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原輔材料進貨查驗及成品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9874
2024-09-08
5頁
23.04KB
1、公司原輔材料進貨查驗成品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原輔材料進貨查驗及成品管理制度一、原輔料管理1. 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如無相關證明文件拒絕入庫,做好供應商評價表,做好相關證明文件的備案管理,經檢驗/驗證合格的原輔料,由倉管員核實品管部門出具的采購物資檢驗/驗證結果通知單后,辦理入庫手續,查驗記錄保存期限為3年。2. 合格的原輔料應在規定區域堆放,掛牌標識,標識應明顯、清晰、準確,其內容包括品名、批次、數量,入庫日期等信息。3. 原輔料應按先進先出、保質期限先到先領用原則領用。4. 2、對生產所需原輔料,由審查表根據生產計劃,填寫領料單,經生產部負責人批準后到倉庫領取,倉管員根據領料單辦理出庫手續并做好記錄。5. 每批出庫的同種物料,應盡可能為同一批次,并能清楚體現品名、批次等信息。6. 對庫存原輔料應定期實施檢查,防止過期、編制,對過期、變質及受污染的,報部門主管批準后及時處置。二、成品管理1. 成品入庫時,倉管員應檢查包裝是否完好,確認數量簽名,安排入庫。2. 成品應按品名、規格、生產批次分別對方,標識清楚,放置包裝損壞或不同批次的產品混雜。3. 倉管員應按先進先出原則辦理成品出庫手續,清點數量,并檢查外包裝質量,發現問題應及時報告主管部門。4. 嚴格出入庫手續,對當日成3、品的出入庫及時登記、入賬,日清日結,定期盤點,保證賬物一致。5. 企業應建立銷售臺賬,如實記錄每批出廠成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次,檢驗報告編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內容。6. 企業應妥善保存出入庫臺賬、銷售臺賬及相關銷售票據,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一、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負責人制度1. 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明確食品添加劑采購、驗證、保管、配料、使用等相關人員的職責,建立相關作業指導書,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相關責任人對每一批次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負責。2. 食品添加劑采購、驗證、保管、配料、使用等相關責任人應熟悉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 2760)、食品營4、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 14880)等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具備相應知識。3. 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相關責任人應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有關管理要求,按產品配方及食品添加劑的特性,做好食品添加劑配料工作,放置超范圍或超量化使用食品添加劑。二、使用管理1. 使用食品添加劑應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 2760)、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 14880)級衛生部相關公告的要求,其產品配方須經企業質量負責人審核批準,對復合食品添加劑應確認其組成成分、使用范圍、用量符合有關規定。2. 每批次產品應盡可能使用同一批次的食品添加劑。3. 食品添加劑使用前應對其表示進行檢查5、,確認與配方相符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得使用無標識、標識不清、標識不符合要求及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發現不符合要求或可疑添加物的,要停止使用,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4. 食品添加劑應專庫或專區存放,專人管理,不得隨意取用,食品添加劑配料應有獨立的配料間,并配備有專用計量器具及工具、容器。5. 計量器具精度應符合要求,并在檢定/校準有效期內使用,工具、容器應使用無毒、無異味的材料制成,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三、食品添加劑使用臺賬1. 企業應如實填寫配料記錄表,每份配料的記錄應能體現所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名稱、批次、用量等信息。2. 配料記錄6、應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檢驗管理制度及檢驗規程一、出廠檢驗要求1. 食品出廠必須經檢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銷售。2. 出廠檢驗項目應符合產品執行標準及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的要求,標簽應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要求。3.“已檢”、“再撿”、“未檢”的成品應分區存放,并有明顯標識、4. 產品抽樣應按有關標準的規定執行,確保樣品具有代表性。每批抽檢的樣品,可根據需要留樣,并做好留樣記錄、留樣儲存環境的溫度、適度等應滿足的有關要求。5. 企業可以自行對所生產的食品進行檢驗,也可以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二、自行檢7、驗1. 對所生產的食品進行自行檢驗的企業,應設立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實驗室,建立健全檢驗管理制度。2. 企業應配備經專業培訓、考核合格的檢驗人員從事檢驗工作。檢驗人員應熟悉產品標準、檢驗規程,能獨立履行職責,尊重科學,恪守職業道德,保證出具的檢驗數據和結論客觀、公正,不得出具虛假的檢驗報告,并對出具的食品檢驗報告負責。3. 企業應具備出廠檢驗所需的儀器、設備及試劑藥品。儀器、設備應滿足檢測精度需求,按周期鑒定或者校準,并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保養,確保處于良好的狀態;儀器、設備的使用操作應符合操作說明書及實驗的要求;試劑藥品的存放及使用應符合產品標簽及實驗要求;易制毒化學品的使用應符合易制毒化學品管理8、條例的規定;危險化學品的使用應符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4. 實習自行檢驗的企業,每年應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一次對比檢驗。三、委托檢驗1. 對不具備自行檢驗能力的項目,企業應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并提供委托檢驗證明材料。2. 委托檢驗應明確委托期限、檢驗批次、項目、報告要求等。3. 企業應對經檢驗判定為不合格批次的產品及時隔離,做好標識,防止不合格產品出廠。品管部對不合格品進行評定后,確定返工、銷毀等處置方式,并報企業負責人批準后實施。評定及處置結果應有書面記錄,并由相關人員簽字確認。四、結果判定處理1. 出廠檢驗應出具成品檢驗報告單,經檢驗判定為合格的產品方可出廠銷售,企業品管部具有質量否決權。2. 企業應對經檢驗判定為不合格批次的產品及時隔離,做好標識,防止不合格品出廠,品管部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評定后,確定返工、銷毀等處置方式,并報企業負責人批準后實施,評定及處置結果應有書面記錄,并由相關人員簽字確認。五、檢驗記錄及檔案管理1. 人員應認真填寫檢驗原始記錄、檢驗報告,并簽字,不得偽造、篡改檢驗原始記錄和檢驗報告。檢驗報告內容包括產品名稱、規格、批次、樣品量、檢驗依據、檢驗項目、檢驗結果等信息。2. 應及時歸檔管理,并妥善保存。記錄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表格合同
上傳時間:2021-05-14
19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