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疾病預防及消毒晨檢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1148
2024-09-08
13頁
46.28KB
1、幼兒園疾病預防及消毒晨檢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幼兒園傳染病管理制度托幼園所是易感者集中的地方,兒童經常接觸密切,一旦傳染病傳入,極易造成流行,必須加強落實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各項措施。一、加強入園前健康檢查。二、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用肥皂流動水洗手,定期洗澡、理發剪指(趾)甲,定期換洗衣褲被褥等。三、 定期檢查炊事人員,廚房炊具食品衛生情況,確保飲食衛生。四、兒童活動室及臥室經常通風換氣,地面桌椅干凈整齊,消滅四害,為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五、定期為兒童進行健康檢查。六、 認真落2、實托幼機構的有關各項制度。園所內一旦發生傳染病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防止傳染病的蔓延。七、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工作人員、兒童及家長的自我保健意識。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登記報告制度 一、幼兒園建立傳染病應急預案。二、校園內一旦發生傳染病,馬上隔離,按“預案”程序根據傳染病分類等級在規定時間內逐級上報。三、對環境進行全面消毒。嚴重的請防疫部門進行消毒。四、建立疫情報告登記及疫情跟蹤記錄表。五、發現漏報或不報現象,根據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罰。幼兒園健康檢查制度 1、入園檢查: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幼兒必須做胸部X光透視,肝功能,糞便3、常規檢查,以及陰道霉菌滴蟲檢查、健康檢查合格并且無嚴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職。2、定期體格檢查制度:三歲以上幼兒每年體檢一次,每季度測身高體重一次,測量準確并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分析,評價疾病統計及矯正缺點,每個入園幼兒建立健康卡片,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肝炎或其他傳染病立即離職治療,待痊愈后、有醫院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滴蟲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麻風病、結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員應調離工作。3、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幼兒園預防疾病制4、度一、貫徹“預防為主”方針,按年齡及季節完成防疫部門布置的預防接種工作,預防接種率達百分之百。二、新入園幼兒應在健康檢查卡上填好預防接種史,有保健老師登記備案。三、及時了解疫情,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四、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不帶幼兒到公共場所。五、加強體格鍛煉,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幼兒園晨檢制度1、晨檢要求:(1)保健人員要比幼兒早入園,做好晨檢的準備工作,晨檢器具盤里放體溫計、75%酒精、聽診器、壓舌板、酒精棉球、記錄本、筆等。(2)保健人員要衣著大方整潔、態度和藹、笑容可掬地迎接幼兒入園。(3)有專門的晨檢室,晨檢地一般設在大門口5、。(4)遇有保健人員出差、請假,應有接替老師負責晨檢。2、晨檢方法: 一問:仔細詢問家長昨晚幼兒在家的情況,有無不舒服、患病等異常情況,如有則記錄在晨檢草本上。二看:仔細觀察幼兒的精神、面色、皮膚、嘴唇,有無精神狀態不好,身上有無出疹等。三摸:摸摸幼兒有否發熱、淋巴結腫大現象。四查:檢查一下幼兒手指甲和雙手是否衛生,檢查一下幼兒有否帶危險品入園,檢查一下幼兒衣著是否整潔。3、晨檢特殊情況處理:(1)遇有可疑發熱幼兒安撫其坐在門口的小椅子上測量體溫。(2)遇有入園路上產生外傷的幼兒,給其進行簡單的處理。(3)對帶藥來的家長向其索要病歷或請家長簽字,并檢查藥名、標簽是否清楚,藥物有否過期,如有,則6、退給家長帶回。(4)對不該帶入幼兒園的物品由家長帶回,如有幼兒帶有貴重物品,一定在二人見證情況下退給家長。(5)對班級全日觀察幼兒和保健室全日觀察幼兒給予安置。幼兒園健康教育制度一、每學期對保教人員、家長、幼兒進行12次健康教育。二、每月幼兒保健人員對保教人員講課一次,內容涉及對保健知識及幼兒常見病的預防,意外傷害的處理等。三、每學期請專家衛生講座一次。四、定期由教師向幼兒講授衛生知識課。五、園內定期以黑板報,衛生櫥窗等形式宣傳相關知識。六、園所內備有充足的健康教育圖書、雜志。每個班級要有適合幼兒看的兩種以上的健康教育圖書或畫刊。幼兒園衛生保健登記統計制度1、做好各項記錄工作,記錄要清楚。 27、每天晨檢、午檢、并做好記錄。3、對幼兒的每次體檢、職工體檢均做好記錄,根據體檢情況對幼兒體格發育,膳食營養,進行評價。 4、對幼兒的各種疾病做好記錄,分析原因,及時采取措施。 5、各種衛生檢查均做好記錄,對每天的消毒情況、幼兒的特殊情況均做好記錄。 