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安全行為控制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7548
2024-09-08
12頁
43.50KB
1、公司不安全行為控制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不安全行為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 目的第一條 為規范員工行為管理,有效遏制不安全行為發生,確保安全生產,制定本制度。第二章 適用范圍第二條 本制度規定了xx公司員工準入管理、崗位規范、行為觀察、行為矯正、員工心理、生理狀態管理、產生原因分析、預防、治理基本措施及其他人員行為控制的有關要求。第三條 本制度適用于xx公司不安全行為控制管理。第三章 術語和定義第四條 安全行為:是指按章操作、遵守勞動紀律,上標準崗、干標準活的行為。第五條 不安全行為:可能產生風險或導致2、事故發生的行為。具體表現為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即“三違”行為。第六條 違章指揮:主要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者違反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條例、規程、規定和有關規定指揮生產的行為。違章指揮具體包括:不遵守安全生產規程、規定和安全技術措施或擅自變更安全工藝和操作程序,指揮者未經培訓上崗,使用未經安全培訓的勞動者或無專門資質認證的人員;指揮工人在安全防護設施或設備有缺陷、隱患未解決的條件下冒險作業;發現違章不制止等。第七條 違章作業:主要是指現場操作工人違反勞動生產崗位的安全規章和規定,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崗位操作法、工人安全守則、安全用電規程、交接班規定等以及安全生產通知、決3、定等作業行為。違章作業具體包括:不遵守施工現場的安全規定,進入施工現場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和不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擅自動用機械、電氣設備或拆改挪用設施、設備;隨意爬腳手架和高空支架等。第八條 違反勞動紀律:主要是指工人違反生產經營單位的勞動規則和勞動秩序,即違反單位為形成和維持生產經營秩序、保證勞動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與勞動、工作緊密相關的其他過程中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違反勞動紀律具體包括:不履行勞動合同及違約承擔的責任,不遵守考勤與休假紀律、生產與工作紀律、獎懲規定、其他紀律等。第九條 不安全行為分類:分為A、B、C三類。一、A類不安全行為:是指為特別嚴重不安全行為,即可能導致人4、員傷亡事故或其他嚴重后果的不安全行為。二、B類不安全行為:是指為嚴重不安全行為,即危害程度僅次于A類,可能導致人員受傷事故或其他較為嚴重后果的不安全行為。三、C類不安全行為:是指為一般不安全行為,即其行為造成的情節和后果較輕的不安全行為。第四章 組織與職責第十條 安環部是不安全行為控制的主控部門,負責不安全行為控制規定的制定和實施,負責不安全行為監督、檢查、管理。第十一條 各職能部門負責相應業務范圍內不安全行為控制管理。第十二條 各車間依據本規定完善業務范圍不安全行為控制管理工作。第五章 管理要求第一節 員工準入管理第十三條 各部室、車間應通過分析各崗位的任務、責任、性質等特征,制定員工任職標5、準,作為選擇、安排人員的依據。第十四條 通過分析人員的生理、心理特征,確定人員適合的崗位,使人員勝任所從事的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的失誤和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發生。第二節 崗位規范第十五條 各部室、車間應基于風險控制需求、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制定員工崗位規范。第十六條 各部室、車間應按照下述原則制定崗位規范:一、客觀性:根據崗位制定崗位規范,要因崗而異,不要因人而異。即什么崗位,擔任什么職務的職工,應具備什么素質,就應相應地制定什么崗位的規范。二、實用性:根據崗位控制安全風險的需求,規定崗位人員安全技能要求。三、科學性:崗位規范要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上,把科學的操作要求及相關法律法規要6、求列入崗位規范。四、層次性:要按企業勞動力結構的不同層次制定出不同的崗位規范。第十七條 崗位規范內容一般應包括:一、崗位工作任務:通過崗位工作任務分析,明晰崗位工作任務并形成文件的描述和表達。二、崗位所需個人防護用品和工器具:根據崗位接觸的風險和危險源狀況,規定各個崗位所需的個人防護用品和工器具。例如:帶電作業防護服、絕緣操作棒等。三、崗位安全職責:根據不同崗位接觸的風險和工作性質,確定崗位安全職責。例如:操作工、安全員等。四、崗位安全行為標準:根據崗位與危險源關聯的運行和活動,明確控制運行和活動安全開展的準則。第三節 行為觀察第十八條 行為觀察的重點:一、重點人群:新入廠員工、勞務工、外委施7、工人員、單崗作業人員、檢維修人員。二、重點時段:中夜班、交接班時間、加班延點時間、突發搶修設備故障時段、檢查人員剛離開時。三、重點作業活動:各類特殊作業、設備檢修、非日常操作。四、重點行為:檢修不掛牌、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睡崗、脫崗、酒后上崗、廠區吸煙。第十九條 行為觀察的步驟:一、工作準備:二、工作計劃;三、確定人員;四、確定觀察區域;五、觀察:1、觀察員工的作業行為;2、留意好的和不規范行為做法。六、溝通:1、認可好的做法;2、交流不安全行為的潛在后果。