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餐具清洗消毒及原料采購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7425
2024-09-08
10頁
34.59KB
1、小學餐具清洗消毒及原料采購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學校倉庫管理制度1、學校倉庫實行專人專管制,負責教育教學、辦公、衛生等物品的保管。2、嚴格執行物資驗收制度,做好外購物資入庫驗收工作。入庫時要認真檢查物品型號、數量是否與發票一致,對不能入庫的大型物品,要到現場察看驗收,方可辦入庫手續。入庫要及時登帳,手續檢驗不合要求的不準入庫。3、合理安排物品在倉庫內的存放次序,按物品種類、規格、等級分區堆放整齊,分類清楚,保持倉庫整潔。倉庫管理員應對庫存物品心中有數,了如指掌。4、對倉庫所有物品應加強防潮、2、防蛀、防壓、通風等保管措施,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要按規定,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保管,避免發生意外。如因保管不善等失職行為造成的損失,視情節輕重賠償。5、物品出庫要有領用人簽字,物資領發時,要準確核對物資名稱、數量,并及時登記入帳。6、臨時借用的小型工具等,要建立借用物品臺帳,嚴格履行借用手續,并及時催收入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7、倉庫人員要定期盤點,每月一小盤,每學期一大盤,做到日結月清,帳物相符。對因現代教育的需求,確需淘汰或報廢的物品,需先向總務部門提出申請,經核查后報校領導同意,方可消帳。2餐具清洗消毒程序1餐具、菜具、熟食容器等餐后應立即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3、2負責餐具消毒工作的專職人員應身體健康、工作認真。3餐具清洗消毒必須嚴格按規定的程序操作。熱力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沖、四消毒、五保潔;藥物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消毒、四沖、五保潔。4餐具消毒應做到下列要求:熱力消毒:煮沸蒸汽100蒸30分鐘。遠紅外120度,1520分鐘。藥物消毒:有效氯濃度250PPM,消毒時間5分鐘。5消毒完畢的餐具、茶具等應立即放于清潔的櫥、柜內保潔,防止再污染。 6.廚房內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須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內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內進行消毒,未經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 食品原料采購登記制度 食堂的原料采購是保證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環節。為了保4、證食品衛生安全,按照食品衛生法的規定,特制定食堂原料采購登記制度:一、為保證食品衛生安全,食堂采購人員采購原輔料時,必須定點采購食品。二、不采購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食品和原料。 三、不采購無衛生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供應的食品及原材料。四、采購農貿市場的食品及原材料應當新鮮,價格合理,并按每天食譜所定數量合理采購,嚴禁購買病死畜禽等動物食品。 五、采購食品,必須向食品經營者索取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和食品檢驗合格證復印件,有的食品要有QS標志(質量安全認證)。 六、食品采購回來,要有二人以上的人驗收,每次采購食品原料必須逐一登記。包括日期、品名、數量、質量、購買地、出售人姓名等 .七、凡無人驗收5、或無驗收記錄,均視為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食堂不得加工、使用。 八、食堂負責人對每次采購的食品原料必須嚴格驗收把關,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進食堂。3衛生檢查制度為保障全校師生食品衛生安全,創造潔凈衛生的食品加工和就餐環境,特制定本制度。一、食堂員工不得在工作場所吸煙、飲酒、吃零食。嚴禁隨地吐痰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不文雅的行為。二、保持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衣帽。穿戴干凈的工作衣帽,衣冠整潔。炒菜、運送飯菜、售飯菜必須戴口罩和手套。三、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始終保持用具、工作臺、工作帕清潔無油污,擺放整齊。地面、地溝、沉淀池沖洗干凈,確保無蚊蠅、無蟑螂,無6、鼠害,無異味。四 、所有工具、用具必須生熟分開,不用時要加蓋防蠅防塵設施。五、每天定時清潔操作間、儲藏間和餐廳。保持門、窗、地面、瓷磚干凈。清洗池干凈無油污。墻角、電扇無蜘蛛網。六、食堂衛生檢查和管理工作由食堂負責人全面負責,責任到人。七、每餐結束,要將食堂內外打掃干凈。操作間、餐廳要用消毒液或紫外線定時消毒。八、每周末,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大掃除。尤其是要注意擦拭抽油煙機、冰柜,杜絕出現衛生死角。九、每天由食堂負責人檢查衛生執行情況,每周組織專人對食堂衛生保持情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和整改意見記錄存檔。4原材料采購索票索證制度一、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7、的采購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二、餐飲服務提供者從食品生產單位、批發市場等采購的,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供貨者的相關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等文件;從固定供貨商或者供貨基地采購的,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供貨商或者供貨基地的資質證明、每筆供貨清單等;從超市、農貿市場、個體經營商戶等采購的,應當索取并留存采購清單。三、餐飲服務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記錄制度。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進貨票據。四、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產品品種、進貨時間先后次序有序整理采購記錄及相關資料,妥善保存備8、查。記錄、票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5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一、食堂從業人員必須參加基礎衛生培訓,持有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健康證時效為一年。