6、收好幼兒的中藥、中成藥、西藥,并按時為幼兒服藥,中藥燙后為幼兒服,并做好記錄 幼兒園消毒管理制度 一、環境衛生 1要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分片包干,定人、定點、定期檢查。要消滅蚊、蠅、蟑螂等害蟲。 2幼兒玩具要保持清潔,定期消毒、清洗。 3要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室內要有防蚊、8、防蠅、防暑和取暖設備。 4廁所要清潔通風,定時打掃并消毒。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兒飯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動水或凈水洗手和臉,經常保持清潔。3飯后要漱口,大、中班幼兒每日早晚要刷牙。4定期洗頭和洗澡。 5每周剪指甲一次,每周剪趾甲一次。 6保護幼兒視力,室內要注意采光。看電視一次時間不宜過長,看電視時不要離得太近,電視機安放高度要適中。 7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經常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便后給幼兒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離1幼兒的水杯和毛巾堅持天天消毒,消毒液濃度配比為1:500,在夏季高溫和有疫情時濃度配比為1:200。2對消毒9、藥品必須堅持索證制度,保證使用的消毒藥品科學安全。3負責消毒的教師要按規定科學合理配置消毒用水。 4兒童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 5對患兒要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和喂飯。 6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班級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幼兒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滿后無癥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7幼兒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外出返回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并要經過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未接觸傳染病的要觀察兩周,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后方可回班。 8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報告園領導,采取必要措施。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10、度 學生因病缺勤登記既是幼兒園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的常規工作,又是體現對學生的全面關愛,維護保障學生身體健康,有效預防各類傳染病疫情的重要舉措,特制訂本制度。 一、班主任應認真按照幼兒園晨檢工作的要求及時對學生進行晨檢,對晨檢中學生發熱、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嘔吐、腹瀉等疑似傳染疾病及時登記在記錄表上并及時報告保健教師。 二、學生因病缺課,班主任應對學生病因作具體記錄,并對學生的病況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以便隨時掌握,做到心中有數。 三、學生因患傳染病而隔離治療的,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要對其各方面予以關心。學生病后復課,班主任應查驗醫生開具病愈證明,并做好相關登記后才能復課。 四、班主任、保11、健教師對學生因病缺課的要對其作好病因、缺勤,及治療情況認真登記備案,凡學生患各類傳染病的,其復課要嚴格把關,必須查驗醫生開具的病愈復課證明,手續完備符合復課條件的,方能允許其復課,并記錄其復課時間。新生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學生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及補種工作,是確保全體學生完成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強幼兒園傳染病預防控制,保護學生身體健康,維護幼兒園正常教學秩序的重要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等文件精神和有關規定,結合我幼兒園實際,制定本工作制度。一、幼兒園學生查驗預防接種卡工作普及率達100%,學生建卡率達100%。 二、學生入學時,必須12、向幼兒園交預防接種卡。 三、如學生的預防接種卡已遺失,應盡快到原來的預防接種單位根據其預防接種信息補辦。 四、按照國家免疫規劃要求,如果學生未完成全程免疫的,要求其及時到轄區內預防接種單位免費進行補種。幼兒園保健室藥品管理制度一、禁止使用假藥、過期變質藥。二、內外科藥品應分開存放,并有明顯標志。三、必須到國家衛生部門認可的醫藥商店采藥。四、藥品須有經手人、驗收人及負責領導檢查簽字后方可入柜。五、定期檢查藥品質量有效期,及時補充常用藥,并保持藥柜整潔。六、買藥嚴格執行“三查”(即查藥品批號、查藥品有效期、查藥品有否變質),用藥堅持“五對”(即對處方、對班級、對姓名、對劑量、對濃度)制度。七、教職工、臨時工及家屬開藥要有專本登記。離開保健室任何藥物不得再返回保健室。八、每學期末做好藥品開支統計工作。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4-12-16
185份