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556
2024-09-08
8頁
20.28KB
1、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制度(試行稿)一、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配備制度1、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遵循“個體自主開發與團體共同研究相結合”的指導方針。 2、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相對固定。原則上以班級為單位,由學校指派一名教師為該班指導者,組織學生開展活動。3、學生全班外出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時,另行再安排一位教師協同組織管理。4、按照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試行稿)36年級每班建立綜合實踐活動彈性課時制(每班每周3課時)。負責活動的每一位指導教師按學校現行規定上課,每周2、兩課時。5、學校建立綜合實踐活動管理小組。組長由分管校長擔任,具體管理由教科室負責。實行項目組組長負責制。二、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教研制度1、成立項目研究組。項目研究組由各組長負責,組織組員可以對已經形成的方案作進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另行開發一個新的課題。項目研究組雙周召開一次指導教師會議。由組長召集,主要討論課程進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保證活動的有效實施。2、實行每月研究制度。每個月由1-2個項目研究組承擔一次主題研究活動,推選1-2位教師,執教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課,并進行評課和階段匯報。3、定期舉行沙龍研討活動。這一活動由教科室負責,要針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或現象精心設計,形式豐富,對研究3、起到推進作用。4、鼓勵教師自主創新。有一定能力與經驗的教師可以自主開發新的課題研究,研究中不僅要提供詳實可行的案例,還要有具體的研究過程資料以及后續研究方向。三、綜合實踐活動日常管理制度1、開學初,各組擬訂學期研究計劃。每學期開學的第一、二周,教科室要組織教師參加課題研究意向活動,成立項目研究組,各組研究計劃要發布在校園網,經審核后開展活動。建議每個學期每位學生只開展1-2個主題研究活動。2、定期檢查組內教師研究情況。各項目組組長要定期檢查教師的研究再設計和反思,學生資料包建設情況等等。3、建立推門聽課制。分管領導要組織相關人員隨時聽推門課,了解各組的研究動態,相關情況要予以公布。4、教師要積4、極參加校內外各項研究活動,完成一定研究任務。每學期每位教師或項目研究組至少要有一份完整的案例研究,一篇有質量的論文或研究反思。5、加強校園網的學習、交流作用。教科室定期發布學習文章供教師學習參考,各指導教師要將研究的方案、反思、論文和班級研究特色活動資料定期上傳校園網。教科室將組織專人定期檢查,及時公布。6、積極開展各類評選活動。研究過程中教科室還將組織教師參加優秀指導教師、優秀資料包、優秀案例、優秀項目研究組等評選。在適當的時機,將推選優秀的指導教師參加市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評選。四、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獎勵制度1、課內課外教師開展活動的工作量較大,對于積極參與研究活動的教師,每5、學期由學校負責發放一定的活動經費。2、以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以及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能力和效果為標準,對指導教師進行個人或團體的獎勵。3、凡在校級以上(包括校級)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案例、論文撰寫、展示課、資料包等評比中獲獎或發表的教師,學校給予相應的獎勵。五、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制度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的撰寫要求做到綱目清楚,內容詳實,便于實施。參加項目研究組的教師呈現的方案要體現課后的調整,要突出后續的研究方向。 2、研究過程扎實,能體現出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創新的能力,學生資料包的完成有特色。 3、一個主題的研究結束后要形成完整的案例。案例中有詳細的活動方案或計劃,研究的步驟,6、包括學生的資料卡、調查表、問卷、采訪記錄、照片、日記、研究小報告等。4、學期結束在家長、學生問卷調查中,滿意率達到90%。六、綜合實踐活動安全制度1、加強學生安全教育。指導者要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2、實行外出申報制度。指導教師至少要提前三五天向教科室提出書面申請,由教科室負責上呈校行政,由校行政審批同意后方可外出。3、外出活動精心規劃(1)對校外活動的空間范圍、活動情境進行合理的規劃。(2)提高校外活動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動時間。(3)學生的校外活動應該在指導教師參與的情況下展開,學生的校外活動盡可能采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4、爭取社會和學生家長的支持和參與。另:學生如有活動需要外7、出,參照外出條例執行。附:xx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教師評選條件1、認真執行教學常規,能正確把握綜合實踐活動的年段研究目標,組織學生圍繞主題有計劃展開研究,每學期至少要有一份詳實的研究案例。2、能完成教研組下達的各項工作,有一定質量。3、認真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在組織學生研究的過程中,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促進學生的發展。4、班級中各組學生資料包能呈現班級特色,體現學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在學習資料包評選活動中獲得優秀。5、每學期上一節校級公開課或承擔一次校級觀摩活動或在教研組作一次專題發言,效果良好。7、優秀指導教師由組內推薦與個人申報相結合,參與評選的教師要提供8、相關的支撐材料。8、對優秀指導教師學校將給予一定獎勵。綜合實踐活動優秀資料包評比要求總體要求:主題鮮明、目標明確、過程扎實,能體現出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創新的能力。具體要求:1、研究過程解決的是我們想研究什么,怎樣研究的問題。有詳細的活動方案或計劃,研究的步驟,包括學生的調查表、問卷、采訪記錄、日記、研究小報告等,2、下載的資料要進行信息的加工、處理,把研究中比較重要的資料留下來而不是資料的堆積。可以制作信息卡,提供信息查詢途徑。3、照片作為重要的研究過程資料的記錄,要有文字說明,并加以挑選;同時作為電子文本加以保存。4、關注學生的研究過程,教師、家長、社會的評價能適時進行。5、資料記錄9、比較清晰,以學生記錄為主,色彩美觀大方。用筆大致相同,以鋼筆為主;用紙比較規范,以A4或16K紙為主。6、盡量以班級中的各研究小組為對象設置資料包,并作為參評對象。7、資料包中有特色材料,具有創新性。8、對優秀資料包學校將給予一定獎勵,并留存學校檔案室。xx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的撰寫要求 一、總體要求:綱目清楚,內容詳實,便于實施。二、具體格式及要求:1、研究活動目標根據所要研究的主題設計切實可行的目標,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2、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可以是框架式分課時的設計。主要圍繞“我們想研究什么,怎樣研究,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來制定研究內容。每一課時要有具體研究的內容,并簡要寫出這一研究中采取的研究策略,學生的研究任務和準備。每份研究方案,體現一個完整的活動過程,步驟清楚,方式方法明確。最后要適當寫出研究反思及方案的調整。研究過程中所需要的資料要提供具體的搜集方向,包括書名、網絡的鏈接,適當也可提供相關的研究資料。所設計的表格也可呈現,比如計劃書表格、日記表格、調查表表格等。研究方案要體現課前的預設、課后的調整。尤其要突出后續的研究方向。3、設計方案時可以由項目研究組合作完成,也可由個人獨自開發。但項目研究組成員要有個人的再設計、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