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起重機械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及操作規程.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9417
2024-09-08
16頁
143KB
1、公司起重機械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及操作規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企業基本情況1特 種 設 備 臺 帳2安全管理人員情況3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承諾書4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5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制度6起重機械應急預案7起重機械操作規程10駕駛員崗位責任制11起重機械駕駛員應嚴格遵守“十不吊”12日常運行檢查記錄13起重機械維修保養記錄14企業基本情況企業名稱詳細地址法人代表聯系方式安全管理人員聯系方式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特種設備數量特 種 設 備 臺 帳序號設備名稱設備登記代碼設備型號出場編號制造單位內部編號設2、備使用地點設備狀態檢驗日期下次檢驗日期安全管理人員情況安全管理 職 務姓 名性 別年 齡文化 程度培訓情況證書編號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承諾書特種設備是具有較大危險性的特殊設備,特種設備的安全工作事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的安全,企業作為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搞好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為規范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確保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本企業特作出以下承諾:一、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浙江省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各項技術規范的規定,各類特種設備的使用必須符合安全性。二、本企業實行總經理(廠長)負責制,安全和生產由總經理(廠長)全面3、負責。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副廠長)是企業安全生產的具體負責人。三、建立和健全三級安全管理體系。企業設立專職或兼職安全機構,并配備安全管理人員,車間有專職或兼職安全技術干部,班組有安全員。四、建立以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相關人員的職責、操作人員崗位職責、安全操作規程、常規檢查制度、維護保養制度、定期報檢制度、操作人員及相關運營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技術檔案管理制度等。五、組織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對在用特種設備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對在自查中發現的異常情況和事故隱患,及時處理,不留后患。六、建立和完善特種設備使用管理的激勵機制4、和自我約束機制,實行安全管理目標責任制。七、自覺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承諾單位:(蓋章) 法定代表人:年 月 日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工作為設備管理提供資料,技術信息和考核的依據,是管好設備和基礎工作,必須認真做好。1、有專人負責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工作。2、特種設備要有安全技術檔案,并應逐臺分別建檔(一機一檔),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2)特種設備使用證、注冊登記表(3)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報告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4)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5)特種5、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6)設備重大維修、改造的有關技術文件;(7)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3、安全技術檔案必須齊全、整潔、規范化,及時整理填寫。4、設備遷移或報廢,其檔案均隨設備調撥,設備報廢后,必須首先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注銷手續,然后檔案由檔案保管員封存。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起重機械的全面管理,確保起重機械的安全使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單位的負責人,對起重機械的完好,可靠、安全負全面責任,明確操作、維修的崗位責任。日常機務管理設置專職或兼職的安全管理員,負責起重機的全面工作,并組織做好檢查、保養、潤滑6、記錄等工作。 第三條起重機械檔案嚴格執行專人管理。第四條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必須經培訓取得質監部門頒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方具有操作資格。操作人員不僅要熟悉安全操作規程,還必須掌握機械的性能、結構、原理和用途。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和有關規定使用起重機。 第五條起重機械的使用、維護保養、修理記錄要認真填寫,齊全準確,并及時歸檔存放。 第六條單位要加強對鋼絲繩的管理,經常檢查,按規定選用鋼絲繩,嚴格執行鋼絲繩報廢技術標準。 第七條經常檢查潤滑油,按使用說明書規定要求添加、更換潤滑油、脂。 第八條認真執行按有關規定做好起重機械的日常維護保養。起重機械應急預案一、 危險性分析起重傷害指從事起重作業時引7、起的機械傷害事故。