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食品安全工作及從業人員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7903
2024-09-08
8頁
45KB
1、公司食品安全工作及從業人員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1、食品銷售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滲出性皮膚病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2、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新參加工作或臨時工作人員應當進行崗前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3、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從業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4、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從業人員應當每日2、健康晨檢,出現咳嗽、發熱、皮膚傷口或感染等有礙于食品安全的病癥時,應當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5、從業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崗位的衛生管理要求,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保持手部清潔,不得在食品經營場所或貯存場所內從事可能污染食品的行為。6、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健康檢查和處置以及日常衛生檢查等應當記錄并建立檔案,檔案應當妥善保管,不得涂改、污損,保管期限最低不得少于2年。二、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制度1、食品銷售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制度,每年制定食品安全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學習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食品安全3、國家標準。2、從業人員應當熟悉與崗位相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掌握必備的崗位衛生操作技能,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3、未通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考核的食品安全管理員不得上崗。4、食品安全管理員一年內2次以上(含兩次)考核不合格的,應當提出整改措施,完善培訓、考核的方式。5、培訓、考核以及整改措施應當建立檔案,內容應當包括培訓、考核以及整改措施實施的時間、地點、人員、方式、記錄人等信息,不得涂改或污損,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三、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1、食品銷售經營者應當配備有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具體實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并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負責。2、食品安全管理員根據負責人的授權具體承4、擔以下職責:(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組織實施自律自查,督促制度落實;(2組織實施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督促不符合崗位健康衛生管理要求的從業人員調離崗位;(3)制訂、實施食品安全培訓、考核計劃;(4)審核進貨查驗管理執行情況,對不合格食品實行一票否決權;(5)督促處置不合格食品;(6)審核各項食品安全記錄,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檔案;(7)承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指責。3、食品安全管理員應當配合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如實介紹情況并提供資料。四、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1、食品銷售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以及保證食品安全的自律管理制度制定、實施自查計劃5、,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2、食品安全自查由負責人或食品安全管理員組織實施,并負責不合格項的整改工作。3、食品安全自查一般分為定期自查和專項自查,定期自查應當根據所經營的食品風險等級確定頻次,專項自查應當根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消費者、媒體輿情等渠道獲知的食品安全風險信息立即實施。4、經營場所布局、制作工藝流程、內部管理流程等重點管理項發生變化的,應當立即組織食品安全自查。5、食品安全自查不合格項應當查清原因、立即整改。有證據表明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食品,應當立即停止銷售并向當地食品要你監管部門報告,待問題排查整改到位后方可重新銷售。6、食品安全自查應當建立自查檔案,如實記錄食品安全自查組6、織實施的時間、計劃、人員、結果和排查整改情況,不得涂改或污損,保存時限不得少于2年。五、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1、食品銷售經營者應當建立進貨查驗制度,對采購的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以下統稱食品)進行檢查驗收,確保從合法的渠道采購合格的產品。2、應當查驗并索取供貨者的許可證、供貨票據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供貨票據應當包括食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3、嚴格查驗供貨者的運輸工具,對與有毒有害物品混載的、不符合食品運輸(載)溫度、濕度條件的、未對散裝食品進行有效隔離的等不符合食品運輸(載)條件的食7、品,應當拒絕收貨,并主動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4、嚴格查驗食品的包裝和感官性狀,包裝應當清潔、形狀完整,無明顯破損和受潮,食品具有該食品正常的感官形狀,標簽內容完整,無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等虛假內容。5、嚴格查驗食品的保質期,對過期食品應當拒絕收貨并主動報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臨期食品應當根據自身銷售量確定采購量,確保食品在保質期內銷售。6、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檔案,如實記錄查驗負責人、食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或保留相關憑證,記錄或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6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六、食品貯8、存管理制度1、食品銷售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貯存管理制度,加強食品貯存管理,確保食品在貯存過程中安全、不受污染。2、食品貯存場所應當符合食品標識上的貯存條件,具有與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設備設施。食品保存條件為常溫的,其貯存溫度不得超過30。3、應當建立食品入庫臺賬,如實記錄食品的入庫日期、數量等相關信息。4、應當按照生熟分開、食品和非食品分開的原則對不同類別的食品和物品分區存放,并設置明顯的標識。