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日常生活及活動執行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9041
2024-09-08
12頁
22.96KB
1、幼兒園日常生活及活動執行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幼兒園一日生活制度1.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有利于幼兒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有利于保護幼兒消化系統的功能,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2.根據園所內幼兒年齡特點、季節變化情況,制定幼兒一日生活安排計劃。3.每周應對各班執行的幼兒一日生活安排計劃進行有目的的檢查、考核,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在執行生活安排計劃時,必須崗位職責分工明確、各盡其責。4.合理掌握幼兒一日生活安排原則。將幼兒一日生活的主要內容,如睡眠、進餐、活動、游戲和作業等各個生活環節的時間、順序2、次數和間隔給予科學合理的安排,并結合季節變換特點,考慮家長的工作時間和需要。兩餐間隔3小時。5.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注意動靜結合、室內外活動結合。每日戶外活動要充分利用陽光和空氣,日托不少于2小時,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6.由分管園長、保健人員、保教人員共同制定幼兒一日生活安排計劃,嚴格遵照執行,不得隨意變更,以免擾亂幼兒的生物鐘。7.取得家長的配合,保證幼兒的出勤率。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幼兒遲入園、早離園或帶食物到園內來吃,以免擾亂班級的生活常規。8.安排幼兒上下午飲水9.幼兒一日生活安排7:008:30入園。8:009:00戶外活動鍛煉。9:009:10如廁、洗手。9:109:30上午點心3、。9:3010:30上午課、興趣活動、游戲。10:3011:00餐前管理、洗手。11:0011:40餐時管理。幼兒進餐時間2030分鐘。11:4012:00餐后散步。散步1015分鐘。12:0012:20如廁、睡前準備。12:2014:30午睡。午睡時間2小時,托班延長半小時。14:3014:45起床穿衣。14:4515:50如廁、洗手。15:0015:30午點。15:3016:30下午課、興趣活動、游戲。16:30離園。幼兒園健康檢查制度1.兒童入園健康檢查兒童健康檢查,分為入園前體檢和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六一”體檢)。以下為兒童入園健康檢查的基本要求。(1)兒童在入園所前須到婦幼保健機構進4、行體格檢查,體檢結果2個月內有效,體檢率達100%。(2)體檢內容:測量身高、體重,全身健康檢查,視力、聽力、血色素檢查、結核篩查等。健康者方可入園。(3)幼兒離開園所3個月以上,返回時須重新體檢。體檢中特別要注意傳染病的詢問和檢查。如轉園所,幼兒需開具轉園所證明,證明由原所在園所開具。如無轉園證明,可讓家長提供保健手冊,上面有入園健康檢查記錄也可以。(4)患有傳染病的兒童不得入園所,須治療痊愈后方可入園所。2.定期健康檢查(“六一”體檢)(1)1-2歲兒童每半年體檢1次,3歲以上兒童每年體檢1次(“六一”體檢),體檢率須達100%。(2)幼兒園為兒童進行身高(身長)測量每年2次,體重測量每年5、2次。(3)3歲以上兒童視力檢查每年2次。(4)血色素檢查每年1次。(5)對檢查出來的可矯治疾病,制定矯治計劃,算出矯治率,直至痊愈。對患病兒童,做好專案管理,做好登記、統計工作。3.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1)保健人員應每日做好晨間檢查工作。晨間檢查需做到一問、二看、三摸、四查、五登記。(2)接受家長的喂藥委托,收下藥品,按藥品名稱、幼兒姓名、班級、服藥時間做好記錄,并請家長簽字。(3)做好全日觀察工作。全日觀察分為班級和保健室全日觀察兩種。幼兒經過晨檢后由保健老師將要觀察的幼兒名單填入班級全日觀察表中,然后保健老師將全日觀察表交給班上老師。(4)保教人員根據觀察表上的內容進行觀察,對于特殊癥狀6、的幼兒根據癥狀觀察,如對咳嗽的幼兒重點觀察白天咳嗽情況,對哮喘的幼兒重點觀察氣喘情況等。一般每日上午、午餐后、下午起床后各填寫記錄一次。在一日生活中,保教人員要仔細觀察這部分幼兒生活飲食、大小便情況。