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健康檢查衛生保健工作基礎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0820
2024-09-08
9頁
20.34KB
1、幼兒園健康檢查、衛生保健工作基礎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健康檢查制度1.xx制度對于新入園的幼兒必須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體檢合格后方可辦理入園手續;對于傳染病接觸史的幼兒必須做胸透和肝功能化驗。園工作人員參加工作前必須進行體檢,無傳染病,健康合格持證上崗。2.定期xx制度幼兒每年體檢一次,每學期測身高、體重二次,測量后做好記錄并進行健康分析,及時發現并提醒家長矯治孩子的缺陷。保教人員每年體檢一次,查出傳染病即調離工作崗位。食堂從業人員按上級有關規定定期體檢,持證上崗。3.xx檢觀察制度堅持晨檢和觀2、察制度,晨檢細心、耐心,做到一摸、二看、三問、四查,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早預防。(二)衛生消毒和隔離制度1.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分片包干,做到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定期進行檢查,保持包干區的整潔衛生,保證園內有一個良好、衛生的環境。2.堅持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清潔。3.保證幼兒每人兩巾兩杯,活動室、日常生活用品及玩具等由專人(保育員)負責定期定時進行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4.對于活動室、午睡室以及幼兒用的被子、玩具等,由保育員定時定期進行紫外線消毒(每周一次);春秋發病季節增加消毒次數,(必要時每天進行一次消毒)并做好消毒登記。5.幼兒的毛巾、餐具3、用具,每天由專人進行蒸氣或消毒柜消毒,炊具每周進行消毒。6.幼兒及保教人員如患傳染病,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級在保健醫生指導下進行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7.?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的班級進行檢疫。并根據規定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隔離、觀察期間不收新幼兒,園內幼兒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后無癥狀者解除隔離。8.幼兒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外出(離本市)返回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工作人員家屬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應及時報告園領導,并及時采取必要措施。9.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飯后漱口。(三)餐具消毒衛生制度1.餐具、茶具、熟食容器用后立即清洗4、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2.餐具清洗消毒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操作。規范消毒的程序:一刮、二洗、三沖、四消毒、五保潔。3.餐具消毒應達到以下要求:煮沸蒸汽100度消毒10分鐘;藥物消毒:有效氯濃度250ppm消毒時間5分鐘。4.消毒完畢的餐具、茶具及各種容器應立即放于清潔的櫥、柜內保潔,防止再次污染。5.泔腳、垃圾應xx存放,日產日清。(四)食品加工、分發制度1.加工前應檢查食品原料衛生質量,不合格原料不選用、不切配、不烹調。2.廚房用工具、容器等使用后及時清洗,廚房環境保持清潔。3.接觸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分開且標記明顯,冰箱內生、熟食品分開存放。4.熟食間做到專間、專人、專用5、容器、專用消毒及冷藏降溫設施。室溫控制在25度以下。5.熟食間的所有專用容器,在每次使用前應進行清洗消毒。6.工作人員個人衛生做到四勤,操作前應洗手消毒,工作時禁止吸煙。7.熟食做到勤燒、勤銷,當天燒當天銷,不出售變質食品。8.分發熟食人員必須戴好符合衛生要求的口罩和手套、帽子,使用的包裝材料符合衛生要求。9.熟食間內安裝紫外線滅菌燈,無人操作時每天早晚開燈滅菌各半個小時。(五)食品采購、倉儲制度1.采購的食品原料及成品,必須色、香、味、形正常,不采購腐敗變質、霉變及其他不符合衛生標準、要求的食品。2.肉類食品必須經獸醫檢驗合格方可采購。3.采購酒類、罐頭、冷飲飲料、乳制品、調味品等,應向供應6、商索取衛生檢驗合格證或檢驗單。入庫前應做好索證登記。4.采購定型包裝食品應具有品名、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標志。5.食品倉庫應專用,并設有防鼠、防蠅、防潮、防霉的設施及措施。6.食品存放應分類分架、隔墻離地。有異味或易潮的食品應封閉保存或分庫存放。7.建立倉庫進出庫專人登記制度,做到勤進勤出,先進先出,定期清倉檢查,防止食品過期、變質、霉變、生蟲,及時清理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8.食品倉庫應經常開窗通風,定期清掃保持干燥和整潔。(六)飲食管理制度1.?保健老師、食堂管理人員共同制訂幼兒食譜,每周一公布,每月進行一次營養統計分析,注意調配花樣,營養均衡,提高烹飪技術,提高xx伙食質量。27、.師生伙食嚴格分開,伙食費專款專用,伙食清單每月結算,并向家長公布。3.廚房用具做到生熟分開。4.食品加工前必須進行質量驗收,操作流程規范。5.食堂人員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細心制作可口的飯菜、點心,保證幼兒的營養。6.食堂嚴禁為自己或教職工加工菜或代購菜。7.食堂內嚴禁幼兒和外來人員隨便出入8.建立膳食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一月一次),研究幼兒伙食問題。9.確保飲食衛生。從業人員做好個人衛生,不留指甲,不戴戒指,工作時間一律穿工作服,上灶前洗手,入廁前脫工作服,入廁后用肥皂洗手。10.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不挑食,不剩食,獨立、愉快用餐。(七)體格鍛煉制度1.按計劃有組織開展適合幼兒身心發8、展特點的游戲和體育活動。2.在正常氣候下每天保證幼兒兩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和一小時的戶外體育鍛煉;加強冬季鍛煉。3.對于個別體弱的幼兒要給予特殊關心、照顧和輔導。(八)預防傳染病管理制度1.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經常性的疾病預防工作。2.協助防疫站完成各項計劃免疫工作,做到一個不漏,全程足量,按規定有禁忌癥者不應接觸或暫緩接種,并做好記錄、登記3.及時了解疫情,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做好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采取及時正確的檢疫措施,對所在班級進行嚴格徹底的消毒,對接觸傳染病的兒童應立即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4.建議家長在傳染病流行期9、間不帶幼兒到公共場所去。5.加強體格鍛煉,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九)肥胖兒管理制度1.飲食指導:建立正常的飲食制度,注意膳食平衡和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每餐進食量不超過其定量,在不影響基本能量和營養素需要,并能保證正常生長發育的原則下,要注意減少熱量供給。避免過多食入淀粉類食品,還應該限制脂肪和糖類的入量,并要安排一定量的粗糧、蔬菜和水果。2.體格鍛煉:采取多種多樣的體格鍛煉方式,提高兒童對體格鍛煉的興趣并持之以恒。鍛煉時應逐漸加大運動量和運動時間,運動量要限制在兒童運動時微汗、心率106次/分,并于運動后10分鐘恢復正常的運動范圍。3.建立肥胖兒管理檔案和個案跟蹤記錄(保健和老師)(十)建立幼兒保健資料統計制度1.建立幼兒健康檢查檔案。2.做好xx工作的電子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