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脫硝運行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7821
2024-09-08
10頁
34.50KB
1、公司脫硝運行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脫硝運行管理制度1.1管理內容1.1.1公司所屬各部門依據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對脫硝設施運營實施標準化管理,杜絕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1.1.2脫硝設施應與生產系統同步投運,未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同意,不得擅自降低脫除效率、停運脫硝設施;發生故障確需停運時,必須提前征得所在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同意。脫硝設施的規模、地點、工藝發生重大變化時,應向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并經批準后方可實施。1.1.3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依據標準及法規要求與當地環境保護2、主管部門和省級電網公司聯網并接受監督管理和考核。公司有責任做好系統的運行管理并納入公司考核體系。1.1.4脫硝設施的運行和維護,應有完整的記錄,并實行嚴格的檔案管理。1.1.5固定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測系統數據作為環保設施運行調控依據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監督依據,作為排污費及環保電價補貼依據,按照主設備標準實施管理并納入公司考核體系。1.1.6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或其他突發性事件,必須依據應急預案妥善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按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和公司危急管理的有關規定,及時向公司和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對重大和特大環境污染事故,應在事故發生后立即報告控股公司和當地環3、境保護主管部門,啟動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1.2管理方法1.2.1脫硝氨站的出入規定1.2.1.1脫硝氨站正常運行期間為無人值守崗位,集控人員通過接入集控室DCS的控制系統對氨站的設備運行參數進行遠程監控,并輔助工業電視和值班人員定期巡回檢查。氨站實行封閉管理,站內無人期間一律上鎖,鑰匙由集控人員保管。1.2.1.2因工作需要進入氨站的設備管理人員、檢修人員、運輸人員、必須經運行值班人員許可后方可入內。1.2.1.3進入氨區的槽車必須設有可靠的防靜電接地膠帶。1.2.1.4各級安全檢查人員進入氨站必須有綜合部相關人員陪同,站內一律不接待外來參觀學習人員。1.2.1.5所有進入氨站的人員須聽從運4、行值班人員指揮。經過安全交底,明確氨站的安全風險,遵守各項規定,接受安全檢查,并執行登記制度。1.2.1.6進入氨站人員必須穿全棉工作服,禁止進食和飲水,不得穿帶鐵釘的鞋,不得攜帶火種,關閉無線通訊工具,釋放靜電。1.2.2日常運行規定1.2.2.1運行值班人員負責氨站的日常運行和機組的供氨操作。按指定路線對氨站設備進行巡回檢查,完成抄表記錄,及時發現缺陷并按公司缺陷流程正確處置。1.2.2.2運行人員進入氨站前須確認無漏氨報警。1.2.2.3氨泄漏監測儀和漏氨報警裝置必須在有效檢定期內,熱控維護人員應定期對表計進行校驗。1.2.2.4出現漏氨報警時,運行值班人員立即停運相關運行設備,啟動噴淋5、裝置,匯報上級。得到上級指令后攜帶便攜式漏氨檢測儀到就地確認,靠近氨區前明確上風位,進入氨站必須穿戴好全身防護用品。1.2.2.5如發生氨泄漏,應及時匯報值長,由值長啟動氨站氨泄漏應急預案。1.2.2.6在氨站內進行設備操作時,操作人和監護人必須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操作中嚴格執行安規和運行規程的相關規定。1.2.2.7液氨操作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并定期參加復審。1.2.2.8發電部定期組織氨系統培訓教育,健全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制度,建立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教育檔案,確保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6、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1.2.2.9發電部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管理、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識培訓活動。1.2.2.10發電部每年進行一次氨系統泄漏反事故演習,由氨系統管理人員組織。1.2.3日常檢查操作規定1.2.3.1正常運行期間,氣化器水位保持在600700mm,水溫設定為5080,氨氣出口溫度設定為1075。1.2.3.2氣化器投入運行后,開啟水室溢流閥,關閉水室疏水排污閥。1.2.3.3當“氣化器水位低限”報警時,就地確認是否低于600mm,如果低于600mm,通過補水手動門進行補水至600700mm之間;若水位不低,則屬于報警信號誤發,可以在程控小室強7、制該信號,1氣化器短接13、14接點,2氣化器短接15、16接點。