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學傳染病晨檢消毒隔離制度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682
2024-09-08
24頁
72.10KB
1、高級中學傳染病晨檢消毒隔離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高級中學傳染病晨檢制度校園內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個與之相配套的衛生預防措施。學校的每日晨栓制度就是一項重要的預防措施。事實證明學校是群體聚集的場所,一些群體性傳染病的流行,往往是個體傳染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因此,學校每天晨檢制度,讓學生做到健康上學,對于確保校園內的衛生安全關系重大。根據上級有關要求,修訂本制度如下;一、 每天 進入校門前接受學校值班人員的晨檢。二、 各班晨會課任老師負責在上課前對每位學生進行身體一般狀況的詢問檢查。如有學生發生2、不良身體狀況如發熱、紅眼睛、水痘等要及時報告衛生室。三、 各班主任每天班內因病確課同學的聯系工作,如有因傳染性疾病缺課的,要將情況報告衛生室,并作進一步的家庭聯系。四、 各班主任負責每天缺課的統計,如有發熱、紅眼病、水痘等缺課的學生要及時報告衛生室。五、 告知學生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適,要及時測量體溫。如有發熱、出疹等可疑傳染病情況,應及時要求家長及時處理,不可在原因不明情況下帶病到校上課。六、 班主任對邊治療要求上學的同學及家長要做好說服勸止工作,在家中治療休息。在校期間如有不適要及時與家長聯系。在家就醫的要將就醫結論報告學校,并實行傳染病復學醫學診斷報告制度。七、 衛生室對因病缺課報告進行統計3、,并按要求上報有關部門。 高中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為了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效防止傳染病疫情在學校的發生,早期發現傳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離,早治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結合我校情況制定出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1、學校在每日晨檢時,發現有缺勤學生,應及時填寫缺勤登記表。2、缺勤學生所在班主任應與缺勤學生家長進行電話溝通:1)缺勤原因;2)如患病,所患疾病名稱及是否為傳染病并要求有醫院的診斷書。3、如缺勤學生所患為傳染病,應詳細詢問其所患疾病名稱,發病時間,主要癥狀,是否就診等情況,所在班級要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4、保健醫將排查出的可4、疑情況及時上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5、對患病學生記錄其確切的發病日期和隔離日期,定期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了解學生病情好轉情況。6、患病學生在隔離期滿,癥狀全部消失后由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病愈證明方可復學。省高級中學高中消毒和隔離制度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我校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消毒和隔離制度消毒制度1、做好教室、專用教室、辦公室的消毒工作,指定專人做好教室、水房、走廊等學生經常駐留的各個部位的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記錄。開學后每周消毒一次,發生疫情要每天消毒一次。對發生傳染病的班級要重點消毒,增加消毒次數,用紫外線消毒車消毒、過氧乙酸噴灑等。根據具體情況可適當加大濃度。2、 教師宿舍5、及值班室要勤洗曬衣被并用紫外線消毒車和過氧乙酸噴灑。3、 患者用過的物品要進行特殊的處理和消毒。4、 體溫表用有84消毒液浸泡消毒兩次(5分鐘、30分鐘),然后用75酒精揩擦消毒。5、 監督好學校的飲水機的消毒工作隔離制度1、 對發生疫情的班級停止去專用教室上課,停止興趣課2、 對發生疫情的班級停止去餐廳用餐,在自己教室用餐3、 隔離時間以醫學觀察日為準,病愈后要有醫院傳染病科醫生證明,由學校檢查后方可進教室上課。高中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1、 疫情報告人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現有法定傳染病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必須按傳染病防治的規定進行疫情報告,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2、 責任報告人在首次6、診斷傳染病病人后,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登記在專用疫情登記簿上,將填好的報告卡馬上送到校主管領導,再由領導上報當地管理機構-疾病控制中心。3、 責任報告單位對甲類傳染病(6小時之內)、乙類傳染病(12小時之內)、丙類傳染病(24小時之內)填卡上報。4、 責任報告人在傳染病報告中要準確詳細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如有漏報不報或地址不詳的出現后果責任自負。高中傳染病報告制度學校領導各部門班主任醫務人員高度重視傳染病工作,堅持每日報告制度。如在校內發現傳染病要迅速向傳導小組報告。