保健老師在中午必須去班上巡視,下午幼兒離園前,保健老師須再去班上巡視,并收回觀察表。(5)對于在保健室里接受觀察的患兒,保健老師要注意觀察幼兒一日的精神、食欲、睡眠、活動、大小便情況。遇有發熱的幼兒,上午或下午均要測量體溫并及時記錄,醫務人員要觀察幼兒的呼吸,隨時給幼兒聽心率及肺部情況,如幼兒出現精神差、體溫高的情況,可給其服一些藥物對癥處理,并隨時記錄病情(相當于病歷)。要安撫幼兒,減少幼兒的恐7、懼心理。要及時通知家長或送醫院診治。4.工作人員健康檢查(1)幼兒園工作人員須在上崗前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并取得合格健康證明方可上崗。(2)食堂人員按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執行,到指定地點體檢。(3)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幼兒園工作。患有傳染病者須治療痊愈后方可上崗。(4)幼兒園工作人員除上崗體檢外,每年還須進行健康檢查。幼兒園兒童膳食營養制度1.幼兒園要為入園幼兒配備食堂,為幼兒提供在園期間的膳食。2.幼兒園食堂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必須取得衛生許可證。3.炊事人員須有健康證明方可上崗,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兒童營養及烹飪知識的專業培訓。4.根據兒童的8、營養需要、年齡、季節和膳食費用,并按照帶量食譜要求選購食物。5.餐飲人員應做好食堂衛生工作,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各項操作符合要求。6.嚴格執行園內的生活制度,保證幼兒的餐飲供應。幼兒園衛生與消毒制度1.建立室內外環境清掃檢查制度。2.清潔消毒工作包括(1)日常清潔消毒;(2)傳染病預防性清潔消毒;(3)傳染病發生后清潔消毒。3.做好幼兒園(1)空氣消毒;(2)物體表面清潔消毒;(3)各類物品清潔消毒;(4)手清潔消毒工作,并防止二次污染。4.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及工作人員衛生習慣。5.發生傳染病后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實施管理措施。幼兒園傳染病預防與管理制度1.做好幼兒園9、傳染病防控工作,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重視室內外環境衛生打掃、物品清潔消毒。2.做好兒童的計劃免疫接種工作。3.配合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傳染病上報,并實施消毒工作。4.加強晨檢及全日觀察工作,發現疑似癥狀兒童或工作人員要設立臨時隔離室,并做好患病兒童班級其他兒童的醫學觀察工作。5.醫學觀察期間,不開展大型集體活動,不辦理入園或轉園手續。6.隔離患傳染病兒童或工作人員須達到國家規定的隔離期限,并有醫療機構證明方可入園。幼兒園傷害預防制度1.安全組織機構:幼兒園應成立安全檢查委員會,負責督促檢查園所內的安全工作。安委會每月召開安全工作會議一次,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整改。安委會的工作由園長或分管園10、長負責,每次會議均要有記錄,并有專人督促整改的結果。加強對兒童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2.安全措施:為杜絕事故隱患,幼兒園必須做好防范措施,針對存在的問題加以重視,加強房屋設施、環境場地、家具、玩具、電器用品、藥物,以及餐飲、盥洗、睡眠等環節中的安全保護。確保房屋、家具無危險因素存在,除了安全牢固外,還應無毒、無放射源、不掉色、不開裂、不脫鉤、無鉤刺、不帶釘,高度尺寸適宜兒童,如有安全隱患,應有防護措施,有專人定期檢查。3.幼兒園突發事件的處理:集體機構中有時難免會發生突發事件,如幼兒走失、意外傷害、食物中毒等,當事件發生時,當事人或發現人應在第一時間盡快通知園領導,由園領導向上一級主管部門匯報11、,同時通知家長,不漏報瞞報。發生事故后,首先保持鎮定,安排主要人員參與突發事件的處理,保證其他班級和幼兒的正常生活秩序。4.保教人員工作時要堅守崗位、全神貫注,不聊天、不串班、不干私活。要態度和藹、動作輕柔,嚴禁威脅恐嚇、強行拉扯、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不準用被子蒙蓋啼哭幼兒的頭部。不留長指甲、戴戒指。5.各種物品應放在固定、安全的位置。