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魯爾區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設計方案(5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新****庫
編號:115088
2021-05-03
52頁
3.64MB
1、后工業景觀公園的典范 德國魯爾區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 2012.05 后工業化時代 后工業景觀公園的概念 案例賞析: 【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 【項目背景及概況 【梅德里希鋼鐵廠 設計景觀層次梳理與整合 水公園 鐵路公園 公共使用區 其他設計保留的公園景觀 其他設計改造的公園景觀 結語 我們的學習討論 目錄目錄 公園道路系統 所謂“后工業化時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為主體的時代。 現代主義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產為目的的工業社會,后現代主義則是把 后工業化社會作為時代背景。 后工業社會是美國社會學家D 貝爾創造的名詞,他在后工業化社會的 來臨中用以描述20世紀后半期工業化社會中所產生的新社會結構2、,他認為 這種結構將導致美國、日本、蘇聯以及西歐在21世紀出現一種新的社會形式 。 貝爾所謂后工業社會的“軸原理”是說“理論知識的中心地位是社會革新 和政策形成的根源”。從經濟方面來說其標志是由商品生產經濟變為服務經 濟;從職業方面來說,專業和技術階級處于優先地位;在決策方面,是創造 新的“知識技術” (而這些,恰恰就是目前中國社會發展中的幾個重要特征。 對此,也許我們可以解釋:由于技術變革,而把馬克思主義者賦予工人階級 的作為社會變革的歷史代理人的作用取代了,而且這種取代正如歷史發展一 樣是不可逆轉的,后工業化必將來臨。 后工業化社會是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的寬大溫床。伴隨著歷史劇變,人 們難免3、對舊有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產生厭倦、懷疑、甚至嘲笑,他們不再認 為對社會的發展負有責任,寧愿將個人生活置于隨心所欲、紛亂無序的狀態 中。中心變成多元,永恒成為變遷,絕對變成相對,整體成了碎片后現 代主義并非只是西方的文化現象,它對我們的沖擊已無可避免。) 后工業化時代后工業化時代 丹尼爾丹尼爾 貝爾貝爾(丹尼爾 貝爾原名丹尼爾 波羅斯基,1919年5月10日出生于曼哈頓) 簡歷 1919年5月10日丹尼爾 貝爾出生于曼哈頓下東區一個東歐猶太工人階級家庭。 1935至1939年,他先后就讀于紐約城市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他主要從事新聞工作,曾任新領袖雜志主編。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他主要從事教學工作,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擔 任社會學教授。) 他的著作 意識形態的終 結、后工業 社會的來臨和 資本主義文化 矛盾堪稱20世 紀學術經典。 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 貝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