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課程管理規章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878
2024-09-08
8頁
26KB
1、小學學校課程管理規章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二小學校課程管理制度 一、指導思想 學校的課程改革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是決定精神,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和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圍繞學校辦學理念和發展規劃,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更新教育觀念,優化教育資源,提升學校文化品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經校班子研究決定,特制定xx二小課程管理制度,請遵照執行。 二、目標任務 1探索與新課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水2、平,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適應素質教育高速發展需要和學校發展需要。 2探索課程管理運作規范,形成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工作機制,提高學校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形成有校本特色的學校課程方案及管理工作機制。 3改革教學評價與考試制度。形成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制。 4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使學校成為教師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組織,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校本教研新機制。 三、組織領導 實施和管理學校課程,既有決策問題,又有執行問題,必須明確和理順兩者關系,建立有效的組織管理網絡,進行明確的職責分工,保障學校課程管理的3、順利進行。學校特成立課程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王仕榮組員:楊小平 胡小平 各班班主任校長負責有關學校課程的決策問題。中層組織主要負責執行問題。基層組織主要負責具體實施。 1. 校長明確各部門在課程執行力上的監管分工。對各部門在課程管理流程進行監管,各部門不定期地向校長室進行課程執行情況匯報,以便校長室能及時了解課程執行過程中的問題不足和亮點經驗。 2. 教導處主管三類課程的日常管理。根據學生學習和生活規律安排好學校課程計劃,嚴格控制周活動總量和學科教學課時。按照各年級課程計劃,編制班級課表,根據師資情況合理安排教師任職任課。科學安排學校作息時間。 四、課程管理 (一)三級課程管理 國家制定中小學4、課程發展總體規劃,確定國家課程門類和課時,制定國家課程標準,宏觀指導中小學課程實施。在保證實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鼓勵地方開發適應本地區的地方課程,學校可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特點的課程。 1.國家課程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高年級開設思想品德與社會、數學、科學、外語、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2.地方課程 3.學校課程 (1)學校課程在校長的領導下,根據學校辦學目標和特點,確定本校學校課程開發的原則和總體規劃,并提出課程開發領域,適當確定一些課程目錄。 (2)學校鼓勵教師積極承擔學校課程開發任務,教師根據學校課5、程開發領域及相關目錄,根據本人情況向課程建設領導小組提出課程開發意向,經立項同意后編寫課程綱要。 (3)學校鼓勵教師自編或改編教材或講義,鼓勵教師形成電子教材、多媒體資料或者網絡課程,學校將對內容充實、資料完整的課程予以支持和獎勵。 (二)實施要求 1、學校制定課程表時,要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按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各門課程,認真上好每一門課。 2、要切實按照課程計劃安排各學科課程的教學,課程開設要做到三落實:課時落實、任課教師落實、教材落實;每門課程的任課教師選用要充分發揮其特長,人盡其才。 3、嚴格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統一征訂和使用規定教材;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不隨意增減課程門類、6、難度和課時。對同一課程不得組織學生訂購兩本以上的教科書,不組織推薦購買未經審查的教育用書和教輔材料。 4、認真按照額定的教師編制,科學、合理、規范的配置任課教師。任課教師應專業對口,知識面廣,一般能勝任23門基礎課。 5、要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認真落實學生在校時間,科學合理設置各科作業,嚴格控制學生課外作業量。原則上一、二年級課外不留書面作業,其余年級家庭作業每天不超過1小時。假期及雙休日不搞全年級、全班性集體補課,教師不得組織學生到校外舉辦補課班、提高班。不為學生集體征訂教輔材料,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禁止動員學生參加由本校教師自己進行的家庭有償補課。 6、學校要按有關要求,配置并更新課程實7、施所需的教具、設施、設備、儀器等,滿足教學需求。 7、小學標準班學額均為45人,最多不超過56人。不分重點班、實驗班、快慢班;不中途重新分班。 (三)課程實施 1.學校要在開學前制定出全校總課程表;教師任課表、班級分課程表、作息時間表等在開學前下發,各教學班嚴格按課表上課,保證課程開齊、開全、開足、開好,教師能按學校統一的教學進度進行教學。保證按規定時間開學、放假。 2. 要抓好課程實施的常規管理工作,教師應承擔研究課標、備課、編寫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學習輔導、批改作業、教學檢測、評價等教學任務。上述教學任務由教導處統一安排,教師無正當理由和未經教導處、分管教學領導批準,不得拒絕接受所安排的各8、項教學任務。 3 教師必須嚴格按照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課堂教學,課前要精心備課,認真編寫教學設計,做好充分準備。課堂教學要緊扣“三維目標”,改進教學方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有效落實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4. 嚴格遵守課堂教學管理制度,教師不得遲到和提前下課,凡經教導處查處通報的,視同教學責任事故。 5. 上課要講普通話,注意儀容整潔,儀表大方,語言文明優美。 6. 教師有病、事假,要事向校長室提出書面或口頭申請,然后到教導處做好調、代課工作。 7. 在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中,要有效執行上級部門頒發的“課改”文件精神,確保課程計劃與課程標準的嚴肅性。結合學校實際,研究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9、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特點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要合理安排課程,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程的適應性。要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訓,給教師創造開發課程的機會。并建立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區人士參與校本課程管理的長效機制。 (四)實施檢測與評價 1. 課程檢測工作應在教導處的統一安排下進行。試卷必須嚴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學生透露有關信息,否則,視為重大教學責任事故,按有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學生平時成績和教學檢測成績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登記填報;每次課程檢測后,教導處要組織有關教師進行試卷分析,并寫出書面分析報告,各科成績及分析報告由教導處統一進行管理。 2. 學校要從有利于教師、學生發展與10、提高的角度做好對教師、學生的各種內部評價工作。對教師的內部評價制度,要符合上級有關規定;對學生實行全面素質評價,不以學科成績作為唯一或主要依據評價教師、學生,不以學科成績公開排列教師、學生名次。 (五)學校課程的教師管理 1接到教務處下發正式開課通知的教師應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課,做好學生出勤記錄(如有學生缺席應及時報教務處),指導學生做好學校課程的記錄。 2教師在學期第二周向教務處上交該課程教學進度表,并按照教學進度表進行教學。教師應認真聽取學生意見,并可根據實際情況修改教學計劃,經教務處同意后執行。 3教師應根據學校要求做好所開設課程的學生考核工作,在學期結束前到教務處登錄、歸檔。 4教師開11、設學校課程情況應記錄在教師業務檔案中,在學校評先評優中作為參考。學期結束前應將該課程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向教務處上交書面小結。學校將對所有的課程任課教師實行考核。 (六)學校課程的教務管理 1教務處應會同教研組根據學校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的決定提前做好學校課程計劃。一般在學期第一周確定開課課程,第二或第三周正式上課。學校課程開設準備工作應盡可能在第一學期結束前進行。 2教務處認真排出學校課程開課課表,確定上課教室(在可能情況下滿足教師對教室或設備的要求),編制學生名單和成績記錄卡。 3做好日常教學常規視導,組織學校課程教學研究。主要通過組織學校課程教學研究課、任課教師討論會,進行教學交流和探討。通過聽課、召開學生座談會、問卷調查、進行考查等形式進行教學檢查。在教研和檢查的基礎上,由學校及時研究調整設課計劃,修訂教學內容和要求。4 做好學校課程資料收集、歸檔等工作。xx鎮第二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