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奶制品車間工藝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0373
2024-09-08
17頁
54KB
1、食品公司奶制品車間工藝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生產工藝制度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使生產正常有序的進行,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特制定本制度。1、生產操作人員應認真執行工藝操作規程,嚴禁無組織無紀律,隨意更改生產工藝。2、認真做好工藝生產記錄,保證工藝生產記錄的完整性、準確性、連續性、時效性。3、不得隨意更改生產工藝記錄,不得隨意填寫生產記錄,不得事前,事后填寫生產記錄。4、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改生產配方,如有改動須按配方管理制度執行。5、改變生產工藝時,必須由車間主任填寫更2、改申請表,經生技部部長、質管部部長批準后方可實施。6、生產工藝調整時,必須做好工藝調整前后對比效果記錄,并書面匯報調整的效果。7、生產工藝記錄,實行按月領取,不得多領,誰浪費,誰賠償。8、生產工藝記錄實行涂改無效制,應字跡工整、清楚、完好、無錯。9、生產工藝記錄,每天由車間主任匯總,并向生技部部長分析產品質量、生產情況及改正方案。10、生產工藝前后崗位,應隨時相互監督、檢查,通告情況,以便調整生產工藝狀態,減少損失。衛生管理制度一、個人衛生 1、直接從事食品生產的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后方可從事食品的生產活動;2、凡患有手癬、指甲癬、手部濕疹,發生于手部的銀屑病或者鱗屑,滲出性3、皮膚病以及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結核等傳染的人員,不得直接從事食品生產活動,不得進入生產現場。3、生產操作人員進入車間前必須洗凈雙手,穿戴好整潔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工作服應蓋到外衣,頭發不得外露,男員工不得留長胡須,進入灌裝室人員必須戴口罩,口、鼻不得外露。4、直接接觸原料和半成品(配料室和制漿室)的人員不得戴首飾、手表及染手指甲、留長指甲,手部不得有外傷。5、進入車間必須洗手消毒,并經鞋消毒池進入。6、生產操作人員必須勤洗澡、勤換衣,工作服、工作帽原則上應一日一洗,并隨時保持整潔。不得穿戴生產車間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進入非生產場所,不得將個人生活用品帶入生產現場;7、生4、產區內不得吸煙、進食(殺菌人員由于工作特殊,在殺菌過程中可進食),生產操作人員不得隨意走動、談笑、打鬧,不得有不衛生的動作或習慣(挖鼻、撓頭、隨地吐痰等),生產車間不得有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活動。8、工作期間不得隨意進出各自的工作現場,因生理需要而離開生產車間取飲水、上洗手間,事后再重新進入工作現場工作前,應作必要的清洗消毒。9、相關管理人員進入生產車間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進行相應的消毒。 