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工廠產品不良品控制與預防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0085
2024-09-08
5頁
39.06KB
1、制造業工廠產品不良品控制與預防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廠不良品控制與預防管理制度第一條 目的:為了確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能得到合理的處置,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范圍:本制度適用于被判定為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以及客戶的退貨。第三條 權責:本制度由各工序生產人員、機修工、質檢員、生產部、品管部等部門及人員執行、監督。第四條 企業不良品包括以下內容:1.不合格品。判定不符合檢驗標準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2.返工合格品。非功能性品質特性不符合質量標準時,經返工處理后符合檢驗標準的成2、品、半成品。3.讓步品。非功能性品質特性不符合檢驗標準時,經檢驗被判定為可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4.報廢品。凡主要外觀、尺寸或者功能性品質特性未達到檢驗標準,且無法返工或不具返工價值的半成品、成品。第五條 不良品的辨別確認1.鋁板、鋁卷在入庫、開料生產過程中被檢驗出以下現象之一的,可確認為不良品,包括:氧化、波浪、尺寸不符、彎曲、扭曲、脫皮、穿孔、壓痕、輥紋、厚度不足、裂邊等。2.鋁板、鋁卷在生產過程中被檢驗出現以下現象之一的,可確認為不良品:包括:沖制部分:跳針、漏針、缺針、多針、跳線、盲孔、疊孔、尺寸偏離、嚴重毛剌、模具印、鋁屎印等;成型部分:偏位、大小邊、凹凸角、刮花、角位張口、拼3、裝間隙大、嚴重毛剌、波浪、模具印、鋁屎印、變形、彎曲、扭曲等;噴涂部分:氣泡、裂紋、沙粒、粉團、疤痕、桔皮、槍眼、針孔、麻點、色差、流角、油漬、變形、扭曲、波浪等。3.成品出現以下現象之一的,可確認為不良品:變色、脫粉、變形、開角等。第六條 不良品的檢驗方法1.自檢:各生產工序生產工是不良品判定的第一責任人,在生產過程中,當產品在自己手中加工的過程中,發現符合不良品現象的產品,可直接判定為不良品。2.互檢:后工序是前工序的質量把關員,當產品從上工序流入本工序時,發現符合不良品現象的產品,可直接判定為不良品。3.質檢員巡查檢驗:品管部質檢員在巡查各生產工序時,發現符合不良品現象的產品,可直接判定4、為不良品。4.管理人員巡查檢驗:品管部、生產部、車間等的管理人員,在調控生產過程中要不斷對生產現場進行巡查,如發現產品質量問題,符合不良品現象的,可直接判定為不良品。第七條 不良品的控制與處理1.任何不良品都必須挑選出來,不得與合格品混放。2.凡可以返工的不良品,應立即返工至合格:鋁板車間由造成不良品的工序返工,并放回到合格產品中去。噴涂車間則由掛板組返工噴涂前的不良品,落板組則返工落板時發現的不良品,并送回到掛板工序掛板返噴。3.凡無法通過返工變成合格品的,可確認為廢品,并立即予以補數:鋁板車間各工序生產致廢的,應立即按所廢數量補數生產,以符合訂單的數量要求。噴涂車間各工序生產致廢的,由車間5、管理人員統計需補數量后,書面向生產部申請補數。4.凡無法判斷產品是否合格,應請質檢員進行檢驗,質檢員也無法判斷,按以下方法處理:如未噴涂的,應取12件進行試噴,通過了解噴涂后的效果再按噴涂檢驗標準作進一步檢驗判斷。如已噴涂的,則向上級報告。5.凡不良現象不太明顯,但又無法通過返工處理變成合格品,且數量比較大的,應向品管部反映處理,如品管部無法處理的,應召集生產部和車間等相關部門共同協商,尋求解決的辦法,如仍無法解決,可直接向公司主管領導反映,由公司主管領導仲裁處理。6.如一時無法處理的不良品,除分開堆放外,還要進行明確標識,以防混用。7.如屬客戶退貨,銷售部、品管部應對所退貨物進行檢驗,查明真6、相和造成不良品的原因,填寫客戶投訴分析處理表,呈公司主管領導審批處理。第八條 不良品的讓步接受權限在公司主管領導,其他任何員工不得越權行使。第九條 不良品的預防1.未經檢驗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得在生產中使用。2.未經驗收的設備、模具不得在生產中使用。3.各生產工序對上工序流入的產品應做到先檢查后生產,或邊檢查邊生產。4.各工序生產人員必須按生產操作規程操作、生產,減少不良品的發生。5.所有生產工序在正式生產前均應進行試生產,以檢驗材料、設備、模具及試產出來的產品是否合格。6.各工序如生產過程中出現不良品,必須先找出產生不良品的原因,并予以消除,如一時無法消除的,應停止生產,以防不良品擴散。第十條 對重大不良品質量事故,品管部應聯合相關部門、相關車間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處理意見、防范措施等,呈公司主管領導審批。第十一條 本制度經總經理批準后公布實施。第十二條 相關表格:客戶投訴分析處理表XX廠客戶投訴分析處理表客戶名稱客戶編號出貨日期訂單號生產單號出貨批號訂單數量產品名稱/規格/顏色客訴類型 抱怨 補料返工 退貨 索賠合理化建議 某一產品功能需求或改進 售后服務需求投訴內容業務人員: 年 月 日應急措施銷售部: 年 月 日品管部分析意見品管部: 年 月 日廠領導審批 簽名: 年 月 日處理結果/糾正措施責任部門負責人: 年 月 日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