領導 小組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疾病預控中心(防疫站)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不許漏報、緩報、誤報或謊報、如延誤采取隔離措施,導致7、疾病蔓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報告疫情要認真、詳細、及時、準確、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校醫室電話: 領導小組報告電話:教育處疫情報告電話:防疫站報告電話: 傳染病疫情報告程序衛生廳地級醫院縣級衛生局- 防疫站 預防控制機構 防治機構教育處學校校醫室 學生 高中傳染病各項控制措施一、 我校高度重視,我校在學校領導班子統一領導下,站在一定高度認識,堅持做好春季傳染病工作,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工作,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層層動員,層層落實,群防群控和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加大監督、監測、監控和衛生安全事故報告、責任追究等制度的執行排除一切隱患,對突發事件能夠應對,全力以赴保證師生健8、康安全、確保學校穩定。二、 具體措施成立織機構:傳染病領導小組。加大宣傳力度一、 向校內所有學生和職工、做好春季傳染病的宣傳。一、 和家長做好宣傳如致家長一封信等方式說明春季傳染病預防方法,使家長做到如何與學校配合。一、 校醫室利用廣播、墻報如健康小報、健康教育課等方式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教育。一、 各班召開衛生員小組長會,加強學生防護意識教育,不亂買路邊小食品,不隨便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三、 加強衛生清掃工作,加大督查力度。1、 加強每日早、午晚清掃,堅決杜絕死角。2、 堅持每周一次衛生大清掃及周邊環境清理,做到干凈徹底,無碎紙、無垃圾。3、 宿舍、食堂加強衛生清掃,指定專人負責。4、 9、嚴格信息報告制度及時收集信息,班主任及時向政教通報學生出席情況,如有特殊情況隨時上報。5、 堅持每日晨檢制度掌握全面情況,做好記錄。6、 定期消毒制度高中高中傳染病排查和復課制度一、堅持每日晨檢制度,觀察詢問了解出勤情況,并做好記錄。每日定時檢查,掌握全面情況,如有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應讓其隔離。隔離時間應由醫院出示不具有傳染性時解除。二、定期召開班主任例會,通報近期工作情況,共同商討預防措施。三、定期召開一次衛生員小組會,加強學生防護意識。四、及時和家長做好溝通。五、嚴格信息制度,及時通報 。六、學生復課需醫院或防疫部門出示診斷。證明。高中預防各類傳染病工作方案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衛生工作水10、平,有效預防各類傳染疾病在學校傳播和流行,切實保障師生衛生安全,構建和諧、平安校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松原市及油區教育處有關“防控各類傳染病方面的文件精神,積極做好預防各類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熱、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結膜炎、手足口病、水痘等)”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在全校范圍做好各類傳染疾病預防工作,并以此為契機全面做好學校衛生工作。學校特制定本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原則與目標(一)工作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堅持統一領導,分工負責;依法管理,科學防治;快速反應,有11、效處理;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建立和完善疫情報告系統,用科學、理性的態度對待疫情,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切實保障廣大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維護校園和諧穩定 (二)工作目標 1、廣泛、深入、持久地宣各類傳染病防治知識,并形成制度,納入學校定期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體系,提高廣大師生的自我防范意識。 2、完善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各類傳染病疫情在學校的發生蔓延。 二、組織管理 (一)領導機構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并作為當前學校安全工作的重點,為保障各項防控措12、施的落實,成立高中各類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防控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學校政教處,包括宣傳、消毒組和晨檢組。 (二)工作職責1、要切實落實晨檢工作,發現有身體不適的及時上報防控領導小組。2、嚴格執行每日學生缺課登記制度,查明學生缺課的原因。3、及時了解學生身體狀況,從教學安排上保證學生每天有充足的戶外鍛煉時間。4、學校從硬件上保證學生洗手及飲水設施。5、若學生出現發熱、皮疹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癥狀,校醫務室要及時將學生送到醫院就診并告知學生家長。