未經允許其他人員嚴禁進入生產車間。10、洗手消毒: (1)進入生產車間時必須洗手消毒。 (2)接觸被污染的物料及不潔凈的東西后必須洗手。 (3)上廁所,回生產崗位前必須洗手消毒。二、操作衛生1、5、生產設備、工具、容器、周轉框(桶)、手巾、工作臺等,在使用前后應做必要的清洗消毒。2、各類材料和工具掉在地上應重新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3、操作人員工作中途離開工作場地后,重新上崗工作時必須洗手消毒。三、生產場地衛生1、生產用料、設備、工器具、半成品、成品、材料應定點定位擺放整齊,廢棄物、垃圾、廢渣等及時用桶(有蓋)裝好并于當班清理出車間,廢棄物容器和廢棄物存放場地應及時清洗、消毒;車間內禁止存放與生產無關的物品;廠房通道和周圍場地不得堆放雜物。2、隨時保持車間的地面、墻壁、屋頂、工作臺整潔。3、每天工作前后應搞好衛生工作,并隨時保持,車間內不得有蛛網、積塵,上班前或下班后應開紫外線燈殺菌,并且6、保證每天不得少于3小時的殺菌時間,在殺菌過程中,應開啟排氣系統,確保車間的干燥。每班工作結束后必須將地面、墻壁、排水溝清洗干凈;室內的污水、廢棄物要及時清除。4、生產設備設施、管道、工器具、操作臺應經常清洗并隨時保持清潔,必要時進行消毒;消毒后必須沖洗干凈,除去殘留物。5、每周(根據生產情況由生技部定)進行一次衛生大清掃,特別注意各衛生死角的清潔,配料間、制漿間、灌裝間、殺菌間每周必須用水進行清洗,必要時用消毒水消毒(二氧化氯溶液)。6、定期更換老化的紫外線燈管。7、出入各車間應隨手關門,并做好防蚊防蟲防鼠的工作。8、車間人流和物流出入應盡量避免交叉混雜。9、廢棄物處理: 廢棄物、垃圾、廢渣必7、須隨時清理,并及時清出車間,車間內外的垃圾桶必須帶蓋,密封好;廢棄物容器和廢棄物存放場地應及時清洗、消毒;車間內禁止存放與生產無關的物品;廠房通道和周圍場地不得堆放雜物。四、原料和生產用水1、原料應離地離墻存放,環境干濕度適宜,應經常打掃衛生和進行消毒。2、各批原料應盡可能的按進料的日期和順序使用,先進先出的原則,減少原料貯存時間。3、生產用水必須是經離子交換裝置處理后的軟水,檢驗標準按檢驗規程執行。4、制作好的生產用處理水盡量使用新鮮的。5、化驗室應每天定期對處理過的水進行檢測。五. 清洗消毒1、.為防止產品受污染,所有設備、工器具應經常清洗;廠房必須定期刷洗、消毒滅菌,防止產品污染。2、每8、班工作結束后必須將地面、墻壁、排水溝清洗干凈;室內的污水、廢棄物要及時清除。3、廁所必須經常清洗,定期消毒,保持清潔。4、生產設備、工器具、操作臺應經常清洗,必要時進行消毒;消毒后必須沖洗干凈,除去殘留物。5、廢棄物處理: 廢棄物、垃圾、廢渣必須隨時清理,并及時清出車間,車間內外的垃圾桶必須帶蓋,密封好;廢棄物容器和廢棄物存放場地應及時清洗、消毒;車間內禁止存放與生產無關的物品。6、當年10月次年4月(冬季),每月必須對車間進行一次大消毒,對設備、管道進行一次徹底的拆洗;59月(夏季),按每月2次進行。配料工序工藝操作規程1、確定產品配方和配料數量:當接到生產計劃后,根據生產需要量和品種,確認9、使用的配方和生產鍋數,按配方要求填寫相應的主要原料、輔料、食品添加劑(花生、奶粉)數量領料單。2、領取當班所需原、輔材料、食品添加劑。3、將工作臺、量用具用干凈毛巾擦一遍,做到清潔衛生,再將稱配料的量具校正準確待用,將分零配料的包裝物準備好待用。4、配料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按配方要求逐一配制,稱量要求準確,并按工藝順序,將配料用不同的包裝物分組裝好,放入專門的配料框中(一鍋的配料用專門的配料容器裝好)。