研討等研究資料。 (5)效果性資料。包括個案變化及群體變化的資料,如測試成績的統計分析度量、答案、試卷及有價值的學生作業、制作、作品等成果。 (6)總結性資料。包括學期,學年或專題的研究總結、論文、報告。 實驗資料在形成、積累、歸檔時,材料要真實、準確; 完整、系統;建立課題檔案要科學、適用。 9、教師要及時總結研究成果,每學期根據研究課題上好一節課題研究6、公開課,寫好一篇論文或案例。第一學期繳交論文時間為:寒假后教師回校集中的第一天。第二學期繳交論文時間為:暑假回校日。 10、在學校教育科研管理中,要避免“兩端管理”(即年初寫計劃,年終寫總結)行為,教科室要加強科研過程的監督檢查與指導,內容包括:對已立項項目實施過程的定期檢查、監督和項目承擔者定期匯報等,以利于對科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對原方案或計劃中的不妥之處及時調整,對遇到的困難給予及時幫助解決。 11、校長要想方設法爭取擴大科研經費來源,支持課題研究,合理分配科研經費。對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資料、書刊、設備及必要的會議、差旅費等,應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給予資助;對上級下達的科研項目費,要確7、保專款專用,并對使用情況加以監督檢查。12 、在教育科研管理中科研處應特別重視對教育科研成果的處理。對有推廣價值的科研成果,科研處要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措施予以大面積的交流、推廣和應用。 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是一項極具創造性、科學性的學術研究活動,搞好小學教育科研管理是小學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為加強對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導、檢測、評估等,提高我校教育科研水平和效益,使我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形成具有城東特色的教育科研管理模式,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深入開展,特制訂城東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 一、目的意義: 搞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8、要途徑。為此,必須有計劃地開展教育科研課題研究,通過對教育科研課題的專題研究,一方面使教師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培養一批科研型的骨干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要針對當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小學教育改革的思路、策略和途徑,形成我校教育科研特色。同時為促進教育科研成果盡快推廣、應用,必須建立一套有利于操作、檢測、評估課題的管理辦法。 二、課題分類: 1、學校教育科研課題以校級立項課題為基礎,校級立項課題是學校課題管理的主要對象。在此基礎上逐級選擇推薦,逐步形成由校、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課題組成的課題網絡。2、學校教育科研課題分為學科類課題和非學科類課題兩大類。 三、課題管理機構和管理內容: 9、1、校級各類立項課題均由校教科室負責管理。校級以上立項課題根據相應級別教育科研機構制訂的管理規定實施管理。 2、課題管理的內容包括課題申報、課題方案制訂、論證及立項、課題的實施、階段總結報告和實驗報告、課題的中期檢測、課題成果鑒定、課題成果的推廣等環節。 四、課題管理程序: (一)、課題的申報與立項。 1、每年九月份由課題負責人選準課題,填好課題申報表,寫出課題實驗方案送校教科室。教科室根據所報課題進行審閱。并組織有關人員對課題進行論證,對有較高學術價值、便于操作的優秀課題向上級教育科研部門推薦,爭取立項。其余的作為校級課題。 2、立項原則:鼓勵性原則。鼓勵全校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并通過科研提高10、廣大教師的科研能力。可行性原則。課題研究人員具有一定的課題研究的能力和深入開展研究的精力。能制定出合理的、操作性強的研究方案。實用性原則。強調教育科研對本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有現實指導作用,強調教育科研對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有切實的促進作用。科學性原則。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正確,研究目標明確,立論根據充分,內容具體,方法步驟切實可行。 (二)、課題的實施 1 、校教科室管理的課題范圍是校級課題和以我校名義申報的各級各類課題。2 、課題負責人全面負責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3 、周期一年以上的課題每學期必須制定階段性課題研究計劃,應按時寫出階段性研究總結。4 、課題組長要經常性組織教師研討,收集資料,及時11、記錄科研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研究體會,按月向校科研室匯報。 5 、課題申報人應維護課題研究的嚴肅性,要設法保證課題按時結題。同時,更要注意科研的科學性和對教育的實際指導意義,在研究過程中可作不斷的改進或提高。6 、課題一經立項,不得隨意變更或終止,因故不能按時結題或不得不中止的課題,須書面說明理由,由教科室備案。無不可抗拒原因而不按時結題的,不得申報新一年課題。 (三)、自查、檢測 每位實驗教師每學期末要寫出階段實驗總結,向學校教科部匯報教育實驗過程中的得失,并將實驗過程中積累和收集的資料、數據等一并交校教科室存檔,便于學校對實驗中期、實驗結果進行檢測、評估。 (四)、課題結題與鑒定管理 1、凡12、符合結題條件的課題,由校科研室負責鑒定工作。課題負責人向校科研室遞交課題研究結題報告,并附下列資料: 課題研究主體報告、全部研究成果反映研究過程的主要資料(文、圖表、錄音、錄像、軟件和事物等)2、市級及以上立項課題由上級科研部門給出鑒定。3、課題的成果形式有教育科研論文、研究報告、調查報告、教育專著和教育軟件,學校有權對成果進行合理的管理和推廣。 五、獎勵 按實驗成果價值給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詳見城東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獎勵制度)。 城東小學教科室小學學校課堂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瘦西湖第三小學學校課堂教育安全管理制度1、為了加強學校教育管理,維護正常的教育秩序,保障學生人身安全,促進學生身心健13、康發展,特制定本制度。2、學校課堂教育管理要以預防為主,本著保護學生,教育先行,明確責任,教管結合,實事求是,妥善處理的原則,做好教育管理和處理工作。3、學校課堂教育管理,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落實學校管理責任人,具體落實至每位任課教師,每位班主任,切實加強教育。4、任課教師要認真做好課前一分鐘進任課教室,并做好點名工作,對發現缺課學生,要問清情況后及時向所任班級班主任以及相關責任人匯報,所任班級班主任要及時向缺課學生家長聯系反饋情況,并向相關責任人匯報備案。5、任課教師對教學的實驗設備,體育器材等可能具有安全隱患的教學工具要及時修理,避免學生受傷而出現安全事故;對容易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體育課,活動課要及時進行使用說明和安全教育;活動要求班主任做好組織管理工作,體育教師要做輔導工作,要全程控制局面;對那些因身體原因或本身有殘疾但可以做輕微活動的學生,要求上操場,確實不能出操的學生,應安排留教師復習,預習文化功課。學生在日常教學及各項活動中應遵守紀律和有關規定,聽從指導,服從管理。6、學生發生意外事故情況時,學校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