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校務公開制度及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7179
2024-09-08
7頁
31.50KB
1、小學學校校務公開制度及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校務公開制度(試行)一、指導思想為貫徹上級有關校務公開制度的要求,加強學校廉政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強化監督機制,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發揮教職工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的作用,提高學校民主管理水平,形成科學合理的良性運轉的工作機制,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健康、穩定、協調發展,制定如下規定:二、組織機構、職責1、校務公開領導小組:由學校領導成員和教師代表組成,其職責為:學習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教育法律、法規和黨風廉政建設2、的各項規定以及校務公開工作的具體規定,提高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意識水平。全面負責學校校務公開工作,制定實施方案,組織指導有關部門落實校務公開制度,定期檢查、總結校務公開的機制、監督情況。在廣泛征求師生和社會家長意見的基礎上,認真組織和討論通過每期校務公開的內容,經校務公開監督小組審定后由校長簽字公開。負責制定、落實校務公開后群眾對公開內容提出的意見、建議的整改措施,并重新公開。負責對校務公開工作問題的分析、研究。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拓展公開的內容,執行公開的各項規定,定期向上級校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報告校務公開工作的情況。2、校務公開工作小組:由校長以及教導主任等成員組成,其職責為3、:學校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全面領會實行校務公開的重要意義,增強做好校務公開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密切聯系教職工,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嚴格遵守公開程序和內容規范要求,避免形式主義,講求工作實效。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校務公開領導小組討論擬定、教代會審議通過的基礎上,承擔校務公開年度工作計劃、學期總結、年度總結報告單填報等工作。根據校務公開的有關規定,按時收集整理好每次公開的內容,提交領導小組確定和監督小組審核后予以公開,并按要求及時上報上級校務公開辦。及時收集公開后群眾對校務公開內容的意見和建議,并認真反饋給校務公開領導小組。經整改后,負責將整改結果再次公開,并進一步收集群眾反映。負責做好校4、務公開檔案管理、信息反饋和其他日常工作。3、校務公開監督小組:由黨員、工會主席、教師代表、工會委員等成員組成,其職責為:學習掌握黨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促進學校民主法制建設,客觀公正地對待校務公開工作。對校務公開的內容要認真審核,確保校務公開內容的全面性、經常性、真實性、時效性。及時收集公開后群眾對校務公開內容的意見和建議,隨時向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反饋情況,提出改進意見,監督公開的具體實施情況及整改落實情況。負責檢查、監督、評估、反饋實行校務公開制度的情況,向上一級教育主管部門反映本校校務公開的違紀問題。三、校務公開的基本原則1、堅持黨的統一領導,行政負責實施,工5、會協助運作,紀檢加強監督,群眾解決參與的原則。2、依法推行校務公開,維護師生員工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權利,維護學校領導依法治校的權利。3、堅持客觀真實,公開透明,規范運作。4、注重實效,分層次,多形式地實行校務公開。5、遵守有關保密規定。四、校務公開的內容凡是事關教職工和學生切身利益的事項及學校重大決策,能夠公開而且可以公開的校務活動,都要實行公開辦事制度,接受群眾監督。校務公開應把學校工作的重點、難點、教職工群眾和社會最關心的熱點問題作為重要內容,努力做到政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除按規定必須保密的事項外,學校的發展規劃、改革方案,教職工聘任辦法,教師職稱評審,教職工獎懲辦法,學校收費6、,財務管理(包括財務預決算、財務收入、社會捐贈、資金財產管理、財務支出、福利分配方案等),工程建設和校舍維修項目,計劃生育管理,招生事務,各級各類評比、競賽,教師、學生各種評優評先工作等關系到學校發展重大決策和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都要通過校務會、教職工大會、教代會、學生代表大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以及通過公告、通知等多種渠道向全體教職工公開。該向社會公開的要向社會公開。要保證公開的真實性,防止隨意性,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五、校務公開的要求1、加強領導。校黨小組要充分發揮黨的監督作用,工會組織要積極參與學校民主管理,認真貫徹校務公開工作的文件精神和省、市、區校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的要7、求,充分發揮教職工的主人翁作用,加強校務公開的民主監督。2、嚴格時限。要根據公開項目和內容的具體情況及時按周、月、季度、學期、學年向師生、家長、社會公布。