配料結束,自己對每組配料進行復稱查對,看是否數量正確,原材料是否漏配、錯配、多配,如發現有誤,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或停止使用,或重新配制,對不能補救的配料,進行報廢處置,按不合格品處置程序10、進行處理,確保配料的準確性。5、抽檢,配料完畢,通知質檢部門檢查,抽檢1-2鍋/當班配料,在質管部現場質檢員當場明示合格與否,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6、經抽檢合格后的配料,放到專門的配料臺面上,配料臺面上所放的配料不得超過3鍋的配料,隨用隨放,避免生產人員取錯,如有特別需要說明的配料,必須以書面形式與領取配料人員交代清楚,并做好交接配料記錄。7、當天配料完畢,打掃工作場地及工作臺、量用具。并將未用完的原材料歸類放好,并有標識,以防交叉污染,防潮、防曬、防霉、防鼠,妥善保管。8、在生產過程中監督制漿人員花生、奶粉和白砂糖稱取(每鍋原料),對原料使用的數量準確性負責。9、記錄:將當天使用的配方序號,11、配料鍋數,原料及添加劑的耗用量,如實填寫在配料記錄表上,月末作好數據統計。烘烤工藝操作規程1 烤花生前的準備工作a) 查看當天生產計劃單,準備當班生花生數量;b) 挑選領用生花中的不合格花生,如霉變、雜質、小籽粒的花生;c) 檢查烘烤爐、輸送帶、脫皮機的各電器元件是否正常,注意安全生產,閑雜人員嚴禁入內;d) 作好生產作業前工作場地的清潔衛生工作。2 烘烤a) 每一次烘烤單元重量為200kg花生,倒入;b) 打開電源開關,溫度調節到150-160;c) 根據花生干濕度、花生粒大小確定烘烤時間,烘烤120分鐘左右。3 辨別花生是否烘烤合適a) 顏色微黃色;b) 翻轉聲音清脆;c) 分開花生米,觀12、看花生中間部位未帶有白心;d) 口嘗花生是否干脆,無花生土腥味,并有明顯的烘烤花生香味。4 脫皮a) 烤熟花生后放入冷卻輸送帶,并啟動輸送帶冷卻風扇吹涼;b) 啟動脫皮機,將冷卻烤熟花生倒入脫皮機內;c) 根據花生的品質及脫皮情況,調節脫皮機滾筒間隙,按要求控制脫皮率達到95%以上;d) 將脫皮后的花生瓣,用篩子篩凈其中被粉碎的花生面(碎面小于浸泡桶漏眼的全部篩出),挑出雜質及未脫凈皮的花生瓣,將熟花生裝入塑料編織袋(內襯有食品級內膜塑料袋)過秤后交原、輔材料庫待用。再將可利用的花生面(花生面內只有少許的紅皮粉末,干凈無泥土),用袋子裝好,過秤后,交付庫房;5 按生產量需要,烤好的花生仁過夜的13、貯存量不得超過100。6 當班結束后作好場地的清潔衛生工作,并做好每爐的過程記錄。7 記錄 烘烤花生過程記錄制漿工藝操作規程1 準備工作檢查門窗、防蠅網是否關閉,按生產計劃的產品要求領取、清點生產所需原輔材料,堆碼整齊,待用。2 設備的清洗按主要設備清洗方法對生產過程所用設備、器具進行清潔。3 花生的浸泡a) 按每一個生產單元(鍋),稱取所需花生仁的數量(必須由配料人員監秤),放入浸泡桶,加入適量水溫為70左右的飲用水,再加入適量的碳酸氫鈉,使浸泡水PH為8.0左右,保持60分鐘左右,同時將浮在水面的花生皮,雜物撈出,待花生仁無白心,即可;浸泡也可采用常溫水進行提前浸泡,浸泡時間看季節而定4-14、6小時。d) 將浸泡好的花生仁沖洗干凈后待用。4 磨漿a) 用半桶(約15kg)水溫為70左右的處理水,浸泡穩定劑(第三組配料),不斷攪拌,必須浸泡均勻,不得有成團的現象,浸泡時間約30分鐘左右,待用;b) 將沖洗干凈的花生仁倒入已起動的螺旋輸送中,同時均勻加入第一組配料,制漿用經處理的飲用水,水溫為95以上,啟動膠體磨(1號、2號)。