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及環境清潔基礎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0720
2024-09-08
4頁
35.50KB
1、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及環境清潔基礎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幼兒園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制度1.保健老師具體負責幼兒園傳染病疫情收集、報告、晨檢、食堂衛生、免疫預防等傳染病防治工作。2.主動與疾病控制、衛生監督機構加強溝通,接受技術指導、培訓、督導檢查等工作。3.督促家長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兒童預防接種。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托幼機構兒童常規接種、群體性接種或應急接種工作。4.班級老師每日登記本班幼兒的出勤情況。對因病缺勤的幼兒,打電話了解幼兒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原因,對疑似患傳染病的,要及時報告給保健老師。保2、健老師接到報告后應當及時追查兒童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人的早發現。5.在幼兒園內發現疑似傳染病例時,及時將患兒送到隔離室,采取有效的隔離控制措施。隔離室內環境、物品便于實施隨時性消毒與終末消毒,控制傳染病在園內暴發和續發。6.積極配合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環境實施隨時性消毒與終末消毒。7.發生傳染病期間,加強晨午檢和全日健康觀察,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保護易感幼兒。對發生傳染病的班級按要求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間該班與其他班相對隔離,不辦理轉園手續。8.保健老師定期對幼兒及其家長開展預防接種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護能力和意3、識。傳染病流行期間,加強對家長的宣傳工作。9.患傳染病的幼兒隔離期滿后,憑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痊愈證明方可返回園(所)。根據需要,來自疫區或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幼兒,檢疫期過后方可入園。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制度為了確保全體教職工和幼兒的身體健康,更好地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把傳染病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因此,經園務會議研究決定,建立傳染病防控制度。一、認真做好教師和幼兒的晨檢、午檢和全日觀察工作1.認真做好晨檢工作。保健醫生對全園教職工和幼兒進行晨檢,發現幼兒有紅眼病、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風疹等傳染病的體癥,不給入園,教職工不上班。2.認真做好午檢工作。幼兒每天中午起床后班主任負責檢查幼兒有無4、紅眼病、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風疹等傳染病的體癥,如有盡快帶幼兒到醫療室隔離,由醫生盡快通知家長帶回去看醫生。保育員負責消毒該幼兒的所有用品。3.班上老師對幼兒進行全日觀察,如發現紅眼病、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風疹等傳染病的體癥,應及時帶幼兒到醫療室隔離,由醫生盡快通知家長帶回去看醫生。保育員負責消毒該幼兒的所有用品。二、全園教職工和幼兒定期健康檢查全園教職工和幼兒定期健康檢查(一年一次),發現有傳染病不得入園和上班。三、做好個人衛生、飲食衛生、環境衛生的管理工作1.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污染、過餐食物。用具、食物生熟分開,有防蠅、防蚊設備。食具每餐消毒。2.個人衛生:(1)不留長指甲,5、飯前便后洗手,飯后嗽口。(2)教工分飯前洗手、戴帽戴口罩、穿工作圍裙。教工每周剪指甲12次。(3)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每天消毒一次。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幼兒飯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動水洗手洗臉。(4)幼兒飯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5)幼兒每周洗頭2次,每天洗澡1次。(在家做)(6)幼兒每天洗腳、洗屁股,洗澡和洗屁股的毛巾分開使用,每天消毒。每周剪指甲2次(周一、周四),雙周周四剪趾甲一次。(7)幼兒用的手絹或擦汗的毛巾專人專用,每天換洗。幼兒尿褲后要及時更換干凈褲子,尿濕的褲子要及時清洗消毒。(8)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經常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后和給幼兒開飯前用肥皂洗手。在園內6、不準抽煙。3.環境衛生:(1)活動室地板每天三掃一拖,各種柜臺每天一抹。(2)午睡室每天一抹,每天消毒,課桌餐前消毒,清水再抹一次。(3)玻璃每周一抹,天花板每周一掃,玩具每天一消毒,空氣每天紫外線消毒2小時以上。(4)廁所、洗手池每天一清潔、一消毒,隨時沖洗大小便、保持無臭、潔白無銹。(5)被服每周一曬,2周一洗,兩防期間每周洗曬。功能室、樓梯走廊每天一掃一拖一消毒。(6)草地每天兩掃,戲水池每天一掃。四、認真落實托幼機構的有關各項制度1.認真落實托幼機構的有關各項制度園內一旦發生傳染病,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并啟動我園傳染病應急處理方案。2.發現老師或幼兒有傳染病后,應馬上先到保健室隔離,再盡快到醫院就診。3.對有傳染病的老師或幼兒的所有用品做嚴格的消毒處理,接觸者(護送的其他老師和保健醫生)應嚴格消毒用品、衣物、雙手等。4.對全園所有大型玩具和各班的中小型教玩具進行全面消毒。五、做好檢疫工作對接觸過傳染病的工作人員和所在班上的幼兒,按各種傳染病的檢疫期進行檢疫(2-3周)。六、健康教育利用多種形式(活動課、宣傳欄等)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工作人員、幼兒及家長的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