二、食堂從業人員辦理健康證須組織在指定地點進行體檢。三、食堂從業人員辦理健康證須本人進行,嚴禁代檢、代查,嚴格遵守體檢注意事項。四、健康證到期再進行體檢的人員,檢查未合格的應立即停職,并進行復查,復查仍不合格的將予以解聘,復查合格者則恢復原崗位工作。五、食堂從業人員在崗期間,健康證原件交個人保管,其復印件交食堂統一存檔管理,以備查閱。六、健康證到期而未辦理的人員,應立即組織辦理,直至領取新的健康證后方能上崗工作。七、單位衛生監督人員、各部門負責人須經常對食堂9、從業人員個人健康、衛生情況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6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制度、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必須在接受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和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工作。、認真制定培訓計劃,在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參加食品衛生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培訓以及衛生操作技能培訓。、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培訓包括負責人、衛生管理人員和食品從業人員,初次培訓時間分別不得少于、課時。、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包括實習工、實習生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培訓方式以集中講授與自學相結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離崗學習一周,待考試合格后再上崗。、建立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10、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結果記錄歸檔,以備查驗。7烹調制作管理制度1.操作人員更衣、洗手后,方可進入操作間進行加工,防止二次污染。2.加工前認真驗收加工原料是否符合質量,嚴禁加工不合格原料。3.待加工原料進行清洗后,分類存放,按存放時間進行先后加工,防止交叉污染。4.加工植物類原料,應根據菜品及烹調的具體來定。對蔬菜原料進行撿摘剝削等加工處理;對容易去皮氧化的蔬菜要及時浸入水中,瀝干水分,存于相應盛器內。5.水產品和肉類產品加工應除盡污穢雜質,按用途進行原料加工,加工后嚴禁落地存放。冷凍食品應解凍后進行粗加工,加工時避免損傷鮮活水產品肉質。6.活禽類加工應放血完全、褪毛干凈、取內臟徹11、底;肉禽類清洗后無血、無毛,魚類清洗后無鱗、鰓、內臟,保持清潔衛生。8食品冷藏凍庫管理制度一、 食品應分類保存,半成品與原料分隔存放,生熟嚴格分開。 二、 冰箱或冷庫由專人負責檢查,定期化霜,保持霜薄氣足,使其無異味、臭味。 三、 食品做到先進先用,已變質或不新鮮的食品不得放入冰箱或冷庫內,食品不得與非食品一起存放,私人食品不得放入冰箱或冷庫。9食品中毒報告制度為防止學校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保障師生員工身體健康,根據食品衛生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特制定本辦法。一、學校食堂、食品商店的場地、設備與環境,食品的采購、貯存與加工,從業人員的身體狀況必須達到教育部、12、衛生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或放心店的標準要求,并持有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健康合格證。二、建立嚴格的食品安全責任制,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具體負責,總務處負責日常管理,層層落實責任制,并指定專人負責學校食品安全及食物中毒預防工作。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預防管理制度。學校食堂、食品商店實行承包經營時,必須把食品安全作為承包合同的重要內容。食堂、食品商店如發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情形,學校有權中止承包合同。四、學校食堂、食品商店應建立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制,相關的衛生管理條款和從業人員照片應在用餐場所公示,接受師生的監督。五、食堂、食品商店要建立嚴格的安全保13、衛措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銷售操作間、食品原料存放間。食品原料存放間必須由專人負責。食品商店營業期間,至少有一名銷售人員在位看守,學校食堂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嚴防投毒事件發生,確保學生飲食的衛生與安全。六、學校對學生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勸阻學生不買街頭無照商販出售的食品,不飲用來歷不明的食物,發現學校食堂、食品商店出售變質、污染和三無食品,應及時向學校和衛生監督部門報告。七、制訂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發生食物中毒要及時起動應急機制,并實行緊急報告制度: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學校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向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報14、告信息應包括發生單位、地址、時間、疑似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并做好記錄。八、學校食堂、食品商店發生下列情況,學??闪⒓簇熈钇湔模?、學校食堂、食品商店的場所、設備與環境衛生達不到規定的要求。2、沒有實行定點采購,或未按有關規定索證、索票。3、出售腐敗變質食品、三無食品或過期食品。4、食堂和食品商店人員未取得健康合格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5、食堂剩余食品沒按規定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條件下存放。九、學校食堂、食品商店發生下列情況,學校應責令停業整頓或終止承包合同,情節特別嚴重的,移交有關職能部門依法處理。1、違反第十一條有關規定,對整改意見置之不理,屢次整改不到位的。2、玩忽職守,疏于管理,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十、學校發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按衛生部和教育部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的通知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