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公共環境清潔衛生及消毒隔離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0449
2024-09-08
5頁
23.50KB
1、幼兒園公共環境清潔衛生及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幼兒園(班)清潔衛生及消毒隔離制度一、環境衛生:1、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物品擺放要整齊,無雜物。園內每日一小掃,每周五一大掃,分片包干,定人、定點、定期檢查。每天要對幼兒生活的環境進行消毒滅菌。定期消滅蚊、蠅、蟑螂等害蟲。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每日上班到教室后開窗換氣。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室內要有防蚊、防蠅、防暑和取暖設備。3、廁所要清潔通風,每天隨用隨清洗,周三周五用潔廁精洗1次,用消毒滅菌藥品殺菌消毒。二、個人衛生:1幼兒每2、人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2幼兒飯前及平時洗手,用流動水或凈水洗手,經常保持清潔。便后給幼兒用肥皂洗手。3飯后要漱口。每周剪指甲1次,每兩周剪腳趾甲1次。4保護幼兒視力,室內要注意采光。看電視一次時間不宜過長,看電視時不要離得太近,電視機安放高度要適中。5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經常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三、消毒工作1、宿舍和活動室每天用紫外線消毒燈消毒一次,每次20-40分鐘(幼兒不在場時)。或每天擦地1次,周三周五用84消毒稀釋液擦地1次,疫情高發季節每天用84消毒稀釋液擦地1-2次,桌、椅、柜、玩具架、圖書架及電器等每天用84消毒稀釋液擦拭1次,電風扇每周擦1次3、。2、門把手、樓梯扶手、幼兒桌椅、每天用84消毒稀釋液擦拭一次,然后用干凈抹布擦干凈。3、餐具每餐后洗凈后消毒,幼兒開水杯,每天洗后消毒。4、幼兒玩具要保持清潔,每周用0.3%的消毒水泡15分鐘后清洗干凈,不能浸泡的玩教具及書籍在陽光下曬1小時或紫外線燈下照20分鐘。5、每星期五、冬天每半月讓家長把幼兒的被褥帶回家清洗晾曬后,再帶回使用。四、隔離工作1、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上班。2對患兒要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和喂飯。幼兒大班下冊數學工作總結學期工作又結束了,本期我在綱要精神的指導下,認真實施了本班的數學實驗方案4、。在實施過程中,我認真落實各項實驗活動,較好的完成了本期實驗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總結如下:一、對幼兒進行了操作習慣的培養1、教孩子認識數學書,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學會怎樣愛惜書。2、教孩子怎樣運用學具,怎樣保管好自己的學具。我班經過一學期的強化訓練,孩子們已熟練的掌握了學具的操作方法,沒有一人的學具和書丟失。二、游戲式的教學活動在課前我認真分析教材,畫好掛圖,準備好所需教具。以培養孩子”主動學習、邏輯推理、創造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旨,活動以”游戲式數學”的精神為主軸,增強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下展開與數學的第一類接觸,在學習歷程中積累足夠的操作經驗,建構完整的數理5、概念,讓孩子更喜歡數學并養成主動探索,追求知識的興趣和良好品質。特別是在本期的組合建構篇活動中,孩子對變化萬千的方塊學具非常感興趣,我充分抓住孩子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做中學、玩中學、學知識、練思維”的方式,以”手、眼、腦并用,教、學、做合一”的方式,讓幼兒進行學具教學操作活動。通過對學具的嵌入、翻轉、排列、組合,將所需傳授的知識展開,螺旋式深化,運用學具操作活動,引導幼兒把零散的感性知識概括化,促進學習的遷移,形成舉一反三的認知能力。并且在活動中我注重增強教學的多樣性,提高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自學的能力。通過一期的學習,孩子在聽故事、玩游戲的快樂環境中學習了量、數、計數、空間與數概念,并進一步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了一生都受用的基礎.三、取得的成果1、孩子們對數學活動非常感興趣,知道數學與自己生活的關系,能在生活中加以運用。3、孩子們對數學活動很有信心,并愿意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相信自己的數學能力。3、孩子們能正確翻閱書籍了,養成了良好的操作習慣。4、孩子們主動自學的能力提高了,能用多想法、多方法、多模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創造思考的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有探新的強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