一般內服藥必須有明顯標簽,妥善保管熱水瓶、開水壺,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外用、消毒藥品及可能傷害幼兒的物品進班后要放到安全地方。6.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時要清點幼兒人數。7.騎自行車的工作人員進出大門時要下車推行,將車放在安全的指定位置,汽車一律不得入園。12、幼兒園健康教育制度1.幼兒園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板報、網絡、講座、游戲、故事等向幼兒、教師和家長開展健康教育宣傳。2.有針對幼兒的形式多樣、有趣易懂的健康教育課程,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意識。3.利用新知識、新理念向家長、教師宣傳防病知識、幼兒心理衛生和行為規范知識。4.園內及班級內均要配備適合幼兒的健康教育教材,教材應有兩種以上并有完整的健康教育資料,如講課稿、圖書、音像制品、玩教具等。5.開展家園互動活動,建立家長聯系制度。6.學期結束有健康教育總結,并有記錄。每學期均有健康教育計劃。定期評估健康教育效果。幼兒園體格鍛煉制度1.根據園所內兒童年齡分布,結合季節變化,13、保健人員參與制定兒童體格鍛煉計劃,并按各年齡組兒童設計不同方式的鍛煉內容。2.保健人員要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負責對體格鍛煉的內容、運動量、用具、室內外環境條件提出相應的衛生要求。3.每班有專人負責督促、檢查兒童體格鍛煉執行情況,并進行醫學監護。仔細觀察兒童對鍛煉的反應,及時采取措施,預防運動創傷。4.體格鍛煉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時間從短到長,逐漸提高鍛煉強度,并根據兒童的個體差異情況給予區別對待和照顧。5.對不同年齡、性別和不同健康狀況的兒童,注意個別對待,選擇鍛煉的方法應有所不同,活動中注意對患病兒童的特殊照顧(活動量、衣著、持續時間)。6.配合體格鍛煉要有充14、足營養、良好護理、合理生活制度的保證。保證兒童有充足的休息及睡眠以消除疲勞。每日戶外活動,日托不得少于2小時。7.兒童體格鍛煉的效果評估:每學期根據體格鍛煉計劃評估兒童的體格發育情況,如身高、體重、血色素等情況。觀察兒童體格鍛煉后飲食、睡眠的改變狀況。幼兒園常見疾病預防與管理制度1.幼兒園應按管理要求,落實各項措施,積累正確資料,掌握每個患病兒童的情況,提高其管理的工作質量。2.常見疾病包括: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生長遲緩、輕度營養不良、反復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哮喘、腎炎、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肥胖病等。3.患病兒童的班級教室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環境整潔,便于開展室內活動。患病兒童的活動15、應輕松愉快,避免劇烈活動,保證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以增強患病兒童的抵抗力。4.保教、保健人員要全面關心患病兒童的生活、保健、護理、治療和教養工作,按要求定期學習有關業務知識,做好患病兒童的全日觀察工作。5.建立并認真做好患病兒童個案記錄,每月至少記錄一次,發現癥狀及時記錄,每月統計分析一次,對營養不良和肥胖兒童每月測量身高、體重一次,對貧血兒童每月查血色素一次。6.定期開展兒童眼、耳、口腔保健及心理衛生保健工作。幼兒園保健資料管理制度1.幼兒園的保健資料是反映衛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標,保健人員應對各種保健項目分類管理,做好詳細記錄。衛生保健資料包括常規記錄和健康檔案。2.常規記錄包括:兒童出勤、兒童膳食、晨檢及全日觀察、衛生消毒、兒童常見疾病預防矯治、兒童傳染病、兒童意外傷害、健康教育等。3.健康檔案包括:兒童入園健康檢查表、兒童定期體檢手冊、工作人員健康證明、疾病專案管理等。4.做好臺賬記錄,每日、每周、每月記錄,記錄規范,不錯記、漏記、隨意涂改,字跡清晰。5.做好各種率的統計換算工作,及時上報上一級衛生管理部門,以獲取有用的信息。6.除保健臺賬外,還可建立有關各種保健信息的記錄,如消毒措施記錄、藥品出入記錄、器械消毒記錄、特殊幼兒情況記錄(過敏史、驚厥史、癲癇史)等。7.使用計算機管理,會操作體格發育、營養計算等衛生保健軟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