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室環境衛生安全管理人員崗位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7957
2024-09-08
7頁
25.23KB
1、化驗室環境衛生、安全管理人員崗位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化驗室環境衛生、安全管理人員崗位制度環境衛生、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職責:一、 負責監督實驗室(包括研發實驗室)及實驗室日常環境衛生,安全工作。二、 負責監督工作時間化驗人員是否穿工作衣、工作衣是否干凈、整潔,無衣袋撕裂、無扣等現象,工作期間實驗人員是否濃妝艷抹,應妝飾得當,工作時間實驗人員是否嬉戲打鬧,大聲喧嘩,睡覺,聊天、看閑書,不得無故脫崗、竄崗,抽煙,接私人電話過長,監督當班人員負責的各自衛生區(包括桌面、地面、墻角、水池、窗臺、儀器、容器、試劑2、架等),檢驗過程中是否隨時收拾清理物品器皿,隨時保持現場整潔。對發生以上情況,應及時要求其相關人員改正,若不聽勸告者,應記錄后立即反應給實驗室主管。由實驗室主管處理。三、 下班前,必須檢查是否關好電源、儀器開關、電源頭不應該在插座上,必須檢查操作的儀器及整個實驗室的門、窗和不用的水、電、氣路,并確保關好。清掃易燃的紙屑等雜物,消滅隱患。四、 監督對危險性大的化學反應,如易爆、劇毒等,使用要經主管領導同意并且在安全防范措施具備的條件下進行試驗完畢后,監督及時歸還藥品并登記。在進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質、有腐蝕性物質操作或開展易燃等化學實驗時,監督實驗人員是否按要求戴好防護手套、防爆面具、防護鏡3、。對未按規定執行者,有權終止其實驗,不服從者,書面記錄后報告給實驗主管。五、 監督實驗室人員在崗情況,因故離開,應填寫請假條,請假條應經過實驗室主管批準(若實驗室主管不在,可電話通知)六、 負責實驗室消防器材的配置與管理,消防器材應放在明顯、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定期檢查,確保有效,嚴禁將消防器材移作別用。教導實驗室人員熟悉常用滅火器材的使用。如遇火警,除應立即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滅火外,應馬上報警,并及時向上級報告,事后應及時分析失火原因。七、 負責管理實驗室鑰匙,不得私自借給他人使用或擅自配置鑰匙。八、 負責定期清理樣品庫房,對易燃,易爆,劇毒等重大危險化學品保管,應該符合危化品管理條例,不得向4、非實驗室人員透露危化品的名稱、性能、來源、數量。九、 監督實驗室人員在下班前將所有器具按規定要求清洗干凈,要求化驗室工作平臺每天必須打掃一次,所有化驗器具有序擺放,不得隨意堆砌。填寫每日清潔安全記錄檢查表。定期交由主查。 HSE管理規范1 化學藥品的管理1.1 有毒有害易燃易暴藥品的識別 實驗室有毒有害、易燃易暴藥品應根據包裝瓶上的標簽說明來識別。1.2 化學藥品(試劑) 存放要求 易燃易暴試劑應儲存于鐵柜中(鐵柜壁厚1mm以上),柜的頂部有通風口。嚴禁在實驗室存放大于20L瓶裝易燃液體。易燃易暴藥品不能放在冰箱內(防暴冰箱除外)。 強氧化性物質與還原性物質應分開存放,不能存放同一柜中。 腐蝕5、性試劑應放在塑料盤中,以防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要注意化學藥品的存放期,一些試劑在存放過程中會逐步變質,甚至形成危害物。如醚類、烯烴等。存放期滿后,應與環境監測站聯系,及時處理。 藥品柜和試劑溶液均應避免陽光直曬。 發現試劑瓶上標簽掉落或將要模糊時應立即貼制標簽,無標簽或標簽不能確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品重新鑒別后小心處理,不可亂扔,以免引起嚴重后果。2 實驗室安全2.1 防止中毒、化學灼傷、割傷 一切藥品和試劑要有與其內容相符的標簽。 處理有毒的氣體,產生蒸氣的藥品及有毒有機溶劑(如溴、氯、硫化氫、氨水等),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取有毒試樣時必須站在上風口。 取用腐蝕性藥品,如強酸、強堿、濃氨水、6、濃過氧化氫、氫氟酸、冰乙酸等,應戴上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如瓶子較大,應一手托住瓶底,一手拿住瓶頸。 稀釋硫酸時,必須在燒杯等耐熱容器中進行,必須在玻棒不斷攪拌下,緩慢將酸加入到水中,溶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時,由于大量放熱,也必須在耐熱容器中進行,濃酸和濃堿必須在各自稀釋后再進行中和。 取下沸騰的水或溶液時,需先用燒杯夾夾住搖動后再取下,以防使用時液體突然沸騰濺出傷人。 切割玻璃管(棒)及將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極易受割傷,應墊以厚布。向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時,應選擇合適的橡皮管,玻璃管口先燒圓滑,并以水、肥皂水將其潤濕再套橡皮管。