開啟熱水泵,調節流量到適量,磨后的漿液流入調節缸中暫存。在磨漿過程中,當磨漿設備及調節缸上攪拌設備啟動后,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轉情況:看、聽、嗅、摸(看:設備運轉是否正常;聽:聲音是否正常;嗅:有無異味;摸:轉動部位的溫度怎樣,振動怎樣,所有轉動部15、位的溫度不能超過70)。如發現異常,立即停機處理,并報告車間主任;c) 當漿液滿至調配缸的1/4后,開動攪拌機,此時加入白砂糖。單位產量(鍋)調節缸中的漿液不能超過容積的70%。5 漿渣分離首先將清洗干凈的不銹鋼濾網套在園振篩上,用300目的過濾網套在漿渣分離機上。檢查無誤后啟動漿渣分離機、園振篩,無異常情況,達到轉速后,啟動抽漿泵,調節好漿液流量,后泵入調配缸。隨時注意過濾網是否損壞,漿渣分離程度。6 定容、調配 待磨漿完畢后將浸泡好的穩定劑,倒入膠體磨,用回流管路均磨5-10分鐘,待用;待漿液全部泵入配料缸,放入適量消泡劑,漿液溫度達到85后放入處理好的穩定劑,調配缸中漿液繼續升溫,定容至16、規定容量(噸),漿液溫度保持在80以上,加入第二組配料,保溫攪拌10以上分鐘,同時調節PH值為6.5-7.5,然后用個人專用口杯品嘗漿質是否正常,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配料員及車間主任,待查。保溫結束后,進入下道工序。6 當班工作結束后的清潔衛生工作當班制漿結束設備的清洗,按主要設備清洗方法清洗。8 記錄 制漿工作記錄均質工藝操作規程1 準備工作檢查門窗、防蠅網是否關閉,檢查設備、工具、用具是否完整無缺。2 設備管道的連接清洗測試首先檢查管內有無異物,管內是否清潔衛生,均質機的油位是否正常(油位鏡上在中油位線上)。 按主要設備清洗方法清洗設備、管道。3 均質 待漿液輸送到第1號均質機存料缸后,用試紙17、測漿液的PH為6.5-7.5,再用個人專用口杯品嘗,口感無誤后,按以下程序操作:a) 打開1號均質機與1號存料缸的管道閥門;b) 打開柱塞冷卻水并調節好冷水的流量(流出的水的直徑約1.5-2.0mm);c) 打開均質機出口回流管閥門,開啟均質機啟動按鈕,待電機運轉正常,調節一級均質機閥壓力升至0.5Mpa后調節第二級均質閥壓力升至0.5Mpa,再調節第一級均質閥使壓力穩定在35Mpa。此時壓力表指針的擺弧應在1-2Mpa,如果擺弧較大,就調整機頭右側壓力表通道調節閥(此閥送壓力表通道大,擺弧大,緊則為通道小,擺弧小,調節好后一般不動它);d) 一切正常后迅速切換出口三通閥,使回流迅速轉為順流入18、號均質機存料缸。5分鐘后啟動2號均質機,壓力穩定到45MPa。待兩臺均質機運行正常后,再次觀察均質機壓力是否穩定,柱塞冷卻水是否正常,密封部位是否漏漿,潤滑油壓力是否保持在0.50.6Mpa運轉聲音是否正常。如有問題,必須停機檢查修理,特別是機頭受壓部位絕不允許帶壓修理;e)2號均質機漿液出料溫度必須嚴格控制,PE瓶:漿液灌裝溫度5060之間;PET瓶:漿液灌裝溫度4555之間。4 當天生產結束后的工作:a) 對均質機內漿液通道、管道、貯罐,方法按主要設備清洗方法清洗;b) 均質人員還應將過濾布清洗干凈,晾干備用;c) 打掃干凈環境衛生,協助制漿人員將剩余的原料歸位堆放整齊,防止污染。5 作好19、當班工作過程記錄。6 記錄 RE751-03 均質工作記錄灌裝工藝操作規程1 準備工作: 檢查門窗防塵、防蠅網是否關閉,設備、工用具是否完整無缺。 