七、分析與反饋1、建立三違臺賬;2、編制報告并反饋。第四節 產生原因分析第二十條 生理因素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使得安全行為也有很大差異。如手8、是人操縱機器的主要部位,手的大小與操作裝置、安全裝置的設計密切相關。若個別人手比一般人群的手過大或過小,在某些情況下,常是關系到個別人的安全行為,造成事故的因素。此外,患有某種疾病的人在從事某種作業時,亦可能會出現事故。如高血壓患者不宜從事高空作業,有癲癇、癔病和皮膚對汽油過敏者不宜從事接觸汽油作業。由于每個人的上述因素各異,因此,人的行為(包括安全行為)也必然有所不同,從而表現出個體差異的特點。第二十一條 心理因素主要指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雖是人類共有的心理現象,但具體到個體而言,卻往往表現出種種不同特征,因而造成個體行為的不同。再者,由于每個人的能力、性格、氣質不同,需要、動機、興9、趣、理想、信念、世界觀不同,便構成了個體不同的特征。因而決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模式,從而給行為帶來千差萬別的個體差異。第二十二條 知識與技能缺陷一、培訓規定不健全,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培訓教育方法不佳等,不能使作業人員準確掌握安全生產知識,易出現盲目甚至野蠻作業等不安全行為。二、部分員工不思進取不愿學習崗位操作法,業務技能低、生產實踐經驗缺乏,看見別人違章作業沒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時間久了便養成了不良的操作習慣,因而造成不安全行為的發生。第二十三條 思想和情緒因素一、有無所謂思想的人,對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態度,視一些安全規定、規定、措施為束縛手腳的條條框框。二、有麻痹思想、自以為是的人,明知安10、全重要但不重視,做事馬虎大意。三、持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險,卻因怕麻煩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違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傷人,傷人不一定是我”僥幸過關的態度。四、由于生活條件、家庭情況、人際關系不佳等原因,導致情緒煩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與外界環境不能很好協調,極易產生不安全行為。五、情緒急躁的人,由于求勝、趕時間心切,工作不仔細,易出現有章不循現象。六、部分員工由于疲勞、體力下降、視力不佳、年齡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產生不安全行為。第二十四條 利益與管理原因一、為了片面地追求經濟利益搶時間、趕產量而忽視安全,產生違章作業、違章指揮。二、規章規定、作業規程不完善,協調配合不當,監督檢查11、不嚴,信息傳遞不佳等,也易助長員工不安全行為的發生。第二十五條 生產環境影響心理學認為,行為是人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并隨人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因此生產環境對不安全行為的產生有直接影響。一、作業場所光線昏暗、視野窄,容易造成作業不準確,并易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而造成操作失誤。二、作業空間狹小易使操作動作變形而產生不安全行為。三、機械噪聲大,嚴重的噪聲影響語言和聲音信息交流,并易使人多疑易怒,從而產生不安全行為。第五節 行為預防第二十六條 各部室應發揮最大潛能為員工提供有效的技能培訓,配置安全可靠的設備設施,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消滅不安全行為發生的誘因和土壤,為員工創造自覺規范作業的條件,從12、根本上杜絕不安全行為的發生。第二十七條 各車間應承擔本車間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的主體責任,要把員工不安全行為預防納入整體安全管理之中,明確不安全行為控制目標;各部室應為不安全行為的管理提供保障,把不安全行為管理納入業務保安職責。第六節 治理基本措施第二十八條 加強業務知識培訓,提高員工業務技能。要根據生產組織形式和能力變化、人員增減情況、設備更新、環境變化等因素,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持續做好員工的知識技能培訓,特別要針對不同崗位做好崗位危害因素、崗位技術崗位操作法的培訓。第二十九條 加強員工思想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從控制不安全行為出發,要持續對不安全行為人員進行安全13、態度和安全思想教育培訓,消除員工頭腦中對安全生產的一些錯誤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個性心理,端正安全工作態度,提高搞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心,避免不安全行為發生。第三十條 安環部是明確不安全行為治理的主管機構,安環部、各部室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培訓和教育工作。第三十一條 采取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獎勵引導員工的行為積極主動向安全方面發展,通過懲罰對員工的不安全行為進行約束,使員工知道不該那樣做、不敢那樣做。第三十二條 各工作崗位和工種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要根據崗位設置要求科學地選擇和配備人員,做到人機匹配。