6、疫情發生時,啟動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三、經常性預防與控制措施 (一)經常性預防1、開展多種形式的預防消化道、呼13、吸道等傳染病的宣傳教育,增強廣大師生員工公共衛生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改變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陋習,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2、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班主任通過電話等形式,向家長宣傳預防各類傳染病知識和學校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3、認真做好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防治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 (二)預防措施 1、開展健康教育 以校園廣播、宣傳單等宣傳形式,正面介紹傳染病、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識,教育指導學生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要宣傳傳染病、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消除恐慌心理,要告知家長在疫情流行季節不要帶學生到人群聚集的場所,避免與患者接觸;糾正孩子的不良衛生14、習慣,對孩子餐具、衣物、用品經常消毒,使家長懂得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 2、通風與消毒 通風與消毒是預防與控制傳染病,阻斷傳播途徑的有效辦法。傳染病流行季節,教室、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每日對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每周對教室、廁所、宿舍、食堂消毒一次,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洗手;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3、晨檢與考勤制度 晨檢與考勤制度是對傳染病“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的關鍵環節。校醫務室、班主任每天要認真進行晨檢、巡查,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一旦發15、現學生有相關癥狀,要及時送到醫院檢查治療。對因病缺勤的學生加強跟蹤,及時了解患病情況。如發現是傳染病,應立即上報,并采取相應措施。 4、衛生清掃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楚校園、班級衛生死角,堅持每天清掃制度。嚴格保護校園生活飲用水源,嚴禁學生飲用生水,接觸污水。 5、加強衛生監督檢查 要主動配合當地衛生機構加強對學校的食堂、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督檢查,保證食品衛生、飲菜加熱,餐具消毒、水源潔凈。嚴格把采購關,嚴防食物中毒。 (三)工作要求 1、傳染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要覆蓋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教職員工,保障各項措施落到實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學生宿舍的管理。 2、必須嚴格學校門衛管理,堅持憑假16、條出入和來訪登記等制度,及時掌握校內各種人員流動情況。 3、三個年級要堅持學生因病缺課登記制度,做好因病缺課學生情況統計分析工作,啟動零報病制度。一旦發現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異常,及時到校醫務室就診,對可疑的病例及時向當地衛生院、區教育局及區疾控中心,同時,進行調查和處理。 4、動員組織全校師生參與除“四害”防疾病的愛國衛生運動,搞好校園衛生環境。人人動手,齊心協力地搞好環境衛生和除“四害”工作。要徹底消除校園內的“臟亂差”衛生死角,保持宿舍和個人衛生。做到“兩多、兩勤、三不”(多鍛煉、多到戶外活動、勤洗手、勤換衣、不共用手巾和紙巾、不到人群聚集區,不吃不衛生食品)。 5、要嚴格按照教育部學校17、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及食堂衛生工作規范要求,規范學校食堂操作和炊事員衛生防護要求,加強餐具和炊具的消毒工作,同時,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有效控制學校食源性,水源性疾病的發生。 6、學校應采取積極措施,確保學生每天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戶外活動,督促學生課間到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質。 7、學校要定期對各學部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進行督導檢查,要堅持經常性的自檢自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四、保障措施 (一)要結合實際,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制定切實可行的傳染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并認真總結傳染病、手足口病防控的經驗和做法。 (二)要按照衛生部門的要18、求,對校醫務室的設施與條件進行調整和改善,加強校醫網絡建設,以具備對傳染病、手足口病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 (三)加強對教職工的培訓工作,培訓內容包括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識、因病缺課篩查與登記、疫情報告程序與基本要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等。