3、健全議事規則。校務公開的項目和內容,由黨、政、工領導集體認真研究,形成統一意見后進行公布。4、公開形式。設立校務公開欄、舉報欄、監督欄、監督電話、意見箱。公開欄內未設立的項目或臨時必須公開的項目,也可采用公告、通知、墻報張榜、廣播,建立校長接待日、召開教代會、師生大會、家長代表會等形式進行公布。5、講究實效。對群眾反映、反饋的意見要有專人負責收集。校領導對群眾的意見要認真研究,有錯必糾,有疑必釋,合理化的建議要及時采納,并將結果公開。六、8、監督和檢查1、學校要建立執行檔案,即把每次公開的內容、時間形式記錄在冊,以便接受監督和檢查。2、校務公開領導組、監督組要加強對校務公開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的指導,定期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邀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學校重大決策和與之相關問題的討論、監督。3、自覺接受上級紀檢部門的監督檢查,重大事情及時匯報、通氣,接受指示、建議,不斷改善工作。校務公開實施細則(試行)為深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學校民主政治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學校依法辦學、民主管理和科學決策,規范學校校務公開工作,增加校務透明度,根據省、市、區有關工作的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9、特制定本實施細則。一、深入學習,提高對校務公開的認識 組織全體教職工深入學習有關文件,領會主要精神。通過學習,使全體教職工認識到推行校務公開對于調動廣大教職工民主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積極性,實現有效的內部監督,促進學校工作的改革和發展,強化依法治校、完善管理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校務公開領導組織機構學校依根據區教體局的有關文件精神成立了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監督小組。領導組織機構名單如下:1、校務公開領導小組: 組長:李春會 成員:王鳳娟 馮 啟 李紅香 劉元軍 趙從佗 楊 勇 梁培漢 聶軍龍 2、校務公開工作小組:組長:李紅香成員:劉元軍 趙從佗 梁培漢 羅玉明 段守利3、10、校務公開監督小組:組長:王鳳娟成員:楊 勇 聶軍龍 劉明蘭 艾洪銀 郭沛燕三、校務公開的主要內容校務公開的內容主要是學校的重要事項和與教職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公開的具體內容如下:(一)、向本校教職工公開的校務:1、行政管理:學校的年度(學期)計劃和總結、中長期發展規劃、管理規章制度、改革方案、學校下發的的公告(告示)等重要工作以及上級下發的重要的并且應該公開的文件。2、財務后勤管理:代收代管費的標準與結算;學校每年的經費收支情況,包括財政撥款、各項收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租金收入等,支出部分須列明具體項目及開支款額;教職工福利;大額度資金使用情況;大宗物資采購、成套或貴重設備采11、購;校舍建設的立項、工程招投標、驗收結算情況;校園維修、綠化等項目。3、人事管理:學校的組織機構調整和人事安排,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職務聘任、工資調整、定額補貼、職稱評聘、年度考核、評優評先、教職工調動、招(借)聘教師、校外培訓(考察)等重要工作。4、領導廉潔自律:學校領導干部遵守廉潔自律情況和民主評議情況。5、黨務。(二)、向社區、學生及家長公開的校務:1、學校教育收費:包括收費政策、項目、依據、標準等。2、招生情況:包括招生政策、招生計劃、學區圖、錄取名單、編班情況等。3、校情通報:包括重大教育教學活動、涉及廉政、安全、衛生等方面的事務通報。4、其他需要公開的校務事項。五、校務公開的主要形12、式1、在校內公告欄和學校大門外設立固定的宣傳欄。2、校務公開的主要實施途徑有教代會、教職工大會、黨政工聯席會議、支委會、校長辦公會議、家長會、家長委員會、校長信箱、書面通知、宣傳欄、公示欄(墻報)、紅領巾廣播站等以及其他方式。3、學校可根據校務公開的對象和內容,本著實際、方便、靈活多樣的原則,采取印發、公告欄張貼(公告欄、校門口)、廣播等不同的形式予以公開。六、校務公開的時間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工作的周期性,采取隨時性、階段性、年度性的公開以及定期、不定期的公開。需要經常性公開的事項應當隨時公開,需要綜合性公開的事項每學期公開一次到兩次。七、校務公開的程序1、涉及教職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學校整體13、利益、影響學校發展的重大校務在正式決定前,實行預公開制度,提交教代會或教職工大會審議、修改、調整,通過后再正式公開。2、一般性、常規性的校務,由職能部門提出,經校長或校務公開領導小組確認后予以公開,以確保公開內容的準確性。各部門應根據校務公開的內容,本著及時主動的原則,將屬于本部門負責的且需要公開的校務整理成書面或統計表格形式,及時予以公開。3、為規范管理,相關部門應做好公開材料書面或電子文本的收集、整理和存檔工作,每學期匯總一次。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校務公開內容; 校務公開領導小組會議記錄本; 校務公開監督小組會議記錄本; 教代會會議記錄和有關資料匯編。4、各部門在公開校務的同時應提交一份書面文本材料送學校綜合辦公室歸檔。校務公開是一項嚴肅而又重要的工作,它作為對學校工作和校領導班子進行考核的主要內容,各部門必須給予密切配合,校務公開領導組織機構要加強監督檢查,使廣大教職工的民主權利落到實處,確保學校的穩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