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學活動成績考核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152
2024-09-08
6頁
28.04KB
1、學校教學活動、成績考核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基本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方針,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加強教學理論的研究,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二.教學原則1教育與教學相結合的原則。2個性發展與面向全體相結合的原則。3教法與研究學法相結合的原則。4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5守則與靈活多樣相結合的原則。三.制定教學計劃1計劃前,所有教師要做到三個熟悉。熟悉教學課標:明確本學科教學目的任務,了解教學內容的安排,弄清本學科教學應遵循的原則。熟悉教材:通讀教材,理解教材的內在聯2、系,明確各章節在整體中所處的地位,明確本學期的教學要求和教學重點、難點。熟悉學生:主要熟悉學生“雙基”、“能力”、“學風”、“方法”四個方面的情況。2教學計劃要具備以下內容:(1)課標明確的主要教學任務。(2)對教材內容、實驗的補充、刪減或改進意見。(3)提出落實教學任務要求,提高質量的改進措施和意見。(4)教學進度,課時安排。(5)“尖子生”“學困生”的跟蹤培養措施。四.備課1教師必須認真備課。熟悉課標、通覽教材,寫出教材分析,總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結構層次,教學指導思想及方法。一般應包括教學目標、要求、重點、難點、方法、步驟、作業、課后小結等,做到備學生、備教材、備方法,做到個人備課與3、同科同年級教師集體備課相結合,平時提前備一周的課。2、所有科目的執教教師,必須編寫教案(導學案)。教齡不滿三年的教師,要求寫詳案;老教師可以編寫略案,但要能體現教學過程、重點的把握和難點的突破。教案(導學案)一般模式為:1、課題;2、課時分配;3、授課類型(授新課或是復習);4、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教會什么?能力目標學會什么?情感目標培養什么感情);5、教學重點難點;6、教學方法;7、教學手段(使用何種教具、媒體?);8、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包括以下環節:(1)導入方式(啟發導入、復習導入、談話導入、學生導入、觀察導入、情景導入、激情導入,其他形式的導入)。(2)新課(寫出師生雙邊活動提綱,注意講4、練結合,相互穿插,時間分配)。(3)問題設置(把握好度的問題)。(4)板書設計(工整、美觀、有助于知識點的教授和課堂小結)。(5)當堂檢測(教案上要有檢測題)。(6)教師小結(本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或檢測中出現的問題)。(7)課外作業布置:應有層次,至少準備兩類不同程度的作業題。作業也包括布置學生先學(預習)。3提前做好教具、演示、實驗等一切準備工作。五.課堂教學1、教師應提前2分鐘到執教班級候課。2認真組織教學。堅持由始至終全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特別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做到既教書又育人。3教學原則: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理論聯系實際、直觀性、啟發性、循序漸進、鞏固性、因材施教等原5、則。4打造高效課堂。每一節課教有目的,練有中心,學有效果,觀點正確,精講多練,杜絕滿堂灌。教學效果當堂檢測。講授新課的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5語言要準確、鮮明、生動。板書有計劃,書寫工整、規范。6、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六.作業1練習題目要慎重選擇,分層次布置作業,使所布置的作業符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2當天布置的作業當天完成(日清),特別是教材要求背誦的課文(法則、定理、公式、口訣)、認識的字句、會寫的生字要人人過關。3要及時批改。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上的漏洞和缺陷,及時進行補救。要堅持教師全部批閱,學生自己改正的方法。教師的全部批閱要起到三個作用:()學生是6、否按時交了作業,按要求做了作業。()大多數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要及時在課堂上進行講評、彌補。()個別學生的錯誤應認真分析,全面細致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缺陷。建立學生習題改錯集。(4)作業批改量:語文不少于5次(每周,下同),三年級級以上班級作文每期不少于7次,二年級“看畫寫話”每周不低于2次,數學不少于6次,外語不少于4次,其他學科不少于2次。3要求二年級以上的學生每天寫一篇讀書筆記或日記。教師抽查。4在每次作業中的問題,教師應做記錄和分析。如發現關鍵性或普遍性的問題應及時在班級進行講評,彌補缺陷。然后再留作業進行鞏固。5學科的學生作業練習,要按本學科的規范要求,嚴格訓練,培養出好的學風和習慣。7、學生作業要求書寫工整,卷面整潔。七.成績的考核1學習成績的考核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自己教學狀況的重要反饋渠道,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方法。成績考核包括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核及學期、學年成績評定。2成績考核由教導處統一管理。每學期初上課前教導處發各科成績冊,用以登記學生的平時成績,作業成績及各類考核成績。3成績包括作業、提問、小測驗、作文、實踐、制作等項。4檢測,期中檢測和期末檢測納入學期教學計劃。階段檢測隨堂進行,不排監考,也不調課統一進行。期中、期末檢測由教務處統一安排時間、地點和監考。5期末要在教務處統一組織下對所有學科進行學業水平檢測。6.質量分析,每次檢測后,教師要對學生考試8、的情況進行認真的質量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的失分點,失分的學生,失分的原因,將其歸類后進行有的放矢的分類輔導,從而全面提高班級教學質量。7.學生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記錄在學籍檔案后,不允許修改。八.輔導1輔導指在規定的教學課時以外,給個別學生輔導、解答問題、指導練習等教學活動,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輔助手段。2輔導要因材施教,要有目的、有準備、有重點地進行。提倡教師主動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3統一安排的早讀,其它學科的輔導,任課教師要按時組織學生進行。4嘗試優秀生輔導差生。九.課外活動1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其個人才能愛9、好和特長的重要場所。指導好課外活動是學校及教師的職責。2活動包括思想教育活動、選修課、學科課、興趣小組、體育鍛煉、運動隊訓練、文藝社團活動、運動會、科技節、藝術節、讀書節活動等,分別由教務處、思政處安排及具體實施。3負責各項課外活動的教師,在開學第一周內上交活動計劃到主管部門,對參加活動的同學,要有考勤記錄和成績考核。4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十.教學研究1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的有效途徑,就是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教研活動必須根據教學改革的要求,從學校教學實際出發,立足校本研究,從基本的問題入手,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從學校教學實際存在的問題和困惑中,確定研究專題,注重實效和解決問題,杜絕走過場流于形式,注意積累和總結教學經驗。2每周各教研組要開展教研活動,研究教學或集體備課。3新教師每月上1節匯報課;老教師每學期上2節公開課;教研組長每學期上1節示范課;教務主任每學期上1節引領課。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課后要進行座談或評議,形成書面材料及時歸檔。好的公開課要向上一級主管部門推薦。4、行政領導、教研組長要經常深入課堂聽課,了解教師上課情況,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校長每周聽課2節,其他領導每周聽課3節。專任教師聽課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