1.2.3.4“氣化器水溫低”和“氨氣出口溫度低”報警信號發出后,即便就地溫度不低也不可強制信號。1.2.3.5氨區程控小室的“氣化器水溫”和“氨氣出口溫度”不可隨意更改。1.2.3.6氣化器氨氣側每周排污一次,每次對排污門進行開關23次即可,排污時聽到明顯的過流聲屬正常,否則可能排污管道有堵塞現象。1.2.3.7脫硝蒸汽吹灰器吹灰前進行充分疏水,確保疏水溫度不低于300。1.2.3.8脫硝蒸汽吹灰器每周吹灰一次,每周一白班進行。1.2.3.9脫硝聲波吹灰器投入連續運行,不得無故停止,吹灰時就地檢查吹灰器是否動作正常,每個吹灰器8、動作時間10s。1.2.3.10脫硝系統投入步驟:(1)檢查脫硝系統兩側稀釋風機運行正常,所有儀表顯示正常;(2)檢查脫硝系統混合器前快關閥、調節閥關閉;(3)氣化器水室補水至600700mm;(4)開啟氣化器蒸汽加熱手動閥;(5)氨區程控小室程控柜送電(氣化器水溫、出氨溫度已設定);(6)氣化器水溫達50左右后開啟氣化器入口手動閥和電磁閥;(7)開啟待投入液氨灌出料閥前后手動閥,開啟液氨灌出料閥;(8)檢查爐前脫硝系統壓力在0.3MPa左右;(9)開啟混合器前快關閥;(10)開啟快關閥前調節閥;(11)檢查脫硝系統各參數正常。1.2.3.11脫硝系統退出步驟:(1)關閉液氨灌出料閥;(2)關9、閉氣化器蒸汽加熱手動閥;(3)待氣化器出口壓力降至0.8MPa時關閉入口電磁閥和手動閥;(4)關閉混合器前氨氣調節閥;(5)關閉混合器前快關閥。1.2.4液氨、接卸規定1.2.4.1液氨的接卸工作由集控操作人員和液氨運輸人員共同完成。1.2.4.2液氨槽車到現場時,集控操作人員負責審核液氨出廠單據、質量證書,并確認運輸人員是否攜帶危險品運輸操作證,如有缺項應拒絕接卸。1.2.4.3進行卸氨操作時,集控操作人員和運輸人員需穿好防化服,戴防護手套、護目眼鏡、帶有氨氣過濾功能的口罩或防毒面具。1.2.4.4集控操作人員陪同卸氨運輸人員到現場進行系統確認,口頭交代好注意事項。由卸氨人員連接好槽車的進出10、的管道。集控接卸人員開啟相關閥門,并嚴格按照鍋爐運行規程進行卸氨操作。液氨接卸時應注意控制流速不能過快,防止因靜電摩擦起火。1.2.4.5液氨卸車時,集控操作人員應對作業區域內大氣中的氨濃度測試,并控制作業區域內大氣中的氨濃度低于30mg/Nm3,否則因立即停止卸氨,查找漏氨點,處理后才能繼續卸氨。屬于槽車運輸方問題且無法處理正常時,集控操作人員有權拒絕接卸。1.2.4.6當液氨槽車液位指示為0,停運卸氨壓縮機后,由液氨運輸人員關閉槽車上的氣、液相截止閥,并分離槽車的連接軟管及接地線,經集控操作人員確認后槽車方可離開。1.2.4.7集控接卸人員根據接卸前后儲罐的液位差,估算所來液氨的數量,并做11、好相關臺帳。當液氨數量與出廠單據所列值有較大出入時,及時向上級匯報。1.2.4.8集控巡檢人員每天白班對卸料壓縮機氣液分離器進行一次排液。1.2.5其它安全措施1.2.5.1脫硝氨站區域門口貼有明顯的危險品提示標志和相關注意事項。1.2.5.2氨站內嚴禁明火,氨儲存區半徑25米范圍內需動火操作時,應執行相應的動火管理規定。1.2.5.3氨站所有設備和操作工具必須采用防爆型設計。1.2.5.4一般情況下保持一個液氨貯罐運行,使用的儲罐最高液位不超過罐容積的70,罐內壓力低于1.5MPa,溫度在35以下。1.2.5.5氨站程控室內配置有6套防毒面具,2套防酸堿橡膠手套和防酸堿鞋,1瓶2%稀硼酸溶液12、。由發電部鍋爐專工負責其有效性和完整性。1.2.5.6集控室會議室內配置有兩套正壓式呼吸器和防化服安全防護用品,由技術支持部消防安全專工和發電部鍋爐專工共同負責其有效性和完整性。2報告與記錄2.1脫硝設施計劃性檢修報告程序2.1.1脫硝設施檢修計劃由技術支持部按照檢修計劃工期提前以書面形式向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同意并備案后按照計劃工期實施檢修工作;2.1.2新投運的脫硝設施,技術支持部以書面形式向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出啟動申請,并完成相關環保手續。經當地環保部門同意并備案后,脫硝設施按照計劃啟動;2.1.3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定期核查、監測、標定、試驗,技術支持部13、以書面形式向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并備案;2.2脫硝設施異常報告程序2.2.1脫硝設施非計劃性檢修特指因故造成脫硝設施或脫硝設施主要輔助設備退出運行的,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情況:2.2.1.1脫硝設施未經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批準或故障情況下退出運行的;2.2.1.2脫硝設施或主要輔助設備故障或異常情況下造成污染物超標排放的;2.2.1.3污染物在線連續監測系統故障造成在線數據中斷的;2.2.2脫硝設施發生故障或異常情況造成環境污染事故,值長應立即啟動脫硝設施異常報告流程:2.2.3值長為脫硝設施事故處理現場第一負責人,在處理事故時,應盡量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根源恢復脫硝設施運行,確保污染物濃度達標排放。2.2.4脫硝設施異常發生后鍋爐副值應第一時間匯報值長、發電部鍋爐專工、技術支持部相關專工及維護部門,值長同時匯報發電部、技術支持部分管領導和公司環保專工助理;值長應在15分鐘內向公司分管領導匯報。2.2.5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應立即啟動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2.2.6值長應記錄異常主要原因及處理經過。2.2.7脫硝設施異常處理流程見附錄3檢查與考核3.1由公司總經理、分管生產領導、化學環保主管按照本工作制度進行檢查。3.2按照公司績效評價標準、各部門績效評價制度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