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226
2024-09-08
6頁
29KB
1、公司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制度 1、 目的 為加強公司安全文明生產,確保廣大員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財產 安全,防止和杜絕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適用范圍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公司全體職員。3、 職責3.1、 經理是安全生產主要負責人:3.2、 生產供應部負責落實和執行本管理規定,有關部門予以配合:a) 設備、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b) 協助綜合辦進行安全操作證的培訓和考核。c) 協助綜合辦制定或修訂本公司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標準。d) 負責勞動用2、品的采購,保證勞動保護用品的質量并按國家和公司勞動保護用品的有關規定發放勞動保護用品。e) 指導和教育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按照使用規則正確佩帶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f) 消防器材應按有關規定進行配置,并處于良好位置。3.3綜合辦負責對本規定執行情況進行監查,對違規行為向其所屬部門領導提出處理意見: a)按照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制定或修訂安全生產規程,并督促有關部門切實執行。 b)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并就其不合格要進行處罰,同時提出改進意見和跟蹤驗證。 c)遇有特別緊急的不安全情況或重大安全隱患時,有權指令停止生產并立即向主管報3、告。 d)做好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和宣傳。4、 工作程序4.1、培訓新進公司員工在培訓規程中,應包括安全操作規程。對從事電氣、焊接、車輛駕駛等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國家統一頒布的操作證上崗。4.2安全生產生產設備要嚴格按照原設計、使用要求,留有足夠的空間場地和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進行安裝調試。各種設備和儀器運行,操作者應遵守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不得超負荷運行,遇有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停止并向負責人報告,公司嚴格按煤安標準要求組織生產。勞動場所布局要合理,使用部門要保持清潔、整齊;有毒、有害的作業,必須有防護設施;導電設施不得裸露在外或損壞操作生產場所通道平坦、暢通,光源充足。有高4、溫、低溫、潮濕、雷電、靜電等危險的勞動場所,必須采取相應的有效防護措施。對放置易燃、易爆及化學物質的危險區域,應該有“嚴禁煙火”隔離標志,并配備消防設施。生產場所必須配置必要的通風、照明、消防器材,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和職業衛生安全。各級領導及員工應在防火、防盜、防水、易燃、電擊等意外傷害幾個方面加強注意。各部門設安全員,辦公室應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巡查各部門,注意消除不安全因素,并監督各部門安全生產執行情況。對倉庫、資料室等部門要配備消防器材。易燃物品按規定單獨存放。倉庫保管員要按倉庫管理制度及貯存物品說明書要求存放物品。辦公室保衛人員負責整個公司安全。全體職工均有責任注意個人工作區域內的不安全5、因素,下班要關好水、電、煤氣開關及關閉門窗,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上報。駕駛員不得酒后駕車,行車遵守交通法規,按規定定期檢查。一旦發現安全事故,辦公室要及時處理,并組織調查,做到不找出原因、不落實責任、整改措施不落實絕不放過。公司將對安全隱患消除者和事故責任人進行合理獎懲。4.3勞動保護員工上崗應穿戴工作制服,佩帶工作證,不允許赤膊、赤腳、酗酒;非生產員工或非當班生產員工不得穿拖鞋、赤膊、赤腳、酗酒進入生產現場;公司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努力改善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定期給職工發放勞保護品,并保證職工合理作息時間。對設備調試、檢驗人員,公司應配備防靜電、絕緣等有效器材。對打高壓人員,公司對操作人員配備6、絕緣手套和絕緣鞋。對灌封操作人員,公司配備口罩、手套等防護工具。對工作所需加班的人員,可安排調休和適當補助。對孕期女工按國家規定給予照顧。4.4重大安全事故處理對從事有可能發生職業病的工作崗位員工,綜合辦每年安排一次職業體檢,對確診為職業病的患者,視情況調整工作崗位,并及時作出治病決定;禁止年齡不滿18周歲的青少年從事有毒有害工作,禁止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哺乳期從事影響胎兒、嬰兒健康的工作,禁止兒童進入生產廠區;由于與本公司有關各種意外(含人為的)因素造成人員傷亡或廠房設備損毀或正常生產、生活受到破壞的情況均為事故;發生安全事故,按經濟損失程度分為:a)一般事故:經濟損失不足1000元的事故;7、b)大事故:經濟損失10005000元的事故;c)重大事故:經濟損失500010000元的事故;d)特大事故:經濟損失10000元以上的事故;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分為:a)一般事故:輕傷,總損失不足1000元的事故;b)大事故:重傷,總損失10005000元的事故;c)重大事故:重傷或致殘,總損失500010000元的事故;d)特大事故:人員死亡或損失金額達10000元以上;發生事故的部門或個人必須接受事故的處理a)事故現場人員應立即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如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件,必要時,應做出標志,詳細記錄或拍照,繪制事故現場圖;b)立即向經理報告;c)開展事故調查,分析事故原8、因,發生事故的部門主管和當事人必須密切配合開展事故調查;d)對事故責任人作出適當的處理e)以通報或其它形式教育職工;各級單位主管或員工在其職責范圍內,不接受主管部門的管理和監督,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應盡職責,如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事故的,按玩忽職守論處;a)不執行有關規定、條例、操作規程或自行其事的;b)對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險情和隱患,不采取措施和措施不力的;c)不接受主管部門的管理和監督,不聽合理意見,主觀武斷,不顧人身和設備、財產的安危,強令他人違章作業的;d)對安全生產不檢查、不督促、不指導,放任自流的;e)延誤裝、修安全設施或不裝、修安全設施的;f)違反操作規程,冒險作業或擅離崗位或對作業漫不經心的;g)擅動有危險、禁動標志的設備、機器、開關、電閘、信號等;h)不服從指揮勸告;進行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i)隱瞞事故或謊報事故經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