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學新生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及健康檔案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519
2024-09-08
14頁
30.75KB
1、XXXX有限公司 XXXX管理制度第一小學新生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及健康檔案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新生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1明確專人負責查驗預防接種證工作,并接受相關培訓。2將查驗預防接種證納入兒童入托、入學報名程序,在報名須知中明確告知查驗預防接種證的要求,要求沒有預防接種證或未按國家免疫規劃程序接種疫苗的兒童,在入托、入學前應到居住地的接種單位補辦或補種。3按照衛生部門提供的預防接種證查驗登記表填寫要求,如實填寫查驗情況并登記造冊。4發現未依照要求接種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兒童,或無預防接種證2、的兒童,學校應在30日內向本校所在地的接種單位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將補種(補證)通知單發給兒童監護人,督促監護人帶兒童到當地規定的接種單位補種。5在兒童補種或補證后復驗預防接種證。對學期中新接收的轉學兒童也要查驗其預防接種證。學生因病缺課病因追查、登記制度.學校應對因病缺課的學生進行病因追查、登記。.班主任每天負責對因病缺課人數進行統計,及時了解因病缺課學生的患病情況(包括發病時間、癥狀、就診情況),并報告校醫/保健教師。.校醫/保健教師根據情況進一步排查,并做好記錄,必要時采取相應措施。 .班主任要與家長建立聯系,對患病學生的病情變化進行動態追蹤,并及時報告校醫/保健教師。學生晨3、檢制度1.每天早自習或第一節課前各班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應對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進行晨檢。2.各班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應通過觀察、詢問等手段,重點做好發熱、咳嗽、腹瀉、皮疹、結膜充血、皮膚黃疸等重點癥狀的監測;同時要調查了解缺勤學生的缺勤原因。3.各班班主任(或任課教師)進行晨檢后要認真填寫晨檢情況登記表,并按照要求及時遞交校醫/保健教師。4.校醫/保健教師核查后,根據轄區衛生、教育部門的要求將晨檢情況進行匯總、統計、上報。5.對于晨檢中發現可疑患病學生,及時通知家長帶其到醫院就診并追訪醫院診斷結果。6.對于已確診傳染病的學生,學校要即刻按程序上報。7.學生患傳染病痊愈后須持有醫院出據的復4、課證明方能復課。學生健康檢查及健康檔案管理制度按照關于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要求,建立學生定期健康體檢制度。1 每年組織學生一次健康體檢。 2體檢機構應為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檢查項目按照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執行。3做好體檢組織實施工作。協助體檢機構,安排體檢日程;根據體檢日程,做好體檢當日的教學計劃、教學時間調整工作;明確體檢帶隊教師,組織學生參加體檢;體檢前,應對學生進行宣傳動員,保持體檢場所安靜,服從體檢調度的安排,維護體檢時的秩序,保證學生安全。4體檢當日學生如患傳染病,不參加當日體檢,待痊愈后補查,體檢過程中如有疑問,由校醫協助統一咨詢主檢大夫。5學校應督促體檢機構,及時反饋體檢結5、果,包括以個體報告單形式向學生(家長)反饋學生體檢結果,以便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及患病情況。6體檢時發現重大疾病,學校應以書面形式通知班主任和家長,并督促及時診治,采取相應措施。7建立學生健康體檢檔案,對體檢結果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指導學生健康成長。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制度1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2制定本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3明確并落實校內各部門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中的職責和任務。4明確學校疫情報告人以及聯系方式。 5定期排查和分析校內可能引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隱患,加強預警預報,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及時消除隱患。