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時,應捏住塞子的側面進行。2.2 防7、火、防電擊 實驗室應配滅火器具,應急箱和個人防護器材。檢驗人員要熟知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 操作、傾倒易燃液體時應遠離火源,瓶塞打不開時,切忌用火加熱或貿然打開。傾倒易燃液體時要有防靜電措施。 加熱易燃溶劑必須在水浴中進行,嚴禁用電爐直接加熱。 蒸餾可燃物時,先通冷卻水后通電,要注意儀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是否正常。如需往蒸餾器內補充液體,應先停止加熱,放冷后再進行。 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時,應立即清洗干凈,不得靠近明火,以防著火。 嚴禁可燃物與氧化劑一起研磨,工作中不應使用不知其成分的物質,在必須進行性質不明的試驗時,應盡量先從最小劑量開始,同時要采取安全措施。電爐或電烘箱周圍嚴禁放置可燃、易燃物質8、及揮發性易燃液體,不能烘烤放出易燃蒸氣的物料。 實驗室應配備合適的滅火器,檢驗人員應熟知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滅火器應定期檢查,按有效期更換滅火器。滅火器滅火劑適用范圍二氧化碳滅火器液體二氧化碳(氣態的清潔滅火劑)用于撲滅油類、易燃液、氣體和電器設備的初始火災,人員應避免長期接觸干粉滅火器ABC型為內裝磷磺銨鹽干粉滅火器 用于撲滅油類、易燃液、氣體和電器設備的初始火災,滅火速度快。表1 實驗室用滅火器適用范圍2.2.9 實驗室應備有絕緣棒,當遇有觸電情況時,應及時切斷電源或立即用絕緣棒將觸電者與電源隔開,嚴重時立即送往醫院救護。3 高溫高壓試驗3.1氣瓶安全規程在接收氣瓶時,應注意氣瓶是否蓋有檢驗9、鋼印,對不合格的氣瓶拒絕接收。氣瓶應直放,不準放在熱源附近,距離明火至少5m。搬運氣瓶時應套好防護帽和防震圈,不得摔倒和碰撞。氣瓶閥門及減壓閥嚴禁粘附油脂油污類,嚴禁敲打開閥門。開啟閥門時,操作者必須站在氣體出口的側面,關閉閥門時,先關氣瓶閥門,放盡減壓閥中氣體,再松開減壓螺桿。氣瓶內氣體不得用盡,至少應留(0.51)MPa余壓,以免降低氣體質量或在充氣時和再使用時發生危險。3.2 高溫高壓濾失儀安全規程 嚴格按照高溫高壓濾失儀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將試樣倒入鉆井液杯時,注意使液面離鉆井液杯頂部至少有13mm的空隙。 取出鉆井液杯冷卻至室溫,應放完剩余壓力后才能拆卸蓋子。 如拆卸蓋子時,發現最后10、1或2顆固定鏍絲卸不掉,表明泥漿杯中仍有高壓氣體,此時不能再卸,應立即通知室領導,根據情況再做處理。 操作高溫高壓儀器時,須有兩人配合操作。4 實驗室廢液處理4.1 無機酸類:將廢酸溶液慢慢倒入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或用廢堿液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沖洗。4.2 氫氧化鈉、氨水:用6mol/L 鹽酸水溶液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沖洗。4.3 其它廢液或/和廢渣交中心環境監測站處理。5 實驗室安全守則5.1 實驗室應配備足夠數量的安全用具,如滅火器、洗眼器、護目鏡、橡膠手套、應急藥箱(備創可貼、消毒液、碘酒、棉簽、紗布等)。每位實驗室人員都應知道這些用具放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同時還應知11、道實驗室內水閥和電開關的位置,以備必要時及時關閉或使用。常見化學毒物的急性致毒作用與救治方法名稱主要致毒作用與癥狀救治方法硫酸、鹽酸、硝酸接觸:硫酸局部紅腫痛,重者起水泡、呈燙傷狀;硝酸、鹽酸腐蝕性小于硫酸 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再用2%碳酸氫鈉水溶液沖洗,然后清水沖洗。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接觸:強烈腐蝕性、化學燒傷迅速用水、檸檬汁、2%乙酸或2%硼酸水溶液洗滌。汞及其化合物皮膚接觸大量水沖洗后,濕敷3%5%硫代硫酸鈉溶液,不溶性汞化合物用肥皂和水沖洗鉻酸、重鉻酸鉀等鉻化合物鉻酸、重鉻酸鉀對黏膜有劇烈的刺激,產生炎癥和潰瘍,鉻化合物可致癌。用5%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清洗受污染的皮膚。苯及其同系物(如甲苯)吸入蒸氣及皮膚滲透急性;頭暈、頭痛、惡心,重者昏迷甚至死亡。慢性:損害造血系統、神經系統。皮膚接觸用清水洗滌人工呼吸、輸氧、醫生處置。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對上呼吸道及眼結膜有刺激作用,結膜炎、支氣管炎、胸痛、胸悶移至新鮮空氣處,必要時吸氧,用2%碳酸鈉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