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一日環節常規管理工作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8573
2024-09-08
10頁
30KB
1、幼兒園一日環節常規管理工作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日環節常規管理工作制度一、晨間衛生(7:307:50)生活教師進教室后,做好開窗通風及幼兒入園前的室內外清潔工作。執行衛生保健制度中消毒液的配比方法、濃度,熟知園內常用物品清洗消毒時間和方法(毛巾、桌椅、餐具、空氣等)。 二、早接待(7:508:20)(一)主班教師在教室門口接待1站位正確(禁止手插口袋、依靠門墻),精神飽滿,面帶微笑。2熱情接待每一位幼兒家長,并和家長進行簡單的溝通和交流,指導幼兒將自己的衣帽、鞋子放在固定位置。(二)生活教師認真做好2、晨檢1一摸(是否發燒)、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做好晨檢登記、疾病登記工作及個別幼兒的藥物交接工作。(三)配班教師組織好晨間活動 1組織幼兒開展閱讀、談話、講述等活動。 2晾曬被褥后協助家長鋪放被褥。三、早餐護理(8:208:50)午餐護理(11:0011:50)(一)生活教師做好餐前準備工作: 1桌面消毒干凈(清水-消毒液-清水),毛巾、餐具擺放全部到位。2教師個人衛生要做好:洗手、著裝等。 3要求每一名幼兒餐前必須洗手。 4創造愉快安靜的進餐氣氛,餐前、餐中不處理問題,以免影響幼兒的情緒。 5進餐前教育:個人衛生3、習慣、良好飲食習慣、營養知識、安全健康教育等。 6介紹飯菜,特殊飯菜要講解其安全飲食方法,如吃帶骨頭的食品。(二)生活教師和主班教師做好餐中護理: 1進餐時,教師、幼兒不大聲說話,可以播放輕柔音樂。 2教師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勺子或筷子、毛巾,提醒幼兒養成正確進餐姿勢。 3掌握幼兒進食量,飯菜少盛多添,添湯不要盛太滿,湯碗不要從幼兒頭頂上端過去。不允許幼兒自己端湯,端飯。 4關注幼兒情緒,不催飯,做到讓每一位幼兒吃飽、吃好,鼓勵幼兒吃完自己的一份飯,但反對過量飲食。 5對病兒、體弱兒要進行特殊護理和照顧。 6多余飯菜生活教師及時退回伙房。(三)生活教師做好餐后整理工作: 1要求每一名幼兒做到飯后漱4、口或擦嘴。 2生活教師要在全部幼兒吃完飯后開始打掃衛生,不得提前打掃。四、餐后散步(早8:509:10;午11:5012:10)1早餐后活動由兩位教學教師組織,午餐后由主班教師組織。2餐后活動教師要有計劃、有組織,帶幼兒到戶外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進行適宜的游戲活動。禁止教師聚在一起聊天及不關注幼兒現象的發生。五、日常教育活動組織(上午9:1010:10;下午秋冬春季15:0015:30,夏季15:304:00)(一)教學教師組織好教學活動:1提前一周寫好教案,做好一切課前準備工作,不上無安排、無組織、無效果的課。2活動目標的制定符合幼兒發展水平,活動內容的設計要豐富,具有趣味性,能充分調動幼兒5、學習的積極性。容量適當,提供較充分的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 3按周計劃安排開展教學活動,如有調整必須在周計劃上注明。教學活動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禁止小學化傾向。 4如有特殊情況需要調課,要向主管領導說明,不能私自調整。 5區角材料投放豐富,區域創設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認真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指導。做好收拾整理工作,及時清理、清洗、消毒區角物品衛生,養成物品歸位的良好習慣。(二)生活教師配合好教學活動: 1環境準備:(1)清潔衛生,滿足上課需要(時間安排合理、和教師及時溝通),注意通風,空氣清新;注意光線,及時開關燈或窗簾。 (2)了解教師上課需要配合環節。 2課中配合: (1)做好6、巡視,維持紀律,注意幼兒安全、情緒狀態、坐姿、常規習慣,進行簡單的指導。(個別幼兒特殊需要,不要影響正常教學) (2)照顧幼兒喝水、入廁等。六、間操活動(10:1011:00)戶外活動(冬春秋季15:0016:20,夏季15:3016:50)(一)教學教師和生活教師一起帶幼兒出教室、上下樓梯到戶外。 