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規章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863
2024-09-08
8頁
28.50KB
1、小學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一、備課管理1、開學初,各科任課教師要認真學習所教學科的新課標,通閱所任年級的全冊教材并參閱教學參考書的“說明”部分,明確全冊教材的重、難點及“雙基”訓練要點,結合學生實際,擬訂學期教學計劃。 2、分課時備課,按教參要求及教學計劃,備足課時;按學生實際,用新的理念作指導,備好教法;按學科及單元特點,備好知識點,重難點;按教材內容,備好教學過程。3、堅持教研組集體備課制。集體備課之前,每位教師都要圍繞備課主題進行個人自備。主備教師認真2、備好所承擔的課題,并寫出初步的教案,備課組按規定時間進行集體備課,集中研討。主備人說課,其他教師補充完善并提供修改意見,主備人做好發言記錄4、實施備課月查制,定期檢查制和不定期抽查制。對備課不合格者,除教師例會通報批評外,還將由教導處、教科室根據學校教師教學工作考評細則,扣除適量的量化分。5、備課書寫要認真工整、美觀、板書設計要合理。電子備課要適合學情,有教學反思.二、上課管理1、上課前,教師應作好充分的準備,杜絕遲到、早退的現象,按學校要求提前2分鐘候課,按時下課。2、嚴格按課表上課,嚴禁教師占用其他學科及放鴨式教學。3、上課時,堅持用普通話教學,教師不能抽煙或坐著講課,衣著要整潔,手機要關3、機。4、上課教師無權因種種原因把學生拒之門外。5、實施組長以上干部輪流不定期查堂制,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并作好記載。6、實施領導隨堂聽課制度,領導深入第一線了解、研究、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主任以上的行政干部每周隨堂聽課不少于一節。三、作業管理1、要認真研究學生作業規律,切實加強作業布置的研究,堅決禁止靠大作業量來提高學生成績的做法,要切實做到作業“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學生發現規律和方法的作業,布置拓展學生視野,引導學生探究,提升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不布置懲罰性作業,不布置占用學生時間超過合理限度的作業。 2、要打破單一、枯燥的題海型的4、作業模式,重新構建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學生樂意接受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作業模式。3、要根據學生生理特點,適當安排作業份量。課堂作業必須在課堂內完成,家庭作業:低年級不布置家庭作業,中年級不超過半小時,高年級不超過60分鐘。4、學生作業要勤批細改。利用教師批閱、同學互批、抽查面批等方式認真督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并及時記錄作業中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批改日期、符號等規范;有一定的發展性評價.5、作業反饋要做到整體講評和個別輔導相結合,作業集體講評要有針對性,課余時間要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個別反饋指導6、備課組按教科室具體工作要求完成檢查;學校校長室、教務處、教科室抽查(簽字蓋章)四、考試管理5、1、嚴格控制考試次數,每學期期末考試按區教育局要求由教導處統一組織。2、單元測驗卷以區教研室的為準,對區教研室不安排的年級由學校教研室統一安排考試,教師不得私自訂購其它測試卷。3、備課組統一流水批改試卷,做好成績統計和學情分析工作(積極探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統計和分析成績)4、實施考績獎罰制。按學校相關規定執行。五、教研管理1、科任老師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人為本。改變教學行為,使教師的有效教學與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活動真正落實到實處。2、各科任教師必須有計劃性、針對性的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研究如何更新自己的教法,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形成新的課堂教學模式。3、堅持“互聽互評”及教研“開放”活動6、,不斷培養教研骨干。4、鼓勵教師參加區級或區級以上級別的各項教學比賽活動。5、學校將制定“優秀教師”、“學科帶科人”評選方案,以鼓勵教師向學者型方向發展。六、代課管理1、教師由于病、事假或公差需調課時同時向學校辦公室、教務處提出申請,凡屬教導處安排教師的代課,由教導處統一下發代課單。2、教師請假或公出三天以內,自行調課,三天以上由教導處統一安排調課。3、教師因校外偶發急事,或校內外突發急病,而不能履行請假手續者,教導外安排人代課(打電話請假亦可)。4、凡因病治療并經醫院證明不能堅持上班者(三個月以內),教導處安排人代課。5、凡法定產假、婚假、喪假者,教導處安排人代課。6、曠工者除按有關規定予以7、罰款外,其代課金由曠工者支付。七、考勤管理1、學校教職工實行八小時坐班制。2、教職工日常考勤分別由教務處記載。3、請假需履行手續,未履行手續者,視曠工處理(特殊情況不能履物手續者除外)。八、師培管理1、鼓勵教師參加相關學科知識的自主學習。2、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及學校需要,有計劃安排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崗位培訓,專業培訓,通過學習與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3、堅持任教循環制。在小循環或大循環中,提高教師業務能力。4、每學期安排“走出去,請進來”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借鑒經驗,充實自己。5、鼓勵教師參加各種教學競賽活動。6、分層次抓好教研活動。對不同資歷的教師分別安排上考評課、研究課、模擬課、示范課等8、,在教研活動中培養骨干。7、組織教師系統自學,支持、鼓勵教師訂教研雜志,讓教師在學習活動中,不斷提高教學理論水平。九、學籍管理1、建立學籍檔案:每學期,學籍管理員必須按上級要求將學籍檔案進行電子化規范管理。2、新生入學管理:(1) 凡戶口在我校轄區,符合上級規定年齡, 除智力有嚴重缺陷或生活不能自理以外的兒童,均可報名入學。(2) 新生招收前必須依戶口摸底造冊,并填寫發放入學通知書,新生憑入學通知書到學校辦理注冊、繳費等手續。(3) 新生辦理入學手續后,即取得學籍。教導處應在開學后迅速組織編造新生學籍卡片和分班名冊,并進行電了學籍管理。3、升、留級(1)按上級文件精神,各年級除極其特殊情況需休9、學的個別學生外,其余學生一律升高一年級學習,杜絕留級生。(2) 休學、復學 因嚴重疾病或其他原因請假達到兩個月以上的學生,可準予休學(休學需出具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疾病證明、病歷及醫療收費發票等材料)辦理休學手續。復學時,主要根據學生成績結合家長、班主任意見安排升留級。(3) 轉學轉出轉入學生應完備手續。凡轉入的學生,應先到教導處辦理接收證,再到原校辦理轉學證,然后由教導處安排到班上課學習。對轉出學生未在新校辦理接收證的,我校教導處一律不辦轉出手續。a) 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凡外地人口到學校轄區范圍內務工,其子女就學,必須由家長先填寫流動學生入學申請表,再由學校審查同意,最后經區教育局審批同意后,即10、可安排學生到班學習。4“控輟保學”管理 認真執行防輟控流制度。A、報告制度:每學期初,各班主任將未到校上課學生情況向教導處報告;B、勸說回收制度:如發現學生流失,班主任有義務協助教導處登門做勸說回心工作,必要時可請流失生所在社區的干部出面做工作,勸其復學,以加大收回流失生的工作力度,并做好談話記錄。C、審批制度:如有流失(輟學)生,教導處將流失生情況的書面村料(包括回收談話記錄)、輟學申報表,先交學校校長審查,再交教育局基教科。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一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得放任、歧視后進生;二是要正確對待學生的身體和智力的差別,做到因材施教;三是要多關心后進生和家庭有特殊困難的學生,使其熱愛學校,安心學習。因老師的工作失誤造成學生流失的,學校將嚴肅查處。學生有事有病一周以上,班主任要聯系家長請假,并能以書面形式上報教導處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