6定期開展校內衛生6、安全(食品、飲用水等)專項自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7定期開展應急預案培訓和應急演練活動,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1)校長接到報告后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組織實施應急措施。(2)學校疫情報告人在第一時間(2小時內)通過電話向衛生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3)在衛生部門指導下,落實有關措施,將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學校師生員工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傳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發衛生事件報告制度1校長是學校傳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報告的第一責任人。 2校醫或保健教師為學校疫情、食物中毒報告人,負責學校傳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因病缺課7、等健康信息的收集、匯總與報告工作。3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發現學生有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癥狀或疑似傳染病時,應及時報告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對相關情況進行核實并報告學校領導后,按照傳染病疫情報告程序,報告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農村學校向鄉鎮衛生院防保組報告)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4教職工患肺結核等傳染病時要主動報告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對相關情況進行核實并報告學校領導后,按照傳染病疫情報告程序,報告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農村學校向鄉鎮衛生院防保組報告)5學校疫情、食物中毒報告人應參加學校傳染病、食物中毒防控知識培訓。學校飲用水衛生組織管理制度1.建立飲用水安全責任制。學校校長8、是飲用水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主管校長具體負責學校飲用水安全工作;后勤負責人負責與校外供水單位的工作協調;校醫(衛生教師)負責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工作的技術(日常巡查)指導;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人員負責生活飲用水具體工作。2.學校應明確專人負責生活飲用水具體工作,包括保管飲水設施設備相關合格資質證明,定期對飲用水設備進行檢測、消毒和必要的保養,并進行登記留檔。3.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員應定期體檢,取得健康證方可上崗,并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疾∑陂g不得從事學校生活飲用水日常工作。 4.學校應保證飲用水設備周邊30米內環境符合衛生要求,并設、置明確標示,告知師生安全應用。5.學校應建立飲用水安全應急9、預案,如發現飲用水設備污染、不明原因水質惡化及水源性疾病發生,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上報相關部門。公共場所管理制度1.設備和設置衛生要求(1)學校宿舍應與教學用房分開,男女區域分開。一層出入口及門窗設置安全防護設施。(2)學生應一人一床,上鋪防護欄須符合安全要求。(3)宿舍須保持通風良好,定期開窗通風,寒冷地區宿舍應設有換氣窗。冬天注意保暖。有適宜的微小氣候。(4)宿舍應設有廁所、洗漱設施,并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室外廁所距離宿舍不超過30米,并有路燈。2.衛生管理制度(1)各寢室設寢室長,負責安排、監督本寢室衛生值日。(2)住宿生共同維護公用部位的衛生整潔,不向窗外和公用部位吐痰、倒水及亂扔廢棄10、物等;不在墻上涂寫、刻畫和亂張貼物品。(3)住宿生要自覺養成文明行為,不得在房間洗臉、漱口、洗衣服。 (4)室內垃圾袋裝化,由值日生及時清理,不得堆放在走廊或門后。(5)個人床面整潔,勤曬被褥。(6)廁所、浴室每天由專人負責打掃;宿舍每半個月安排人員對公共部位進行消毒;每月的第一周進行一次大掃除;每學期進行徹底清潔。(7)節約用電,寢室內無人時要隨手關燈。不得在宿舍內使用拖線板、電爐、電熱杯等禁止使用的小家電。(8)加強學生健康管理,生病學生須執衛生室證明,經生活老師批準后方可留在寢室休息。(9)加強傳染病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發現傳染病、疑似傳染病,不明原因發熱,群體癥狀應立即采取隔離措11、施。采取應急消毒措施。患病學生持醫療機構復課證明方可復宿。教學衛生管理制度1.課業學習制度()依據GB /T172231998小學生一日學習時間衛生標準和GB /T172241998中學生一日學習時間衛生標準,學生每日學習總時數(包括自習和課外作業)小學12年級不應超過4小時,34年級不宜超過5小時,56年級不宜超過6小時,初中不宜超過7小時,高中不宜超過8小時。 (2)每節課持續時間,小學一年級不宜超過35分鐘(如果課時和全校同步,應加課中活動或休息),小學是40分鐘(不超過45分鐘),中學45分鐘。課間休息為10分鐘,第2、3節課間休息2030分鐘。2.學周安排制度根據腦力工作能力變化規律12、,星期一學習任務不宜過重,星期五應安排較輕的學習。最難的課通常安排在上午第2、3節課,最容易的課排在上午第4節和下午末節。3.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身心健康(1)各種教學均應遵循學生大腦的生理活動特性,采取生動、形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質量,延緩疲勞發生。(2)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學生,不得對學生進行任何形式的體罰或人身攻擊。(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糾正學生不良的衛生習慣,如讀寫姿勢、咬鉛筆、翻書用手指蘸唾沫等,保證學生健康的生長發育。4.教學用具要符合衛生要求(1)書籍的紙質、印刷、排版應符合要求,文字、插圖、符號要清晰夠大。一般是小學一年級使13、用二、三號字,三、四年級使用 三、四號字,其他各年級應使用小四號字,高中理科教科書也可使用五號字。文字符號應橫排。文字清晰,無透印,無重影;插圖應層次分明、清晰、無臟跡、圖內說明文字清楚,位置準確。教科書的幅面尺寸應優先采用A5和B5規格。教科書的重量小學課本單本不宜超過300克,中學不宜超過400克。對印刷模糊、字體過小、過密、過舊的書籍應及時廢棄或更換。(2)作業本的紙張應白而結實、平滑不反光,質地致密。(3)鋼筆的重量、長度、直徑都要適合學生骨骼肌的年齡特點。鋼筆的直徑8毫米左右,吸水鋼筆長1012厘米、沾水鋼筆桿長1517厘米為宜。(4)鉛筆要用中等硬度的筆芯。(5)墨水只能用濃黑色或14、藍黑色,不能用其他顏色,特別是紅色墨水。(6)蠟筆、繪畫顏料及各種作業本都不應含有有毒色素及其他有害物質。(7)背包最好用雙肩式,單肩式要經常輪換。背包內只帶當天的書、本、筆,減輕重量。學生廁所衛生制度1必須有專人負責定期沖洗、打掃、消毒和設施維護等工作。保持地面、洗水池、大小便槽內清潔干凈,做到無垃圾雜物、無積水、無尿堿、無污物、無異味。墻面、門窗無灰塵、無污垢。廁所內的垃圾實行袋裝化,及時清理。 2為防止消化道傳染病的發生,每周徹底消毒一次。3做好除四害工作。有防蠅措施,在蒼蠅、蚊蟲孳生季節,積極采取滅殺措施。4及時清理廁所內紙簍垃圾,定期對廁所進行消毒除臭處理。易塞物等垃圾必須扔在紙簍中15、,禁止將其扔進下水道中,每天由清掃人員及時傾倒。5師生要文明入廁,愛護公共廁所設施,講究清潔衛生,節約用水。大小便要入槽,便后要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拋雜物,不亂涂墻壁。垃圾管理制度一、學校垃圾的分類:1、可回收垃圾(指: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等能變賣的垃圾)。2、食堂垃圾(指:剩飯剩菜,菜根菜葉、廢棄油指等)。3、有毒有害垃圾(指:廢舊電池、廢日光燈管、實驗室過期藥品、廢舊電器等電子垃圾)。4、不可回收垃圾(指:塑料類、瓜皮果殼和其他清掃垃圾等)。5、綠化帶的落葉、雜草、草皮等垃圾。二、垃圾分類處理的辦法: 1、學校在公共場所和主干道邊同一位置設置垃圾箱,全校師生員工必須將垃圾放入相對16、應的垃圾箱內,各班各室設置垃圾袋(紙盒),按要求分類投放處理。2、廢紙及廢紙品、塑料飲料瓶以及能變賣的其它塑料;易拉罐、玻璃瓶及能變賣的其它可利用的廢棄物均必須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3、各班各室清掃的不可回收的垃圾必須統一集中倒入學校指定的垃圾房內,統一由學校安排指定運送到制定的位置。4、食堂垃圾:剩飯剩菜等廢物由總務處指定專人集中處理,廢棄油脂由相關人員集中回收。菜根、菜葉等食品廢棄物集中到花圃填埋處理變廢為寶。5、有毒有害垃圾和廢舊電子垃圾交總務處集中統一處理。6、落葉、雜草、草皮等清掃后集中到學校花圃統一填埋做堆肥處理。7、建筑垃圾等由施工單位妥善處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1、學校要成立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做到有計劃、有檢查、有總結、確保班班開課、人人有書,做到有課時、有課本、有教案、有考核、有評價。2、宣傳個人衛生、環境衛生、心理衛生、青春期衛生等有關常識。 3、結合季節特點進行健康知識宣傳,學校、班級設衛生宣傳欄(角),定期刊登有關衛生的知識。4、宣傳形式力爭豐富多彩。每季度出黑板報1至2期,每月廣播播1至2次;健康教育課高一每周2節、高二、高三每周1節,還可以借助宣傳單、宣傳畫、幻燈片、錄象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5、做好學校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使常見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6、對學校發生的傳染病要“管起來”,及時上報有關部門領導。同時尊醫囑對患者隔離或休學。-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