1上下樓梯及行進途中,兩人前后照顧好幼兒。 2及時清點人數。(二)兩位教師分工配合組織好活動。 1做好活動前的材料準備工作。 2做到“四有”:有計劃、有組織、有分工、有效果。 3教師站位正確,指導方法恰當,并積極參與活動。杜絕聊天、手插口袋、手縮衣袖等不關注幼兒現象。 4運動強度適中,動靜交替,體7、能運動項目完成良好。 5戶外活動至少有兩名教師共同參與護理、指導,分工明確,目標一致。 6戶外活動時要對幼兒進行安全規則教育,并及時清點人數、檢查活動場地、活動器械、幼兒著裝等安全情況。 7確保戶外2小時的活動時間,冬季增加幼兒日照時間,雨雪天、極為寒冷天氣可改為走廊活動。8活動中幼兒入廁、喝水,由生活教師安排。七、幼兒午睡(一)生活教師做好環境準備: 1空氣清新、溫度適宜、光線柔和,拉好窗簾。根據季節掌握通風及臥室氣溫(教學教師配合擺放好床鋪)。 2做好安檢工作,杜絕各種安全隱患。 注意檢查床上、褥子下是否有異物,被里被頭是否有開線;遠離窗戶、吊扇、電源插座和開關。 3幼兒睡前放好被子(兩位8、幼兒交叉各睡一頭,避免口對口呼吸)。(二)值班教師做好午睡護理工作(12:2014:20): 1幼兒入睡前,放輕柔音樂或催眠曲或講有益于睡眠的故事。秋、冬、春季,脫外套入睡,午睡中避免冷風直吹幼兒。 2做好巡視工作,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一看”:看幼兒睡姿是否正確,睡眠表情有無異常,被褥是否合適;“二摸”:摸手、摸額頭,有無發燒情況;“三巡”:巡被褥是否蓋好,入睡時有無發燒、抽搐、出虛汗;及時叫尿。“四記錄”:把午睡情況記錄在交接簿上 3加強對特殊幼兒的觀察和護理工作。 4護理幼兒睡眠期間不允許值班教師躺坐幼兒床鋪或干私活。(三)兩位教師配合做好起床整理工作(14:2015:00): 9、1觀察幼兒精神、情緒、面色等是否異常。 2指導幼兒穿上鞋子、外衣,幫助幼兒梳理頭發等。檢查幼兒是否穿反鞋,衣物是否穿戴整齊,幫助幼兒整理領口、袖口、褲口。 3加強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教幼兒按順序穿、脫衣服。 4做好午休后床鋪的收拾整理工作。檢查床上是否異常,如尿床、流鼻血痕跡等。枕頭放在被子上,幼兒睡覺時愛出汗,應注意枕頭通風,切忌把枕頭放在被子下面。 5組織幼兒入廁、洗手、喝水。八、盥洗、入廁(生活教師):(一)盥洗: 1指導幼兒排隊有序進盥洗室。 2養成幼兒手臟、進食前、大小便后、戶外活動后用肥皂水洗手的習慣。 3教師教會幼兒正確的挽放袖子方法(小班教師有幫助,中大班教師有指導和提醒)。10、 4教育幼兒掌握正確洗手(洗后小手在池中甩幾下,防止水滴在地上)、洗臉、抹擦臉油的方法,注意幼兒常規及安全。(二)入廁: 1手紙準備到位,放位適當,便于幼兒拿取。 2教師站位正確,及時指導。照顧年齡小的幼兒入廁,幫助穿脫衣褲,幫助幼兒掌握正確入廁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入廁習慣。 3做到入廁有序,養成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 4便池及時沖刷,痰盂及時倒掉。注意觀察幼兒大小便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記錄或向保健醫匯報。 5遇有幼兒大小便到衣物上,幫助幼兒脫下臟衣,紙擦干凈,溫水擦洗。 九、飲水、加點(生活教師):(一)飲水: 1晾好溫熱適宜的開水,保證幼兒隨時飲水。 2掌握幼兒飲水量,每次飲水200毫升,保證每個幼兒飲足夠的水。(二)加點: 1加點前必須洗手。 2創設溫馨的吃加點氛圍(點心盛盤分組)。 3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加點,教給幼兒正確吃加點的方法。 4水果類加點洗凈再吃。 5用碗、勺的加點,用后應消毒。 6量類的加點,分量應均勻,沒有偏歧(圣女果、草莓等)。十、離園 1認真做好離園前的整理工作(衣物、鞋子、幼兒衛生等)。 2離園前,教師與幼兒進行簡短談話,一起回顧當天的學習與生活情況。 3組織幼兒有序離園,并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工作。對未及時接走的幼兒應組織適當活動等待家長來接。 4嚴格執行接送卡制度,保證每個幼兒安全離園。 5幼兒離園后,做好室內外環境清潔衛生工作,關好門窗水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