根據生產計劃,按規格數量領取包裝物放到便于操作的位置待用。2 開機前的清洗:灌裝部分按主要設備清洗方法清洗。3 開機前的檢查:沖蓋部分3.1 檢查一下沖蓋吹風氣壓是否正常(0.2MPa)3.2 擰松裝膜軸的手扭螺絲,拿下、拆開裝膜軸,裝上封口膜后擰緊。用手撥一下膜,轉動是否靈活。要注意膜方向,繞向及平整度。檢查一下托膜滾筒拉簧,是否完好。3.4 扳動裝膜滾筒手柄,使兩滾筒離開,用酒精棉花檫干凈滾筒上的碎片及油膩。套上沖蓋搖手搖動,直到滾筒開始轉動為20、止,接著把膜從兩滾筒間扦入,穿過模具,扳動手柄,讓上下滾筒歸位,查看一下滾筒外出齒輪是否合好。3.5 檢查沖蓋情況,沖蓋出的蓋應平整,蓋的翻邊應有園弧過度。蓋面和蓋邊應達到90,如達不到以上要求時,拆下模具,用酒精棉花擦干凈沖膜上的油膩及碎片,模具有無磨損,檢查清洗好后,裝上并擰緊。然后,搖一下搖手沖蓋,看一下瓶蓋是否正常,當一切正常時,拿下搖手。3.6開動沖蓋機,讓瓶蓋排滿軌道。3.7 打開加熱轉換開關,使封口銅環加熱至所需封口的溫度,視瓶型而定,注意一定要在生產前15分鐘開始加熱。當以上工作完畢,開始生產時,首先把進料開關、沖蓋開關撥到自動,依次開動總啟動,主機、沖蓋、真空泵、輸送帶,即可21、進行灌裝。在正常灌裝時,真空表顯示應在0.004-0.006(一至二小格)之間。灌裝前對漿液進行口嘗,再測PH值,灌裝時的容量,應符合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按樣瓶進行灌裝,裝框時要輕放,碼整齊;殺菌框每天洗干凈,不得有銹漬和污漬等現象。4 正常灌裝時注意事項4.1 進瓶時,不要倒瓶,如發現要立即停機。4.2發現有碎瓶后要立即停機,直到全部清理干凈后才可開機。4.3 運轉時,不要在星輪上放空氣。4.4 沖蓋吹風壓力保持在0.2Mpa,進料起動閥的壓力保持在0.3 Mpa。4.5 當有漿,灌裝機卻出現無料報警時,先把進料開關轉動到手動,然后再撥到自動,不必停機可以繼續生產。5 灌裝結束后的22、工作灌裝結束后,先關掉加熱開關,然后進入清洗工作,方法按主要設備清洗方法清洗。5.1 先拆下一個灌裝閥,開動主機,讓清洗液由漿料管進入料缸,由于進多出少,清洗由灌裝閥透氣孔出水,滿過料缸蓋,并由真空泵排氣口排出,每一種清洗液清洗時為10分鐘。5.2真空泵每出水一次,都要運轉5秒,以便清洗真空泵。5.3 當最后一道熱水清洗完畢后,停主機,拆開所有灌裝閥,開主機,再用冷水沖洗10分鐘后停機,然后,放盡真空罐里的余水,用抹布擦干凈灌裝機上殘留的酸堿液及水漬。5.4關閉總電源和汽源。5.5 把拆下的灌裝閥全部打開,用毛刷清洗后裝好,浸泡在消毒水里,以備第二天使用。6. 記錄灌裝封口記錄殺菌工藝操作規程23、1、作好上班前的準備工作,穿戴好工作服帽、鞋等進入車間,保持個人衛生及工作場地環境衛生。2、檢查分氣缸、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空壓機是否正常,油位是否正常。3、檢查各水閥、氣閥是否漏水、漏氣,檢查供水、供電系統是否暢通,給水泵運轉、油壓是否正常。4、檢查密封圈、調節螺絲是否完好,嚴禁帶病操作,檢查釜內有無異常情況,保持釜內清潔衛生,冷卻水池定期清洗,使進入釜內的水保持潔凈,以防污染產品光潔度。5、打開釜門,推入半成品(嚴禁超高堆碼筐入釜),筐子要放到軌道上,入釜完畢,應關閉好釜門,密封面的正反扣應鎖正鎖牢,要做到萬無一失,然后再全面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后,再進行下一步工作。