起重作業是指在吊運坯體、地板、小車生產中,采用相應的機械設備和設施來完成結構吊裝和設施安裝,其作業屬于危險性作業,作業環境復雜,技術難度大。常見起重危害包括脫鉤砸人、鋼絲繩斷裂抽人、移動吊物撞人、鋼絲繩刮人、滑車碰人、起重設備在使用和安裝過程中的傾翻事故及提升設備過卷、蹲罐等事故。常見起重傷害事故原因包括使用應報廢的鋼絲繩;重物重量不明或超過額定起重量;無人指揮或指揮信號不明、混亂;作業區內有人逗留;作業場所地面不平整、支撐不穩定、配重不平衡;安全防護裝置缺乏或失靈。二、 事故報告(1)起重傷害事故目擊者應高聲呼救,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有認真接受報告和向監管部門8、反映事故情況的責任。(2)事故發生后,單位負責人應第一時間向當地質監、公安部門求援(如需要),并按事故報告規定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報告事故情況。單位負責人聯系通訊不得中斷。三、事故現場處理(1)單位負責人應準確判斷事故影響范圍,協調救援工作,對影響區域進行檢查,確定搶救方案,積極開展搶救,需保證事故現場相對安全和穩定時,搶救隊員才可以進入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如事故的影響還在繼續或加重,搶救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單位負責人應通過擴音器指揮被重物壓住或被圍困的人員保持冷靜并積極展開自救,告訴他們已采取的具體救援措施,穩定他們情緒,防止他們慌亂緊張,造成創傷面更大的傷害或引起倒塌墜落物的再次失穩,救9、護搶險人員引導他們對流血處做力所能及的止血處理。(2)搶救時對壓住受傷人員的重量和體積較大的物件、附件,由吊車平穩吊離;重量和體積較小的物體,至少由兩人輕輕抬離,防止對受傷人員的二次傷害。起重吊裝事故的發生后,往往會伴生著其他事故的發生或造成隱患,通常用挖掘機或鋼纖等工具清理懸浮不穩的機具和材料,起重吊裝事故通常也會影響到裝置設備、管道、電纜電線等,必須對發生的事故進行綜合性的處理,防止事故后的連鎖反映或出現新的意外事故。確認事故隱患被徹底清除后,同時事故原因已調查清楚,相應的證據已獲得,才能恢復施工生產。(3)單位負責人應立即與當地醫院取得聯系,利用現場救援車輛火速把傷者送往附近醫院救治,但10、對傷勢嚴重者應注意搬運方法,不得由此加重傷者傷情;在急救醫療機構人員趕到前搶險救護人員應對受傷者進行必要的救助,根據傷情對傷者進行分類處理,處理的原則是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對呼吸困難、窒息和心跳停止的傷者,從速置頭于后仰位,托起下頜,使呼吸道暢通,同時進行人工呼吸。急救醫療機構人員趕到后,現場醫療急救人員要盡量配合醫生進行急救,由單位負責人把傷情、已經采取了的措施向醫生做簡短而明了的介紹,以便醫生能盡快了解情況,快速而有效地做出急救決策。(4)單位負責人應做好應急狀態下工地所有設施和物資的安全,支援和保障現場搶救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并檢查事故現場有無其它安全隱患,若有,立即組織11、周圍人員疏散。(5)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及時恢復施工生產。四、事故調查處理事故調查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事故調查內容應包括:(一)調查事故發生前設備的狀況;(二)查明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現場破壞及經濟損失情況;(三)分析事故原因;(四)查明事故的性質和相關人員的責任;(五)提出對事故有關負責人員的處理建議;(六)提出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七)寫出事故調查報告書。五、事故結案工作(一)事故調查報告書由事故調查組負責起草,報送本級人民政府及上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后抄送至該起事故調查小組成員單位及安全管理12、部門。(二)對事故責任單位、責任人按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規定追究相應責任。六、 演練各起重設備使用單位應依據應急預案的要求,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演練每年不少于一次。演練重點:一是在事故期間報警通訊系統能否運作暢通;二是人員能否以最快速度撤離危險區;三是應急救援隊伍與救援裝備、物質能否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四是能否有效控制事件進一步擴大。七、有關聯絡電話本單位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象山縣市場開發中心:質監局辦公室:65769105質監局值班電話:65769033投訴電話:12365 使用單位蓋章: 法人(負責人)簽字:起13、重機械操作規程1、操作前必須做到:向交班人或參閱交接班記錄了解設備狀況。詳細檢查卷場限位開關、制動器力矩。檢查鋼絲繩、吊鉤、吊具和電器部分。觀察車上有無可能掉下來的東西,緊固件有否松動,并試驗空車。2、操作中做到:必須保持鋼絲繩卷繞正確,發生出槽亂卷現象應及時下降理正后再起吊。吊物件時禁止從人頭、汽車頭及設備上越過。吊物操作要平穩,不準擺晃。發現有第三條情況者應停車。3、操作結束離開工作地時應將吊物放下吊鉤,升到規定高度,切斷電源。駕駛員崗位責任制1、起重機駕駛 應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了解所駕駛的起重機的結構、性能,經安全管理人員認可后,才能獨立操作。2、必須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3、嚴守工作14、崗位,不無故擅自離開起重機。4、密切注意起重機的運行情況,如發現設備、機件有異常現象或故障,應設法及時排除后繼續使用,嚴禁帶病運行。5、起重機進行機修或大修時,駕駛員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還應配合修理工一起工作,并參加驗收工作。6、做好起重機清潔保養工作。起重機械駕駛員應嚴格遵守“十不吊”(1)超過額定負荷不吊。(2)指揮信號不明,重量不明,光線暗淡不吊。(3)吊索和附件捆綁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4)吊掛重物直接加工時不吊。(5)歪拉斜掛不吊。(6)工件上站人或浮放活動物不吊。(7)易燃易爆物品不吊。(8)帶有棱角快口物件未墊好不吊。(9)埋地物品不吊。(10)違章指揮不吊。日常運行檢查記錄日期安全檢查人員運行狀況發現問題處理情況設備編號:起重機械維修保養記錄設備編號:時 間維修保養內容責任維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