散裝食品應當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5、各類食品應當按照包裝標識的要求堆疊,不得超限量堆積、擠壓存放。食品數量不得超過貯存庫房、設備的裝載限量9、,離墻離地10cm以上。6、應當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流轉貯存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并建立食品出庫臺賬,如實記錄食品的出庫日期、數量等相關信息。7、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檔案,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七、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廢棄物處置制度)1、食品銷售經營者應當建立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及時處置不符合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本單位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的食品。2、進貨查驗時發現不合格食品,應采取拒收、依據協議約定銷毀等方式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發現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食品,應當設置專門區域封存,并使用醒目標識加以區分,并及時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3、進貨查驗后發現不合格食品,應10、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并設置專門區域封存,同時使用醒目標識加以區分,及時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對標簽標識等不危害食品安全的不合格食品,經食品藥品監管局同意,經整改合格后可以重新上市;對違法添加、腐敗變質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不合格食品,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立即銷毀。4、對已經售出的不合格食品,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告知消費者,并書面通知供貨者,相關處置情況及時報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供貨者需要召回的,應當積極配合。消費者要求退貨或賠償的,應當先行賠付。5、建立不合格食品處置檔案,檔案內容應當包括不合格食品的名稱、規格、生產日期、數量以及處置的時間、方式、供貨者名稱和聯系方式等信息,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八11、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1、食品銷售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由負責人或食品安全管理員具體負責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2、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發生時,應當立即停止相關食品的經營活動,對涉及的食品、工具、設備等進行封存,并自發現之時起2小時內向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不得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隱瞞、謊報、緩報。3、應當立即執行不合格食品處置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通知相關供貨者和消費者,防止突發事件惡化。4、應當積極配合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調查、取證工作,不得隱匿、偽造、毀滅有關證據。5、建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臺賬,如實記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處置涉及的食品名稱、批號、數12、量、生產廠家和聯系方式、供貨者名稱和聯系方式以及處置的方式和結果,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九、食品經營過程與控制制度 (一)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是否安全無害,是否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具體要求如下1、食品存放設專門區域,不與有毒有害物品同庫存放;2、不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3、食品設隔離地面的平臺和層架擺放;4、有機械通風設施;5、生熟食品分開存放;6、需冷藏銷售的食品貯藏環境符合溫度要求。(二)直接入品的食品是否有小包裝或者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或餐具,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是否使用了無毒售貨工具。具體要求如下:1、13、直接入口食品應有小包裝,使用單獨包裝材料或餐具的,必須從 正規供貨商或廠家進貨,包裝材料有QS認證;2、直接入口食品由專門從來人員負責銷售,并為消費者提供分揀及包裝服務;3、直接入口食品銷售人員須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操作時須戴口罩、手套及帽子;4、直接入品食品須有防塵材料遮蓋,設置隔離設施已確保食品不能被 消費者直接觸及,并具有禁止消費者觸摸的標志;(三)食品包裝標識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過期變質食品。具體要求如下:1、預包裝食品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 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產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保質期、產品標準代碼、貯存代碼、貯存條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14、用名稱、生產許可證編號;2、散裝食品應在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3、標明食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并有必要的警示標識;4、食品商標沒有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5、食品廣告中不含有虛假的內容,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6、在售食品不超過保質期;7、食品包裝完整不破損、不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吐司穢不吉、混有雜物或有其他感官性狀異常;8、散裝食品售賣過程中不添加非食用色素或期它非食用物質。十、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洗消毒和維修保養制度 1、食品用具體用前應洗凈、消毒,使用過后應洗凈存放,保持干凈衛生,食品容器、工具和設備與個人生活用品嚴格分開;生熟食品用具分開存放。2、儲存裝卸銷售食品的容器和用具要安全無毒無害,并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有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設備用具。3、銷售無包裝的散裝食品和熟食制品時應當使用無毒清潔和售貨工具;4、清洗食品用具的洗滌劑、消毒劑符合國家支付寶要求,對人體安全、 無害。5、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的用具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