6、注水升溫,啟動給水24、泵或將前鍋的高溫水壓進釜,當釜內水位升至正常水位線(釜與水位計通管暢通時水在水位計內是被動的,如無波動則應沖洗水位計,水位計沖洗:打開放水閥,隨著放水閥打開,玻璃管水位下降到看不到水位,此時放水閥仍有水流出,屬正常,如無水流出則應拆下修理)時,緩慢開啟蒸汽閥,無異常后再完全開啟進汽閥,升溫至95-121時,恒溫25-30分鐘,壓力保持Mpa。7 殺菌結束降溫,關閉進汽閥;開啟抽水泵,打開進水閥;Mpa,打開降溫排水閥;降溫至60Mpa,壓力高低是否穩定是用排水閥的排水量大小來調節。8 降溫到50-60時全部打開排水閥,排盡冷卻水,關掉打氣泵、排水閥,降壓至零,打開釜門,逐一出鍋,交下道工序。925、 當班工作結束后,將殺菌釜整理干凈,如有異常情況需給下一班的操作人員交代清楚。做好工作場地、殺菌室門外消毒池及排水溝清潔衛生,工用具堆放整齊。10 殺菌釜定期清洗干凈。11 做好工作記錄,交接班記錄。12 記錄 殺菌工作記錄洗瓶擦瓶工藝操作規程1 準備工作 查看當班工作計劃,按品種領取當班紙箱,準備好擦瓶布,穿戴好工作服、帽、鞋、膠手套等進入車間,保持個人衛生,做好上班前的一切準備。2 提前30分鐘制好包裝箱,堆碼整齊備用。3 將洗瓶池注水,高度為池高的3/5處,池中水的溫度不能高于50,并保持水的清潔。4 協助殺菌人員一起出鍋,打開框子,將產品邊挑選(沖蓋、漏瓶的撿出)邊放入洗瓶池(注意不得26、倒入洗瓶池,要用手一一拿出框),通過洗滌干凈后將瓶子放入洗瓶機,用毛巾擦干裝入紙箱內。在清洗過程中認真檢查瓶子,對有疑問的瓶,用雙手擠壓,查看有無滴漏、沖蓋的現象,查看瓶子有無變形、鼓包、黑點、污漬等缺陷,凡是有以上情況的作為不合格品,放于不合格品區待處理,并作好記錄。5 在制紙箱時在箱蓋上印好當班檢驗章,裝箱后用八公分長的透明封口膠臨時封好,堆放于木排上并堆碼整齊。瓶子清洗過程中隨時保持擦瓶毛巾的潔凈,作好半成品、不合格品的數量記錄。6 認真做好工作場地的清潔衛生工作,并隨時保持。清點剩余的箱子,退庫。7 做好當班等工作記錄。8 記錄 洗瓶擦瓶工作記錄貼標加蓋工藝操作規程1、作好上班前的準備27、工作,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等進入生產現場。2、按生產計劃領取相應品種及規格的瓶蓋、商標等。3、要求貼標整齊兩邊對齊不錯位,不松標;噴碼清晰、無雙碼、無重碼、無黑跡;瓶蓋旋緊,無松蓋、歪蓋等現象;封箱時膠條對齊平整,不得歪斜, 5、貼標時注意檢查,挑選出次品、臟瓶、漏瓶等不合格品,放到中轉箱內,退回到洗瓶組。6、產品在搬動的過程中輕拿輕放,不得損壞外箱,碓碼產品最高高度:1.5L的為6層,1L的為八層,500ml為10層。碓碼時每層產品不得重疊碓碼,必須按碓碼產品方式,以便更好的保持產品包裝外觀。7、為確保紙箱的形狀,任何人不得在盛滿產品的紙箱上坐、踏、跪、睡等。8、熱收縮膜外包產品,1.5L以上產品為6瓶組合(含1.5L);1L產品為12瓶組合,1L以下產品則按客戶要求進行單件產品的組合。生產過程碼板重疊碓碼不得超過5層。9、成品熱收縮膜外包質量要求:91合口縫不得有脫邊、破口現象。92兩端收縮孔直徑尺寸基本相近(直徑偏差不得大于3-5毫米)。93包裝后產品的底部膜,不得出現破洞。94產品的商標,不得出現膜包機造成的機械損傷,或收縮爐溫度過高的損傷。95收縮后的組合應緊密,不得出現過松現象(產品底邊一角平放受力后,包裝外觀不得出現變形)。8、工作結束后做好清潔衛生工作,凳子、剩余的瓶蓋等擺放整齊。9、記錄 入庫半成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