(四)要安排必要的經費預算,用于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尤其是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洗手設施和改善衛生條件。 高中甲型流感防控工作預案根據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為科學有序地做好我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及時的控制和消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傳染和發生,提高防控和應對甲型H1N1流感的能力,有效控制疫19、情在學校的傳播,保障學生、教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高中根據教育部、衛生部組織專家制定的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試行),制定了高中甲型H1N1流感防控應急預案。一、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按照“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聯防聯控,依法科學處置”的原則,全面做好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及時有效應對可能出現在學校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切實提高甲型H1N1流感防控水平和師生自我保護意識,采取得力措施防范疫情輸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嚴防疫情傳播、蔓延。建立和完善疫情報告系統,用科學理性的態度對待疫情。落20、實疫情防控措施,切實保障廣大師生健康和安全,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二、 組織機構:四、 學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總 指揮 :常務副總指揮 :副 總指揮 :付成 員 :朱亞春孫德彬 姜 棟王德清 李文學 張迎春白 樺 王國輝袁相輝 王玉忠 劉 飛李云生 葛 毅劉春雨五、 防控領導小組,下設防控辦公室。防控辦公室包括五個小組1 信息溝通組:組 長:景曉玲組 員:胡秀芬孫 琳 孫 宇 韓松巖 王立芝于曉輝2 協調防控組組 長:袁相輝組 員:鄭建華王永占 劉 曄 李金融 李艷玲3 監督檢查組:教育處辦公室主任鄭喜順、防疫站肖琦4 宣傳指導組組 長:王玉忠周曉鵬組 員:高 艷杜貴通王淑21、萍 趙 強5 物資保障組組 長:劉春宇組 員:于亞娟六、 防控辦公室設立五個專職人員疫情信息聯絡員:景曉玲健 康 監 測 員:胡秀芬消 毒 管 理 員:張迎春及各部門班組長家 庭 隨 防 員:景曉玲及各位班主任疫情防控督導員:教育處辦公室主任鄭喜順、防疫站肖琦(四)防控指揮聯系方式油 田 防 疫 站 電 話:礦醫院發熱門診電話:油 田 急 救 中 心電 話油 高 防 控 總 指 揮:遲振國電話張寶霞電話:油 高防控常務副總指 揮:潘 霄電話:油 高 防控校醫室 電 話:三、具體措施第一責任人:校長 遲振國。 第二責任人:校醫 景曉玲 胡秀芬(一)全面落實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責任制1.校領導22、承包的班級:趙蘭勛: 一年一班 一年九班潘 霄: 一年十班 一 年十九班彭 彤: 二年一班(A) 二年七班劉萬才: 二年八班 二年十五班張寶霞: 二年十六班 二年二十二班付海平: 三年一班(A) 三年七班趙海龍: 三年八班 三年十四班遲振國: 三年十五班 三年二十一班2.學校總計67個班級,由各班班主任承包所在班級的學生。3.學校政教處編制學生聯系網,對學生自然信息,即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工作單位、聯系方式(學生及家長聯系電話)等進行詳細的登記。(二)完善兩項監測機制 1實行日常監測機制a) 每天由班主任、班級衛生員組織本班學生進行晨、午、晚檢。b) 由信息溝通小組統計各班三檢情況。c) 由校23、醫景曉玲對每日三檢中出現的體溫超過37.5oC的學生進行登記,并聯系家長居家觀察,對體溫超過38oC的學生第一時間上報學校防控小組、教育處普教科、疫情防控中心,同時聯系醫院發熱門診6259120和學生家長,并按醫生的意見進行處理。同時,詳細了解、記錄患者發病情況及接觸過的人群、聯系方式等。d) 居家觀察的學生由班主任教師每日詢問兩次身體狀況,待不發燒至七天,由校醫進行體溫檢測合格后方可復課。e) 學校設立觀察室。在救護車及家長未到學校之前,由校醫將學生送往校隔離室觀察。由李金融老師負責發放一次性口罩、測量體溫。2.節假日期間的監測機制。制定外出情況匯報制度。嚴格執行節假日值班和疫情報告制度,嚴24、格控制教師和學生假期外出。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作。所以,學校對節假日期間學生、教職工外出情況有嚴格要求。如有及特殊情況外出的學生,學生家長要向班主任報告,班主任要向防控領導小組報告;職工向辦公室報告,辦公室向防控領導小組報告。學校為教職工下發教職工節假日期間體溫檢測及外出情況登記表,全體學生下發學生節假日期間體溫檢測及外出情況登記表,為住宿學生下發住宿生返鄉情況登記表。體溫檢測情況進行登記,并由家長簽字。返校后上交學校信息溝通小組,由信息溝通小組進行匯報,對匯總情況報給上級。(三)建立健全六項制度,即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席登記追蹤報告制度、居家觀察制度、疫情信息“零報告”制度25、大型集會制度。強化三項管理,即消毒通風管理、校園管理、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管理。對外出人員和學生實行登記制度。(四)開展校園宣傳活動,在校園內通過宣傳畫廊、板報、廣播、發放宣傳 單等形式,普及預防甲型流感知識。依據“客觀、科學、準確”的原則,強化健康教育。 