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校園日常清潔消毒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155
2024-09-08
8頁
263.54KB
1、學校校園日常清潔消毒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校園日常清潔消毒制度一、衛生清潔(一) 校園環境應以衛生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受到污染時進行隨時消毒。 (二) 保持校園環境整潔,無亂堆亂放、無暴露垃圾。室內地面應每天進行至少一次濕式清潔。廁所應有專人清掃、保潔、消殺,做到基本無臭味。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做到日產日清,公共垃圾桶應每天清潔和消毒。開展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預防控制,避免病媒生物滋生。 (三)室內場所如教室、圖書館、體育場館、實驗室、活動室、休息室等應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流通2、, 每日至少開窗2次,每次30分鐘以上。通風條件不良的室內場所,盡量減少人員進出,可采用排氣扇進行通風換氣,并用紫外線燈定期照射消毒。 (四) 確保學校食堂安全衛生。 1.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環境整潔,確保食材不受污染。2.生、熟食應分開存儲和加工,加工流程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確保食用的肉類和蛋類徹底煮熟。3.食堂作業人員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應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口罩等。4.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五) 加強水質衛生管理,確保生活飲用水安全。要加強對飲用水安全自查工作,做好飲用水的安全監管3、。做好供水設施的清潔、消毒工作。 (六) 學生宿舍做到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室內地面清潔,室外無亂堆亂放,室內要勤通風,每日勤開窗。 (七) 加強不明來源動物監控,如出現不明來源的動物,應及時處理,避免師生接觸。如設有動物房的學校,在使用動物房內現有實驗動物時要切實做好消毒工作,確保人員安全、環境安全。實驗動物尸體須按規范統一進行安全處置,嚴禁將動物尸體通過丟棄垃圾桶、挖坑掩埋等方式處理。 二、日常預防性消毒在疫情期間,應加強校園內各類場所和公共設施的日常預防性消毒。(一)空氣消毒:可采用紫外線燈照射或空氣消毒機消毒。1.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時, 每天一次。在無人條件下開啟。2.空4、氣消毒機消毒:有條件的學校可采用紫外線循環風、高壓靜電循環風等類型的空氣消毒機,按照使用說明書操作使用。(二)空調濾網消毒空調過濾網可用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用清水沖凈晾干,每月清潔消毒一次。疫情防控期間,建議暫停使用中央空調。(三)地面、物體表面消毒1.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拖拭,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凈。2.講臺、課桌椅、門窗、開關、洗手盆、臺面等高頻接觸的部位可選用擦拭、噴霧的方法,一般選擇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每天至少一次。(四)學校食堂的清潔消毒1.5、每餐工作完畢用清潔劑清潔各種廚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沖洗干凈,保持衛生。2.廚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拖拭,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每天至少一次。3.食堂餐具使用消毒柜消毒的,按照操作說明書使用。也可用高溫蒸汽或煮沸15分鐘以上消毒,或采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凈。消毒后應注意保潔。(五)手的消毒學校應在校園內配置足量的洗手設施。在疫情期間,學校應配備充足的洗手液和干手紙,督促學生在入校后、離校前、飯前便后、集體活動前后等進行洗手。洗手時應采用流動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六)公共設施的消毒定期對門把6、手、電梯、按鈕等公用設施進行消毒。公共衛生間的門把手、水龍頭、洗手臺面等可選用擦拭、噴霧的方法進行消毒,一般選擇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作用30分鐘后清水洗凈,每天至少一次。(七)校車、公務用車的消毒校車、公務用車應注意及時開窗通風,座椅、扶手等表面消毒可用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每天至少一次;車內空調濾網每周清潔消毒一次,濾網可浸泡于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30分鐘后,用清水沖凈晾干后使用。三、隨時消毒學校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時,應立即隔離并報告屬地疾控部門,在疾控部門專業7、指導下確定密切接觸人員,并對相關環境實施消毒。(一)根據屬地疾控部門的專業指導確定消毒范圍,對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人員的住室地面、墻壁、桌椅、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隨身物品、污染物(含排泄物、嘔吐物等)、衛生間等進行隨時消毒。1.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人員的生活用品和隨身物品可選用擦拭、噴霧的方法,一般選擇有效氯濃度為1000mg/L含氯消毒劑,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2.疑似病例污染物消毒:可用固態過氧乙酸應急嘔吐包覆蓋包裹,或用干毛巾覆蓋后噴灑有效氯濃度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劑至濕潤。清除污染物后,應對污染的臺面和地面及時進行消毒,可用有效氯濃度為2000mg/8、L含氯消毒劑拖拭或擦拭。消毒范圍污染物為周圍2米,作用30分鐘,建議擦拭2遍。(二)疑似病例所在班級(教室)的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濃度為1000-20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噴霧處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三)消毒人員填寫隨時消毒處理記錄并及時登記備查。(四)根據屬地疾控部門的專業指導,消毒人員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四、終末消毒發現疑似病例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救治后,學校環境應及時在屬地疾控部門專業指導下組織全面徹底的終末消毒。 五、注意事項(一)含氯消毒劑有皮膚黏膜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時應戴口罩和手套,兒童請勿接觸。(二)乙醇消毒液使用應遠離火源。(三)建議消毒工作按屬地疾控部門的標準化規范9、,在專業指導下實施。2020年2月學校在校人員個人防控措施一、普通師生防護1.減少人員聚集。不要去校園隔離醫學觀察點周圍。2.在校園日常行走等活動時,須戴口罩。可使用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口罩濕了應及時更換。使用后的一次性口罩須單獨放在塑料袋等密封袋里,然后把密封袋投放到“其他垃圾”桶。3.飯前便后、接觸垃圾后要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徹底洗手。建議采用七步洗手法,整個過程持續不少于30秒,揉搓時間不少于15秒。4.在食堂或其他正規飲食店就餐,食用熟食。5.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曲肘遮蓋口鼻。6.不高聲喧嘩,避免“唾沫橫飛”。7.除工作需要,避免無防護措施與牲畜、10、野生動物接觸。8.注意所在室內(辦公室、教室、實驗室、體育館、圖書館、食堂、寢室等)開窗通風,保持環境衛生。每天至少通風2次,每次1530分鐘。9.應注意保持心理平衡,保證充足睡眠,適量運動,增強體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10.增強自我防護意識,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發熱、乏力、咳嗽及其他呼吸道癥狀及時報告健康狀況,及時就醫。二、因工作需要接觸校園隔離醫學觀察點的師生防護1.穿醫務人員普通工作服,外罩一層隔離衣,戴防護帽和符合N95標準的防護口罩,戴乳膠手套和鞋套,如需近距離接觸被隔離者時戴護目鏡。2.每次接觸隔離醫學觀察點前后均須洗手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洗必泰醇、新潔爾滅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鐘。3.離開隔離醫學觀察點時將全套防護設備放入密閉污物袋封閉后交疾控或專業機構滅菌和消毒處理。4.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的衛生和保護,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5.建議按照屬地疾控部門的標準化規范,在專業指導下實施。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