第三十三條 改善作業環境,使員工操作設備時與周圍環境、高低、前后、站、坐等能滿足最佳狀14、態,達到并保持作業人員能適應的狀態。第三十四條 做好員工的思想和情緒調解工作。各級領導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調解。要切實關心員工生活,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要加強員工政治思想工作,經常和員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動態。教育員工熱愛本職工作,隨時掌握其心理因素的變化狀況,排除外界的不良刺激。第三十五條 發生不安全行為,不安全行為人員所在車間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不安全行為人員,并按照規定給予考核和幫教談心,決不姑息遷就,堅決針對不安全行為進行幫教。充分利用現身說法、書面反思、書面承諾等手段,幫助不安全行為人員誠懇認識錯誤,吸取教訓,嚴格要求自己。第七節 行為矯正第三十六條 任何人發現不安全行為后,均要及15、時制止,同時告知當事人行為的危險性及其后果,并明確正確的方式、方法。第三十七條 各車間每月可利用板報、展板等手段對不安全行為專題曝光,并將考核結果向員工公布。第三十八條 采用談心引導、平等交流等形式,糾正員工頭腦中對安全的錯誤傾向性認識,保證員工從根本上認知不安全行為。第三十九條 組織不安全行為員工觀看不安全行為動漫和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員工。第四十條 舉辦工傷人員和不安全行為人員“現身說法”教育活動,警示其他員工。第四十一條 制作通俗易懂的不安全行為漫畫讓員工認識不安全行為帶來的后果。第四十二條 針對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對不安全行為人員實施再教育,填寫三違人員幫教記錄。培訓要求如下:一、培訓內容16、1、思想認識教育,解決思想認識問題;2、對不安全行為后果認識;個人寫出書面檢查,深刻反省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3、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公司、所屬單位相關安全生產文件及規程措施;4、本崗位危害因素辨識;5、相關事故案例;6、關于不安全行為對國家集體、個人造成后果的有關材料;7、其它相關知識。二、培訓單位1、A類不安全行為人員由安全健康環保部組織待崗培訓;2、B類不安全行為人員由車間利用工余時間組織培訓;3、C類不安全行為人員由工段班組利用工余時間組織培訓。三、培訓考試成績不得低于90分,考試不及格給予一次的補考機會,補考不及格繼續接受培訓直到合格為止。第八節 員工心理、生理狀態管理第四十三條 各17、單位應合理安排每個員工所承擔的工作。通過以下方式調整員工工作時的適宜緊張度:一、工作難度與員工的能力相適應;二、工作任務的明確;三、工作負荷適宜;四、工作的風險可接受。第四十四條 各單位應控制員工在如下病理狀態下開展工作:一、過疲勞;二、睡眠不足;三、醉酒;四、饑餓;五、生物節律、精神異常;六、慢性酒精中毒;七、腦外傷后遺癥;八、疾病。第九節 其他人員行為控制第四十五條 對進入生產作業場所的承包方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控制生產單位應采取如下方法:一、安全培訓或交底:生產單位要對進入其生產作業場所的承包方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或交底。通過安全培訓或交底,使承包方人員掌握所進入的生產作業場所存在的安全風險和危18、險源以及生產作業過程中應遵守的安全規則要求。二、隔離:生產單位應劃定承包方在其生產作業場所的活動范圍,可采用一些隔離手段實現防止承包方人員進入企業限其進入的地帶。三、監督檢查:生產單位應對承包方在其生產作業場所的日常生產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承包方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要及時制止和采取糾正措施。第四十六條 對進入生產作業場所的訪問者的不安全行為控制,生產單位應采取如下方法:一、告知或培訓:、生產單位應根據訪問者進入其生產作業場所的狀態,考慮對訪問者的有關安全事項的告知或培訓。二、隔離:生產單位應劃定訪問者在其生產作業場所的活動范圍,可采用一些隔離手段實現防止訪問者進入企業限其進入的地帶。三、陪同和引19、導:生產單位應陪同和引導進入其生產作業場所的訪問者,以督導訪問者的活動,避免不安全行為的出現。第十節 考核第四十七條 各單位將不安全行為觀察融入日常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中,檢查結果要屬實,考核要有依據,并得到不安全行為人員或所在單位負責人確認。第四十八條 不安全行為分類見附件1(不安全行為目錄),具體考核規定如下:一、對于A類不安全行為人員,按照相關規定考核,未列入的不安全行為視情節輕重考核200元-1000元。造成他人死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性質特別惡劣、情節特別嚴重的不安全行為人員,解除勞動合同。二、對于B類不安全行為人員,按照相關規定考核,未列入的不安全行為視情節輕重考核100元-200元。三、對于C類不安全行為人員,按照相關規定考核,未列入的不安全行為視情節輕重考核20元-100元。四、對出現不安全行為,實行連帶責任管理,嚴格追究當班班長和帶班干部的責任。第六章 執行與檢查第四十九條 安環部對各單位執行本規定情況進行監督考核。第五十條 本制度由安環部負責解釋。第五十一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第七章 記錄一、三違臺賬二、三違人員幫教記錄三、不安全行為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