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的形式,向學生及家長做好甲型H1N1流感知識的宣傳,讓學生及家長了解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提升師生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疫意識,不必產生恐慌情緒,并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及時就診治療,并上報學校。(五)組織廣大師生搞好環境衛生,加大對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做到校園衛生不留死角。在公共衛生間為師生提供流動水、洗手液,在走26、廊、墻壁上張貼科學洗手六步法,把預防甲型H1N1流感和學生養成個人衛生教育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六)強化體育課、體育課的管理。鼓勵學生多到戶外進行運動,提高免疫能力。i. 應急情況的處理學校一旦發現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或疑似病例:a) 由校醫迅速給發熱病人一次性口罩,送往學校隔離室測量體溫。b) 嚴格執行學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報告程序,由信息溝通組組長景曉玲負責上報學校防控領導小組、教育處普教科、防疫站,同時撥打6259120,迅速將病人轉送到指定醫院。c) 由校醫景曉玲、胡秀芬對發熱患者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并詳細了解記錄患者發病時接觸過的人群及聯系方式。由學校協同防控組負責對接觸過的人27、采取迅速隔離并進行體溫檢測,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控制疫情發展。d) 對甲型流感患者停留過的空間及接觸過的物體進行嚴密消毒處置。e) 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f) 全校教職工一律堅守工作崗位,全身心為學生服務,消除恐慌心理。g) 嚴控大門出入。進出人員嚴格登記,必要時封閉管理。做到群防群治,保持校園的和諧環境。學校與各處室、部門、班主任及相關工作人員通力合作, 認真開展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的落實工作,積極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宣傳教育、疫情監測、晨午晚檢、疫情報告及疫情現場控制等措施落實情況。對在疫情調查、報告、控制、醫療救治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造成甲28、型H1N1流感疫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后果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分。 高級中學2009年9月28日修正 學校體質檢查健康監測公告制度為規范我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保證學校獲取客觀準確的學生體質健康資料,推動全體學生健身活動的開展,促進我校教育教學的發展,特制定本規定。 1、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的任務是:對監測對象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數據庫;統計與分析監測數據;公布監測結果,為相關教育教學工作決策和研究提供服務。 2、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應堅持科學、統一、系統的原則,做到組織嚴密、取樣客觀、操作規范、結果準確。 3、教務處負責我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29、學校總務處協同體育組、當地衛生院共同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同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 4、我校每年開展一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 5、體質健康測試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程序,遵守操作規定,使用國家指定的測試器材和數據匯總方式,實行技術監督和醫務保障制度。 6、我校對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實行統一公布制度。 監測結果應遵照統計法對統計資料公布和管理的有關規定,經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后公布。未公布前,任何個人不得公布和公開使用。 7、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由教務處公布。 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公布后,各班級可以公布本班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 8、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資料屬保密資料。學校各科室應當采取必要的保密及安全措施,對有關工作人員進行保密教育,做好監測數據和資料的保管、保密工作。未經學校同意,不得向任何個人提供監測數據和資料。 9、經學校批準,有關科室在遵守保管、保密制度的情況下,可無償使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和資料。 10、學校學生可以通過監測結果公告和監測報告等獲取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